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观察国产奥卡西平(OXC)治疗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用国产OXC单药治疗30例BECT患儿,分析治疗后1,2,3,6个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OXC起始剂量为5~10mg·kg^-1·d^-1,每隔1周增加1次剂量5~10mg·kg^-1·d^-1,维持剂量20-30mg·kg^-1·d^-1。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86.67%,服药6个月时累积控制率N73.33%,留存率N93.33%。结论:国产OXC治疗BECT的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有效治疗脑炎引发的继发性癫痫,临床探究托吡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疾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96例经诊断为脑炎继发癫痫入院治疗的患者,按挂号单双数分为两组包括单一组、联合组,每组48例。单一组仅使用丙戊酸钠,联合组在单一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卡马西平以及托吡酯,观察症状改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发病次数。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高达91.7%,单一组仅为79.2%,联合组较单一组疗效好,P0.05;治疗前两组癫痫发病次数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发病次数均有明显减少,且联合组较单一组发病次数少,P0.05。结论:临床对脑炎继发癫痫患者,采用托吡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患者发病次数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托吡酯(TPM)、卡马西平(CBZ)与丙戊酸钠(VPA)治疗脑炎继发癫痫(SEVE)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的96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TPM组、CBZ组和VPA组。TPM组采用托吡酯,CBZ组采用卡马西平,VPA组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年,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TPM组、CBZ组和VPA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78.13%,81.25%,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TPM组、CBZ组和VP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8%,37.50%,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疗效间无差异,但是使用托吡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用药的不同分成3组,托吡酯组、卡马西平组以及丙戊酸钠组,每组患者各50例。托吡酯组给予托吡酯药物的口服治疗、卡马西平组给予卡马西平药物的口服治疗、丙戊酸钠组给予丙戊酸钠药物的口服治疗。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托吡酯组的有效率为82%;卡马西平组有效率为78%;戊酸钠组有效率为80%,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吡酯组、卡马西平组以及丙戊酸钠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20%、12%,卡马西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丙戊酸钠组和托吡酯组,丙戊酸钠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托吡酯组,三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治疗而言,采用托吡酯、卡马西平以及丙戊酸钠均可达到理想的临床疗效,但卡马西平药物以及丙戊酸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托吡酯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安全性,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蒋丽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15-416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3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脑炎继发癫痫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三组,采用卡马西平(300mg/d)治疗患者31例为观察Ⅰ组,采用托吡酯(起始剂量为25mg/d,每周增加25mg/d,目标剂量为100mg/d)治疗患者31例为观察Ⅱ组,采用丙戊酸钠(500mg/d)治疗患者31例为观察Ⅲ组,疗程均为1年,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观察Ⅲ组(77.4%)、观察Ⅱ组(74.2%)、观察Ⅰ组(6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观察Ⅰ组(38.7%)、观察Ⅲ组(22.6%)、观察Ⅱ组(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相当,托吡酯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更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卡马西平(CBZ)、托吡酯(TPM)和丙戊酸钠缓释片(VPA)在脑炎继发性癫痫疾病治疗中起到的作用及其负面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例脑炎继发性癫痫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用药不同分为VPA(71例)、TPM(61例)、CBZ(69例)三组,而后对其在接受了VPA、TPM及CBZ为期1年的治疗之后的疗效进行比较,从而对药物的负面作用做出评价。结果 CBZ对脑炎继发癫痫的总有效率为72.46%,和VPA的78.87%和TPM 80.3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M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取单一药物治疗手段时, CBZ在部分发作癫痫上的疗效可观,而TPM和VPA对所有类型的脑炎激发的癫痫均起到不错的疗效,而TPM的负面作用较其余两种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托吡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治疗脑炎后癫痫的有效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135例脑炎后癫痫压患者分成不同组。甲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乙组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丙组用托吡酯治疗。比较三组脑炎后癫痫压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治疗不良反应率。结果三组脑炎后癫痫压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 0.05;三组症状改善时间无显著差异,P> 0.05;三组的治疗不良反应率依次是丙组低于乙组,乙组低于甲组,且组间均差异显著,P <0.05。结论托吡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治疗脑炎后癫痫的有效性相当,但其中托吡酯不良反应最少,丙戊酸钠次之,而卡马西平不良反应最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托吡酯、卡马西平及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采纳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炎继发癫痫患者180例,并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分为A组、B组、C组各60例,分别给予托吡酯、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治疗,将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A组患者给予托吡酯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B组、C组患者(P <0.05),B组、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上述三种药物均可对脑炎继发癫痫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托吡酯治疗效果更佳,临床可将托吡酯作为治疗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接受的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中抽取69例,按照药物不同将其分为A、B、C组,均23例。