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索拉非尼与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两种治疗方案对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其他途径辅助查找发表的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的文献.统计指标包括:1年生存率、治疗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用药前后VEGF变化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消化道症状、手足综合征、高血压),将统计结果分别纳入TACE联合索拉非尼组(T+S组)和TACE组(T组),通过Reviews 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纳入随机对照研究共6篇(360例),男∶女=2.96∶1,T+S组269例,T组91例.1年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OR=4.06,95%CI:(1.62,10.20),P<0.05];治疗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OR=2.11,95%CI:(1.30,3.44),P<0.05)];疾病控制率有统计学意义[OR=4.52,95%CI:(2.69,7.58),P<0.05];用药前VEGF变化率无统计学意义[WMD=0.00,95%CI:(-0.37,0.37),P=1.00],用药后VEGF变化率有统计学意义[WMD=-1.23,95%CI:(-1.64,-0.82),P<0.05)];用药前后T+S组VEGF变化率有统计学意义[WMD=0.96,95%CI:(0.56,1.36),P<0.05],用药前后T组VEGF变化率无统计学意义[WMD=-0.23,95%CI:(-0.61,0.14),P>0.05];消化道症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OR=1.57,95%CI:(0.81,3.03),P>0.05];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OR=14.83,95%CI:(3.84,57.25),P<0.05];高血压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OR=3.28,95%CI:(1.22,8.81),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组较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能够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降低VEGF水平,但手足综合征及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课题是在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OCE)的基础上,在CT的引导下,加用经皮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PET)来治疗原发性肝癌,期望提高治疗肝癌的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统计96例病人,男75人,女14例,年龄30~70岁,平均53岁。经CT、AFP、和肝动脉造影诊断为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PET术。对照组25例为行单纯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 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经皮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的96例病例中,随访86例,其中有25例死亡,存活<6个月者20例(23%);>6个月者11例(13%);12个月以上者56例(67%)。而对照组20例行单纯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病例中,12月以上的存活6例(30%)。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经皮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的治疗方法过程安全性高、经济、简便易行、还可从某种程度起到双重栓塞的作用,疗效显著,对肝功能影响亦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索拉菲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9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观察组同时联合索拉非尼序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血清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76.0%。对照组45.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水平差异显著(P<0.05);术后6、12个月肿瘤无进展生存率观察组52.0%、32.0%,对照组20.8%、4.2%,总生存率观察组80.0%、56.0%,对照组50.0%、25.0%,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00%;对照组37.5%(P<0.05)。结论索拉菲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可延长肿瘤进展时间,明显提高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不良反应患者多能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行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对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对2006~2008年本院行肝癌切除术后的112例患者,按术后2个月内是否进行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4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3、4、5年的累积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1、2、3、4、5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0.9%、44.3%、59.4%、85.6%、96.2%;对照组1、2、3、4、5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5.8%、63.4%、80.5%、90.2%、97.3%。两组间比较术后1、2、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5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行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可明显降低患者前期复发率,对后期复发率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行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对患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对2006~2008年本院行肝癌切除术后的112例患者,按术后2个月内是否进行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4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3、4、5年的累积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1、2、3、4、5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0.9%、44.3%、59.4%、85.6%、96.2%;对照组1、2、3、4、5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5.8%、63.4%、80.5%、90.2%、97.3%。