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和MRI在诊断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GMS)中的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行CT和(或)MRI检查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LGMS的患者资料,女2例,男8例,年龄33~81岁,平均60.2岁;其中3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同时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LGMS的影像学表现及特点。结果 1例位于舌,3例位于四肢,2例位于腹壁,1例位于腰臀部,胸壁1例,腹腔2例;病灶最大直径52~277 mm,平均直径约79.6 mm; 7例CT平扫病灶与肌肉密度相比,1例呈低密度,1例呈等密度,5例等低混杂密度,以等密度为主;CT增强扫描2例轻中度强化,5例明显不均匀强化。7例MRI平扫与同层肌肉信号相比,T1WI信号不等,3例呈低信号,4例病灶中心T1WI序列上可见“岛屿状”、“溏心鸡蛋”样高信号,病灶边缘T1WI序列上呈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病灶中心以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8例病灶边缘均明显不均匀强化,即呈环形强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的CT、MRI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OCCC的CT和MRI资料,6例行CT检查,17例行MRI检查,3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综合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26例中,双侧卵巢发病7例,右侧13例,左侧6例。肿瘤呈类圆形、椭圆形,20例边界光滑,肿瘤最大径6.9~27.0 cm,中位值13.7 cm;囊实性肿块19例,实性肿块7例。CT特征:囊性成分平扫CT值17.0~31.0 HU,实性成分平扫CT值29.0~47.0 HU,增强扫描CT值为59.0~84.0 HU;增强扫描囊性成分无强化,实性成分动脉期强化明显,静脉期和延迟期呈持续性强化。MRI表现:肿瘤实性成分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等信号,DWI实性成分呈明显高信号;实性成分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明显,延迟期明显持续性强化,TIC呈"快速上升平台型"。结论:OCCC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仔细分析,可明显提高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CT和MRI对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primary clear cell carcinoma of the liver, PCCCL)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1例经病理证实为PCCCL患者的CT和MRI资料,18例行CT检查,12例行MR检查,11例行CT和MR检查。结果 CT平扫27例为低密度,12例病灶内测得CT值为负值;2例呈稍高密度;MR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19例、稍高信号4例,T1脂肪抑制信号减低;T2WI呈混杂高信号22例,低信号1例;增强后36例呈动脉期强化,门脉期呈相对低密度/信号;14例肿瘤内见软组织结节伴结节状强化;27例见包膜伴延迟强化。结论 PCCCL是肝细胞肝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影像表现与普通肝细胞癌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特点;瘤内脂肪成分、肿瘤内结节伴强化是其重要特征,强化方式仍以“快进快出”为主,假包膜出现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儿童肌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20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肌纤维瘤患儿的病例资料。12例行CT平扫,其中9例行CT增强扫描,5例行MRI平扫,其中4例行MRI增强扫描。观察分析肌纤维瘤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有无骨侵犯、密度/信号和强化方式等征象。结果:16例共检出32个病灶,其中2例为多发病灶(分别有6和12个)。发病部位:头颈部6例,四肢5例,躯干2例,骨内2例(其中1例为多发),1例累及四肢、躯干等多部位;孤立性肿块14例,多中心性病变2例;9例呈类圆形,7例呈不规则形;5例边界清晰,11例边界模糊;2例骨质受侵犯。8例CT平扫呈低或稍低密度,1例呈稍高密度,3例呈混杂密度;CT增强扫描显示5例呈轻度不均匀强化,4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MRI平扫T1WI上3例呈等~低信号,2例呈等~稍高信号;T2WI上4例呈高~低混杂信号,1例呈稍高信号;4例MRI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随访中有2例复发。结论:儿童肌纤维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其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影像表现特征及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搜集并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3例IM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CT、MRI影像资料,观察并评估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包膜是否完整、有无囊变坏死、病灶强化方式及强化程度等,结合文献分析总结IMT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23例均为单发,发生于鼻窦鼻腔5例,喉咽部5例,眼眶4例,颈部3例,骨组织2例,颌下区、咬肌、颧部皮下、鼻翼各1例。CT平扫为不规则分叶状肿块,病灶最长径为7.5~92.9 mm。9例可见骨质破坏,呈压迫性或膨胀性溶骨改变。