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特征的不同机器学习模型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32例HCC患者的资料,MVI阳性72例、阴性60例。按照7∶3的比例以随机种子法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PyRa...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基于MRI影像组学术前评估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诊断效能。 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3月公开发表的有关MRI影像组学评估HCC MVI的临床研究的中英文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数据。根据诊断准确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2(QUADAS-2)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5.4评价偏倚风险及临床适用性。采用Stata15.1软件计算纳入研究的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合并阳性似然比、合并阴性似然比及合并诊断比值比。绘制森林图和总受试者操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不一致指数(I2)和Chochrane Q指数评估异质性,并采用阈值效应和敏感性分析探讨异质性来源。采用Stata15.1软件绘制漏斗图评估是否存在发表偏倚。 结果 共纳入10项研究,包括817例病人,纳入研究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及AUC值分别为0.82(95%CI:0.76~0.87)、0.84(95%CI:0.77~0.89)、5.1(95%CI:3.4~7.7)、0.22(95%CI:0.16~0.29)、24(95%CI:13~44)和0.89(95%CI:0.86~0.91)。敏感度的I2为27.37%,特异度的I2为62.19%,纳入研究间异质性较大。Deek’s漏斗图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P=0.83)。 结论 基于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HCC 的MVI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术前预测HCC MVI的一种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微血管侵犯(MVI)指在显微镜下于内皮细胞衬覆的脉管腔内见到癌细胞巢团,且没有肉眼可发现的肿瘤血管侵犯,是导致HCC术后复发、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MVI的术前诊断对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但术前准确诊断仍存在较大的挑战。主要从临床、分子生物学、影像表现等方面对MVI术前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标志物检测联合术前多模态MRI特征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120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VI将患者分为MVI组和非MVI组,其中MVI组69例,非MVI组51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BMI、肿瘤分化、ALBI分级、Child Pugh分级)、炎症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 N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以及MRI特征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MVI的影响因素,并以炎症标志物和MRI特征联合绘制ROC曲线,分析对MVI的预测价值。结果:MVI组的NLR、SII、ADC平均值(ADCmean)和肿瘤直径均明显高于非MV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OR=28.65,95%CI:3.690~501.4,P=0.005)、SII(OR=1.060,95%CI:1.029~1.109,P=0.001)、ADCmean(OR=1.23×105,95%CI:526.0~9.29×108,P=0.001)和肿瘤直径(OR=1.065,95%CI:1.022~1.127,P=0.008)均是影响术后发生MVI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SII、ADCmean和肿瘤直径联合预测发生MVI的效能最高(AUC=0.889)。结论:炎症标志物检测联合术前多模态MRI对肝细胞癌术后发生MVI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方法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MVI)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病例的临床及增强MRI图像资料,其中MVI阳性45例,MVI阴性63例。对增强MRI动脉期(AP)、门静脉期(PVP)及延迟期(DP)图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筛选最有价值的组学特征,采用五折交叉验证将样本量训练组和测试组,对训练组构建基于AP、PVP、DP及基于3期特征融合的影像组学联合逻辑回归模型,并对MVI的独立预测因子构建逻辑回归模型。选择最优影像组学模型并结合临床影像特征模型构建临床影像组学模型。所有模型结果均用五折交叉均值表示。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并用测试组进一步验证。结果:MVI临床影像特征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甲胎蛋白、肿瘤最大径、瘤内动脉及包膜情况。临床影像特征模型在训练组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值0.864,测试组AUC值0.843。AP、PVP、DP及3期联合模型在训练组的诊断效能AUC值分别为0.898、0.874、0.894及0.898,测试组AUC值分别为0.861、0.864、0.8...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前相关检查手段尚难以在术前确诊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但血清甲胎蛋白、维生素K 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水平以及肿瘤边缘、大小、癌周组织强化、包膜完整程度等影像学征象能协助微血管侵犯的术前预测, 可以为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术前诊断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术前预测、诊断与评估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肝细胞癌(HCC)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且发病率和术后复发率较高。MRI影像组学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相较于传统影像学的宏观特征分析,MRI影像组学能够高通量地提取定量的微观图像特征,目前已逐步应用于HCC的鉴别诊断、病理分级、微血管侵犯预测以及手术预后和非手术疗效评估等方面。就MRI影像组学在HCC诊疗和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多模态肝脏影像组学分析建立机器学习模型,探讨此模型术前预测HCC微血管浸润(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9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HCC的130例患者的术前肝脏MRI及临床资料。基于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MVI阳性组及MVI阴性组。