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病变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共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按照颈动脉血管狭窄情况分为轻中度组(n=43)、重度组(n=37),再收集同时段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对象共80名纳入对照组.三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15例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颈动脉狭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联系。材料与方法 对 15例 3 0支颈动脉行多普勒超声 (DUS)、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及头部CT、MRI检查。其中 5例同时行颈动脉CT血管造影 (CTA) ,4例与DSA对照 ,6例颈动脉重度狭窄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结果  15例 3 0支颈动脉 ,轻度狭窄 ( <3 0 % ) 8支 ,中度狭窄 ( 3 0 %~ 69% ) 6支 ,重度狭窄 ( 70 %~ 99% ) 8支 (均为一侧 ) ,闭塞 2支 ,未见狭窄 6支。 8支颈动脉重度狭窄者狭窄侧腔隙性脑梗死 5例 ,狭窄对侧皮层梗死 1例 ,双侧脑梗死 1例 ,未见异常 1例。颈动脉闭塞侧大脑中动脉分布区脑梗死 2例。CTA显示硬化斑块 3例。结论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DUS、MRA、CTA结合使用能够在颈动脉狭窄的筛选、诊断、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 用磁共振血管成像,对126例经CT、MRI证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126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情况进行观察, 同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12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82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为68.3%;而非缺 血性脑血管病组126例中仅38例,发生率为3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能早期发现 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动脉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3例中老年患者卧位依次对颈总及颈内、外动脉、椎动脉进行横向纵向扫查。结果检出硬化斑块212例,占69%,颈动脉狭窄97例、颈动脉闭塞4例。结论通过颈部动脉超声检查对颈部动脉疾病可以定性定量诊断,对于指导临床诊断、预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超声在颈动脉狭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而颈动脉狭窄及栓子脱落是导致脑梗塞的重要原因。因此,治疗颈动脉狭窄对于预防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大量临床研究[1~3]证实,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并降低病死率。目前,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检查方法有彩色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磁共振血管造影等[4,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磁共振血管造影等显像清晰,但均不能提供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弥补这一缺点,且具有经济、简便、无创、敏感性高、可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51例经头部CT或MRI及临床确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进行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和颈部血管超声(CVUS)检查,以CTA为对照,评价颈部血管彩超的诊断价值。结果 CTA和CVUS发现颈动脉狭窄及闭塞分别为20例、17例,椎动脉狭窄或发育异常分别为29例、15例。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的评价,颈部血管彩超和CTA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颈部血管彩超对椎动脉病变的评价不足,联合使用CVUS和CTA可以更全面地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部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能力和意义。材料和方法:分析109例经临床及CT、MRI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MRA影像。使用1.0T超导磁共振机,在常规T_1、T_2加权成像后,用三维TOF法以willis环为中心进行轴位成像。结果:MRA能较为清晰地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的中度以上狭窄或闭塞。109例患者中共显示动脉狭窄75支,动脉闭塞108支,均与梗塞区域及临床症状相符合。结论:MRA对脑动脉的显示具有清晰、准确、对比度好、绝大多数(82%)无伪影等优点。与MRI结合使用,能更为准确地判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类型、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声诊断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拟诊断为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住院患者37例,均行颈动脉常规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准确度。结果:超声检查结果提示颈内动脉中度狭窄8例,重度狭窄12例,闭塞13例;DSA提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16例,闭塞17例。常规超声检查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假阳性率10.8%,过度诊断率10.8G,过轻诊断率32.4G。结论:颈动脉超声在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筛查中有重要作用,但必要时仍需结合DSA检查以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 ,确定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 :颈内动脉系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 5 0例 ,脑梗塞患者 70例 ,根据糖耐量试验分为胰岛素抵抗组与非胰岛素抵抗组 ,分别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胰岛素抵抗组颈动脉异常率 78% ,非胰岛素抵抗组颈动脉异常率为 4 0 .5 % ,P <0 .0 5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表明胰岛素抵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为研究组,并选择同一时间本院非心脑血管疾病志愿者50例,纳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IMT增厚率、以及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11.
