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针刺宁神穴与腹针相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为宁神穴结合腹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门诊确诊为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患者按照时间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1组:宁神穴结合腹针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组:宁神穴加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每组治疗40min/d,连续治疗6d,休息1次,共治疗12d。治疗前后分别用PSQI、中医临床症状量表及临床疗效诊断标准进行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的PSQI量表评分前后差异显著,说明三组患者均有所改善;在中医症状评分中,三组患者也均有所改善。三组间比较,PSQI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是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说明治疗1组效果最佳。结论:(1)三组均可有效地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2)针刺宁神穴结合腹针加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优于针刺宁神穴加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优于常规取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神阙隔姜灸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腹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单用腹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总分及各因子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总分、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睡眠药物3个因子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针配合隔姜灸改善失眠患者PSQI,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及减少睡眠药物方面优于单用腹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隔药灸脐疗对心脾两虚型糖尿病足患者失眠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脾两虚型糖尿病足伴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隔药灸脐疗,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AIS评分、SRSS评分量表分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评分、AIS评分、SRSS评分量表分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脐疗治疗心脾两虚型型糖尿病足伴失眠患者,不仅疗效显著,同时可减轻痛苦、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与隔盐灸治疗心脾两虚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龙门县中医医院门诊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行针刺与隔盐灸治疗,对照组行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26例)与对照组83.3%(25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与隔盐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与西药治疗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针刺与隔盐灸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建博  郑杰 《新中医》2015,47(4):257-25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抑郁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老年抑郁性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归脾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米氮片治疗。并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老年抑郁量表(G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变化,判断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GDS和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GDS和PSQI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抑郁性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心俞、脾俞、百会穴与隔盐灸命门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心脾两虚型失眠伴抑郁状态患者70例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针刺心俞、脾俞、百会穴并隔盐灸命门穴、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量表积分(PSQI)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针灸组PSQI量表各指标评分、SD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刺配合隔盐灸和艾司唑仑口服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相比药物治疗,针刺配合隔盐灸更能改善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改善日间功能紊乱、睡眠障碍及调整情绪,且安全指数高,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并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择时针刺配伍悬灸隐白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70例受试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择时针刺配伍悬灸隐白穴干预失眠,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失眠,均治疗2个疗程,分别收集治疗前、治疗20 d后2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PSQI评分、并对2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的PSQI评分均下降且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且PSQI差值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愈显率为77.1%(27/35),优于愈显率为62.9%(22/35)的对照组(P <0.05)。结论 择时针刺配伍悬灸“隐白”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对失眠的疗效改善明显,且显著优于常规针刺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养心汤结合耳针治疗心脾两虚恶性血液病失眠的疗效。方法:将76例心脾两虚恶性血液病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自拟健脾养心中药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共治疗3周。记录两组PSQI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76例患者治疗3周后,对照组及治疗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对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PSQI总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8.9%,治疗组有效率为97.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养心汤结合耳针治疗心脾两虚恶性血液病患者失眠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中医症状评分对两组进行比较,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总分、焦虑抑郁总分、中医症状总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PSQI总分、焦虑抑郁总分、中医症状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常规针刺法和针刺捻转补法治疗心脾两虚抑郁症失眠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抑郁症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针刺捻转补法组,各30例,2组取穴相同,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组内、组间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针刺捻转补法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常规针刺法和针刺捻转补法均可有效治疗心脾两虚抑郁症失眠患者,明显改善该病的临床症状,且针刺捻转补法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1.
杨茜  张捷 《江苏中医药》2021,53(4):63-6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每周一、三、五各针刺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选取心俞、脾俞穴进行埋线治疗,每2周1次。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疗程结束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疲劳量表(FS-14)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SQI量表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单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FS-14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脑力疲劳单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心俞、脾俞穴穴位埋线可显著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效降低疲劳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五志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诊断的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五志穴"(魂门、神堂、意舍、魄户、志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百会、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针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表(PSQI)积分的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五志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综合疗效优于针刺常规穴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缓慢捻进针法配合隔姜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缓慢捻进针法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75%,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64.58%,有效率8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缓慢捻进针法配合隔姜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基于此,给予对照组针刺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归脾熟眠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归脾熟眠汤联合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调肝法联合归脾汤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心脾两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心脾两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归脾汤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调肝法联合归脾汤口服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1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PSQI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调肝法联合归脾汤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心脾两虚)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且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归脾汤治疗。  相似文献   

16.
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国内改良的Kupperman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Kupperman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患者Kupperman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总有效率优于单纯针刺;在改善潮热汗出、失眠、抑郁、肌肉骨关节痛等方面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皮内针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对照组)及普通针刺联合皮内针组(治疗组),两组按1∶1比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皮内针(心俞、脾俞)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以12次为1个疗程,采用失眠疗效评价标准[1]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2]观察,分别在治疗前、疗程结束时以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评测。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PSQI评分在疗程结束时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疗效可维持至疗程结束后1个月(P>0.05);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及结束后1个月在改善患者的日间功能障碍上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疗程结束后1个月在改善患者的日间功能障碍上优于疗程结束时(P<0.05)。结论:皮内针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有增效作用,并且可以较长时间地改善患者的日间功能障碍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养心安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30)采用针灸配合养心安神汤治疗;对照组(n=30)单纯用养心安神汤治疗,10日1疗程,共计3个疗程.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临床疗效及3月后复发率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3. 3%)明显优于对照组(73.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月后随访,观察组复发2例(6. 67%),对照组复发4例(13. 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灸配合养心安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敦煌神妙补心汤配合养心安神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敦煌神妙补心汤配合养心安神针法治疗,对照1组采用归脾汤配合养心安神针法治疗,对照2组采用敦煌神妙补心汤配合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PSQI量表评分、中医证候总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且对照1组高于对照2组(P<0.05)。结论:采用敦煌神妙补心汤配合养心安神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可改善患者失眠症状及睡眠质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仅采用抗炎、化痰及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针刺配合隔姜灸外治疗法,两组连续治疗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2%优于对照组的79.17%(P0.05)。两组治疗后PEF、Fe NO、血清总Ig E及AC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