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脏直视手术后病人急性压疮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自制相关因素评估标准,对94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后入ICU的病人,进行急性压疮预测研究。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11个相关因素与急性压疮的发生有密切关系(sig=0.9084,P<0.01),而血管活性药物、动脉氧分压和脉搏3个因素被选入最优方程。进一步筛选出评估总分值≥14分为预测压疮发生的最佳临界点,预测灵敏度100%,特异性88%。结果表明,采用相关因素评估方法能有效地预测急性压疮高危病人  相似文献   

2.
许静  杨建红 《全科护理》2016,(13):1317-1319
通过对医院获得性压疮的发生率、人口学及发生部位的特征、医院获得性压疮的发生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寻求合理的预防措施的方法,减少医院获得性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手术室急性压疮的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8月对我院手术室收治的320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急性压疮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手术室急性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320例手术患者中18例发生急性压疮,发生率为5.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BMI、麻醉时间、手术体位、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压疮风险评分、合并症、手术体位固定装置和手术分类患者手术室急性压疮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BMI≥27kg/m2、麻醉时间>3h、手术时间>3h、术中失血量>80ml/h、术前压疮评分>10分、合并糖尿病、合并水肿、合并营养不良、手术体位固定装置均是手术室发生急性压疮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室急性压疮发生率高,受患者因素、手术因素和麻醉因素等多方面影响,临床中应针对手术急性压疮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手术室急性压疮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我国手术病人术中获得性压疮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术中获得性压疮的发生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关于中国手术病人术中获得性压疮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综合定量评价术中获得性压疮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共4 496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因素的效应值及95%CI为:空腹血糖0.83(0.51~1.14),血清总蛋白:-8.39(-14.40~-2.39),手术持续时间:97.73(92.45~103.01),年龄3.37(1.83~4.91),体质指数:1.64(0.81~2.48),术中出血量:23.02(19.74~26.30),吸烟史:2.83(1.23~6.49),Braden评分:-0.72(-5.68~4.24)和糖尿病史:2.96(1.60~5.47)两项影响因素在固定效应模型中有意义,而在随机效应模型中无意义。[结论]手术持续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是术中获得性压疮的重要影响因素,血清总蛋白、年龄、吸烟史、体质指数、空腹血糖也是发生术中获得性压疮的影响因素,而Barden评分和糖尿病史是否为术中获得性压疮的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护理干预对侧卧位长时间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行侧卧位手术治疗的1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中加强护理干预以预防急性压疮的形成,比较2组手术压疮的形成情况以及术后舒适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24 h的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压疮的平均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下肢麻木、上肢麻木、颈肩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术中护理干预能够减少长时间侧卧位患者中压疮的发生率,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李春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839-1840
目的 分析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2890例作为观察病例,比较发生压疮及无压疮患者在性别、年龄、患者及家属压疮的认知度、卧床时间等差异.结果 2890例住院患者发生压疮50例(1.73%),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压疮发生的因素包括;年龄≥60岁、压疮知识认知度差、卧床时间≥15 d、营养不良(OR值分别3.85、2.98、2.85、2.76,P<0,05).结论 影响压疮发生因素复杂,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压疮发生.  相似文献   

7.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而女性卧床患者因其特殊的生理解剖特点及对于疼痛的敏感性等,更易导致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急性压疮是因身体局部短时间内过度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其发生是以压力为主、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由于手术中存在一些非人为控制的因素,致使手术患者成为院内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压疮的发病率在手术患者中高达4.7%~66.0%[2]。从全球范围来看,压疮的发病率在近15年里并没有下降趋势,其预防和护理在护理领域仍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护理法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儿术中急性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2018年9—12月收治的310例长时间侧卧位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手术室2019年1—4月收治的325例患儿为观察组,分析急性压疮的根本原因,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术后24 h的皮肤潮红、潮湿情况以及压疮情况。结果 2组的体位摆放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24 h的皮肤潮红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术毕体温高于对照组(P 0. 05),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手术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压疮面积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根本原因护理法能够预防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儿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高危压疮患者发生的原因.方法 对入住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376例诺顿评分≤14分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 376例高危压疮患者发生压疮35例共55处.结论 压疮是内外多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护理技术革新及新型卫生材料使用的负面效应是压疮形成值得关注的新因素,瘫痪、大小便失禁、高血糖、肥胖、低蛋白血症等是压疮形成的主要内因.  相似文献   