A组采用卡马西平、B组采用托吡酯、C组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C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托吡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C组,组间比较结果 P<0.05。结论在脑炎继发癫痫治疗中,采用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三种药物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应用托吡酯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卡马西平、托吡酯以及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脑炎继发癫痫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安全评价。方法脑炎继发性癫痫患者120例,分为三组,分别口服卡马西平、托吡酯以及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以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作为评价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托吡酯组的总有效率最高,卡马西平组最低,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托吡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仅为10.0%,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托吡酯以及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脑炎继发性癫痫的治疗效果旗鼓相当,但是托吡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率较低,因此托吡酯更加适用于癫痫的临床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卡马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联合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单一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采取卡马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疾病发作次数、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疾病发作次数(2.10±0.84)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50±0.9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78.96±4.5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2±4.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炎继发癫痫患者应用卡马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病情,提升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点。方法对46例BECT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岁34例(73.91%),46例发作均与睡眠有关,临床发作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或同侧肢体抽动的部分运动性发作,并且易泛化为全身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一侧或双侧的中央颞区棘波、尖波或棘(尖)慢复合波。睡眠期痫样放电比清醒期增加43.48%。结论 BECT是与年龄和睡眠密切相关的癫痫,其临床和脑电图具有特征性的改变,睡眠期脑电图在BECT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CTS)的临床及脑电图(EEG)特点。方法收集2002~2011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6例BECCT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儿起病年龄3~14岁,高发年龄为5~10岁。多数患儿同生期无异常事件,精神发育运动正常,神经系统查体及影像检查正常.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以部分运动性发作为特征,脑电图特点为发作间期EEG可见患者中央区及颞区出现高幅的尖波放电,以双向尖波为特征。56例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停止发作,39例已停药,1例复发,16例正减药。结论BECCTS患儿具有特征性临床及脑电图,抗癫痫药物单药治疗反应良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比较丙戊酸钠与托吡酯治疗初诊癫痫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初诊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本研究入组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B组给予托吡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A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A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与托吡酯治疗初诊癫痫患者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较丙戊酸钠而言,托吡酯效果要好一些,且托吡酯的安全性要高于丙戊酸钠.  相似文献   

16.
邓施平  危宏晖 《江西医药》2012,47(8):695-696
目的 总结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临床与脑电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BECT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42例BECT最常见的表现为短暂、单次、部分性发作,以一侧面部运动发作为主,有的发展至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所有发作类型常与睡眠有关,大多数病例对丙戊酸钠治疗有效.结论 BECT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特征性癫痫综合征,认识其临床、EEG的特点有助于本病及时正确的诊治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7.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吡酯(topiramate)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具有独特的多重作用机制,国内外多中心开放或双盲对照试验已证实该药对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有较好疗效[1],且该药具有安全、广谱等特点,是目前普遍认为治疗癫痫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1组45例,对照2组44例。三组均采用抗癫痫药(AED)治疗。治疗组口服托吡酯片、丙戊酸钠片,对照1组仅口服托吡酯片,对照2组仅口服丙戊酸钠片。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三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发作频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癫痫发作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症状均较轻微,停药后可自行消失。结论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疗效良好,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灌云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卡马西平组、托吡酯组和丙戊酸钠组,各36例.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卡马西平组、丙戊酸钠组和托吡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63%(25/36)、77.78%(28/36)和79.63%(29/36),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相当;对脑炎继发癫痫患者采取单药治疗时,卡马西平对部分性发作有较好疗效,托吡酯与丙戊酸钠适宜治疗各种类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同时托吡酯具有较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