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张健  黄强 《中国骨伤》2019,32(1):17-21
目的:探讨采用反球型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粉碎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治疗12例老年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或骨折-脱位患者,根据术前MRI检查以及术中直视下检查确认肩袖损伤诊断,采用反球型人工肩关节假体置换手术治疗。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65~86岁;左侧受累5例,右侧受累7例。观察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缓解程度,并采用UCLA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8~18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90°~150°,外旋为5°~30°,内旋平均为L_3水平(S_1水平~L_1水平)。VAS疼痛评分为0~6分,UCLA评分为18~32分,其中良5例,差7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假体松动、肩峰应力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合并肩袖损伤的老年粉碎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反球型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早期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良好,疼痛较轻,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与年龄分布及骨折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年龄分层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发生率,并根据肱骨近端骨折分型Neer分型比较不同骨折类型肩袖损伤的发生率。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病人的比例增加。合并肩袖损伤的肱骨近端骨折病人的平均年龄(72.9±8.5)与不合并肩袖损伤的病人的平均年龄(65.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12,P=0.000)。肱骨近端骨折分型Neer分型3部分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发生率最高,为54.8%(92/168)。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病人比例逐渐增加;肱骨近端骨折分型Neer分型3部分骨折常合并肩袖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正骨手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技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正骨手法对118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进行复位,手法治疗后予以胶带或克氏针固定;男56例,女62例:年龄48~88岁,平均61岁;受伤至整复时间1~31 d,平均3 d;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Neer标准分类:Ⅱ型27例,Ⅲ型55例,Ⅳ型36例;肩关节盂下脱位85例,喙突下脱位33例;所有患者伴有明显的肩关节部位畸形、功能障碍等症状;所有患者经X线肩关节正侧位摄片确诊,并在臂丛麻醉下行正骨手法复位。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及固定方式鼓励患者行患肢康复锻炼,参照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判定。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出现肱骨头坏死1例,创伤性肩周炎2例,末次随访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84.5±4.5,其中优78例,良28例,可9例,差3例,优良率89.8%。X线片显示所有病例骨性愈合。结论:采用正骨手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手法巧,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与年龄分布及骨折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3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年龄分层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发生率,并根据肱骨近端骨折分型Neer分型比较不同骨折类型肩袖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病人的比例增加。合并肩袖损伤的肱骨近端骨折病人的平均年龄(72.9±8.5)与不合并肩袖损伤的病人的平均年龄(65.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12,P=0.000)。肱骨近端骨折分型Neer分型3部分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发生率最高,为54.8%(92/168)。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病人比例逐渐增加;肱骨近端骨折分型Neer分型3部分骨折常合并肩袖损伤。  相似文献   

5.
蒋电明  苏保 《中国骨伤》2014,27(12):975-979
<正>肱骨近端骨折是肩部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总数的5%~9%,多好发于老年人及骨质疏松患者,男女比例约为3∶7[1]。85%的肱骨近端骨折为无移位或仅有轻微移位,可选择非手术治疗且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但对于粉碎程度严重、移位明显的3部分及4部分骨折,闭合复位保守治疗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应尽可能手术治疗。Court Brown等[2]发现70%的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发生在60岁以上的患者,50%发生于70岁以上的  相似文献   

