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NT—proBNP用于心功能不全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心功能不全患者290例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T-proBNP水平等临床资料。结果心功能分级Ⅰ级、Ⅱ级、Ⅲ1级及Ⅳ级者NT—proBNP水平分别为(134.5±27.0)pg/ml,(495.2±132.4)pg/ml,(1344.8±315.9)pg/ml,(1602.7±398.3)pg/ml;LVEF水平分别为(68.1±12.3)%,(60.8±11.4)%,(54.5±13.3)%,(46.2±9.7)%;其中血浆NT—proBNP水平〈100pg/ml者约占总人数12.8%,而LVEF水平〉50%者约占总数65.5%。结论NT—proBNP用于心功能不全诊断有助于降低临床漏诊率;其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CHF)患者体内凝血指标的变化,观察阿司匹林对CHF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 方法:60例CHF患者为试验组,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A组)30例,非阿司匹林治疗组(B组)30例,健康对照组(C组)15例。A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75mg/d,B组仅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试验第1天和治疗2周后检测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 结果:CHF患者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v-W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心功能越差,这些指标升高越明显。A、B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v-WF水平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A组与B组之间凝血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值相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CHF患者体内存在着高凝状态,阿司匹林并未在改善心衰高凝状态上有优势,提示其应用于CHF患者应当慎重。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CHF)患者体内凝血指标的变化,观察阿司匹林对CHF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 方法60例CHF患者为试验组,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A组)30例,非阿司匹林治疗组(B组)30例,健康对照组(C组)15例.A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75mg/d,B组仅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试验第1天和治疗2周后检测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 结果CHF患者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v-W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心功能越差,这些指标升高越明显.A、B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v-WF水平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A组与B组之间凝血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值相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CHF患者体内存在着高凝状态,阿司匹林并未在改善心衰高凝状态上有优势,提示其应用于CHF患者应当慎重. 相似文献
4.
心功能不全诊治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1 概述随着心功能不全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 ,有关心功能不全病理生理和临床治疗的新认识使传统概念有所改变。心功能不全的定义 :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 ,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 ,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 ,导致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内分泌系统两方面异常的临床综合征 ,故有心功能不全综合征或心力衰竭综合征之称。泵衰竭原指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左心衰竭 ,现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泵血功能障碍 ,有人统称为泵衰竭。以往认为心功能不全患者均有器官瘀血的症状 ,因而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新概念认为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及血浆脑钠肽(BNP)对老年高血压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80例资料完整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相关指标以及血浆BNP水平的改变.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测的相关指标在心功能损害严重时(NYHA分级Ⅲ~Ⅳ级)出现明显改变:左房、左室增大,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射血分数下降.但在早期心功能损害时(NYHA分级Ⅱ级),这些指标改变不明显,心功能Ⅰ级与心功能Ⅱ级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浆BNP水平则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高,在不同心功能分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我们发现:心功能异常组无论射血分数是否小于50%,血浆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严重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Ⅳ)具有重要的诊断性意义,但对早期心功能不全诊断意义不太大.而血浆脑钠肽水平的检测对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都有诊断性意义,且对舒张性心功能不全同样具有诊断性意义.尤其适用于早期老年高血压性心功能不全的鉴别诊断.临床上将若两者相结合,无疑会大大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中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对诊断心源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分别检测40例心功能不全伴胸腔积液患者(观察组)和32例心功能正常伴胸腔积液患者(对照组)血浆及胸腔积液中NT-proBNP的浓度,比较两组患者NT-proBNP浓度的差异。以胸腔积液NT-proBNP浓度〉1500pg/ml为截点,计算胸腔积液的NT-proBNP水平诊断心源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结果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3829±583)pg/ml]与对照组血浆NT-proBNP水平[(274±113)pg/ml]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NT-proBNP水平[(2874±952)pg/ml]与对照组血浆NT-proBNP水平[(447±152)pg/ml]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中NT-proBNP浓度〉1500pg/ml的患者比例(9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12.5%,4/3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积液NT-proBNP〉1500pg/ml作为截点诊断心源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90.0%、87.5%、77.5%。结论胸腔积液中高浓度NT-proBNP有助于诊断心源性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8.
9.
10.
李小鹰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6,12(3):153-154
1992年,Braunwald把心力衰竭定义为“由于心收缩功能不正常,心脏不能泵出组织代谢所需要的相应血液,或仅能通过提高充盈后方能达到此目的的病理生理状态”。从而根据发病机制将以往的心力衰竭分成了“低心输出量”和“充盈压增高”两类。后来学者建议将二者进一步命名为收缩性心功能不全(systolic cardiac dysfunction,收缩性 相似文献
11.
12.
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辅助性T细胞功能失衡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g X Liao YH Li B Zhang JY Ge HX Yuan J Wang M Liu Y Guo ZQ Chen J Zhang J Chen P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6):526-528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MI)后心功能不全患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Th)细胞功能失衡及意义。方法43例MI患发病后1个月时,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两组:MI1组(Ⅰ、Ⅱ级)和MI2组(Ⅲ、Ⅳ级),对两组患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标。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两组患外周血CD4^ 细胞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表达。同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中IFN-γ和IL-4水平。结果MI2组患IFN-γ染色阳性的细胞占CD^ T细胞的比率(16.9%)明显高于MI1组(13.3%),IL-4染色阳性细胞比率在两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ELISA检测显示MI2组培养液上清中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MI1组,而两组间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后患Th细胞功能与心功能有一定关系,心功能差的患。Th1细胞功能明显亢进。Th细胞功能失衡可能参与了MI后的心室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13.
14.
笔者对56例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36例,女20例;平均年龄64.1±8.72岁.冠心病 41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按NYHA心功能分极标准,Ⅱ级23例,Ⅲ级19例,Ⅳ级14例.另选择对照组20例,经常规心电图、X线胸片、常规化验及超声心动图等未发现异常.所有受试者均为窦性心律,无神经系统疾病及糖尿病 ,未用β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15.
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指心脏舒张期有生理功能异常,可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及射血分数的异常.流行病学表明舒张功能不全十分常见,有报道1/3的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目前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来自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介绍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评价,使临床医师更加重视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治. 相似文献
16.
17.
18.
戚筠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3):276-277
目的 探讨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甲状腺素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3例入选的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前进行甲状腺素水平测定,按照甲状腺素水平分为甲状腺素水平正常组和减低组.观察两组3 d内心功能改善情况;在心功能改善后出院前再次测定甲状腺素水平,对比观察治疗前后甲状腺素水平变化.结果甲状腺素水平正常组和降低组3 d内心功能改善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χ2=7.17,P>0.05);心功能改善前后患者甲状腺素水平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38,P<0.05).讨论 甲状腺素水平与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有相关性,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也有相关性,具体机制尚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9)
目的探索心功能不全患者NT-pro BN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心功能不全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将其作为观察组,并在同一时间内,选取100例非心功能不全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NT-pro BNP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胸腔积液NT-pro BNP1500pg/ml率89.00%、胸腔积液NT-pro BNP水平(2952.36±869.14)pg/ml、血浆NT-pro BNP水平(3583.94±829.4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T-pro BNP水平在心功能不全患者检测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2003年3月-2006年5月,我们检测了86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心房构型及心功能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