记录患者的各项术前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2WI、DWI和ADC以及Gd-EOB-DTPA对比增强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和肝胆期T1WI共7个序列。由放射科医师评估肿瘤的常规影像特征。自7个序列的图像上分别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进行降维,然后采用线性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构建预测MVI的预测模型。再将所有序列图像提取的特征整合,经降维分析后最终筛选出6个最佳组学特征并采用线性SVM方法构建多序列联合组学模型,然后基于此多序列联合组学模型计算每例患者的放射组学评分(Radscore)作为后续建模特征。最后共采用了5种机器学习算法对上述三类资料(即临床资料、常规影像特征、组学特征)中筛选出的特征进行综合模型的构建,包括...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图像纹理特征模型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本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患者496例,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331例)和测试组(165例)。采用ITK SNAP图像纹理分析软件对HCC瘤灶及瘤周邻近区域勾画兴趣区(ROI)并进行图像纹理特征提取、筛选,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回归算法对576个纹理特征进行降维,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提取有意义的纹理特征建立模型以预测MVI状态及危险度等级。联合纹理特征和肿瘤临床分期建立列线图以预测MVI危险度等级。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训练组与测试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于增强CT图像纹理特征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MVI状态及危险度等级,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预测有无MVI的AUC分别为0.783、0.773,敏感度分别为0.705、0.883,特异度分别为 0.750、0.722;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预测MVI危险度等级的AUC分别为0.743、0.718。联合纹理特征和肿瘤临床分期建立的列线图对MVI危险度等级的预测效能(AUC=0.856)优于单纯纹理特征模型。结论:基于增强CT图像纹理特征模型可用于术前预测肝细胞癌的MVI状态和危险度等级,是一种可靠的临床评估工具,对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准确评估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MRI的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148例共165枚病灶行肝脏MRI检查,接受肝切除术且经病理证实为HCC.按照7∶3将样本随机分为训练组115枚病灶和验证组50枚病灶.分别对标注病灶术前增强三期MRI图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利用Mann-Whitney U...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联合炎症因子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纳入经病理证实的HCC患者221例,其中MVI阳性117例,MVI阴性104例。比较MVI阴性与阳性患者的炎症因子、影像特征差异,运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影像特征及炎症因子预测模型。勾画Gd-DTPA 增强门静脉期瘤周20mm及瘤内所有层面,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瘤周、瘤内、瘤周及瘤内共三种影像组学模型。选择瘤周、瘤内影像组学及炎症因子建立联合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在验证组中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包膜、动脉期瘤周强化、[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淋巴细胞计数(AGLR)是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影像特征及炎症因子预测模型预测HCC MV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训练组为0.80,验证组为0.75。基于瘤周及瘤内影像组学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较仅包含瘤内影像组学的模型预测HCC MVI的AUC高(瘤周及瘤内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83、0.79,瘤内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75、0.73)。瘤周、瘤内影像组学及炎症因子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预测HCC MVI的AUC训练组为0.87,验证组为0.82。结论:基于Gd-DTPA门静脉期建立的瘤周及瘤内影像组学模型可对HCC MVI进行术前预测,联合炎症因子可进一步提高其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术前增强CT动脉期与静脉期图像分别提取影像组学参数联合临床参数构建影像临床联合模型评估肝细胞癌(HCC)患者是否微血管侵犯(MVI)。方法 回顾性搜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术后经病理证实有无MVI的HCC患者。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HCC患者为第一中心,以分层随机为原则将MVI阳性和MVI阴性的患者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组和内部测试组,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患者为外部验证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原发病灶分割后,分别根据动脉期和静脉期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以训练组患者是否MVI阳性为研究标签,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RMR)以及套索算法(LASSO)进行影像组学特征降唯,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Radscore);继而对临床参数进行特征降唯,以训练组患者是否MVI阳性为研究标签,采用多元逻辑回归构建临床模型Clinics。同时纳入联合临床模型中的临床参数与Radscore构建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评估训练组患者是否MVI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Radscore, Clinics以及联合模型诊断MVI阳性...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早期临床表现具有隐匿性和不典型性,如何在HCC发病早期进行精准诊断仍是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HCC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应用广泛,影像组学的出现极大推动了精准医疗的发展,两者结合有望在HCC早期诊断中成为更有前景的监测工具。本综述阐述了基于CEUS的影像组学在HCC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摘要】肝细胞癌(HCC)的预后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影响HCC生物学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肿瘤分化程度、微血管侵犯、病理分子亚型及肿瘤免疫微环境,但对这些因素的评估都是基于术后的病理结果,无法在术前进行在体、无创性评估。