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于 2 0 0 0年间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技术治疗帕金森病 (PD) 10例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10例男 8例、女 2例 ,年龄 50~73岁 ,平均 6 2 6岁。以震颤为主的 4例 ,僵硬为主6例。按Hoehn和Yahr分级 :二级 1例 ,三级 7例 ,四级 2例。方法 :我们采用深圳安科公司生产的ASA 6 0 2S型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和射频仪 ,螺旋CT定位和导向。射频热凝毁损治疗参数 :温度 6 5~ 75℃ ,以震颤为主者选择Vim为靶点 ,以僵硬为主者选择苍白球腹后部 (PVP)为靶点。结果 :按UPDRS评分法 ,本组 10例病员的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前MRI解剖定位与术中MER功能定位相结合立体定向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组男8例,女13例,年龄46~74岁,平均64.38岁.病程6~15年,平均7.86年.临床分型:僵直为主型10例,僵直—震颤混合型11例.按照Hoehn&Yahr分级:Ⅲ级6例,Ⅵ级15例.所有患者术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伽玛刀(γ-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探讨脑AVM的γ-刀治疗定位方法。方法用立体定向Leksellγ-刀放射外科治疗系统对216例脑AVM进行γ-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并随访17~31个月。男性患者162例,女性54例,年龄1.5~83岁(Md=26),Spetzler Martin分级:I级42例,Ⅱ级68例,Ⅲ级95例,Ⅳ级7例及Ⅴ级4例。AVM体积0.3~43.9cm3(Md=7.1),放射手术周边剂量12~30Gy,平均(21.2±6.4)Gy。用1.5Tesla磁共振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定位156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定位22例,MRA与DSA联合定位38例。结果γ-刀治疗后的AVM闭塞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与其体积、分级、定位方法、周边剂量、剂量规划及质量控制等因素有关。对体积≤5.0cm3或Spetzler Martin分级<Ⅲ级及周边剂量≥20Gy者,其2年闭塞率超过78.5%。本组有4例γ-刀放射手术后出血,9例并发有明显症状的放射性脑水肿。结论γ-刀高科技手术是治疗脑AVM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Spetzler MartinI-Ⅱ级或体积≤5.0cm3的AVM及周边剂量≥20Gy者疗效较好;DSA结合MRA联合定位对提高AVM的闭塞率、降低并发症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脑立体定向术行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治疗震颤麻痹已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我们在开展脑立体定向治疗过程中有两例术后二小时发生频发局灶性癫痫。例1:张某;女性,68岁。因右侧肢体及头、下颌部静止性震颤10年于1990年11月19日入院。体检:表情呆板,右手呈捻丸样震颤。右侧肢体呈齿轮样僵硬。诊断:帕金森氏综合征。用FY85-Ⅲ型定向仪,局麻下行脑立体定向手术,用射频仪左侧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中震颤消失,肌紧张明显缓解。术后2小时病人突然抽搐,以右侧面部为主,牙关紧闭,右上肢呈屈曲状抽搐,平均数分钟发作一次,持续3~5分钟。经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4天后症状缓解,6天后完全停止.术后第二天头颅CT扫描无高密度出血灶和低密度梗塞灶,蛛网膜下腔无气体充盈。例2:王某,女,64岁。因右手静止性震颤4年,加重1年而于1991年3月4日入院。体  相似文献   

5.
我科从1989年10月至1992年6月采用脑立体定向丘脑 Vim 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综合征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43~67岁(平均54.5岁)。病程2~11年(平均4年)。22例中震颤型15例、强直—震颤型2例,震颤—强直型5例。共施术28次(5例双侧手术,1例术后一周症状复发,  相似文献   

6.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帕金森病体会王秀马稚如戴以武沈春森从1996年4月以来,我们对150例P.D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毁损术,男113例,女37例。年龄23~68岁,60岁以上者22例。病程1~26年。混合型117例,震颤型30例,僵硬型3例。临床分期:Ⅱ期1...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8年6月至1990年11月采用DZY-A型定向仪对16例例人进行脑立体定向手术20次,其中精神病5例,帕金森氏综合征9例,打转痉挛2例,初步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本组男性11人,女性5人,年龄最大为50岁,最小为12岁,三均年龄38.9岁。帕金森氏病组计9人,病期1~6年不等,均以肢体震颤僵直为主,其中3例为双侧。手术以丘脑腹外侧核的腹中间核(Vim)为目标结构,术后8例获州显疗效(肢体震颤停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我院采用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震颤麻痹1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96例,女54例。年龄21~73岁,40~60岁者95例,60岁以上者45例。病程半年至27年,平均5.7年。震颤型30例,强直型16例,混合型104例;病情分期(按Hoehn Yahn 分级法):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89年5月至1991年11月应用DZY—A型多功能脑立体定向仪对35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丘脑腹外侧核、苍白球内侧部靶点的温控射频热凝术,术后随访4个月至2年10个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35例帕金森病,男23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71岁,平均53岁。病期1~18年,平均4.9年。临床分型:震颤型20例,强直型6例,混合型8例,意向性震颤1例。根据Hoehn和Yahr功能分级:1~2级5例,3~4级26例,5级4例。35例  相似文献   

