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5)
目的 研究Galectin-3与CD44v6检测在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我院病理科收集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标本125例.其中甲状腺癌标本4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标本41例,另有病变旁正常甲状腺组织36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组织中Galectin-3与CD44v6的表达,并进行对比.此外,比较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年龄、性别、甲状腺家族史、辐射暴露以及碘摄入情况,并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中Galectin-3与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25%(39/48)、72.92%(35/48),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与甲状腺良性结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性增生组织中的Galectin-3表达阳性率为0.00%(0/28),低于良性腺瘤组织的15.38%(2/1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头状癌、髓样癌、滤泡状癌中的Galectin-3与CD44v6表达阳性率均高于低分化或未分化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家族史、辐射暴露以及碘摄入过量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甲状腺家族史、辐射暴露以及碘摄入过量均是甲状腺癌危险因素.结论 Galectin-3与CD44v6检测应用于甲状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较高,有利于区别良性甲状腺结节中的良性增生以及良性腺瘤,同时可有效区别恶性甲状腺结节中的乳头状癌、髓样癌、滤泡状癌以及低分化或未分化癌. 相似文献
2.
1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概述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主要包括甲状腺滤泡癌(thyroid follicular carcinoma,FTC),甲状腺不典型滤泡型腺瘤(thyroid atypical adenoma)和甲状腺滤泡型腺瘤(thyroid follicular adenoma,FTA).甲状腺滤泡癌是一种主要为滤泡细胞分化,但缺乏乳头状癌特征(真性乳头结构及特异性核改变)的甲状腺恶性上皮性肿瘤;甲状腺不典型滤泡型腺瘤原来是滤泡型腺瘤中的一种,因某些腺瘤增殖活跃,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很不规则而得名,瘤细胞可有一定异型性,出现较多的核分裂相,但尚没有浸润包膜和血管且包膜完整;甲状腺滤泡型腺瘤是具有滤泡分化、包膜完整的良性肿瘤,主要分为正常滤泡型、巨滤泡型、小滤泡型及嗜酸细胞型等类型. 相似文献
3.
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组织化学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100、Vimentin、HMB45、Keratin、EMA、LCA抗体,SP法对原病理诊断或疑诊的35例恶性黑色素瘤(MM)进行染色。结果10例典型的少色素性MM均呈S-100、Vimentin和HMB45阳性,符合原MM诊断。原病理诊断19例和疑诊6例共25例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AMM)中,21例同时呈S-100、vimentin和HMB45阳性,故确诊为AMM;4例S-100和HMB45阴性肿瘤中,3例为Keratin阳性、EMA弱阳性,1例为LCA和Vimentin阳性,证实不是MM而是癌和淋巴瘤。结果表明,S-100和HMB45是MM诊断性标志物,后者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1 乳腺正常组织的免疫组化表型特点 乳腺组织学结构的基本单位由乳腺的导管及其终末导管小叶单位(terminal dust-lobular unit,TDLU)组成,整个乳腺的导管-小叶上皮系统全部由特化的两型细胞所衬覆,即内层腺上皮和外层肌上皮.此外正常乳腺组织中还常见肌上皮平滑肌化生,腺上皮大汗腺化生及良性神经浸润.腺上皮及肌上皮均由干细胞通过中间型细胞分化而来,不同分化阶段的腺上皮及肌上皮免疫组化表型存在差别(图1). 相似文献
5.
曹芳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8):861
Ewing肉瘤是累及儿童和青年人骨和软组织的高级别圆细胞肉瘤,以一致的小圆细胞弥漫性增生为特征,鉴别诊断包括各种各样的小圆细胞肿瘤。Ewing肉瘤藏匿有特定的周期性染色体易位,几乎在所有病例中,该易位引起EWS 相似文献
6.
