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1995-2019年新乡市HIV/AIDS病例的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为在不同人群开展艾滋病精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导出1995-2019年HIV/AIDS病例报告卡和随访数据,以寿命表法计算其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拟合不同状态下的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IV/AIDS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2 217例HIV/AIDS患者纳入随访观察队列,全死因死亡率6.02/100人年,平均生存时间(135.656±2.194)月(95%CI:131.355~139.959),第1、3、5和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33%、79.83%、74.29%和64.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20岁年龄组比较,≥60岁年龄组(OR=2.857,95%CI:1.354~6.028)的病例死亡风险较高;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组比较,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组(OR=0.635,95%CI:0.475~0.850)的病例死亡风险较低;与同性传播组比较,通过异性传播(OR=1.519,95%CI:1.030~2.240)、注射毒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天津市HIV/AIDS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 统计2004-2014年全国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中天津市报告的全部HIV/AIDS,运用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时间及各年生存率,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方法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 775例HIV/AIDS病例1年、3年、5年、10年、11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1%、88%、86%、79%和79%;AIDS患者的死亡风险高于HIV感染者(χ2=107.622,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感染途径、病例来源、抗病毒治疗和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均是影响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结论 早发现和早治疗能够明显降低HIV/AIDS的死亡风险,提高生存时间,应加强HIV/AIDS早发现和早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福州市现住址HIV/AIDS病例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1987~2020年福州市现住址HIV/AIDS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概率,采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法)计算研究对象的生存时间,Log-Rank法比较组间差异,用COX比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西南宁市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1999-2014年南宁市发现并确诊的5155例病例,采用乘积极限法描述其生存时间,寿命表法分析其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5155例患者总病死率为11.58/1000人月,截止观察终点15年生存率为55.01%,平均生存时间为114.42个月(95%CI=106.75~122.09);确诊时年龄 ≥60岁病例1533例(占总病例数29.74%);确认后半年内死亡806例(死亡病例53.66%); 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01,HR=0.741)、确诊时年龄(P<0.001,HR=1.111)、感染途径(P=0.037,HR=0.692)、治疗情况(P<0.001,HR=0.062)是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 南宁市老年病例及晚发现病例较多,及时抗病毒治疗是延长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泰安市HIV/AIDS患者的生存状况,为制定相关的救治救助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本地区能随访到的全部HIV/AIDS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36例HIV/AIDS患者感觉自己生活质量很好或较好的仅占22.22%,4/36评定有焦虑,13/36评定有抑郁,家庭收入低于当地农民平均水平;年龄小于30岁、最近1个月参与社交活动多、最近1次CD4细胞检测结果高、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自我感觉生活状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AIDS患者自我感觉生活状况差,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经济收入较低,应进一步加大心理支持和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柳州市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8-2018年柳州市报告的≥15岁HIV/AIDS,用寿命表法计算各年生存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平均生存时间,对影响艾滋病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14 856例HIV/AIDS,平均生存时间为98.74(95% CI:97.73~99.75)个月,第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0%,72.0%,68.0%、61.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文化程度、确证感染时年龄、职业、感染途径、样本来源、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检测结果和抗病毒治疗均是HIV/AIDS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 男性、≥41岁中老年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及民工的HIV/AIDS的死亡风险较高,早发现、提高首次CD4检测率、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能降低HIV/AIDS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山东省临沂市新报告≥50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优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综合信息系统,收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住址在山东省临沂市的确诊时年龄≥50岁的HIV/AIDS病例,采用寿命表法描述生存状况,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350例HIV/AIDS病例纳入分析,其中HIV感染者210例(占60.00%)、AIDS患者140例(占40.00%)。接受抗病毒治疗300例(85.71%)。