4例黏液血管型呈囊实性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呈“花环状”边缘强化;11例梭形细胞为主型呈实性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呈全瘤填充型强化;8例纤维型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或不强化。MRI扫描示软组织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混杂等或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可以发生于头颈部各区域,影像学表现对于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确诊仍需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胰腺囊实性乳头状瘤临床分析及CT、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胰腺囊实性瘤(SCPTs)CT和MRI表现.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SCPTs 8例,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MRI检查,其中2例MRI增强扫描.结果 肿瘤位于胰体、尾部7例,1例位于胰头部.肿瘤最大径平均7.6 cm.肿瘤界限清楚,包膜完整,CT平扫呈不均匀囊实性,实性结构为不规则状或呈乳头状,中心囊性部分密度较低.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动脉期轻度强化,实质期呈中等或明显强化.肿瘤壳状及结节样钙化5例,1例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1例胰管轻度扩张.MRI检查显示胰腺边缘清楚囊实性肿物,T1WI呈不均匀等-低混杂信号,1例瘤体内高信号,为亚急性出血.T2WI呈不均匀混杂高信号中,可见低信号区.增强扫描肿瘤实性和乳头状组织及囊壁强化.结论 SCPTs具有一定的临床,CT及MRI影像学特点,可以帮助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A)的CT和MRI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选取并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OCCA的CT、MRI表现,11例行CT平扫和增强,7例行MRI平扫和增强,3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16例均发生于单侧附件,7例来源于右侧卵巢,9例来源于左侧卵巢。11例呈圆形或椭圆形,5例呈不规则形,边缘见分叶。肿瘤主要表现为囊实性肿块,13例以囊性为主"囊中有实",内见乳头状、结节状、团块状实性成分向囊内突起,呈岛屿状、栓子样改变,其中5例"实中有囊",团块状实性成分中可见散在囊状影; 3例以实性成分为主,病灶中央见囊性液化坏死影。CT平扫囊性成分CT值18~30 HU,实性成分35~56 HU,增强扫描囊性成分未见明显强化,实性成分呈持续明显强化; MRI表现囊性部分T_1WI呈稍高/高信号影6例,T_1WI呈低信号影10例,T_2WI均呈高信号影,实性成分T_1WI呈等低信号为主,T_2WI呈高信号为主,DWI以高信号为主,增强后持续明显强化。7例病灶边缘见增粗血管影,4例肿块内见丰富血管影。结论 OCCA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以较为清晰显示肿块的囊实性改变、强化方式和供血血管,对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囊型脑膜瘤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微囊型脑膜瘤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资料。结果 13例中病变位于额叶5例,颞叶2例,顶叶4例,右侧桥脑小脑角区1例,鞍区1例;9例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后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平扫时T1WI呈不均匀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高混杂信号,增强后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6例可见脑膜尾征;8例可见中、重度瘤周水肿。结论微囊型脑膜瘤是颅内少见肿瘤,其MRI表现有一定特点,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坐骨直肠窝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PNST)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病理证实的坐骨直肠窝MPNST病人的CT和MRI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为囊实性袋状肿物,部分边界不清,CT平扫呈等-低密度,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MRI平扫时T1WI呈等信号、T2WI呈靶状高低混杂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局部点片状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低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为颗粒状、片絮状,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动态增强曲线为平台型。结论 MPNST是坐骨直肠窝的罕见肿瘤,其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认识特殊征象(不典型“靶征”、“神经出入征”)及动态强化方式有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SFT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病理证实的SF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58例SFT中47例行CT扫描,23例行MRI扫描,12例同时行CT、MRI检查。结果:58例均为单发肿块,最大径1.1~19.4 cm,其中病灶位于颅内14例,颅外3例,肺内9例,胸腔10例,腹盆部14例,椎管内3例,膈肌、胸壁、胫骨、肱骨及大腿各1例。肿瘤表现为类圆形28例,不规则或分叶状30例。肿块边界清楚46例,边界不清12例。CT上病灶多呈等或稍低密度。