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上皮膜蛋白1(EMP1)在浆液性卵巢癌(SO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MP1蛋白在306例SOC组织和8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χ2检验比较不同EMP1蛋白表达水平的SO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EMP1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SOC组织EMP1蛋白高表达率为42.8%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的12.9%(χ2=25.661,P<0.001)。EMP1蛋白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14.251,P<0.001)和高FIGO分期(χ2=6.954,P=0.008)呈正相关。EMP1蛋白高表达的SOC患者总生存率(χ2=14.574,P<0.001)和无进展生存率(χ2=4.683,P=0.031)均较低表达者降低。结论 EMP1蛋白在SOC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上调与淋巴结转移和高FIGO分期相关,且可预测SOC患者预后不良。提示EMP1可能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在科室规范化操作条件下,石蜡组织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检测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FISH检测报告合计5 698例,统计分析不同标本来源、组织类型、蜡块年限及检测季节之间FISH检测失败率差异。结果 统计显示5 508例(96.7%)FISH检测一次成功,190例(3.3%)首次检测失败。不同标本来源(χ2=107.638,P<0.001)及组织类型(χ2=153.840,P<0.001)之间FISH检测的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蜡块年限(χ2=1.147,P=0.284)及检测季节(χ2=2.074,P=0.557)之间FISH检测的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石蜡组织样本FISH检测失败受标本来源、组织类型的影响,针对性采取精准化、个性化的检测流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双胎妊娠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的胎龄为28~36+6周双胎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99对双胎儿,其中妊高症组332对,非妊高症组967对,双胎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25.56%,两组产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症组产妇剖宫产率、试管婴儿(IVF)率及双绒毛膜双胎比例显著高于非妊高症组(97.6%vs94.3%,χ2=5.755,P=0.016;49.1%vs 39.1%,χ2=10.183,P=0.001;74.4%vs 67.2%,χ2=9.253,P=0.010)。妊高症组产妇妊娠合并低蛋白血症发生率、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妊高症组产妇(5.7%vs 0.6%,χ2=34.089,P<0.001;8.1%vs 4.7%,χ2=5.713,P=0.017),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均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陕西省2016—2020年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可行的预防参考措施。方法 收集陕西省2016—2020年22所医院的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应用SPSS 25.0软件分析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及其变化趋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人群分布、主要出生缺陷发生率及顺位。结果2016—2020年陕西省围生儿出生缺陷平均总发生率为156.64/万,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χ2=166.660,P<0.001);2016—2020年陕西省男、女围生儿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分别为163.20/万、146.24/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9.135,P<0.01);2016—2020年陕西省城市、农村围生儿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分别为171.71/万、141.00/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62.232,P<0.01)。先天性心脏病已连续5年成为围生儿第一顺位出生缺陷,且呈波动上升趋势(χ2=233.165,P<0.01);围生儿神经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00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双歧杆菌治疗组、乌司他丁治疗组、联合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观察记录各组大鼠的生存数量,测定肠道菌群的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测定血浆内毒素。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内毒素、肠道大肠杆菌、CD8+T 细胞、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CD3+、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的肠道血浆内毒素、大肠杆菌、CD8+T细胞、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CD3+、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显著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中肠道血浆内毒素、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低于双歧杆菌治疗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P<0.05),CD3+、CD4+、CD4+/CD8+T细胞比值、乳酸杆菌含量显著优于双歧杆菌治疗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结论:双歧杆菌和乌司他丁联合使用疗效显著提高,抑制CLP大鼠的TNF-α、IL-6的表达,降低血浆内毒素的水平,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可提高脓毒症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FokⅠ(rs2228570/rs10735810)位点多态性与青海省汉族