截至观察终点,存活265例,死亡85例,确诊阳性后第1、3、5、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8.04%、70.84%、64.04%、57.7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已婚有配偶(HR=0.478,95%CI:0.268~0.850,P<0.05)、初中学历(HR=0.344,95%CI:0.161~0.733,P<0.05)、已接受抗病毒治疗(HR=0.142,95%CI:0.066~0.308,P<0.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徐州市确诊HIV/AIDS病例的生存状况及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徐州市HIV/AIDS病例信息,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应用Kaplan-Meier法描述比较不同亚组的生存曲线,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死亡的影响因素风险比值(HR)。结果 2005—2012年共报告现住址为徐州市的HIV/AIDS病例490例,男性占63.47%,女性占36.53%,病例平均生存时间(13.13±0.36)年;接受抗病毒治疗404例(82.45%);病例第1、5、10、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0.82、0.73、0.70、0.66。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死亡风险低于男性(HR=0.564,95%CI:0.376~0.844);与异性传播相比,输血传播人群死亡风险较高(HR=1.877,95%CI:1.205~2.924);与基线CD4计数<200个/μL组相比,CD4计数≥350个/μL组(HR=0.329,95%CI:0.186~0.582)和200~349个/μL组(HR=0.352,95%CI:0.186~0.668)死亡风险较低;抗病毒治疗组死亡风险低于未...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新发现经性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中晚发现病例特征以及晚发现的影响因素。 方法 利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选择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湖北省新发现经性传播的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晚发现病例的特征,比较晚发现比例变化趋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影响病例晚发现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2012-2016年湖北省共报告新发现经性传播HIV/AIDS 11 832例,晚发现病例的比例为39.92%(4 723例),其中同性传播及异性传播病例的晚发现比例分别为27.09%和4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609,P<0.001)。4 508(已排除经推算的215例晚发现病例)例晚发现病例中,男性为主(79.41%);年龄组主要集中在35~64岁(63.38%);汉族为主(96.69%);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66.88%);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71.78%);样本来源以医疗机构为主(71.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越大、经异性途径传播、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是新发现经性传播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主要因素。新发现经性传播HIV/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结论 现阶段湖北省新发现经性传播HIV/AIDS中晚发现现象依然突出,应针对不同传播途径高危人群的特点,采取针对性发现策略,强化医疗机构主动提供检测咨询(PITC)和自愿咨询检测服务作用以及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男男性行为人群检测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云南省玉溪市1995—2018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病例全死因,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利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影响因素。结果 4 445例HIV感染/AIDS病例纳入队列,随访时间中位数为5.2(IQR:2.1~9.1)年,其中1 054例死亡,机会性感染为主要死因,其次为吸毒过量、其他心血管疾病,全死因死亡率为4.00(95% CI:3.76~4.25)/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为17.83(95% CI:15.81~19.86)年,第1、5、10、15、20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89、0.78、0.65、0.46、0.26。Cox多因素模型结果显示,男性死亡风险是女性的1.423倍,30~、40~、50~和≥60岁年龄组分别是15~岁年龄组的1.677、2.171、3.096、5.150倍,其他民族是汉族的1.170倍,离异或丧偶是未婚的1.214倍,异性性传播、注射吸毒传播和其他传播分别是男男同性性传播的1.769、3.326、2.532倍,样本来源为婚/孕/产检、监管场所、医疗机构检测和其他检测分别是主动咨询检测的0.575、0.432、1.413、0.591倍,现阶段病程为HIV感染者是AIDS患者的1.561倍,基线CD4+T细胞在200~、<200个/μL和不详组分别是≥500个/μL组的1.363、2.180、3.638倍,未接受抗病毒治疗(ART)是已接受ART的10.410倍。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早发现和早治疗工作,同时注重非艾滋病相关死因,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延长HIV感染/AIDS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云南省玉溪市1995—2018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病例全死因,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利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影响因素。结果 4 445例HIV感染/AIDS病例纳入队列,随访时间中位数为5.2(IQR:2.1~9.1)年,其中1 054例死亡,机会性感染为主要死因,其次为吸毒过量、其他心血管疾病,全死因死亡率为4.00(95% CI:3.76~4.25)/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为17.83(95% CI:15.81~19.86)年,第1、5、10、15、20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89、0.78、0.65、0.46、0.26。Cox多因素模型结果显示,男性死亡风险是女性的1.423倍,30~、40~、50~和≥60岁年龄组分别是15~岁年龄组的1.677、2.171、3.096、5.150倍,其他民族是汉族的1.170倍,离异或丧偶是未婚的1.214倍,异性性传播、注射吸毒传播和其他传播分别是男男同性性传播的1.769、3.326、2.532倍,样本来源为婚/孕/产检、监管场所、医疗机构检测和其他检测分别是主动咨询检测的0.575、0.432、1.413、0.591倍,现阶段病程为HIV感染者是AIDS患者的1.561倍,基线CD4+T细胞在200~、<200个/μL和不详组分别是≥500个/μL组的1.363、2.180、3.638倍,未接受抗病毒治疗(ART)是已接受ART的10.410倍。