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同伴教育对酒依赖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2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另引入同伴教育。在干预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出院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复饮率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住院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01),随访半年后复饮率,干预组复饮率11.53%,显著低于对照组复饮率53.8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01)。结论:同伴教育能有效促进酒依赖患者的康复,降低复饮率,帮助其更好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
郑高健  庞军委  梁胤  许学明 《江苏医药》2021,47(10):1060-1063
目的观察线索暴露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酒精依赖患者的疗效。方法 98例酒精依赖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给予地西泮替代治疗以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线索暴露疗法联合rTMS治疗,治疗第2、4、6周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以及对酒精依赖程度,治疗后4、12、24周评估两组患者的复饮率。结果治疗第2、4、6周,联合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和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后4、12、24周,联合组复饮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线索暴露疗法联合rTMS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酒精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酒精依赖程度,降低复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干预对酒依赖患者的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心理渴求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戒酒治疗,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戒酒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社会心理干预,共6周。干预前后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渴求视表(VAS)进行评价。干预后6月末随访,并评价两组患者的复饮情况。结果:干预6周后干预组的SCSQ各因子分、PSSS总分、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对照组仅V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CSQ各因子分、PSSS总分、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月末随访,研究组患者的复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会心理干预能够改善酒依赖患者的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心理渴求状况,降低复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酒依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临床开放研究,将68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入组,治疗24周,在不同治疗时段采用密执根酒精依赖调查表(MAST)、饮酒渴求度、饮酒量调查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ton Anxieg Scale,HAMA)进行测试。结果:观察期内帕罗西汀组的饮酒渴求度,在治疗的第8、16、24周,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P值均〈0,05);帕罗西汀组的酒精消耗量在治疗的第8、16、24周,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A(P值均〈0.05);帕罗西汀组HAMD-17评分,在治疗的第6、8、16、2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O.05);帕罗西汀组的FLAMA评分,在治疗的第2、4、8周,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复饮患者纳曲酮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31例、12/29例,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不良事件记录显示帕罗西汀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30/34)和乏力、嗜睡、头疼等神经系统副作用(3/34)。结论:帕罗西汀能有效降低酒依赖患者的心理渴求、酒精消耗和复饮风险,同时也能缓解酗酒导致的抑郁、焦虑症状。帕罗西汀的不良反应程度较轻,患者多可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酒依赖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酒依赖者脱酒后复饮的影响。方法将122例酒依赖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除给予常规药物替代治疗外,还给予系统的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单用常规药物替代治疗。应用心理控制源量表(DRIE),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表(MAST)定期进行评定。疗程6个月。结果在治疗后,干预组DRIE、SCL-90、MAST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予对照组(P〈0.05)。结论酒依赖者脱酒后,给予系统的心理行为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饮。  相似文献   

6.
酒精依赖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而产生的对酒的强烈渴望和嗜好,以至饮酒不能自制,一旦停止饮酒则产生精神和躯体的各种症状,可连续或周期性出现[1].酒依赖者在急性期脱酒治疗后,由于未能及时开展心理行为干预,致使复饮率居高不下[2].如何长时间不再饮酒是临床工作中比较关键的问题.本研究对酒依赖者进行了系列的健康教育,探讨复饮率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喹硫平对酒精依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睡眠质量和复饮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酒精依赖患者86例,依据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包括常规宣教、心理疏导,口服地西泮片15 mg/次,3次/d,按患者实际情况逐渐减少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富马酸喹硫平片,初始剂量25 mg/次,3次/d,按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450 mg/d。两组治疗疗程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6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RIEF-A)评分,血清Hcy、hs-CRP和GSH-Px水平,睡眠情况及随访6个月复饮率和再住院率。结果:两组治疗前酒精依赖患者元认知指数(MI)评分和行为管理指数(BR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6周酒精依赖患者MI评分和BR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6周酒精依赖患者MI评分和BR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酒精依赖患者血清Hcy、hs-CRP和GS...  相似文献   

8.
关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244-245
目的探讨家庭心理干预对酒依赖者患者复饮率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住我院的酒依赖者患者6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5),干预组进行心理治疗,并对家属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单纯药物替代疗法,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复饮率。结果干预组复饮率(26.7%,8/30),低于对照组(74.3%,26/3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酒依赖者患者进行家庭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复饮率。  相似文献   