涎腺恶性上皮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发生于涎腺部位的肿瘤较少见,恶性肿瘤更为少见,占所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6%,仅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3%。尽管涎腺恶性肿瘤发生率较低,但是它们的形态学变异较大,不同类型的肿瘤之间可有相似的形态学特点,给诊断带来了困难。而不同类型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生物学行为迥异,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因而这些肿瘤的明确诊断非常重要。近年来,免疫组化新抗体在涎腺恶性上皮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正常涎腺组织的免疫组化特点涎腺是管泡状外分泌腺体,由腺泡和导管组成。正常涎腺有2种细胞:腔上皮细胞和非腔上皮细胞。腺泡的腔上皮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黏蛋白1(mucin 1,MUC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在胸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按照WHO(2015)胸腺肿瘤分类标准对胸腺上皮性肿瘤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类,选取其中的B3型胸腺瘤及胸腺癌标本70例,除去其中标本较少的27例穿刺标本,最终以43例手术切除的B3型胸腺瘤及胸腺癌作为分析对象。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MUC1、GLUT1、CKpan、CD5、CD117、TDT的表达,重点观察MUC1和GLUT1在肿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43例肿瘤包括21例B3型胸腺瘤和22例胸腺癌,其中胸腺癌中有18例鳞状细胞癌,1例基底细胞样癌,1例淋巴上皮癌,1例低分化腺癌及1例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年龄18~73岁,平均51岁,男性25例,女性18例。按Masaoka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13例、Ⅲ期13例和Ⅳ期10例,另有1例无明确分期。MUC1在B3型胸腺瘤中的阳性率为9.52%(2/21),在胸腺癌中的阳性率为77.27%(17/2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LUT1在B3型胸腺瘤中的阳性率为42.86%(9/21),在胸腺癌中的阳性率为100%(2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MUC1、GLUT1在胸腺癌中的表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胸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B3型胸腺瘤,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联合使用二者有利于B3型胸腺瘤与胸腺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9.
Galectin-3、CK19和TPO表达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甲状腺病变中galectin-3、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id peroxidase,TPO)蛋白表达的差异,寻找有助于诊断良恶性肿瘤的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134例甲状腺癌(123例乳头状癌、11例滤泡癌)、34例甲状腺腺瘤、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0例桥本甲状腺炎中galectin-3、CK19和TPO蛋白的表达。结果Galectin-3、CK19和TPO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包括主要的3个亚型)与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乳头状癌各亚型间和各良性病变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滤泡癌和良性病变中galectin-3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滤泡癌和腺瘤中CK19、TPO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甲状腺恶性肿瘤特别是乳头状癌中galectin-3和CK19的表达有增高,而TPO表达缺失。3种蛋白分别是诊断甲状腺肿瘤特别是乳头状癌的有用标志物,联合使用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 GPNMB)在各种肾嗜酸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 并比较GPNMB与细胞角蛋白(CK)20、CK7、CD117在肾嗜酸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传统类型肾肿瘤嗜酸细胞亚型, 包括22例肾透明细胞癌嗜酸细胞亚型(e-ccRCC)、19例肾乳头状细胞癌嗜酸细胞亚型(e-papRCC)、17例肾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亚型(e-chRCC)、12例肾嗜酸细胞瘤(RO)和新兴的具有嗜酸细胞特征的肾肿瘤类型, 包括3例嗜酸性实性囊性肾细胞癌(ESC RCC)、3例肾低级别嗜酸细胞肿瘤(LOT)、4例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FH-dRCC)以及5例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检测GPNMB与CK20、CK7、CD117在上述肿瘤中的表达情况, 并统计分析其在以上各种肾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GPNMB在ESC RCC、LOT、FH-dRCC这3种新... 相似文献
11.
