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或挖除术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或挖除术治疗的33例上消化道病变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33例患者包括食管病变8例(其中1例合并有食管胃结合部病变),食管胃结合部病变3例(其中1例合并有胃底病变),胃病变19例(其中2例病变多发),十二指肠病变3例。术后病理分别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11例,腺瘤样息肉3例,囊肿1例,异位胰腺1例,平滑肌瘤2例,间质瘤7例,轻到重度非典型增生7例,早期癌1例。病灶直径0.5~3.5cm。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内镜下切除手术(1例穿孔较大者联合腹腔镜下修补),手术时间20~120(中位数45)min,出血量2—50(中位数5)ml。其中术中穿孔2例,术中出血2例,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通过保守治疗痊愈)。33例患者均接受了随访,随访时间2~12个月,无复发或转移病例。结论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或挖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癌前病变、早期癌及间质瘤的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但有一定的并发症,需由有经验的内镜医生开展。  相似文献   

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底固有肌层肿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底固有肌层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发现的来源于胃底固有肌层的肿瘤应用IT刀、HOOK刀进行ESD治疗。结果 18例来源于胃底固有肌层的肿瘤全部完整剥离,所有剥离病变全部得到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中出血量平均40ml,均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和止血夹成功止血,ESD穿孔发生率17%(3/18)。结论 ESD是治疗胃底固有肌层肿瘤的有效方法,疗效可靠,不仅可以完整切除病变,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3.
随着内镜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逐渐成为多种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治疗手段,如消化道早期癌症、粘膜下病变、巨大广基息肉等均可以行ESD术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部位,切除深度可包含粘膜层,粘膜肌层,粘膜下层,能明显降低肿瘤的残留与复发率。现将我科2009年3月至9月行ESD治疗的27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消化内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经超声内镜确定黏膜下病变的种类及层次,在内镜下行ESD共57例,切除全瘤组织行病理切片明确病变性质。结果所有57例黏膜下病变均成功切除。病理示间质瘤40例(70.1%),囊肿2例(3.5%),平滑肌瘤8例(14.0%),胃黏膜下血管瘤1例(1.8%),胃异位胰腺5例(8.8%),胃早癌1例(1.8%)。超声内镜诊断与病理一致率达94.7%(54/57)。结论 ESD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较为安全及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胃间质瘤起源于固有肌层,随着内镜检查和内镜超声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间质瘤的诊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一种消化道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的内镜治疗新兴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联合橡皮圈套扎切除胃小脂肪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超声内镜明确肿物(6 mm≤长径≤13 mm)来源于胃黏膜下层的37例患者,在对患者实施静脉麻醉下,先采用改良ESD剥离小肿物,暴露到一定程度后,采用橡皮圈套扎肿物,然后进行圈套器套扎切除。观察术中出血、穿孔情况,观察肿物切除的完整性、标本大小,对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术后对患者进行6及12个月的胃镜及EUS随访。结果 37例胃小脂肪瘤均一次完整切除,手术操作时间(12.6±2.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 ml,术中无穿孔,术后观察1周均无迟发性出血、穿孔等情况发生;标本大小5 mm×6 mm~12 cm×13 mm,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胃脂肪瘤;术后随访12个月,均未见残留、复发等情况。结论 改良ESD联合橡皮圈套扎切除治疗胃小脂肪瘤的疗效确切、安全,可完整切除病变,获取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弥补了单纯套扎治疗或单纯高频电圈套切除等内镜治疗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严洁  栾琰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9):1004-1005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治疗早期胃癌的一项微创新技术,即在内镜下将较大面积、形态不规则或合并溃疡瘢痕的肿瘤一次性完整地从固有基层表面剥离下来,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在95%以上〔1〕。  相似文献   

8.