11.
老年压疮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发现老年患者发生院内压疮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压疮高发科室中的老年住院患者271例,连续观察各种指标变化和压疮结局,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指标与压疮的关联.结果 医疗护理措施、手术、活动度受损、组织耐受性改变等与压疮发生相关显著.2种压疮结局(I度以上压疮和II度以上压疮)的因素分析结果 基本一致.结论 医疗护理措施、手术、活动度受损、组织耐受性改变等可增加老年住院患者的压疮风险,临床护理中需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2.
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原因,对1 6795例手术患者做好压疮的预防和护理,结果仅9例患者术中发生压疮.认为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概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原因,对16795例手术患者做好压疮的预防和护理,结果仅9例患者术中发生压疮。认为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概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压疮的相关预防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骏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800-28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压疮(Pu)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 134例消化科老年(≥60岁)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卧床时间、疾患状况、消化道反应、人体测量指标、血生化指标、饮食类型、营养支持途径及Pu资料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老年患者Pu的相关因素为年龄、小腿围(CC)、饮食类型、营养支持途径、卧床时间、发热、血清白蛋白(Alb)(P<0.05)。结论:对长期卧床伴发热、饮食摄入减少的老年患者,应及时检测Alb及CC的变化,并给予营养支持,有利于减少老年患者Pu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体位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将行侧卧位手术治疗的患者(本院2016年1月至6月)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压疮的形成情况以及术后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观察3个时刻点的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压疮的平均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的下肢麻木、上肢麻木、颈肩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术中综合体位预防长时间侧卧位手术压疮是安全有效的,其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17.
陆晔峰 《护理学报》2010,17(17):11-14
压疮又称为褥疮,是指由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引起的区域性组织缺血或坏死。当身体某个部位的血流灌注不佳且有持续的压力存在时,就会引起压疮,且通常发生在骨突处[1]。压疮的发生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表现为患者身体不适、治疗成本升高、重症护理的需求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住院患者首次评估单、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格及Braden量表,对495例居家老年慢性病压疮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调查。结果:压疮发生的部位主要为骶尾部,共337例(68.08%);2处及以上压疮402例(81.21%),Ⅱ~Ⅳ期压疮有344例(69.50%);高度及重高度危险431例(87.07%)。活动度水平、运动能力及感官知觉是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压疮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家庭状况与压疮发生关系密切。结论: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病情复杂、病程长,易发生压疮,应引起全社会及社区护理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影响骨科高危病人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骨科高危病人形成压疮(PU)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的方法对127例骨科PU病人及家属进行调查。结果病人的文化程度、对疾病的知情情况、陪护人员与病人的关系、病人的肌力及脊髓损伤的程度、病人的经济状况、照顾者生活质量等与PU发生具有相关性。结论骨科高危病人PU的护理中要重视病人的文化程度、对疾病的知情情况、陪护人员与病人的关系、病人的肌力及脊髓损伤的程度、病人的经济状况、照顾者生活质量等因素,做好针对上述因素的护理,有利于减少PU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压疮发生的预防作用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ICU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防潮、保暖和皮肤保护等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住院时间,分析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H,PaCO2,SBP, DBP,M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Braden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升高( P<0.05)。相关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感染、年龄、住院时间、Braden评分与压疮发生有关。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ICU患者压疮发生率,同时压疮的发生需要结合多方法考虑对患者进行治疗及干预,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