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不等长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93例单侧TH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6个月,术后无假体松动及感染,1例出现大腿疼痛,2例术后1个月内出现脱位。重建股骨偏心距对肢体长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保留的股骨距长度为6~18 mm,与肢体长度存在正相关(r=0.376,P〈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应仔细测量评估,术中精确截骨高度及预设两点结合手法试验等方法能有效控制术后肢体长度。 相似文献
2.
全髋关节置换术平衡双下肢不等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术均衡双下肢长度差异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分析71例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32例;年龄30~86岁,平均(55.6±13.7)岁.通过术前临床及X线片测量评估患者肢体长度差异程度,采用模板测量预测假体型号大小及植入位置,确定股骨颈截骨平面及患肢所需延长的长度;参考术前计划中测量结果,术中通过测试假体试模、平衡软组织张力,比较标记间距离变化等多种手段综合评估,以获得术后双下肢长度均衡.结果 术前肢体长度差异0~5mm的患者比例占22.5%、差异5~10mm的占45.1%、差异10~20mm的占29.6%、差异>20mm的占2.8%.通过THR平衡肢体长度差异,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异0~5mm的比例提高到57.7%,差异5~10mm和10~20mm的比例分别降为33.8%和8.5%,术后无肢体长度差异>20mm.结论 全髋置换术中平衡肢体长度差异有重要意义.通过术前测量评估,术中采用有效方法评价肢体长度恢复情况,反复测量验证,是获得术后双下肢等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4.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的原因探讨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选择46例接受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8例,女28例,年龄21~85岁,平均(63±5)岁.通过术前临床检查及骨盆标准正位片测定双下肢不等长的程度,利用模板预测假体置入位置,估计股骨颈截骨平面及股骨距的保留长度.术中根据假体试模反复验证及软组织松解程度有效保持双下肢基本等长.结果术前双下肢等长的16例患者中.术后仅2例患肢延长超过1cm.术前患肢短缩1.5~5.5cm的30例患者中,术后仅3例短缩或延长超过1.5cm.40例患者术后随访6~33个月,平均17.3个月,除2例外均无跛行.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术前测量评估,术中反复测量验证,可有效的保持术后双下肢基本等长,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60例。术后测量双下肢长度差,以患肢延长1~10 mm者作为延长A组(n=24),以患肢延长11~20 mm者作为延长B组(n=18),患肢缩短者作为缩短组(n=8),双下肢等长者作为等长组(n=10);随访1年,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HS)评估各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1年时髋关节功能。结果 (1)术后3个月HHS评分:延长A组与延长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长两组明显低于缩短组和等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短组和等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年HHS评分:延长B组明显低于延长A组、缩短组和等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长A组、缩短组和等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延长A组术后1年HHS评分较术后3个月评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长B组、缩短组、等长组术后1年评分和术后3个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延长超过10 mm者对关节功能影响较大,而且不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减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选择46例接受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8例,女28例。年龄21—85岁,平均63.5岁。通过术前临床及骨盆标准正位片测定双下肢不等长的程度,利用模板预测假体置入位置,估计股骨颈截骨平面及股骨距的保留长度。术中根据假体试模反复验证及软组织松解程度有效保持双下肢基本等长。结果:术前双下肢等长的16例患者中,术后仅2例患肢延长超过1cm。术前患肢短缩1.5—5.5cm的30例患者中,术后仅3例短缩或延长超过1.5cm。40例患者术后随访6-33个月,平均17.3个月.除2例外均无跛行。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术前测量评估,术中反复测量验证,可有效的保持术后双下肢基本等长,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老年股骨颈骨折和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1].髋关节置换手术要求术前术后肢体等长,若出现术后双下肢不等长,会造成走路跛行,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目前髋关节高度的判断主要依靠术者的经验及术前X线片测量结果,准确性欠佳.但由于术中置换区域暴露有限,位置深在,且缺乏专用的术中髋关节高度测量工具,给这类手术的操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这种情况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成为制约骨科髋关节置换术取得理想效果的主要因素,很有必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 选择32例接受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12例.年龄32~00岁,平均68岁;通过术前临床检查及骨盆标准正位片测定双下肢不等长的程度,利用模板预测假体置入位置,估计股骨颈截骨平面及股骨距的保留度.术中根据假体试模反复验证及软组织松解程度有效保持双下肢的长度.结果 术前双下肢等长的17例患者中,术后仅2例患肢延长超过1.0cm,术前肢短缩1.5~6.5cm的15例患者中,可有效的保持术后双下肢基本等长的12例,术前仅3例短缩超过5.0cm的患者术后短缩2.0~2.5cm,32例患者术后访6~35个月,平均14.1个月,1例股神经麻痹6个月后完全恢复,术后双下肢等长27例(84.4%),除3例外均无跛行.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的要性不容忽视,通过术前测量评估,术中反复测量验证,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肢体不等长是骨科常见的问题 ,所谓不等长是指单一或多个骨短缩或生长过度。不等长的病因很多 ,矫正前应预先明确病因 ,分析其病理生理和临床后果 ,特别是发育期患者(骨不成熟 )的评价和治疗方案的出台更需要知道病因和发展情况 ,还要预知骨成熟后的差异情况 ,以便取得恰当的治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MIS-THA)的临床应用,同时初步探讨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越性。