T1WI上病灶呈等或等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低混杂信号,DWI呈等或等低混杂信号。CT或MRI增强扫描17例呈均匀明显或轻度强化,41例呈不均匀明显或中度强化,其中29例呈“地图样”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32例持续强化。29例见迂曲血管或流空信号。结论:若CT和MRI发现边界清楚、密度或信号不均的孤立性肿块,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或“地图样”持续性强化,且多发迂曲血管或流空信号时,应考虑SFT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血病胰腺浸润的影像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7例白血病胰腺浸润患者的CT和MRI表现,7例患者中4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行MRI平扫,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5例累及胰头部,2例同时累及胰头和胰尾部。6例表现为肿块型,1例同时表现为弥漫型和肿块型;肿块型表现为类圆形、不规则状肿块;弥漫型表现为受累部位肿胀,与胰腺轮廓一样;2例肿块型伴远侧胰管扩张。2例CT上表现为等密度;5例MRI上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低信号,DWI呈高信号。6例增强扫描均表现为乏血供,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胰腺。结论:白血病胰腺浸润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正确认识并诊断对临床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ESFT)的MSCT与MRI影像诊断。方法:分析12例ESFT的CT与MRI资料,5例行CT平扫和增强,4例MR平扫和增强,1例行CT平扫及MR平扫和增强,2例MR平扫。结果:腹盆部5例,头面部5例,四肢2例;单发11例,双发1例,共13处病灶;瘤体呈类圆形5例,不规则形8例;边缘清楚6例,边缘呈浸润或模糊状7例;实性10例,囊实性3例。CT平扫呈均匀及混杂密度各3例,5例增强后动脉期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3例,强化呈斑片状和线条状,静脉期进行性增强或减低,3例见钙化及坏死。MR平扫肿瘤实质部分4例T1WI等信号,T2WI等及稍高信号;4例T1WI等、低信号,T2WI等、低或稍高混杂信号;增强后肿瘤实质明显强化。结论:ESFT影像学有一定特征,典型征象为孤立的明显进行性强化的软组织肿瘤,当肿瘤实质区T1WI或T2WI出现等低信号且增强明显强化时应考虑SFT诊断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SLC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选取在本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例SLCT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MRI/CT)特征。结果 11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男性化特征,2例为去女性化特征,5例为雌激素过多的女性化特征,1例无症状。5例血清睾酮升高。所有肿瘤均为单侧,边界清楚。9例为实性或实性为主肿瘤,1例为囊实性肿瘤,1例为囊性肿瘤。MRI检查显示肿瘤实性部分T1WI呈稍不均匀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值减低,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呈高信号,部分显示肿瘤边缘丰富血管影。CT平扫显示实性部分呈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显示富血供明显强化。结论 卵巢SLCT的MRI/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和血清睾酮升高的特点,有助于术前诊断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脏少见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肾脏少见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嗜酸细胞腺瘤(RO)15例,密度均匀,6例病灶中心见瘢痕样密度影,6例出现节段性强化反转。混合型上皮和间质肿瘤(MESTK)5例,1例以实性成分为主,密度及信号均匀,呈轻度强化;4例以囊性成分为主,为多囊样结构,T1WI示病灶以混杂低信号为主,T2WI示病灶以混杂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分隔及实性成分呈延迟型强化。后肾腺瘤(MA)3例,实性成分为主,钙化多见,T1WI示等及稍低信号,T2WI示等及稍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示高信号,病灶以轻度渐进型强化为主。囊性肾瘤(CN)3例,呈多囊样结构,密度及信号不均,病灶囊壁及病灶内分隔呈轻-中度强化。血管母细胞瘤(RSH)1例,呈渐进性强化并向中心填充。后肾腺纤维瘤(MAF)1例,囊性结构并出血,呈渐进性明显强化。结论 肾脏少见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术前对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MT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分析其影像表现特点及其与病理特征的联系.11例中9例行CT扫描(6例增强扫描),1例行CT增强扫描和MRI平扫,I例仅行MRI增强检查.结果 11例肿瘤均为单发,其中颈部2例,肺部2例,脾3例,肾、胃体、睾丸和下肢各1例;CT平扫表现为囊实性肿块3例,实性肿块7例.7例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到明显强化,3例呈环形渐进性强化,2例呈斑片状强化,1例均匀强化,1例无明确肿块,增强扫描见多发条形血管影;MRIT1WI以低信号为主混杂信号,T2WI为混杂略高信号;边界清晰.其中4例内见条形、结节状钙化,2例病灶周围见渗出.结论 IMT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但肿瘤内钙化、瘤周渗出和环形渐进性强化方式可提示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瘤的影像表现和特征.结果:肿瘤绝大多数来源于胰腺,呈圆形、卵圆形.