用ABC免疫组化法和LCA,UCHL_1,L_(26),Mac_(387),k,(?),EMA,CK和CEA等9种抗体标记了81例病理学不能确诊或分类的淋巴瘤样疾病。所有组织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6μm切片。标记结果:3例确诊为未分化癌,72例为非何杰金淋巴瘤(NHL),5例为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1例不能确诊。在72例NHL中,B细胞淋巴瘤49例,T细胞淋巴瘤19例,B、T细胞混合性淋巴瘤1例,组织细胞肉瘤3例。结果表明,应用可以标志石蜡切片中淋巴细胞抗原的LCA,UCHL_1,L_(26),Mac_(387)等单克隆抗体对于NHL的诊断和分型是有效的。如能应用1种以上的同类血清,结合其组织形态,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转移性小细胞癌穿刺病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尤其是与骨原发Ewing肉瘤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1例骨转移性小细胞癌和20例骨原发Ewing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两组病例中相关标志物的表达。结果11例骨转移性小细胞癌中,CD99阳性率27.3%,FLI-1阳性率54.5%;20例骨原发Ewing肉瘤中,CK阳性率15.0%。患者年龄、单发病灶、免疫组化标志物CK、vimentin、CD99、FLI-1、CD56的表达在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骨转移性小细胞癌与骨原发Ewing肉瘤的组织形态相似,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表达也有重叠,正确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及免疫组化染色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小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嗅神经母细胞瘤(ONB)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为其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22例ONB进行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与小细胞癌(SCC)进行比较.结果 22例ONB中,组织学分级G1、G2、G,和G4者分别为1、11、8和2例,部分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和vimentin.ONB中CK8和CK18的阳性率分别为41%和46%,阳性细胞呈灶状分布,多表现为核旁点状阳性;而SCC组中,96%的病变呈CK18阳性,且多表现为弥漫性阳性.两种病变中EMA阳性率分别为41%和91%.ONB中神经丝蛋白(NF)的阳性率为64%;检查过的SCC病变均为NF阴性.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2例ONB中,无瘤生存8例,复发4例,其中2例带瘤生存,2例死亡.4例ONB复发病例中,3例(75%)CK8及CK18阳性.结论 NF免疫组化染色可以用于ONB与SCC之间的鉴别;CK或EMA阳性不能完全除外ONB,且CK阳性产物的分布及亚细胞定位有助于ONB与SCC之间的鉴别;表达CK的ONB病变可能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胃黏膜活检组织中腺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黏膜活检组织中腺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87例胃黏膜活检标本,其中包括胃腺瘤27例、炎症性灶性异型增生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性增生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不伴有异型增生20例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并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了CEA、PCNA、Ki-67、p53、LN抗原标记.结果 病理组织学上具有异性增生的畸形腺窝灶,又无明确的病因及炎症性改变.其细胞学特点有核间变:表现为核的体积增大及形态不规则,并出现1个或多个核仁,核分裂象≤2个/10 HPF.组织学上有腺体结构的异常,多数病例腺管比较规则,少数腺管可出现不同程度分支状结构,显示出腺体的大小及轮廓不规则.基底膜尚完整.腺瘤的间质少而疏松,腺体排列密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CEA弱或中等阳性表达,PCNA阳性细胞数30%~60%之间, Ki-67阳性细胞数20%~40%之间,p53呈阴性表达.结论 胃腺瘤的病理组织学是上皮内瘤变存在,但必须排除炎症引起的异型增生、萎缩性胃炎引起的代偿性增生和胃腺癌. 相似文献
15.
饶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8,24(5)
Cadherin-17也称肝-肠钙黏蛋白,它是一种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在肠上皮中参与细胞之间的黏附。以往的报道显示Cadherin-17表达在起源于胃、胰腺和肠道的腺癌中,而在其它肿瘤中的表达未有报道。作者使用组织芯片的方法对不同部位的正常组织和518例腺癌组织进行了Cadherin-17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正常组织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LOD3在直肠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预后价值。方法:GEPIA2、GENT2、TIMER、HPA、K-M Plot、cBioPortal、UALCAN、NetworkAnalys、GeneMANIA、Metascape、DAVID和SurvivalMeth用于分析PLOD3基因在直肠癌中的预后价值和生物学功能。结果:与正常直肠组织相比,直肠癌中PLOD3基因的mRNA和蛋白呈显著高表达状态。