李晓波 《西南军医》2010,12(1):73-74
早期胃癌(EGC)是指胃癌病变位于黏膜或黏膜下层,而无论病灶大小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近年来开展的EGC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免除了传统手术治疗的风险及术后对生活质量带来的严重影响。我院自2008年1月至10月共采用ESD治疗EGC19例,并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治疗、并发症及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US)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指导价值。方法 56例EGC患者事先行EUS检查后,行EMR或ESD治疗,作为研究组;未行EUS检查的32例行EMR或ESD治疗的EGC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EUS对病灶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检查情况,比较两组病灶切除情况、手术并发症、5年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研究组56例患者经EUS检查后,发现m癌36例,sm癌20例;与病理结果对照,m癌诊断符合率94.4%,sm癌符合率90.0%;无论是EMR还是ESD,研究组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非治愈性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5年内复发率(3.57%)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P〈0.05),5年存活率(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P〈0.05)。结论 EUS有助于EGC患者EMR或ESD适应证的选择,能指导术者对切除范围的了解,保证切除效果和安全性,提高了EGC内镜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晓勤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594-1594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2006年收治的27例胃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表现、手术处理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良性6例(22.2%),潜在恶性4例(14.8%),恶性17例(63.0%)。胃间质瘤成人多见,50岁以上占85.2%(23/27),临床以消化道出血、贫血疼痛多见,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无主要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胃间质瘤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较低,其确诊依赖于病理结果。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必要时需联合脏器切除,以保证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对防止术后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2006年收治的27例胃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表现、手术处理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良性6例(22.2%),潜在恶性4例(14.8%),恶性17例(63.0%)。胃间质瘤成人多见,50岁以上占85.2%(23/27),临床以消化道出血、贫血疼痛多见,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无主要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胃间质瘤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较低,其确诊依赖于病理结果。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必要时需联合脏器切除,以保证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对防止术后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一项微创的新治疗技术〔1〕,它可以免除传统手术的治疗风险,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手术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大部分消化道恶性肿瘤和没有转移的早期肿瘤都可以在内镜下进行剥离切除。但新技术的应用随之产生术后并发症,给临床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2009年3月~2010年10月,我科对ESD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术前诊断方法和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间质瘤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半数以上可有消化道出血,还可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及腹部包块。27例胃镜发现异常,28例腹部CT检查均发现异常。本组32例均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免疫组化检查CD117阳性30例(93.7%),CD34阳性23例(71.9%)。手术切除后5例复发者二次手术治疗,2例行姑息性减瘤手术者于6月内死亡。结论电子胃镜、超声内镜、消化道钡餐透视、腹部CT检查有助于手术前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确诊胃间质瘤,手术后应行定期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贲门胃底部固有肌层起源肿物超声内镜诊断与分型的方法.方法 沈阳军区总医院内窥镜科2011年1月-2015年6月间经超声内镜诊断为贲门胃底部固有肌层起源肿物的患者102例,均经内镜或外科治疗获得确切病理结果,其中行内镜下微创剥离切除83例,外科手术切除19例.对所有病例的超声内镜及术后完整病理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中男39例,女63例,年龄56.2±12.0(25~85)岁.病变大小3.72±2.18(0.4~10.4)cm.术前超声内镜诊断平滑肌瘤81例,间质瘤21例.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5例平滑肌瘤术前误诊为间质瘤,误诊率为4.9%(5/102).平滑肌瘤患者中孤立结节型29例,蚓型21例,多结节型36例.结论 超声内镜是贲门胃底部固有肌层起源肿物安全有效的诊断和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阕穴敷葱对缓解胃肠道肿瘤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对39例ESD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病人进行神阙穴敷葱治疗,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显效3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达97.4%。结论神阕穴敷葱对缓解胃肠道肿瘤患者ESD术后的恶心、呕吐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US)对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内镜超声诊断上消化道隆起病变779例:其中食管288例,贲门41例,胃394例,十二指肠病变43例。结果:EUS诊断上消化道隆起病变,食管以平滑肌瘤最多见,贲门和胃多见息肉,胃肠间质瘤多以固有肌层低回声为主。内镜下治疗525例,外科手术57例。结论:EUS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提供了更精确的诊断和更安全的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共聚焦内镜对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治疗范围确定的可行性及准确度。方法选择经普通胃镜检查加组织活检确诊为胃癌,并经超声胃镜检查病变局限于黏膜层的患者25例。用共聚焦内镜对病灶黏膜进行多部位扫描,找到正常黏膜与癌变黏膜的分界线,并对分界线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进行标记,沿APC标记界限行ESD治疗,将剥离黏膜送病理科,对病灶组织由浅至深逐层切片,对所有组织切片进行逐层观察,并检查病灶切除的完整性。结果经共聚焦内镜标记的早期胃癌黏膜切除完整,癌灶边缘有一圈少许正常黏膜组织,深层癌灶剥离完全。结论共聚焦内镜能清晰地区分癌变胃黏膜和正常黏膜结构,为早期胃癌的ESD提供有效的治疗界限,为早期胃癌的完整切除提供安全保障,避免了单纯在普通胃镜下靠经验估计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时应用玻璃酸钠、去甲肾上腺素、靛胭脂混合溶液黏膜下注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2010年11月-2011年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内窥镜科收治的16例经电子染色内镜和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消化道癌前病变和黏膜下肿物的病例。注射溶液包括0.2%靛胭脂10ml、去甲肾上腺素10mg、玻璃酸钠20mg和生理盐水200ml。于病变处黏膜下注射混合溶液形成液体垫后,利用海博刀行ESD。记录注射溶液用量、切割满意度、剥离成功率、术中出血发生率、穿孔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随访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及有无复发。结果本组患者切除标本最长径0.8~4.5cm,平均2.2cm;ESD操作时间45~240min,平均95.4min;黏膜下注射总量平均为102.4ml。剥离成功率87.5%。切割满意度良好。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穿孔,仅2例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患者术中发生较难控制的出血,经热活检钳止血后出血停止。所有病例创面喷洒磷酸铝凝胶,部分创面利用金属夹缝闭。ES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8d。结论黏膜下注射玻璃酸钠、去甲肾上腺素和靛胭脂混合液行ESD的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直肠类癌的组织学表现类似恶性肿瘤,但生物学行为更趋向于良性病变,故其治疗措施及预后明显不同于直肠腺癌。尤其是对于病灶直径1.0~2.0cm的直肠类癌,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尚存争议。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胃肠道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较大、广基病变的一次性完整切除。2008年9月-2010年6月,我们采用ESD治疗直肠类癌13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海艳  栾琰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1):1228-1229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它可免除传统手术治疗风险,成为治疗胃肠道早期癌症的有效手段。我科15例手术患者应用PICC行围术期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