多有完整包膜,与胰腺分界清晰.CT、MRI表现为肿瘤内有实性结构和囊性结构.根据囊实性结构成分的比例可分为3型.CT平扫呈不均匀囊实性,实性结构为不规则状或乳头状,中心囊性部分密度较低.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实质期呈中等或明显强化,呈渐进性强化.肿瘤斑线样外周钙化2例.MRI扫描显示胰腺边缘清晰囊实性肿物,T1WI上呈不均匀等一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和囊壁强化.结论:SPTP具有一定的临床、CT及MR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医师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诊断分析(附2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IT)的螺旋cT及高场强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影像学资料.21例中,男2例,女19例,年龄12~57岁,中位年龄34.5岁,男女比例1:9.5.19例行薄层胰腺CT,13例行MRI,其中6例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10例患者接受CT联合MRI.结果 21例肿瘤均为单发,14例肿瘤边界清楚,15例呈类圆形,6例呈团块状,其中3例呈分叶征象.CT平扫,10例肿瘤密度稍低或明显低于胰腺组织,3例肿瘤内局部密度高于胰腺组织,2例肿瘤钙化,6例囊实性混杂密度.MRI脂肪抑制T2WI上3例呈高低混杂信号,9例呈稍高、中等高信号,1例呈均匀极高信号,4例肿瘤边缘可见环形细线状包膜低信号,T1WI上4例呈高低混杂信号,6例呈低信号,2例呈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与胰腺信号相仿).CT和MR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均有不同程度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肿瘤仍持续强化,CT延迟期病灶与胰腺组织有"杯口"状分界,MRI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肿瘤中央和囊性部分无强化.MRCP示胆总管扩张1例,胰管扩张1例.1例术后复发者为外生性分叶状肿块,肿块最大径10.5 cm,伴局部钙化,与周围组织界限欠清,增强后肿块内见直径0.7 cm的小斑片状囊性无强化区.21例定期行影像学检查,平均随访时间40个月,2例出现肝脏转移,生存率为100%.结论 平扫、动态增强螺旋CT及高场强MRI和MRCP能反映SPTP的影像学特点,提高了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MRI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Xp11.2易位/TFE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其中女6例、男8例,平均年龄43.1岁。4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14例行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密度/信号、钙化、出血和强化特点及是否有转移等影像学特征。结果:14例均为孤立性病灶且累及肾髓质,其中实性肿瘤8例(57.1%)、囊实性肿瘤6例(42.9%),最大径为(8.2±2.1)cm。MR T2WI显示病灶内大部分呈低信号,其内有结节状和条纹状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病灶于各期呈轻度不均匀强化。CT平扫显示11例(78.6%)病灶的实性成分呈稍高密度,3例呈等密度;实性为主的病灶增强扫描后呈轻度均匀强化,囊实性病灶内可见结节状及分隔状强化。钙化和出血分别见于6例(57.1%)患者。合并肾静脉瘤栓2例,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各1例。结论:Xp11.2 易位/TFE 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的及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Rosai-Dorfman病(RDD)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经病理确诊的7例RDD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5~32岁。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CT平扫。3例患者血沉及C反应蛋白增高。结外型5例,混合型2例。MRI扫描发现7例T2WI均呈低信号,5例病灶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增强扫描5例表现为明显而均匀的强化;CT检查发现1例翼腭窝病灶邻近骨质受侵。结论 RDD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如病灶于T2WI多呈低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呈明显而均匀强化;病灶周围组织呈渗出性改变;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头皮Marjolin’s溃疡的CT及MRI影像表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选取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头皮Marjolin’s溃疡患者的CT、MRI资料及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其分析病理特征、总结影像表现。结果 本文12例患者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4例乳头型、8例溃疡型。MRI表现:12例T1WI均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伴混杂信号,边界较模糊;8例见坏死区,T2WI呈较高信号;其中6例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强化明显,坏死区无强化。4例累及颅骨、脑膜及静脉窦。2例累及颅内脑实质,病变中心DWI呈明显高信号。CT表现:8例平扫病变呈等高密度,其中4例增强扫描病变不均匀强化。2例累及颅骨。结论 CT及MRI是评价头皮Marjolin’s溃疡受累范围的可靠影像学方法,特别是DWI对本病侵犯颅骨及颅内包膜期脑脓肿等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