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536例正常小儿全血锌原卟啉的测定值.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小儿血锌原卟啉值有所不同,随着年龄增长,血锌原卟啉值有逐渐下降趋势。本组小于2岁的锌原叶啉正常参考值为0.7622μmol/L,大于2岁的正常参考值为0.6650μmol/L.男女性别有差异.女性(均值为0.5845±0.1064μmol/L)高于男性(均值为0.5657±0.1115μmol/L),(P<0.05).建议应用血锌原卟啉作为判断红细胞生成缺铁的指标时,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715名6个月~6岁儿童的锌原卟啉(ZEP)和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的关系,发现其呈正相关。ZEP和FEP的水平在1岁时呈最高水平,以后随年龄增长而有下降的趋势。我们认为把ZEP>3.0μg/g Hb全血作为缺铁筛查界值下限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3.
铅接触者职业健康监护血锌原卟啉筛选指标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宇  刘利杰  胡功成 《职业与健康》2008,24(14):1370-1371
目的探讨铅接触者职业健康监护中血锌原卟啉作为筛选指标的可行性。方法以某蓄电池制造企业2000-2001年极板、装配、化成3个车间各工段的作业场所空气铅烟(尘)监测数据456个及上述3个车间198名职工近2年体检结果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浓度组血锌原卟啉、尿铅值均有随接触浓度增高而增大的趋势;浓度与血锌原卟咻、浓度与尿铅及血锌原卟啉与尿铅之间均呈高度正相关(P〈0.01)。从而提示血锌原卟啉值的变化可间接地反映尿铅值的变化,建立血锌原卟啉与尿铅值的数学模型为Pi^=0.1612×Zi0.7354。若将漏诊率控制在1%左右,经模型推算出血锌原卟啉的值为1.7μmol/L(1062.5μg/L),若血红蛋白值取170g/L(本资料平均值)时,血锌原卟啉值约为6μg/g Hb(1062.5/170)。结论建议血锌原卟啉可以作为筛选指标,其下限值应为6μg/g Hb。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细胞锌原卟啉(ZPP)应用于人群接触环境铅污染筛查指标的可行性。方法以紫金县某电池厂附近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集被调查者静脉血2~3 mL,采用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测定ZPP、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儿童以血铅含量≥100μg/L、成年人以≥400μg/L为慢性铅中毒判定标准。结果共调查946名居民,其中1~13岁儿童174人、16~87岁成年人772人。儿童血铅含量超标率为14.9%(26/174),儿童ZPP含量中位数为0.780μmol/L,血铅中位数为47.675μg/L,儿童ZPP含量与血铅含量的相关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血铅含量超标率为9.5%(73/772),成人ZPP含量中位数为0.740μmol/L,血铅中位数为69.572μg/L,成人ZPP含量与血铅含量呈弱相关关系(r=0.344,P〈0.05)。儿童血铅高水平组(血铅≥100μg/L)ZPP含量与血铅含量呈较强的相关关系(r=0.530,P〈0.05),儿童血铅低水平组(血铅〈100μg/L)ZPP含量与血铅含量的相关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血铅高水平组(血铅≥400μg/L)和低水平组(血铅〈400μg/L)的ZPP含量与血铅含量均具有相关关系(r分别为0.566、0.142,均P〈0.05)。结论成人血铅或儿童血铅水平较高时,ZPP可以作为环境铅污染人群筛查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荧光法测定血原卟啉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并且进行了方法的回收与重现性试验。在此基础上进了实际应用,比较补铁药前后原卟啉含量及铅作业工人与学生原卟啉含量情况。实验部分:(1)荧光强度与标准系列线性关系:FEP的荧光强度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符合郎佰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81。(2)重现性试验:用10份样品重复做10次:试验的结果的变异0~9.0%之间,样品重复变异在±5%之间。(3)回收试验:在4个样品中加入20μg、40μg、60μg、80μgFEP标准液,测的结果减去本底。实验表明回收率90~105%之间。应用:(1)铅作业工人与学生血原卟啉含量比较:工人血原卟啉平均值52.88μmol/L学生血原卟啉含量平均值29.96μmol/L,工人比学生高22.92μmol/L。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高度显著性,实验表明铅中毒均可使原卟啉增高。(2)补铁药前后血原卟啉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服药前与服药后P<0.05有显著性差异。实验证明,补铁后血原卟啉方法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线性关系良好。实际应用表明,原卟啉可作为铅作业工人接触指标。学生通过补铁药前后,表明原卟啉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正常的卟啉代谢情况下 ,原卟啉 IX在铁络合酶作用下与铁形成血红素 ,但在铁缺乏时 ,没有足够的铁与原卟啉 IX结合而影响血红素的合成。在铅中毒时 ,由于铅可抑制卟啉代谢中的铁络合酶 ,使原卟啉不能与铅结合形成血红素。二者在引起贫血的同时可造成原卟啉在体内堆积 ,此时红细胞内含量丰富的锌离子与堆积的原卟啉结合 [1 ] ,导致红细胞内锌原卟啉(ZPP)含量升高。因此 ,测定小儿血中 ZPP含量对小儿缺铁性贫血及铅中毒的诊断与治疗都有着重要意义。1 原理  血液荧光计是测定全血中荧光物质的前表面型荧光计 ,能用全血直接进行荧光定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铁缺乏症小儿血清锌与血清锌原卟啉的关系.方法对62例铁缺乏症小儿及60例对照组小儿采取清晨空腹血2.0~2.5 ml,右手无名指末梢血40μl进行血清锌、血红蛋白、血清锌原卟啉检测.结果观察组血清锌较对照组明显减低,血清锌原卟啉值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缺铁同时伴有缺锌小儿和单纯缺铁小儿比较,血清锌原卟啉值偏低,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检测血清锌诊断小儿铁缺乏症较检测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方法简单、经济、敏感、准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铁缺乏症小儿血清锌与血清锌原卟啉的关系。