两组间比较术后1、2、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5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行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可明显降低患者前期复发率,对后期复发率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门静脉化疗(PVC)泵置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TACE+PVC组58例和TACE组36例。TACE+PVC组采用超选择TACE联合PVC术治疗,TACE组单纯采用超选择性TACE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TACE+PVC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8%、43.1%、3.4%,高于TACE组的44.4%、16.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PVC泵置入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何兴平  高云  杨胜利 《中国药房》2011,(46):4391-4393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FOLFOX4方案对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1月入住我院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37例。每位患者行TACE至少2次,术后给予FOLFOX4辅助化疗:奥沙利铂85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亚叶酸钙200mg.m~(-2),静脉滴注2h,第1、2天;5-氟尿嘧啶400mg.m~(-2),静脉推注后,以600mg.m~(-2)持续静脉滴注22h,第1、2天。每3周为1个周期。随访半年,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月后,有效率为48.6%,肿瘤控制率为81.1%。不良反应为Ⅰ~Ⅲ度,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结论:TACE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肝细胞癌可获得较好有效率及肿瘤控制率,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1989-1997年间,对48例不能切除的肝细胞癌每交用大剂量顺铂120mg-160mg、丝裂霉素10mg-20mg作肝动脉灌注。治疗后症状缓解90%,肿瘤缩小36.8%,甲胎蛋白恢复正常或明显下降85%。获随访40例,尚生存29例,半年生存率57.5%,1年生存率27.5%率27.5%,最长22个月仍生存。依本文的临床观察,按作者等的用法与用量,虽有一定的消化道反应,造血抑制及肝脏毒性,但多不严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肝动脉介入联合甲磺酸仑伐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不良反应,并对相关干预措施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的60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连续使用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并按需行肝动脉介入联合治疗超过4个月,记录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35例(58.3%)发生不同程度血压升高,其中3~4级不良反应7例;9例(15.0%)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均为1~2级不良反应;20例(33.3%)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以腹泻和腹痛为常见临床表现,其中3~4级不良反应4例;25例(41.7%)伴有肝功能恶化,其中3~4级不良反应3例;14例(23.3%)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其中3~4级不良反应2例;19例(31.7%)出现手足综合征和皮疹,其中3~4级不良反应1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生5级不良反应,经过对症处理、调整剂量或暂时停药后均得到好转。结论 接受肝动脉介入联合甲磺酸仑伐替尼治疗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应当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完成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硬化伴有单发的原发性肝癌(不适合外科手术切除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176例进行过TACE治疗的持续性肝硬化伴有单发性肝癌的患者.TACE是使用表阿霉素配制的剂量是50mg/m2,在30min内用注射器推注,然后使用碘油和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结果 患者总共接受了368次TACE的治疗平均(2.4±1.7)次.94名患者(58%)获得完全性肿瘤坏死,16名患者(10%)出现大部分坏死(90%~99%),18名患者(11%)获得部分性坏死(50%~89%),有34名患者(21%)肿瘤病灶很少坏死(<50%).根据原发性肝癌癌灶大小等级,癌灶获得完全坏死的比例也不同,分别是69%,69%,52%,68%,50%和13%,相应的癌灶大小为,≤2.0,2.1~3.0,3.1~4.0,4.1~5.0,5.1~6.0,>6.0cm.癌灶大小分别为:≤2.0,2.1~3.0,3.1~4.0,4.1~5.0,5.1~6.0,>6.0cm的患者,Kaplan-Mayer 24个月生存率分别是88%,68%,59%,59%,45%,53%.结论 肝硬化患者中,伴有癌灶小于6.0cm的单发性原发性肝癌的患者,通过TACE治疗能对大部分患者的肿瘤产生局部控制的作用.因此,对于不能外科手术治疗或是经皮消融治疗的单发性原发性肝癌患者来说,TACE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1.
徐圣德  张宇东  高斌  李华  汪涛  许国忠 《安徽医药》2006,10(10):759-760
目的评价经导管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子宫肌瘤患者经导管于子宫动脉注入PVA微粒或海澡酸钠微球 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随访3~60个月,主要观察临床症状改善、肌瘤大小及子宫体积的变化,同时通过对栓塞后月经观察,部分病例激素水平的测定,了解栓塞后卵巢功能的变化。结果月经完全恢复正常占有89.7%(26/29),12例下腹部及腰腿胀痛和7例尿频尿急于栓后2周症状消失。21例贫血有17例基本恢复正常。栓塞后6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64.2%,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9.6%。5例卵巢内分泌功能测试栓塞前后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TUAE是一项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因素,最佳发挥导管动脉栓塞(TAE)的效能,提高病人的远期生存率。方法 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经导管动脉介入治疗,导管选择性插入肿瘤所在肝叶或肝段,使用药物碘油混悬及明胶海绵粒栓塞靶动脉。结果 肝区病灶碘油完全充填,出现坏死萎缩者,生存期较长。碘油大部分或部分充填病灶者,生存期较碘油完全充填为短。病灶内仅见少量碘油者,生存期最短。本组病例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0.5%和18.4%。