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有较多文献报道了影像学无创性评估HCC生物学行为的研究结果,以期为术前在体评估HCC的侵袭性和预测患者的预后提供新的手段。本文对HCC生物学行为的相关影像学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前CT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9例孤立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临床及术前CT资料.患者术前增强CT的门静脉期图像提取1361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基于临床+影像图像分析特征的Clinical模型、影像组学特征的Feature模型和合并上述特征的Comb模型.通过H...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Gd-EOB-DTPA增强肝胆期MRI的纹理分析技术联合血清学指标对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HCC并在术前1个月内完成肝脏Gd-EOB-DTPA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及肝胆期)的206例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记录术前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PIVKA-Ⅱ四项血清学指标。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分为MVI组和非MVI组。按照9:1的比例将所有患者分为训练集(MVI组91例,非MVI组94例)和验证集(MVI组9例,非MVI组12例)。分析两组患者基于肝胆期图像提取的HCC病灶的纹理特征及血清学指标的差异。纹理特征主要包括图像像素值的一阶特征和描述肿瘤内部及表面纹理的灰阶分布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CC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各单一变量及联合模型对MVI的预测效能。结果:纹理分析结果显示,与非MVI组相比,MVI组的GLCM_Energy、SumAverg、DifVarnc和CE_Entropy显著增高,而Teta-2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指标方面,MVI组的谷丙转氨酶(ALT)、甲胎蛋白(AFP)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水平均显著高于非MV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LCM_Energy(AUC=0.771),CE_Entropy(AUC=0.719)和PIVKA-Ⅱ(AUC=0.769)对MVI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三个指标联合后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AUC=0.888)。验证组中数据的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项纹理特征(GLCM_Energy、CE_Entropy)和血清学指标PIVKA-Ⅱ可预测MVI(P<0.001),AUC分别为0.688、0.684和0.758;而且将3项指标联合后可观察到更好的预测效能(AUC=0.860)。结论:基于Gd-EOB-DTPA增强肝胆期MRI提取的纹理特征(GLCM_Energy和CE_Entropy)联合血清学指标PIVKA-Ⅱ在术前预测HCC伴有MVI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Gd-EOB-DTPA增强MRI对肝细胞瘤(HCC)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因疑诊HCC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患者48例.将患者图像分成A、B两组,A组包括平扫图像和动态增强图像;B组包括平扫图像、动态增强图像及肝胆期图像.比较两位阅片者在两组图像下诊断HC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图像诊断所有HCC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A组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诊断直径>2.0 cm HCC的阴性预测值高于A组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阅片者诊断一致性好(Kappa值均>0.70).结论:含肝胆期的Gd-EOB-DTPA增强MRI能提高HCC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前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特征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HCC病人的术前影像及临床资料,其中男75例,女8例,平均(57.6±11.4)岁。所有病人均进行了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分析其常规MRI征象和肝胆期征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病人分为MVI阳性组30例及MVI阴性组53例。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间临床和影像特征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独立危险因素后分别建立单独预测模型及联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不同模型的预测效能,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预测MVI的AUC。 结果 与MVI阴性组相比,MVI阳性组的肝胆期肿瘤最大径、瘤周晕征、肿瘤边缘分型中的单结节外突/多结节融合型占比均更高,肿瘤信号强度比值较低;常规MRI征象中包膜不完整性、瘤周强化的占比更高;AFP水平大于MVI阴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胆期的肿瘤最大径、瘤周晕征和单结节外突/多结节融合型均为HCC MV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24、26.998、6.144,均P<0.05),肿瘤最大径越大、瘤周晕征阳性及单结节外突/多结节融合型表现的病人发生MVI的风险越高。联合预测模型、肿瘤最大径模型、单结节外突/多结节融合型模型和瘤周晕征模型预测MVI的AUC分别为0.926、0.803、0.792、0.823。联合模型预测MVI的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值均最高,且AUC值分别高于肿瘤最大径模型、单结节外突/多结节融合型模型和瘤周晕征模型(均P<0.05)。 结论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上肿瘤最大径、单结节外突/多结节融合型和肝胆期瘤周晕征是预测MVI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三者联合预测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SVM)的CT增强影像组学方法对肝细胞癌(HCC)微血管浸润(MVI)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临床及CT增强图像资料,其中MVI阳性83例,MVI阴性103例.首先对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得到HCC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微血管侵犯(MVI)是影响肝细胞癌(HCC)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研究的热点包括分析HCC肿瘤大小、形态、包膜完整性、强化特征等与MVI相关的影像特征,以及包括Logistic回归分析风险预测模型、列线图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等MVI的术前预测模型的研究。对HCC的MVI影像特征及术前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