方法 :对 6 2例铁缺乏症小儿及 6 0例对照组小儿采取清晨空腹血 2 .0~ 2 .5 ml,右手无名指末梢血 4 0μl进行血清锌、血红蛋白、血清锌原卟啉检测。结果 :观察组血清锌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血清锌原卟啉值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缺铁同时伴有缺锌小儿和单纯缺铁小儿比较 ,血清锌原卟啉值偏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检测血清锌诊断小儿铁缺乏症较检测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方法简单、经济、敏感、准确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乡镇废旧蓄电池铅污染对儿童血铅和锌原卟啉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生活在乡镇废旧蓄电池回收地区儿童血铅和血液锌原卟啉水平 ,探讨环境铅污染对儿童血铅和血液锌原卟啉的影响 ,为改善环境、防止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 [方法 ]检测废旧蓄电池回收加工区域空气、饮用水、土壤和小麦样品中铅含量 ,测定同区域内 5~ 9岁学龄儿童血铅 (Pb B)浓度和血液锌原卟啉 (ZnPP)含量。 [结果 ]废旧蓄电池加工密集区内环境铅污染严重 ,其空气、土壤、饮用水和小麦中铅含量均值分别为 0 0 16 3mg/m3 、116 14mg/kg、0 0 148mg/L、7 90 5 0mg/kg ;废旧蓄电池加工零散区次之 ,其空气、土壤、饮用水和小麦铅含量均值分别为 0 0 0 94mg/m3 、2 910mg/kg、0 0 0 48mg/L、2 42 75mg/kg ;相对清洁区的空气、土壤、饮用水和小麦无明显铅污染 (均值分别为 0 0 0 0 47mg/m3 、5 34mg/kg、0 0 0 32mg/L、0 36 5 0mg/kg)。三组学龄儿童血铅浓度均值分别为 5 32、45 2和 12 8μg/L ,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血液锌原卟啉中位数分别为 2 0 4μmol/L、1 5 0 μmol/L和 0 2 0 μmol/L ,三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乡镇个体废旧蓄电池回收加工造成的环境铅污染 ,严重影响当地儿童血铅和血液锌原卟啉水平 ,加强治理 ,改善儿童生活学习环境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铅吸收和铅中毒者可影响卟啉原转化为血红素,导致血红蛋白的合成障碍。本文选择的正常人群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平均工龄及性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通过测定上述两组人群血中游离原卟啉的FEP结果如下: 测定178名正常人(男性95名,女性83名)的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含量。总均值57.36μg/100 ml:男性均值52.72μg/100ml,女性均值62.67μg/100 ml。 测定153名铅作业工人(男性87名,女性66名)的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含量,总均值147.8μg/100ml;男性均值138.3  相似文献   

11.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4种挥发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饮用水中苯酚、间甲酚、3,4-二甲酚、2,5-二甲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样品直接过滤测定。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甲醇-水(50∶50,V/V)为流动相,流速为0.20 ml/min,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268 nm,发射波长为310 nm。外标法定量。结果水中4种挥发酚在6 mim内完成检测,在1.0μg/L~2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方法的检出限为0.04μg/L~0.29μg/L,回收率为86.0%~102.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6%~5.8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可用于饮用水中挥发酚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336名非缺铁婴幼儿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ree Erythro-cyte Protoporphyrin,FEP)水平。结果表明,336名婴幼儿FEP呈正态分布,正常值为360μg/L全血,界限值500μg/L;FEP水平无年龄和性別的差异;FEP与Hb之间呈负相关,r=-0.6784(P<0.01);诊断铁缺乏症的灵敏性为87%,特异性88%,与Hb的诊断符合串为81%。同时比较了国产930型简易荧光计与日本F-30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FEP效果,其结果基本一致,但930机测定值离散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铅作业工人血铅和血液锌原卟啉水平.方法 采集常熟市2家小型蓄电池厂148名铅作业工人静脉血,用石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用AVIV206D锌原卟啉仪测定红细胞锌原卟啉.结果 148名铅作业工人血铅检测水平为0.65 ~ 3.61 μmol/L,超标者102人,超标率为68.92%;红细胞锌原卟啉检测水平为0.54~ 19.7 μmol/L,超标者66人,超标率为44.59%.铅作业男工人血铅和红细胞锌原卟啉含量有相关性,女工无相关性.结论 该市小型蓄电池厂由于铅污染严重,作业工人血铅和血液锌原卟啉检超标情况严重,监督部门要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用荧光光度法测定血液红细胞中游离原卟啉(FEP)含量。方法线性范围在0.01~0.1μg,r=0.9998,检测限0.001μg FEP,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C.V.)4.3%~7%。相对回收率96.6%。