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青海省汉族HDCP患者137例(HDCP组),正常汉族孕妇146例(对照组),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HDCP组和对照组FokⅠ位点的基因分型并测序验证,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DCP组和对照组FokⅠ位点FF、Ff、ff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82%、37.96%、10.22%和34.93%、43.15%和21.92%(χ2=11.099,P<0.05),HDCP组FF基因型(OR=2.004,95%CI=1.243~3.231)频率高于对照组;HDCP组和对照组FokⅠ位点F和f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54,P<0.001),HDCP组F等位基因(OR=1.253,95%CI=1.1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间质中TGF-β1和p53的表达及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有淋巴结转移的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160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TGF-β1和p53在乳腺原发癌及相应淋巴结转移癌间质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乳腺原发癌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癌之间,TGF-β1和p53的间质表达一致率均为87.5%(140/160),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603,r=0.604,P均<0.001)。生存分析显示,在乳腺原发癌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癌间质中,p53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低于p53阴性患者(χ2=7.163,χ2=6.894,P均<0.05);而TGF-β1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率无关(χ2=0.181,χ2=1.065,P均>0.05);TGF-β1和p53均阳性者的总生存率低于TGF-β1阳性和p53阴性者(χ2=5.616,χ2=4.796,P均<0.05)。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期丙戊酸(VPA)暴露对28日龄子代自闭症大鼠肠道不同部位菌群的影响,为VPA自闭症大鼠模型肠道菌群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受孕0.5 d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仔鼠延续孕鼠分组。模型组受孕12.5 d时按600 mg/kg腹腔注射丙戊酸钠溶液,通过行为学评价仔鼠模型是否构建成功,正常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并正常喂养至分娩,其仔鼠为正常组。对建模成功的雄性仔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每组中分别选取4只进行四个肠段内容物取材。采用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扩增测序对仔鼠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和直肠部位的肠道内容物菌群样本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仔鼠旷场实验评分和社交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而刻板行为评分升高(P<0.05)。正常组十二指肠和空肠部位的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降低且分布一致(P<0.05),结肠部位和直肠部位菌群分布一致(R2=0.478,P=0.001)。模型组空肠部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P<0.05),不同部位无明显分布差异。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十二指肠部位(R2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广西柳州地区成年体检人群甲状腺功能流行病学特点,为成年居民甲状腺功能健康教育及甲状腺疾病预防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西柳州地区成人在广西科技大学两所附属医院体检的1 278例,收集研究对象静脉血检测甲状腺功能,采用t检验、χ2检验、Spearman系数和Pearson系数对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柳州地区成人甲减患病率为0.94%,甲亢患病率为0.70%,亚临床甲减患病率为7.82%,亚临床甲亢患病率为1.25%。甲状腺功能异常人群中,亚临床甲状腺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临床甲状腺疾病患病率(84.67%vs 15.32%)(χ2=8.21,P<0.01)。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12.37%)高于男性(7.16%)(χ2=7.85,P<0.01)。男性TSH水平低于女性(t=-2.970,P=0.003)、FT3水平高于女性(t=5.338,P<0.001)。年龄与FT4存在正相关(r=0.06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在糖尿病足溃疡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实验组患者应用异种(猪)ADM覆盖治疗,对照组应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包扎治疗,观察创面的愈合疗效、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2 h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愈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和创面病原菌检出率。对数据行χ2检验、t检验。 结果治疗2周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24.21±3.21)d]短于对照组[(31.89±4.64)d],实验组创面换药次数[(8.34±1.12)次]少于对照组[(15.11±1.69)次],实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29±0.25)分]低于对照组[(4.79±0.74)分],实验组愈后患者满意度评分[(9.08±0.49)分]高于对照组[(8.16±0.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59、20.560、10.364、6.548,P值均小于0.05);治疗1周后,两组创面分泌物病原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7,P>0.05)。 