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部切口感染裂开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以来39例腹部切口感染裂开进行早期清创、彻底畅开引流、二期缝合术的治疗体会.结果:39例腹部感染裂开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地缩短,均达到一期愈合,未发现切口再度感染、裂开或形成窦道.结论:对腹部切口感染裂开处理的方法,着重于一旦发现切口感染,早期把切口敞开,经清创、引流、换药后尽早使感染切口转变成清洁切口,在此基础上作二期缝合术,使切口达到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几种减张缝合方法.方法:对22例腹部切口裂开和39例预防切口裂开的几种减张缝合方法对比.结果:针对预防、治疗腹部切口裂开的采取个体化减张缝合方法、综合性的处理措施,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2010年16例腹部切口裂开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经扩创再缝合后切口愈合14例,2例发生再缝合切口感染,经多次换药处理后愈合.结论:腹部切口裂开是腹部手术并发症之一,了解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及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2010年16例腹部切口裂开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经扩创再缝合后切口愈合14例,2例发生再缝合切口感染,经多次换药处理后愈合.结论:腹部切口裂开是腹部手术并发症之一,了解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及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切口裂开的临床护理方法与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4月~2010年8月收治的13例老年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裂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与应对策略。结果:同期我院共实施腹部手术8450例,术后切口裂开发生率为0.15%;术后切口裂开时间为3~12d,平均6.5d;对所有患者进行重新缝合和抗感染治疗,其中1例死亡,死亡率为7.7%,其余1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引起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裂开的因素较多,通过改善患者术前全身状况、术中降低感染率、良好的心理准备及术后其他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术后切口裂开的可能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方法。方法:通过对切口裂开的原因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预性的措施。结果:2例切口裂开经积极处理,切口愈合。结论:针对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顾53例腹部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发现切口裂开是全身营养状况不良及切口感染、腹胀、缝合欠佳等局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故积极纠正营养不良、控制呼吸道感染、采用全层缝合等将有助于降低切口裂开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原因,探讨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对我院近4年来收治腹部手术患者,发生感染的166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切口感染发生主要与患者术前营养是否均衡、细菌主要来源、切口缝合技术等密切相关。结论:预防术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做好术前营养支持,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切口缝合技术,可降低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腹部切口感染裂开快速愈合方法,缩短住院时间。方法:总结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期间50例腹部切口感染裂开患者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同期两组对照,一组使用生肌散高渗糖换药治疗切口感染25例作为观察组,另一组传统换药治疗切口感染2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腹部感染裂开切口外用生肌散,高渗糖局部加压包扎,能促进感染切口快速愈合,简单易行,并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缓解医患纠纷,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切口全层裂开的原因及正确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2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15例腹部手术后切口全层裂开临床资料。结果:15例均给予全层减张缝合,针距2cm~2.5cm,其间均放置橡皮引流条,术后给予广谱抗生素,静脉高营养,同时治疗合并症,全部愈合。结论:切口裂开有全身因素,也有局部因素,也有术中处理方法因素及术前患者有腹压增高原因、心功能,糖尿病等合并症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裂开的防治。方法:注意缝合技术和增加组织抗张力的强度及工作责任心。结果:有效防止了切口裂开。结论:减少腹部手术切口裂开,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波照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0月腹部手术48例,对其中切口感染病例相关因素。结果 28例切口液化者治疗4d后切口红肿和渗出消失,12例局部硬结者治疗4d硬结消失,以上切口均甲级愈合。8例局部切口裂开者经治疗4~5d均愈合。结论微波照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1—2010.12我院150例老年腹部手术病人临床资料。结果:3例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其余147例采取相应方法后有一例裂开。结果:有效地预防了腹部手术的切口裂开。结论:减少腹部手术的切口裂开,能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的28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结果:妊娠合并症、产程延长、破膜时间长、急诊手术、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营养不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结论: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征象,尽早处理,扩开切口,拆除缝线,局部彻底清创,每天坚持换药,二期缝合切口,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并使切口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皮内缝合技术加压置沙袋法在妇产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腹部手术患者137例,其中子宫切除术25例,附件切除术36例,剖宫产76例,对这些患者均采用手术切口皮内连续缝合加术后切口压置沙袋法。结果137例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1例腹部切口出现红肿、硬结及渗液,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及裂开。结论使用皮内缝合技术加压置沙袋,术后切口愈合好,伤口美观,免除拆线的痛苦,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加了病床周转率,该方法简单易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切口全层裂开的原因及正确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1-2008.12我院458例老年腹部手术病人临床资料.结果:7例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其余452例采取相应方法后有一例裂开.结论:切口裂开有全身因素,也有局部因素,也有术中处理方法因素及术前患者有腹压增高原因、心功能,糖尿病等合并症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切口全层裂开的原因及正确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0年2月我院458例老年腹部手术病人临床资料。结果:7例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其余452例采取相应方法后有一例裂开。结论:切口裂开有全身因素,也有局部因素,也有术中处理方法因素及术前患者有腹压增高原因、心功能,糖尿病等合并症有关。  相似文献   

18.
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手术切口裂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裂开的切口需二次缝合,使愈合延迟,住院天数延长,经济负担加重,给患者心理造成恐惧感,易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实施外科腹部手术时应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要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处理,取得患者信任和配合,避免医患矛盾.本院外科在2006年1月-2007年5月实行的腹部手术患者中,发生了切口裂开9例,均经及时发现,早期治疗获得痊愈.  相似文献   

19.
腹部手术切口裂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裂开的切口需二次缝合,使愈合延迟,住院天数延长,经济负担加重,给患者心理造成恐惧感,易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实施外科腹部手术时应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要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处理,取得患者信任和配合,避免医患矛盾。本院外科在2006年1月-2007年5月实行的腹部手术患者中,发生了切口裂开9例,均经及时发现,早期治疗获得痊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采取何种防治方法可避免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以及裂开情况的发生。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医院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统计干预后剖宫产术腹部切口感染以及裂开情况,统计细菌感染种类。结果:在经过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后,200例剖宫产产妇中出现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分别为10例、5例,且经对症治疗后切口愈合良好并出院。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比例为66.67%。结论:经过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后,剖宫产产妇中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的比例均较少,发现革兰阴性菌是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说明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避免或减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以及裂开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