10.
自1989年4月至1991年6月间,笔者采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4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29例,女17例;年龄17~69岁,平均53岁;病程1~22年,平均6.3年。疾病分类: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氏综合征(其中震颤型12例,强直型5例,混合型19例。症状分级:Ⅱ级12例,Ⅲ~Ⅳ级21例,Ⅴ级3例)。Huntigton氏舞蹈病4例,扭转痉挛2例,脑性瘫痪1例,肝豆状核变性3例。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前,毁损VL核治疗震颤,毁损苍白球内侧部治疗肌肉僵硬和疼痛已被多数神经外科医师认可.但是,底丘脑毁损治疗PD也是有效靶点,即Bertrand在20世纪80年代前推荐的Subth-alamic target for tremor至今似乎已被人们遗忘,此靶点治疗震颤非常有效.他采用的坐标X=13mm,Y=联合间径后1/5处,Z=-2~-4mm,射频毁损灶仅3mm或更小[1,2].  相似文献   

12.
震颤麻痹脑立体定向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神经外科陈成雨丁福忠,何,刘运振报道采用脑立体定向术治疗震颤麻痹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17~71岁,病程1~20年。震颤型20例,强直型8例,混合型32例。功能Ⅰ~Ⅱ级23例,Ⅲ...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96年 6月~ 1999年 6月 ,用CT导向结合术中电生理刺激验证方法对 2 1例帕金森病患者行丘脑VL核射频毁损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1例患者 ,其中男性 13例 ,女性 8例 ;年龄 4 4~ 68岁 (平均 56岁 ) ;病程最短 3年 ,最长 17年 (平均 8年 ) ;按病情分级 :一级 2例 ,二级 15例 ,三级 4例 ;其中仅单侧手术者 17例 ,双次手术者 4例。框架安装及扫描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丘脑VL核为靶点 ,用安科脑立体定向仪与CT结合靶点初步定位 ,其中定向仪框架Y轴与OM线平行后 ,然后框架前方向下 5~ 1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颅内电极埋植后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定位癫(癎)起源灶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9例顽固性癫(癎)病人采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进行颅内深部电极埋植.其中15例术前无法定位致(癎)灶者均明确癫(癎)起源灶所在脑叶,4例术前检查提示为单侧颞叶(癎)性放电者证实为颢叶起源灶.根据监测结果,采用开颅手术3例,立体定向脑内致(癎)灶毁损术10例,伽玛刀治疗6例.结果 术后疗效按Engel分级:Ⅰ~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5例,Ⅴ级1例.结论 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颅内电极埋植定位癫(癎)起源灶的方法具有简单、微创等特点,适用于头皮EEG无法定位者,尤其是对颞叶癫(癎)的起源灶定侧与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定位放射线照射法是近年来治疗脑内小病变的新疗法,分为定位一次性照射法(SRS)和定位分割法(FSR)。本文报导51例转移性脑肿瘤患者,46例采用SRS,5例采用FSR。年龄37~76岁,平均61岁,男33例,女18例。脑内转移灶单发者44例,多发者7例(2个病灶者4例,3个病灶者3例)。直径20mm以下者32例,21~29mm10例,30mm以上9例。照射中心线量SRS法,15-25Gy,FSR法16-37.5Gy分2~4次照射。周边线量为中心线量的60%-80%。直径不足30mm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7至2013年12月采用立体定向丘脑腹中间核(Vim核)和或苍白球腹后外侧部(PVP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45例。术前、术后1个月进行UPDR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评分的变化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45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震颤、僵硬及运动迟缓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的UPDRS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靶点定位、毁损范围及程度与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Patil方法,经改进直接定位Vim核治疗帕金森病。现介绍如下:1 材料和方法 从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利用改进的直接定位Vim核方法治疗帕金森病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45~76岁,平均(61.84±8.8)岁。均以震颤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僵直和运动缓慢。Hoehn和yahr分级:Ⅰ级:1例,Ⅱ级7例,Ⅲ级5例,Ⅳ级6例。其中有6例曾在我院行一侧丘脑Vim核毁损术,再次行对侧Vim核毁损术。2 手术方法及过程 根据Patil方法,我们用螺旋CT进行基底节扫描(层厚2mm,层间距0mm),尽量与AC-PC平面平行。在丘脑的下部几个平面,调整CT影像的窗宽和窗位后,丘脑内可见很多的低密度区,未见齿状  相似文献   

18.
我院采用立体定向术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46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29例,女17例。年龄17~69岁,平均53岁。病程1~22年,平均6.3年。其中帕金森氏病36例。属震颤型12例,强直型5例,混合型19例;属Ⅰ~Ⅱ级12例,Ⅲ~Ⅳ级21例,Ⅴ级3例。Huntington 氏舞蹈病4例。扭转痉挛2例。脑性瘫痪1例。肝豆状核变性3例。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80年以来采用自行研制的 NLD—2型脑立体定向仪,对丘脑腹外侧核进行定向毁损,治疗震颤麻痹215例(249次)、手足徐动症1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震颤麻痹本组215例,男145例,女70例。45~50岁86例,51~60岁104例,60岁以上25例。据Hoehn 和 Yanr 的分级,Ⅱ级75例,Ⅲ级82例,Ⅳ级38例,Ⅴ级20例。震颤型47例,强直  相似文献   

20.
我科从1989年以来,采用南京产 DZY—A型多功能脑立体定向仪及射频仪对38例病人进行43次脑立体定向手术。其中,帕金森氏综合征28例,32次手术。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5岁。病程2~17年。除2例强直型采用丘脑腹嘴后核(Vop)外,余均为震颤、强直混合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