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本文通过对11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超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声好发于分叉处,在各型斑块中软斑和溃疡斑是脑梗塞的主要栓来源之一。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不仅对已发生脑梗塞的患者提供各项重要价值的指标,而且可检出无症状期的动脉粥样硬化,使临床早期采取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检测颈动脉内中膜(intima-mediathictmess,IMT)及斑块变化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9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干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及斑块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随年龄增长,IMT有增厚趋势;斑块(尤其多发斑块)发生率、软斑和混合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叉处(bifurcation,BIF)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IMT〉1.0mm合并低密度脂蛋白(the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增高者经临床干预治疗后IMT明显降低,部分斑块消退。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可早期发现并动态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themsclemsis,CAS)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检查对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115例脑血管病患者和120例正常人进行颈部动脉CDFI检查,测量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后壁内膜-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CDFI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疑似颈动脉狭窄组中发现206支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132支伴有斑块形成,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流速均显著性增高,对照组238支颈动脉各项指标均正常。结论:CDFI可作为检查颈动脉管壁病变的一种优良的观测手段,能准确地判定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狭窄位置,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也能用作治疗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与糖代谢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观察对象选自2011年3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3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以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及疾病史为依据将其分为3组:糖耐量正常组(NGT组)59例,合并糖耐量减低组(IGT组)85例,合并糖尿病组(T2DM组)90例。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生化指标等进行比较,影响因素的筛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0)IGT组、T2DM组患者与NGT组比较,其具有明显较多的患者例数,具有较高的吸烟例数比例、合并高血压例数比例及具有较高的BMI、WHR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P〈0.05);将T2DM组患者的以上观察指标与IGT组进行比较,其组间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IGT组、T2DM组患者与NGT组比较,其FBG、PBG、CRP检测值明显较高(P〈0.05);将T2DM组患者的以上生化指标与IGT组进行比较,其组间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如下:高血压、吸烟、FBG、PBG、CRP、BMI、WHR。结论颈动脉病变发生过程中糖代谢异常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影响颈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还包括高血压、吸烟、BMI、WHR、CR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联合头颈部CTA在缺血性脑卒中(IS)颈动脉狭窄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0例IS患者,以DSA检查并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组25例、中度组30例和重度组25例,采用CDFI联合头颈部CTA对3组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各组斑块长度、斑块厚度以及斑块数量,并对斑块总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颈总动脉指数(CCA)、颈内动脉指数(ICA)、椎动脉指数(VA)进行比较。结果 经DSA检查显示共有102条狭窄血管,超声检查检出81条狭窄血管,CTA检出狭窄血管90条,超声检查联合CTA检出98条狭窄血管,中度组与重度组斑块总面积、IMT、斑块长度、斑块厚度、斑块数量、CCA、ICA、VA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均高于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CDFI与头颈部CT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CDFI联合头颈部CTA对检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超声检查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对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临床确诊的PE患者,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静脉血管超声的改变。结果:血管超声检查9例患者中有7例发现下肢静脉血栓,l例发现盆底静脉血栓。超声心动图检查6例患者发现右心室扩大,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结论:超声心动图及静脉超声检查的联合应用,可以为PE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超声检查时颅外段颈动脉狭窄、闭塞及RI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9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68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行颅外段颈部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程度及RI。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50%狭窄的发生率及闭塞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中双侧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的狭窄部位以颈内动脉最多见,但2组间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与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有关;双侧颈动脉尤其是颈内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更易导致脑梗死;颅外段动脉RI测量无助于脑梗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研究脑电地形图(BEAM)、CT和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七天以内的100例病人,进行BEAM、TCD和CT检查并对比分析其结果。结果 发病2天以内的病人,BEAM诊断为TIA者32例(82.1%),脑梗塞者53例(86.8%):TCD诊断为TIA者16例(41%);未发现脑梗塞。CT既未发现TIA也未发现脑梗塞。发病3~7天以内的病人,BEAM发现TIA 36例(92.3%),脑硬塞55例(90.1%):TCD发现TIA 23例(58.0%);脑梗塞51例(83.6%);CT发现脑梗塞61例(100%)。结论 BEAM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具有明显高于TCD和CT的阳性检出率.具有超前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