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早发现和早治疗工作,同时注重非艾滋病相关死因,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延长HIV感染/AIDS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常德市经性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0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经性传播的2 300例HIV/AIDS患者的发病、死亡等信息及影响因素,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他们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 300例研究对象平均生存时间为(129.97±3.319)个月,1、5、10、16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4%、60.0%、48.1%、48.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确诊时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感染途径和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情况是性传播HIV/AIDS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HIV抗体阳性时的年龄>49岁死亡风险高于年龄17~24岁组(HR=2.774,95%CI:1.768~4.353, P=0.000);异性传播病例的死亡风险大于同性传播病例(HR=3.065,95%CI:1.972~4.763, P=0.000);未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组的死亡风险高于治疗组(HR=7.414,95%CI:6.193~8.876, P=0.000)。 结论 常德市经性传播HIV/AIDS患者的生存状况一般。年龄、传播途径、治疗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是影响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49岁和异性传播HIV/AIDS患者死亡风险更高,接受抗病毒治疗可减少AIDS的死亡并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1997-2018年甘肃省HIV/AIDS生存时间与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国家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1997-2018年甘肃省疫情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平均生存时间,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的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6 813例HIV/AIDS中,715例(10.5%)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平均生存时间为195.9(95%CI:189.7~202.2)个月,12、60、120和180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5%、86.1%、79.9%和73.8%。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艾滋病相关死亡风险方面,诊断时的年龄≥ 51岁组是≤ 25岁组的1.906倍(95%CI:1.353~2.685);其他传播途径病例是同性性传播病例的1.593倍(95%CI:1.226~2.069);通过入院就诊、受血/血制品及术前检测发现的病例是通过出入境、婚/孕前检测及新兵体检发现病例的5.113倍(95%CI:2.083~12.547);诊断时病程阶段为艾滋病的病例是HIV感染病例的4.012倍(95%CI:3.401~4.732);未检测CD4+T淋巴细胞(CD4)的病例是首次CD4值≥ 350个/μl病例的5.446倍(95%CI:3.835~7.732);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是已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例的12.019倍(95%CI:9.861~14.648)。结论 1997-2018年甘肃省HIV/AIDS平均生存时间超过16年。诊断时年龄≥ 51岁、通过入院就诊、受血/血制品及术前检测发现、诊断时病程阶段为艾滋病、未检测CD4、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死亡风险更高。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CD4检测率及治疗率,延长HIV/AIDS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河南省新乡市15岁以上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RT)数据库中选取2004—2022年新乡市15岁以上HIV/AIDS患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患者生存状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接受ART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 274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8.0年,接受ART治疗满1年的患者累计生存率为93%。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接受治疗时的年龄30~<50岁组(AHR=2.316,95%CI:1.283~4.180)及≥50岁(AHR=4.227,95%CI:2.296~7.782),WHO临床分期为Ⅲ期(AHR=1.771,95%CI:1.306~2.401)及Ⅳ期(AHR=1.837,95%CI:1.285~2.626),初始治疗方案为齐多夫定+去羟肌苷+奈韦拉平(AHR=1.901,95%CI:1.169~3.092)、奈韦拉平+拉米夫定+司他夫定及其他(AHR=2.368,95%CI:1.404~3.992)者死亡风险较高;已婚有配偶者(AHR=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武汉市发现并确诊的469例AIDS患者的发病、死亡等信息及影响因素,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描述其生存时间,用寿命表法分析其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病例主要死于AIDS,平均观察时间为(23.54±26.99)个月,总死亡率为12.05/1 000人月,AIDS相关死亡率为9.51/1 000人月;截止观察终点,9年生存率为65.21%,平均生存时间82.85个月(95%CI=77.59~88.10);单因素分析显示,确诊时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感染途径、治疗情况是AIDS患者平均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表明,经注射毒品和经同性传播者死亡风险低于经输血/血制品途径传播者(HR=0.318,95%CI=0.132~0.762; HR=0.335,95%CI=0.115~0.969),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能降低AIDS患者的死亡风险(HR=0.022,95%CI=0.011~0.043)。结论不同感染途径的AIDS患者生存时间不同,HAART是延长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有效手段之一,应进一步扩大HAART覆盖面,尽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南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预防艾滋病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该人群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滚雪球和在男同活动场所定期开展的外展活动招募MSM,自2014年1月~2018年12月,不断纳入新发现的MSM,在基线和随访时调查其一般人口学特征、知识知晓情况和高危行为发生情况,并采集血样检测HIV。