结论异种(猪)ADM作为糖尿病足创面覆盖物,改善局部微环境,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细菌侵入,减轻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脂多糖结合蛋白基因(Lbp)敲除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8只Lbp-/-小鼠作为Lbp-/-组,8只WT小鼠作为WT组。处死小鼠,解剖后取盲肠并编号,进行16S rRNA测序,采用OTU聚类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Beta多样性分析、门水平和属水平差异分析等方法分别对两组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度、多样性和物种组成进行研究。结果 与WT组相比,Lbp-/-组小鼠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显著升高,柔膜菌门(Tenericu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在属水平上,拟杆菌属(Bacteroides)、普氏菌属(Prevotella)等相对丰度显著升高,Ⅳ梭菌属(Clostridium Ⅳ)、双歧杆菌属(Olsenella)等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结论 Lbp敲除后拟杆菌属和普氏菌属丰度显著升高,这两类菌与多种肠道炎症性疾病密切相关,这为临床检测炎症相关疾病发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震3年后受灾人群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地震3年后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重灾区受灾群众155人的调查资料,以PTSD筛查阳性人群为病例组,阴性人群为对照组,对自编人口学基本信息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的问卷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年龄、性别等人口学资料及灾难暴露程度、参与现场救援、地震中失去亲人与否等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比较显示,性别(χ2=4.65,P<0.05)、受教育程度(χ2=9.63,P<0.01)、灾难暴露程度(χ2=7.15,P<0.01)有统计学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4.89,P<0.01)、非文盲(OR=6.30,P<0.01)、高暴露者(OR=17.44,P<0.05)是发生PTSD的危险因素。结论:地震三年后重灾区受灾人群中女性、非文盲、高暴露者发生PTSD的危险性大,提示应当重点对这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怀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孕妇(PW组)与正常孕妇(NW组)的肠道菌群特征。方法:对可能引起个体肠道菌群差异的因素加以控制,2013年6月18号~2013年12月17号收集15例正常孕妇和17例异常孕妇的粪便样本,提取细菌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16S r DNA,进行二代Illumina测序。测序数据应用运算分类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聚类分析、多样性分析和分类学分析等生物信息技术分析2类孕妇肠道菌群的结构、多样性和丰度。结果:2类孕妇肠道菌群的高通量测序分析分别得到2 696 276(NW组)条和2 445 530(PW组)条优化序列,测序覆盖深度97%。经过97%相似度归并后分别得到77 243个(NW组)和75 600个OTUs(PW组);菌群多样性分析显示正常孕妇肠道菌群的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异常孕妇。在最佳分类水平上,正常孕妇肠道菌群由38个科的细菌构成,归属于14个门,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主,其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怀有先心胎儿孕妇肠道菌群构成与正常孕妇相似,最佳分类水平上由33个科的细菌构成,归属于9个门,其中Firmicutes为(75.7±15.8)%,Proteobacteria为(21.1±17.0)%,Actinobacteria为(2.0±2.1)%。在最佳分类水平上,方差分析显示两者的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和红蝽杆菌科(Coriobacteriaceae)菌种丰度有明显差异。结论:PW组孕妇与NW组孕妇相比,整体肠道菌群含量明显下降,提示PW组孕妇有更恶劣的肠道环境,其中部分菌群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发生可能与孕妇恶劣的肠道微环境有关,其中Bifidobacteriaceae和Coriobacteriaceae在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方面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不同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分析2016 年1 月至2016 年6 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鼓室内注射)及对照组(口服),并采用相应的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治疗一周后对比两组听力恢复情况、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变化及治疗后1年累积复发率。结果:共纳入观察组45例(45耳),对照组42(42耳)。两组患儿治疗后听力指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1%,41/45 vs 73.8%,31/42;χ2=4.558,P=0.033)。治疗后两组患儿总CD3+ T、CD4+ T 细胞及CD4+ T/CD8+ T 均显著升高(P<0.05),而CD8+ T细胞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儿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h2 细胞因子IL-4、Th1细胞因子IFN-γ及IL-4/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 年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76%,4/41 vs 29.03%,9/31;Log-rankχ2=4.698,P=0.030)。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采用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优于系统性给予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选定本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住院治疗的76例银屑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76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检测,比较中医辨证分型组、对照组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不同临床分期组、对照组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对照组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CD4+水平血燥证组比血瘀证组、血热证组、对照组高,P<0.05。