6.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共收治2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9例,女5例;年龄56~67岁,平均59.5岁.骨折按Nee分型:二部分骨折17例,三部分骨折7例,均为闭合骨折.其中15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组),9例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组).分别于骨折术后3、6、12个月摄X线片、查体记录患者的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 结果 24例患者术后获14 ~36个月(平均23.2个月)随访.手术组出血量平均为(550±80)mL,手术时间平均为(115±20) min,术后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全部患者术后12个月时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未出现肱骨头坏死.全部患者术后3、6个月时SPA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评价优于非手术组. 结论 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二或三部分骨折,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手法复位满意的患者术后配合积极的康复锻炼也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1999年7月至2008年7月采用手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13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按照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35例,三部分骨折64例,四部分骨折31例.对于单纯大结节骨折采用复位后螺钉固定,接骨板固定者采用复位骨折后T形接骨板或锁定加压钢板、Philos系统固定,对于伴严重骨质疏松的部分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行肩关节置换术. 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7.6个月(8~82个月).采用ASES、Con-stant-Murley及HSS评分.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7例采用螺钉固定(均为二部分骨折)患者的三种评分及优良率分别为90.1±6.3,100%(7/7);89.5±5.9,100%(7/7);93.9±3.8,100%(7/7).11例采用T形接骨板固定(二部分8例,三部分3例)患者的三种评分及优良率分别为85.2±7.1,81.8%(9/11);84.9±6.4,81.8%(9/11);88.1±6.4,90.9%(10/11).79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二部分15例,三部分44例,四部分20例)患者的三种评分及优良率分别为81.9±9.4,82.3%(65/79);76.9±11.4,72.2%(57/79);83.3±8.9,83.5%(66/79).11例采用Philos系统固定(二部分3例,三部分8例)患者的三种评分及优良率分别为83.3±10.2,90.9%(10/11);81.1±7.3,81.8%(9/11);85.6±4.2,90.9%(10/11).22例肩关节置换(二部分2例,三部分9例,四部分11例)患者的三种评分及优良率分别为78.6±6.3,72.7%(16/22);75.1±4.6,63.6%(14/22);80.3±3.9,77.3%(17/22).内固定并发症:畸形愈合11例,肱骨头坏死12例,肩关节骨性关节炎4例,延迟愈合1例;关节置换并发症:大结节完全吸收1例,大小结节部分吸收2例,轻度骨溶解3例,肩关节轻度不稳定2例,关节囊内异位骨化1例.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应该根据骨折的类型来选择治疗方案,对Neer分型的二部分和部分三部分骨折可以选择螺钉固定、接骨板固定(包括普通接骨板、LCP、Philos系统)治疗,对于部分二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尤其是伴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选择肩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8.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肱骨近端骨折大多数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当骨折移位明显或者骨折不稳定时常需用手术方法治疗。目前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对手术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12例治疗分析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62000)李炎川,李毅中自1983~1992年,我院收治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1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例中男5例,女7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90岁;致伤原因:高处跌下...  相似文献   

10.
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的合理手术治疗,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7例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病例资料。按NEER分型,两部分骨折脱位16例行切开复位T形钢板或三叶草钢板内固定,三部分骨折脱位11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中采用可吸收缝线修补撕裂的肩袖及关节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7例均获随访,时间12~59个月,平均29个月。疗效评价标准参照Constant-Murley评定方法,优良率达85.2%。结论对于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保护局部血运甚为重要,术中采用间接复位技术、合理选择简单有效的内固定、充分保护软组织及修复肩袖等原则的应用对于术后功能恢复及预防相关并发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单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本组1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了单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42~67岁,平均(54.3±3.4)岁。按AO骨折分类标准,9例B2型骨折,2例B3型骨折,1例c3型骨折。结果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17.2个月。采用Neer标准评定患者肩关节功能,其中4例大于90分,其余均在80分以上。结论对于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而言,单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人工肱骨头假体安装和肱骨大、小结节解剖重建是提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疗效的关键,并且术中注意修复损伤的肩袖。术后需要求患者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手术常采用钢丝张力带、三叶草钢板、AO传统的T形钢板和髓内钉内固定,但都存在一些弊端,特别是对于肱骨近端复杂的不稳定骨折及伴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我们自2002年3月-2004年3月采用AO锁定肱骨近端接骨板(lockingproximalhumeral plate,LPHP  相似文献   