结果共调查1 436例对象,发现HIV阳性138例,阳性检出率为9.61%,平均年龄(29.65±7.57)岁,总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84.82%,除一个问题"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会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外,其余7个问题回答正确率干预后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后高危行为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每次都用安全套比例、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比例、近六个月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小、性取向为同性恋和和寻找男性性伴的主要场所为酒吧浴池公园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论南阳市MSM的HIV感染率较高,干预后的知识知晓和行为情况有一定改善,但高危行为发生比例仍较高,需要继续加强该人群尤其是小年龄和酒吧浴池公园等场所男男性行为者的艾滋病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云南省保山市2015—2020年HIV/AIDS晚发现比例趋势和总体特征分析,探究影响晚发现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2 月6年现住址为保山市且新发现的HIV/AIDS病例,对晚发现比例趋势水平及总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保山市2015—2020年共报告现住址感染者/病人2 111例,平均年龄为(42.05±13.75)岁,其中87.7%为汉族,87.0%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55.2%为已婚,79.8%为农民,异性性传播比例最高,为89.1%。6年总的晚发现病例746例,晚发现比例35.3%,晚发现比例未呈现下降趋势(t=-0.300,P=0.803)。44.9%晚发现为其他就诊者和术前人群,不同样本来源的HIV/AIDS晚发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53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373,95%CI:1.122~1.680),相对于20岁以下年龄组,年龄为30~39岁(OR=3.043,95%CI:1.247~7.426),40~49岁(OR=4.606,95%CI:1.897~11.186),50岁以上(OR=4.596,95%CI:1.892~11.167),相对于同性性传播,异性性传播(OR=1.952,95%CI:1.011~3.767),母婴传播(OR=7.163,95%CI:2.147~23.901),相对于婚前检查人群,其他就诊者和术前人群(OR=2.884,95%CI:1.468~5.668)是病例晚发现的危险因素。结论 保山市晚发现比例依然较高,且无下降趋势,应根据晚发现的人群特点,制定精准的扩大检测策略,持续强化早检测各项措施的落实,巩固“3个90%”艾滋病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8.
陈亮  连巧龄  刘美增 《中国公共卫生》2019,285(12):1623-1627
  目的  了解福建省1987 — 2018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更好地为HIV/AIDS病例提供支持服务。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福建省1987年1月 — 2018年12月累计报告的14 973例HIV/AIDS病例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定期随访,计算HIV/AIDS病例的全死因死亡率、生存时间和生存率,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分类回归树模型分析HIV/AIDS病例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及不同参数变量对病例生存影响的重要性,并应用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效果。  结果  截至2018年底,福建省14 973例HIV/AIDS病例中累计报告死亡病例2 537例,全死因死亡率为5.25/100人年,生存时间为210.3个月,5年生存率为80 %;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报告当年疾病状态为AIDS的HIV/AIDS病例死亡风险较高,女性、年龄15~54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抗病毒治疗、最近1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 ≥ 200个/mm3和样本来源为重点人群、羁押人群及其他人的HIV/AIDS病例死亡风险较低;分类回归树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抗病毒治疗是HIV/AIDS病例生存状况的首要影响因素,最近1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样本来源、诊断时年龄、文化程度和报告当年疾病状态的标准化重要性值依次分别为40.6、22.0、17.7、13.5和7.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下面积为0.762(95 % CI = 0.749~0.774)。  结论  福建省1987 — 2018年HIV/AIDS病例的生存状况持续保持在相对稳定水平,早期检测和抗病毒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有助于改善病例的疾病进程,减少病例的死亡和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青岛市市北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管理系统导出市北区管理的1992—2020年HIV/AIDS患者信息,对纳入研究的752例患者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HIV/AIDS患者752例,其中死亡63例(8.38%);确证阳性后第1年、5年、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85%、91.24%、88.30%;平均生存时间为(288.08±12.15)个月。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确证时病程阶段处于AIDS(HR=2.02,95%CI:1.13~3.62)、未进行抗病毒治疗(HR=11.62,95%CI:5.66~23.85)是研究对象死亡的危险因素;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值为350~500/μL(HR=0.09,95%CI:0.06~0.66)、>500/μL(HR=0.09,95%CI:0.02~0.37)是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应加强HIV/AIDS患者随访管理,特别是首次CD...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来宾市HIV/AIDS患者配偶HIV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当地艾滋病随访管理中促进与完善配偶检测相关工作、控制配偶间HIV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2020年报告的、现住址为来宾市、能随访到的、已婚有配偶的HIV/AIDS患者配偶纳入监测对象,调查其HIV抗体检测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患者配偶感染HIV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11例HIV/AIDS患者配偶,HIV抗体阳性率为52.31%。性别以女性为主(63.99%),年龄以60岁及以上为主(46.47%),教育程度以小学为主(46.96%),民族以壮族为主(74.70%)。单因素分析显示,HIV/AIDS患者配偶感染HIV与性别、年龄、知道获得免费咨询与检测情况、知道需要定期检测HIV以及知道早治疗能提高生活质量等因素均存在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V/AIDS患者配偶感染HIV的风险:女性是男性的0.362倍(95%CI:0.226-0.580),20~39岁、40~59岁分别是60岁及以上的0.293倍(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