结论 TA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延长了病人生存期,但尚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癌基因治疗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一种对肝细胞癌有直接、间接治疗作用的重组腺病毒。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CD基因和glyES基因片段 ,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方法与腺病毒骨架质粒重组构建出重组腺病毒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293包装细胞扩增获取重组腺病毒rAd CDglyES。用MTT法检测其对肝癌细胞株 (SMMC -7721)的生长抑制率及其表达产物对经ECGF处理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ECV -304)增殖的影响。结果 :纯化的重组腺病毒滴度为1×1013 3TCID50/L ,对SMMC 7721的生长抑制率达 (82 1±8 3) % ,与对照组 (24 6±14 1)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1)。浓缩的转染了该重组腺病毒的细胞培养上清液对ECV 304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78 7±1 8) % ,而同样浓缩的转染了对照重组腺病毒rAd CD的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抑制率仅为 (24 2±9 7) % ,两者亦有显著性差异 (P<0 01)。结论 :rAd CDglyES在体外对肝癌细胞具有直接和间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并发症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肝脏肿瘤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就其出现的原因、处理措施及如何预防做进一步探讨。方法:对经CT、MR、USG及手术病理证实的75例肝脏良、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65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3例;肝转移瘤4例;肝血管瘤3例。共做了135次介入治疗,每人1~5次。全部病例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通常为右侧股动脉),肝动脉内栓塞和(或)灌注化疗药物的方法。结果:本组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有4人次出现了肝动脉痉挛闭塞,局部剧烈疼痛,消化道出血,造影剂过敏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原因有短时间内灌注化疗药物用量过大、过浓;靶动脉异常分支与其它血管形成吻合;栓塞颗粒太小;造影剂选择不恰当。介入术者应尽可能选择适当置管的位置,应用适量的化疗药物稀释后缓慢灌注,尽可能选择非离子型造影剂。  相似文献   

15.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术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的疗效。方法:将术前诊断为能手术切除的8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44)术前4—8周进行1—2次化疗栓塞后手术切除.B组(n=44)诊断成立后即手术切除。结果: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或化疗栓塞相关并发症。术后6、12、18、24、36个月复发率差异不显著(P>0.05),12、24、36个月生存率相差不显著(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联合脏器切除相差显著(P<0.05)。结论: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前不宜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波区域性热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国产UHR-2000型微波热疗机进行深部热疗同时联合介入化疗治疗肝癌2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介入化疗(部分病例结合栓塞治疗)26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13/22(64.4%),对照组的有效率(CR+PR)为46.3%,(P〈0.05)。结论微波区域性热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能显著提高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对于结肠直肠癌肝转移(CLM)患者而言,将肝转移灶完整切除是疾病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大多数患者在诊断初期肝转移灶是不可切除的,而采用化疗可以将肝转移灶降期使切除成为可能。对于不可切除的CLM患者接受全身化疗的研究已经证实,治疗反应率、肝转移灶切除率和生存率均有所提高。在最初不可切除的CLM患者中采用肝动脉灌注(HAI)联合氟尿嘧啶,同时辅助全身化疗的方法可以提高治疗反应率和肝转移灶切除率。所有的治疗策略应该由一个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癌肝动脉栓塞应用明胶海绵的时机。方法回顾120例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中肝肿瘤的情况,就首次介入术中是否应用明胶海绵栓塞作一讨论和比较。结果在首次治疗操作过程中,对肿瘤较大、注入碘油抗癌药在肿瘤区域分布欠均匀时,仅以碘油抗癌药填充癌灶。待能够行第二次治疗时,用碘油抗癌药尽量充盈癌灶后,视病情加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的作法,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延长生存期。结论视病情而定掌握明胶海绵栓塞的时机,更有利于对肝癌肿瘤的控制,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波凝固治疗(MCT)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疗效.方法:154例HCC患者279枚病灶共行188例次的MCT,平均1.5枚/例次,病灶平均最大直径(2.6±1.5)cm.其中31例为外科手术切除后HCC复发患者.全组患者的治疗通过经皮和开腹2种途径,治疗后定期进行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全组患者MCT后1个月行增强CT检查示病灶完全灭活率95.3%.随访3~39个月,局部复发率9.4%,12、24及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9.3%、75.5%及55.7%.其中31例复发HCC,12、24及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9.4%、60.8%及47.3%.MCT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1%(4/188),全组无一例因MCT相关并发症而死亡.结论:MCT对于HCC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且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随访肝硬化患者早期发现肝细胞癌(HCC)的方法。方法:用生物素抗体亲和印迹方法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AFP-P4+P5。结果:HCC患者AFP-L3和AFP-P4+P5水平分别为(49.57±18.09)%和(43.96±14.03)%,明显高于慢性肝病患者的(4.98±5.53)%和(10.0±11.0)%。其诊断肝癌敏感性分别为96.55%和93.75%,特异性为100%和88.24%。结论: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更方便临床随访高发人群,早期发现H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