高表达PLOD3与直肠癌患者较短的总生存期(OS)显著相关。PLOD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免疫浸润细胞CD8+T呈负相关。基因突变分析结果显示直肠癌患者中PLOD3基因突变率约为10%。K-M生存分析发现在肿瘤突变负荷(TMB)高危组中,PLOD3的mRNA高表达与直肠癌患者较短的OS显著相关。功能富集分析(KEGG、GO)显示直肠癌中PLOD3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蛋白质羟基化、胶原蛋白生物合成和修饰酶、赖氨酸降解、细胞修饰氨基酸代谢过程、脂肪酸氧化。直肠癌组织中PLOD3甲基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高危组患者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高危组与较短的OS显著相关。结论:PLOD3是直肠癌预后新的生物标志物,为直肠癌的诊断、寻找潜在治疗靶点、个体化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列腺硬化性腺病与小腺泡结构前列腺癌的病理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前列腺硬化性腺病,结合有关文献从临床、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等方面分析它与前列腺癌的区别。结果硬化性腺病在HE切片中与小腺泡结构前列腺癌十分相似,但缺乏明显增大的核仁,腺管周围有增厚的基膜以及34βE12、p63、CK5/6、S-100蛋白和SMA标记( )的基底细胞围绕。结论前列腺硬化性腺病是一种罕见的容易误诊为前列腺癌的良性病变,有明显的结构和细胞学不典型性以及AM-ACR标记( )等异常表现。富于细胞性间质,腺管周围有完整的基底细胞层围绕和基底细胞的肌上皮细胞化生,是与癌鉴别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GADD153在甲状腺滤泡样肿瘤中的表达及其鉴别诊断价值,并与CK19、Galectin-3(简称Gal-3)和HBME-1进行对比.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了34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46例甲状腺滤泡性癌及29例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中GADD153、CK19、Gal-3和HBME-1的表达情况.结果 (1)GADD153的表达位于细胞核,在甲状腺滤泡性癌中的表达大多为中度阳性或强阳性,在滤泡性腺瘤和滤泡型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多为阴性或弱阳性,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6%( 38/46)、32.4%( 11/34)、10.3% (3/29),滤泡性癌明显高于滤泡性腺瘤和滤泡型乳头状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0.80和37.48;均P<0.01).(2)CK19、Gal-3和HBME-1 三种标志物均表达于细胞质,其阳性表达率在滤泡性癌为54.3%( 25/46)、67.4% (31/46)、58.7%( 27/46),在滤泡性腺瘤为50.0%( 17/34)、29.4%( 10/34)、32.4%( 11/34),在滤泡型乳头状癌为100%( 29/29)、93.1% (27/29)、89.7% (26/29),滤泡型乳头状癌与滤泡性腺瘤、滤泡性癌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1.20和8.22;均P<0.01).(3)根据CK19、Gal-3、HBME-1和GADD153四种标志物表达的强弱分为低表达组(记为0和1+)和高表达组(记为2+和3+),分别计算其在各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滤泡性腺瘤组敏感性分别为26.5%、8.8%、2.9%和11.8%,特异性为50.7%、52.0%、54.7%和58.7%;滤泡性癌组敏感性分别为19.6%、26.1%、23.9%和65.2%,特异性为41.3%、57.1%、62.0%和92.1%;滤泡型乳头状癌组敏感性分别为96.6%、82.8%、79.3%和3.4%,特异性为77.5%、81.3%、85.0%和57.5%.结论 GADD153对甲状腺滤泡性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而CK19、Gal-3和HBME-1则能更好地提示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四者联合应用能更好地鉴别甲状腺滤泡性肿瘤. 相似文献
19.
《中华病理学杂志》2020,(7)
目的探讨黏蛋白4(MUC4)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的脑膜瘤258例以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65例,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MUC4、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孕激素受体(PR)、SSTR-2蛋白的表达, 比较MUC4、EMA、PR、SSTR-2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情况。结果 258例脑膜瘤患者中男性85例, 女性173例, 年龄20~81岁, 平均年龄69岁。其中WHO Ⅰ级脑膜瘤192例, WHO Ⅱ级脑膜瘤54例, WHO Ⅲ级脑膜瘤12例。MUC4在脑膜瘤的总表达率为67.8%(175/258), 在各型脑膜瘤的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分别为上皮型46/46(100.0%)、分泌型3/3、血管瘤型44/45(97.8%)、不典型37/41(90.2%)、化生型3/4、微囊型2/3、沙砾体型7/11、脊索样型7/11、过渡型14/28(50.0%)、透明细胞型1/2、乳头型1/2、间变型4/9、纤维型7/52(13.5%)、横纹肌样型0/1。PR、EMA、SSTR-2分别在149例(57.7%)、173例(67.1%)、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