9.
心理干预对酒依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依赖是指由反复饮酒所致的对酒渴求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表现为对酒的渴求和经常需要饮酒的强迫性体验。戒酒后复饮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受到全社会人们的关注。如何能有效地戒酒,降低戒酒后复饮率,同时又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社会功能,及时回归社会,适应社会,是人们一直在寻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期血浆食欲素A(OXA)浓度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修订版临床酒精戒断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clinic institute alcohol withdrawal syndrome scale,CIWA-Ar)、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自制饮酒问卷等评估86例酒精依赖患者的戒断严重程度、焦虑抑郁症状、睡眠质量和饮酒使用情况,并对比86例酒精依赖患者以及85例正常对照组血浆OXA水平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酒精依赖戒断期患者OXA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酒精依赖患者组在戒断期血浆OX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t=5.286,P<0.05),而酒精依赖患者血浆OXA水平与CIWA-Ar评分(r=0.405,P<0.05)、睡眠质量(r=0.479,P<0.05)、SAS(r=0.316,P<0.05)、SDS(r=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在慢性酒依赖伴抑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6例慢性酒依赖伴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联合常规戒酒治疗(研究组)和常规戒酒治疗(对照组),进行8周的系统治疗,使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CGI(临床疗效总体评估量表),饮酒渴求度评估其疗效;以 TESS (副反应量表)和有关的实验室检查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治疗以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第1、2、4、8周 HAMD-17、HAMA 、CGI 评分明显下降(P〈0.05或 P〈0.0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第1、2、4、8周的饮酒渴求度明显降低(P〈0.05或 P〈0.01)。结论:度洛西汀治疗酒依赖伴抑郁安全有效,并能明显降低酒依赖患者的心理渴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叙事护理干预在饮酒依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病房住院的饮酒依赖患者84例。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1例)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43例)成立专门的叙事护理小组。对比两组的SCL-90评分、PSQI指数、护理满意率和复饮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饮酒依赖患者SCL-90评分和PSQI指数无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CL-90评分和PSQI指数均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的80.49%(P<0.05);出院半年后,干预组的复饮率为18.60%,对照组48.78%(P<0.05)。结论 对酒精依赖患者采取叙事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复饮率,提高戒酒的毅力和自觉性,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酒精依赖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09年1月于牡丹江神经精神病医院治疗的酒精依赖症患者5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则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理疗法。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间,对其复喝率及从治疗至复喝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复喝5例,占19.2%,其从治疗至复喝的时间为39~135d;对照组复喝10例,占38.5%,其从治疗至复喝的时间为15—95d。两组效果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酒精依赖症患者的药物治疗中加用心理疗法.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运用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线索诱发酒依赖患者心理渴求情况,探讨内隐致敏法对酒依赖患者心理渴求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0名康复期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根据被试者的自我报告初次评价心理渴求程度,采用内隐致敏法对观察组进行干预,每周干预四次,对照组未采用内隐致敏法,其余干预措施与观察组相同。3周后,对照组、观察组观看饮酒相关视频,同时给予酒瓶、酒杯、酒味刺激,线索诱发后1分钟内再次评价心理渴求程度。结果:线索明显诱发酒依赖患者心理渴求(P〈0.01),内隐致敏法能降低酒依赖患者心理渴求程度(P〈0.01)。结论:康复期酒依赖患者在线索诱发下产生明显的心理渴求;内隐致敏法能降低酒依赖患者心理渴求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患者的生活事件刺激量与复饮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599例戒酒治疗出院后1年的酒依赖患者进行随访,按其过去1年内的饮酒情况根据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The 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AUDIT)分为低风险饮酒组、高风险饮酒组、有害饮酒组、酒精依赖组。分析比较四组间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生活事件与复饮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低风险饮酒组18例,高风险饮酒组92例,有害饮酒组103例,酒精依赖组386例。四组的正性生活事件总刺激量、负性生活事件总刺激量、正性家庭生活事件刺激量、负性家庭生活事件刺激量、负性工作学习生活事件刺激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负性生活事件总刺激量、负性家庭生活事件刺激量是酒依赖患者复饮严重程度增加的危险因素,而正性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和正性家庭生活事件刺激量为保护性因素(P<0.01)。结论:生活事件对酒依赖患者复饮及复饮严重程度的影响相当重要。负性生活事件,尤其是与家庭生活相关的事件刺激量过大,其复饮程度越容易增加,而正性生活事件可以降低其饮酒程度加重的风险。通过改善家庭关系、提高患者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可降低复饮严重程度,帮助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个体量化运动处方及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状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个体量化运动疗法组、个体量化运动疗法及心理干预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糖尿病治疗,个体量化运动疗法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量化运动处方疗法,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量化运动处方及心理干预,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联合组各指标显著低于个体量化运动处方组及对照组(P〈0.01)。结论个体量化运动处方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7.
蔡经宇 《北方药学》2013,(8):158-159
目的:研究心理疗法对有酒依赖症的患者的戒酒情况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戒酒治疗的患者63例,均为住院治疗,将其随机分组,分别为33例实验组和30例对照组。对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疗法。经过为期两个月的治疗,在其后的随访中了解两组酒依赖情况和复饮率,比较分析。结果:在其后的随机访问中实验组有1例未获得成功随访,对照组有4例发生此类情况。故实际纳入对比分析的病例为32例实验组和26例对照组。随访中调查的复饮率数据:对照组为77%,实验组为2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疗法对酒依赖患者戒酒有较好疗效,值得在实际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新红  陈建  郑才 《海峡药学》2016,(9):108-109
目的:研究谷维素与运动疗法联合治疗神经衰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门诊就诊的神经衰弱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谷维素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运动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评分( HAMA、HAMD )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4.76%、95.24%,对照组分别为23.81%、76.1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AMD及HAMA评分均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谷维素与运动疗法联合治疗神经衰弱症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酒精依赖患者复饮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57例酒精依赖患者分成干预组(29例,采取院内、院外全程干预)、对照组(28例,采取院内常规护理措施);出院后随访1年,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酒精依赖程度和复饮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F-36总评分(标准分)、MAST总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1年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SF-36总评分更高、MAST总评分更低,且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在出院1年后,干预组复饮率为13.8%,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8%(P<0.05)。结论对酒精依赖患者施以院内、院外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酒精依赖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减低患者复饮发生率,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莉  赵召霞  许怡  侯军良  刘玉珍  戴二黑 《河北医药》2010,32(19):2647-2648
目的观察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134例CHB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50例和对照组(干扰素)84例,观察2组患者肝功能、HBV-DNA、HBeAg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组3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肝功能、HBV-DNA、HBeA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率(56%)、抗-HBe阳转率(40%)以及ALT复常率(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1%、19.1%、57.1%),治疗组治疗6个月时,其HBV-DNA转阴率(48%)、HBeAg转阴率(56%)、抗-HBe阳转率(40%)以及ALT复常率(88%)均明显高于治疗3个月时(分别为24%、32%、1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较单用干扰素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