本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之相关系数r=0.9796,P<0.001,有非常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血液中虫草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大鼠全血0.4 ml,加入甲醇1.6 ml,4℃12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50℃氮气吹干,用0.15 ml甲醇复溶,12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10μl进样;色谱条件为ODS-S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27∶73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35℃;紫外检测波长259 nm;检测血中虫草素含量。结果虫草素浓度在0.1~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浓度为0.2、1.0、5.0μg/ml时日内RSD(%)分别为5.38、0.63、2.95,日间RSD(%)分别为2.20、4.41、2.57;检出限(S/N=3)为0.05μg/ml;全血中浓度为0.1、0.8、1.5μg/ml时回收率为85%~102%。结论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有效分离检测血中虫草素含量。  相似文献   

16.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血锌原卟啉和某些神经递质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铅暴露指标及某些神经递质水平与行为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感觉统合失调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血液荧光测定和放射免疫方法检测45例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研究组)及52名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锌原卟啉(Zpp/Hb)和血清儿茶酚胺递质肾上腺素(A)、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并比较两组注意力缺陷次数,心率(次/min)。 【结果】 研究组Zpp(2.86±1.02)μg/gHb、A(0.58±0.18)nmol/L、NE(3.04±0.72)nmol/L、DA(1.38±0.34)nmol/L,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01±1.12)μg/gHb、(0.52±0.11)nmol/L、(2.62±0.58)nmol/L、(1.26±0.16)nmol/L](P<0.01或0.05)。研究组中Zpp≤3μg/gHb时感觉统合各项能力轻度失调发生率(26.7%~35.5%)高于重度(6.7%~13.3%)(P<0.01)或0.05;Zpp>3μg/gHb时重度(42.2%~53.3%)高于轻度(8.9%~13.3%)(P<0.01)。研究组注意力缺陷次数(8±2)次/d多于对照组(6±2)次/d(P<0.01);心率(84±7 次/min)快于对照组(70±6 次/min)(P<0.01)。 【结论】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血Zpp呈高水平状态,此状态可能是干扰神经递质A、NE、DA失衡、导致脑功能紊乱的行为表现因素之一;感觉统合失调的程度与血Zpp水平有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1991年以前,美国等国家曾广泛采用红细胞原卟啉及其衍生物,如锌原卟啉(ZnPP),作为筛查儿童铅中毒的重要示标。我国目前还有不少地区仍然将检查ZnPP作为现场筛查儿童铅中毒的首要指标。美国当时的做法是用测定ZnPP,筛选血铅浓度高于1.207μmo...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ZPP-3800型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的原理,结构、性能以及临床应用结果,仪器只需一滴血,不需任何化学试剂,直接采用表面荧光法测定血液中锌原卟啉含量,应用于检测缺铁性贫血以及铅中毒患者,仪器的示值范围为0.00 ̄99.99μmol/L;线性误差在0.29 ̄2.68μmol/L范围内不大于2%,零点漂移为8小时不大于0.03μmol/L;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仪器采用微电脑控制,智能  相似文献   

19.
铅中毒和缺铁性贫血时体内红细胞锌原卟啉(ZPP)水平升高,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血液锌原卟啉列为铅中毒诊断指标之一,因其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目前已被众多国家广为采用[1]。我国已于1989年将血液锌原卟啉列为慢性铅中毒诊断指标之一。为了解ZPP与其它铅中毒实验室诊断指标的关系及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对356例触铅工人ZPP、尿Pb.尿σ-ALA测定结果及93例非触铅工人ZPP的测定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非触铅工人93人,年龄19~50岁,男55人,女25人;触铅工人356人,年龄20~52岁,其中蓄电池制造工人104人,男70人,女34…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饮料中6种食品添加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去除蛋白后用水稀释,采用C18色谱柱,以乙酸铵缓冲液(0.02 mol/L)/甲醇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分离,在230 nm波长下进行检测。结果:6种食品添加剂的加标回收率在90%~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3.8%之间。阿斯巴甜在15μg/m l~100μg/m l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和咖啡因在1μg/m l~10μg/m l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回归系数均大于0.999,最低定量限分别为,安赛蜜0.05 mg/L,苯甲酸0.05 mg/L,山梨酸0.02 mg/L,糖精钠0.1 mg/L,咖啡因0.1 mg/L,阿斯巴甜1.0 mg/L。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能满足饮料中6中添加剂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