13.
史文骥  毛宾尧  朱迎春 《中国骨伤》2020,33(12):1092-1095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止点内移缝合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4月行关节镜下止点内移缝合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患者27例。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37~74 (56.1±8.9)岁。术中根据肩袖张力,选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5例,单排修复22例,其中7例部分肩袖修复。手术前后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Form,ASES)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8~40 (18.0±5.9)个月,UCLA评分由术前的(8.67±0.78)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30.89±1.07)分(t=43.56,P<0.001);ASES评分由术前的(8.56±0.67)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12.63±0.33)分(t=15.28,P<0.001);VAS评分由术前的6.00(...  相似文献   

14.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讨论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有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127例,其中内固定手术114例,肱骨头置换手术13例。男48例,女79例,年龄2l至75岁,平均54岁。采用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69例,(其中解剖颈骨折4例,外科颈骨折65例),三部分骨折47例,四部分骨折11例。所有二部分和45例三部分骨折分别行三叶草钢板或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及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nerus plate,LPHP)内固定,而2例三部分和所有四部分骨折均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humeral head replacement,HHR)。结果 术后随访4~48个月,平均17.1个月。内固定术后所有骨折均愈合,无畸形愈合。愈合时间为6~9周,平均7周。肱骨头置换术后,假体未出现松动、脱位等现象。所有病例均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根据美国Michael Reese医疗中心评分标准,内固定术或肱骨头置换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5%和70%。结论 对肱骨近端移位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二部分骨折及多数三部分骨折可采用钢板内固定,而四部分骨折可一期行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5.
叶正从  曹国平  汪灿锋  韩雷  谢尚举 《中国骨伤》2019,32(12):1123-1127
目的:探讨采用反球式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反球式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12例老年肱骨近端陈旧性骨折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63~81岁,平均70.2岁;病程9~18个月,平均12.3个月。采用VAS评分评价肩关节疼痛缓解程度,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统计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2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5~56个月,平均22.3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VAS评分(1.9±1.4)分,Constant-Murley评分(83.4±8.4)分;肩关节前屈(92.5±7.7)°,外展(90.4±14.3)°,外旋(31.9±10.0)°,内旋(58.9±13.1)°;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发生肩胛盂切迹,影像学表现分别为Ⅰ级和Ⅱ级,随访未发现松动等表现,无病例发生感染、肩峰骨折、假体松动,腋神经损伤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反球式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陈旧性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但应注意适应证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技术要点和早期疗效。方法对12例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伴肱骨头脱位的高龄患者,早期手术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采用三角肌胸肌间入路,先复位大小结节,确定假体高度,骨水泥固定假体保持30°左右的后倾,大小结节再复位固定,必要时取骨折的肱骨头自体骨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6.6个月,术后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关节脱位和假体周围骨折。采用Neer评分系统评定人工关节功能,平均为84.4分,90分以上(优)3例,80~89分(满意)7例,70~79分(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83.3%。12例患者疼痛方面平均得分为33.5分,功能方面为25.6分,运动方面为16.5分,解剖重建方面为8.8分。结论在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掌握手术技术以及合理的术后康复等前提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患者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尤其在减轻创伤后肩关节疼痛方面效果最为显著。但在恢复肩关节活动度方面仍欠满意,需加强对患者术后关节康复训练的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7.
徐德利  林浩  李驰 《骨科》2012,3(1):24-26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手术技巧.方法 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49例,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32例,四部分骨折17例.结果 术后有47例获得12~36个月随访,平均20个月.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无严重并发症.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7例;满意26例,优良率达91.5%.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有效方法,术中注意保护肱骨内侧软组织链完整和肱骨内侧柱有效支撑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王威  吴华  李文凯 《骨科》2014,5(4):218-222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操作要点及术后康复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64.0~89.0岁,平均73.6岁.手术中均假体植入得当,准确复位固定大小结节,修复肩袖,术后早期分阶段功能康复锻炼.随访应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60~110 min,平均80 min;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等并发症.Neer评分显示优良率84%,患者均能完成日常活动,患者主观满意度为76%.结论 通过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掌握手术时机及操作要点,配合术后积极的功能康复训练,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较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