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月87例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短期随访并做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87例病人随访12~36周,平均22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日常生活全部自理,对术后的康复表示满意。结论:小切口THA选择性用于部分患者,它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相对美观,术后疼痛轻,康复时间短,病人易接受,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法2003年8月至2005年9月,对16例(20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4例,单侧12例。平均年龄38岁(33~53岁)。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48个月,平均32.6个月;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4.7分恢复到术后1年的91.3分。术后5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难度较大。对于此类患者,充分理解全髋置换的复杂性和细致周密的治疗方案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干骺端全髋关节置换术13例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干骺端全髋(METHA)短柄髋关节系统在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髋关节疾病患者行短柄髋关节假体置换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放射学评估.结果 随访9~15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时间120~18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量200~600 ml,平均400 ml.患者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术后脱位、双下肢不等长和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前Harris评分(38.6±1.3)分,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89.4±3.0)分.结论 应用METHA短柄髋关节系统置换髋关节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假体稳定、假体易翻修的特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肢体短缩畸形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针对16例肢体延长过程中神经血管损伤、针道感染、肌肉挛缩、关节僵硬、骨端延迟愈合、骨折等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6例延长患者。平均随访3年,延长端骨痂生长好,均达到骨性愈合.延长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及延长长度回缩。结论加强护理,正确处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肢体延长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切口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式可行性、技术要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后外侧入路微创小口及常规后外例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早中期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随访23个月.微创小切口组切口平均8.9 cm,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230~550 ml,手术时间65~155 min,平均95 min,其中1例强直性脊柱炎及1例股骨头坏死移位、髋臼变形,因关节显露、松解困难延长切口完成手术.多数患者第3天扶拐下地行走,与普通术后对比有明显优势.结论后外侧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以最小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手术效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在拥有一定技术和相应医疗设备的医院方可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长度的变化。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接受单侧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17例(152髋),术前下肢等长35例,不等长82例。所有病例均使用生物型假体关节行全髋关节置换。测量术后1周内的下肢长度,计算术后双下肢长度之差,视双下肢长度之差≤10mm者为等长。结果:117例患者中,术后下肢等长116例(99.2%),双下肢长度相差11mm者1例(0.9%);116例中术后双下肢完全等长108例(92.3%),相差<6mm者5例,相差6~10mm者3例。结论:充分掌握各种术中测量下肢长度的方法,综合运用于平衡下肢长度,术中多次比对可降低术后下肢不等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髋关节强直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11年7月对61例(70髋)髋关节强直(Ankylosed Hip)的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后1、3、6、12个月及此后每年1次随访,采用 Harris 评分标准及放射学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所有髋关节强直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手术治疗,手术时间50~90 min,平均65.4 min,术中出血量100~400 mL,平均194.8 mL,6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73个月,平均32个月。Harris 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1.3±15.8)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平均(86.5±13.4)分,其中优25髋(35.7%),良36髋(51.4%),中4髋(5.7%),差5髋(7.2%),手术优良率为87.1%,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术后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折、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期内未出现松动翻修病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髋关节强直的一种有效方法。如若髋关节骨性融合,手术难度较大,则术前准备应充分。 相似文献
2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缺损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大髋臼骨缺损在全髋关节置换松动翻修术中非常常见,处理这些缺损有一定挑战性。处理髋臼缺损的方法很多,其中高位髋关节中心翻修法用骨水泥固定技术松动率较高,现多应用非骨水泥固定技术。超大髋臼假体(Jumbo假体)是一种可选的方法。Ob long及B ilobed假体作为金属填充物,用于修复髋臼顶的缺损。髋臼翻修环(杯)可用于严重骨缺损的髋臼翻修手术。髋臼骨缺损的植骨修复在髋臼翻修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