CD8+水平血热证组比血瘀证组、血燥证组、对照组高,P<0.05。CD4+/CD8+水平血燥证组比血热证组、血瘀证组、对照组高,P<0.05,4组CD3+水平比较,P>0.05。进行期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静止期组、恢复期组、对照组,P<0.05。进行期组CD8+水平低于静止期组、恢复期组、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探讨博来霉素诱导的系统性硬化病(SSc)模型小鼠肠道菌群改变及醋酸泼尼松龙的干预作用。方法:博来霉素诱导建立SSc小鼠模型,醋酸泼尼松龙干预治疗28 d,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生存状态,天狼星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及检测胶原纤维含量。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各组小鼠粪便DNA进行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精神萎靡,背部皮肤变硬、结痂,粘连皮下组织,皮肤及肺组织胶原纤维含量明显增多(P<0.01);肠道菌群物种丰度、谱系多样性降低(P<0.05);菌群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普雷沃氏菌科、普雷沃氏菌科_UCG-001、乳杆菌属、拟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P<0.05);螺杆菌、文肯菌属、瘤胃梭菌属_6、罗斯氏菌属、瘤球菌科_UCG-005丰度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醋酸泼尼松龙治疗组改善了SSc小鼠生存状态,明显下调皮肤及肺组织胶原纤维含量(P<0.01);增加了肠道菌群物种丰度及谱系多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逆转了普雷沃氏菌科、文肯菌属、瘤球菌科_UCG-005丰度变化趋势(P<0.05)。结论:博来霉素诱导的SSc小鼠肠道不同分类水平细菌丰富度、谱系多样性及菌群结构明显改变。SSc主要治疗药物糖皮质激素(GCs)醋酸泼尼松龙有限度地影响了SSc小鼠肠道菌群,但改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一种高危妊娠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肠道菌群是居住在人体肠道黏膜表面的微生物群,其丰度及多样性变化与人体健康状态联系紧密,互相影响.大量研究表明,GDM可影响母婴肠道菌群,紊乱的肠道菌群通过调节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腺癌组织中G6PC和Ki-67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29例胃腺癌和12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G6PC和Ki-67蛋白表达,运用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其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腺癌组织中G6PC和Ki-67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62.0%、65.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16.7%、30.2%)(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腺癌组织中G6PC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G6PC蛋白高表达与胃腺癌分化程度(χ2=6.808,P=0.009)、脉管浸润(χ2=4.525,P=0.033)及淋巴结转移(χ2=8.371,P=0.004)相关。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G6PC蛋白高表达胃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低于G6PC蛋白低表达患者(P<0.001),与数据库分析结果趋向一致。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G6PC高表达不能作为胃腺癌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因素。结论 G6PC蛋白在胃腺癌组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T细胞CD4+/CD8+比值及CD4、CD8编码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的关联。方法 检测119例SLE患者及117例健康人T细胞亚群水平及CD4、CD8A、CD8B基因14个标签SNP位点基因型,比较组间T细胞亚群及各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SLE组CD4+ T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CD8+ T细胞高于对照组(P<0.01),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1)。携带CD4 rs1055141C>T/CT基因型(OR:2.280, 95%CI:1.261~4.123,P<0.01)及T等位基因(OR:2.210, 95%CI:1.293~3.778,P<0.01)、CD8B r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及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干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新诊断的12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予以安慰剂,试验组受试者服用阿卡波糖,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受试者血糖以及血脂相关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ELISA)测定两组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对粪便样本中所有细菌的16SrRNA-V3区进行DNA测序,对肠道菌群中的分布及丰度进行分析,同时做聚类分析。对肠道菌群通过实时定量PCR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血糖及血脂相关指标、肠道菌群的分布以及GDF-15的表达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受试者肠道菌群发生明显变化,且菌群改善组与未改善组血糖及血脂相关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血清中GDF-15表达水平与拟杆菌属、IV型梭菌属、韦荣球菌属丰度呈正相关(P0.05),与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普雷沃菌属、乳杆菌属、Blautia球菌-直肠真杆菌属丰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阿卡波糖可通过影响患者肠道菌群的分布以及GDF-15的表达水平,对新诊断T2DM患者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