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男女性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血清、精浆及宫颈粘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的研究,同时测定了生育夫妇精浆和宫颈粘液sIL-2R水平分别是105.05±66.50和173.36±64.91(U/ml)。本研究提示男性AsAb阳性血清中sIL-2R水平明显升高;在治疗后,AsAb转阴的同时,血清中sIL-2R水平也下降;而AsAb阳性的女性血清、宫颈粘液和男性精浆中sIL-2R水平和相应标本AsAb阴性时相比均未发生变化。结果表明男性血清AsAb产生和sIL-2R水平变化有关。提示血清AsAb阳性的男性T淋巴细胞处于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在肾移植早期的应用价值,动态监测40例肾移植患者血清、尿液及肾组织液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变化,发现术前透析患者血清SIL-2R水平较正常人高,术后迅速下降。急性排斥(AR)发生时,SIL-2R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肾组织液中升高最明显,比临床症状和血清肌酐出现早1~5天。在急性CsA中毒发生时血清和肾组织液中SIL-2R水平明显升高,而急性感染发生时只在血清中明显升高。结果表明:动态监测血清、尿液SIL-2R水平有助于预测和早期诊断AR,同时行肾组织液及血清、尿液SIL-2R水平测定能较好地诊断与鉴别诊断AR、急性CsA中毒和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腺摘除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抗突触前膜抗体(AchRab)(PrM)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取39例重症肌无力(myastherniagravis,MG)患者在胸腺摘除前后和4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用ELISA法检测AchRab,PrM及sIL-2R的水平,结果 64.2%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AchRab显著增高,27.5%的重症肌无力  相似文献   

4.
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检测在兔同种骨软骨移植中的意义刘蜀彬韩福刚孔祥星卢友发黄迅悟白一冰赵大庆史迎昌Rubin等人1985年首次报道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以来,sIL-2R的测试结果被认为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关键,近年来sI...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三磷酸腺苷-氯化镁(ATP-MgCl_2)对腹膜炎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通过来用ATP-MgCl_2经腹腔注射治疗大鼠腹膜炎,并同时监测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lL-2R)水平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与感染程度的加重,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sIL-2R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前者血清sIL-2R水平在各时相中均明显低于后者(P<0.05,P<0.01)。结果表明:sIL-2R的增高程度可间接反映腹膜炎大鼠体内免疫机能的受抑制程度,结果亦证实ATP-MgCl_2能恢复机体在疾病时受抑制的免疫应答,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69例结直肠癌(CR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①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IL-2R和TN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结直肠Dukes分期C期和D期的sIL-2R和TNF水平均明显高于A期和B期(P〈0.05);③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1个月;血清sIL-2R和TNF水平均显  相似文献   

7.
He Z  Wang S  Su Z  Huang Y  Yang J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8):492-493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2(IL-2)与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在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ELISA法动态监测59例严重创伤患者血清IL-2与sIL-2R水平变化,比较MODS与非MODS组间IL-2、sIL-2R变化之差异。结果 59例患者血甭sIL-2R水平显著升颃是IL-2明显下降,且升 峰值与降低之谷值在MODS组更为明显,与非MO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探讨Graves‘甲亢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其血清TT3,TT4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SIL-2R。结果:治疗前TT3,TT4和SIL-2R均明显高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SIL-2R与TT3,TT4呈正相关,分别γ=0.47,γ=0.63。  相似文献   

9.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与大肠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肿瘤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增高是肿瘤诱导的免疫反应所致。大肠癌血清sIL-2R水平明显比正常人群高,且与大肠癌临床分期有关,根治性大肠癌切除术后2周sIL-2R可降至正常水平,研究表明sIL-2R水平与大肠癌患者的免疫状态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与乳腺癌的分期和预后的关系,采用ELISA法对37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4进行检测,同期检测了13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sIL-2R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sIL-2R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其术后20天血清sIL-2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乳腺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Ⅲ期患者明显高于Ⅰ,Ⅱ期,且术后20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贫血与慢性肾衰(CRF)免疫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检测了CRF患者单纯输血及用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TNF)及γ干扰素(γIFN)水平,并与肾功能正常肾小球肾炎患者(GN)组及对照组(C)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RF组血清IL2,TNF和γIFN水平均显著低于GN组及C组(P<001),sIL2R水平则较GN组及C组明显升高(P<001)。CRF组血清IL2,TNF和γIFN水平与血红蛋白浓度存在直线正相关,而sIL2R水平与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性,单纯输血或应用EPO治疗能改变这些细胞因子活性水平。结论CRF免疫功能低下与贫血有关,及时治疗和改善贫血状态可部分纠正这种免疫异常。  相似文献   

12.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113例I~Ⅳ级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发现胶质瘤患者术前血清sIL-2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升高程度与肿瘤分级有明显关系(P〈0.01),术后sIL-2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Ⅱ~Ⅳ级者下降尤为明显(P〈0.01),术后sIL-2R再次升高可先于肿瘤复发;血清sIL-2R与脑脊液(CSF)及肿瘤囊液中sIL-2R均呈正相关。提示血清  相似文献   

13.
对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_Ⅱ受体(SIL-2R)表达水平、白细胞介素Ⅱ(IL-2)产生能力、自然杀伤细胞毒因子(NKCF)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SIL-2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且血清SIL-2R水平与肿瘤分期有关。SIL-2R与IL-2产生能力,NKCF活性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体外研究也证实SIL-2R能够抑制NKCF活性。提示SIL-2R表达水平能反映机体抗肿瘤细胞免疫活性水平的高低,可作为评价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动态监测60例肾移植患者术后2个月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IL-2受体(sIL-2R)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发现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上述细胞因子的升高较临床诊断提早数天,并且显著高于环孢素A肾中毒组;对甲泼尼龙敏感的排斥反应,抗排斥治疗数天后上述因子下降到排斥前水平。提示肾移植术后动态监测患者血清IL-2、sIL-2R和IL-6有助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时治疗和甲泼尼龙抗排斥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5.
对4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进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和白细胞介素Ⅱ(IL-2)测定,结果表明40例患者均存在高水平的SIL-2R和低水平的IL-2,同时表明二者水平的高低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提示血清SIL-2R和IL-2测定有助于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6.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II受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4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进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和白细胞介素Ⅱ(IL-2)测定,结果表明40例患者均存在高水平的SIL-2R和低水平的IL-2,同时表明二者水平的高低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提示血清SIL-2R和IL-2测定有助于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探讨白介素-2(IL-2)、白介素-2受体(IL-2R)与小儿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关系。方法利用体外淋巴细胞培养方法,检测了小儿肾病综合征(NS)外周血淋巴细胞诱生白细胞介素-2(IL-2)能力及受体(IL-2R)的表达。结果小儿NS外周血IL-2的诱生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IL-2R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且与患儿肾脏病理形态改变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小儿NS患者IL-2R表达异常与肾脏病理类型之间具有某种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测定23例肝癌、15例直肠癌及15例胆石症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的含量,并以22例正常献血员作为对照。结果显示:肝癌及直肠癌患者血清中sIL-2R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05);胆石症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P>0.05);肝癌及直肠癌组与胆石症组间有显著性差别(P<0.002,P<0.02)。提示:sIL-2R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呈非特异性增高,而在胆石症患者无明显增高。说明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低下可能与血清中sIL-2R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oluble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是1985年由Rubin等[1]发现,作为免疫指标现已在临床上应用。许多学者对血清、尿中SIL-2R水平进行了检测,但有关组织中SIL-2R检测的研究报...  相似文献   

20.
对34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NK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PLC患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NK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比值均低于正常人(P<0.01),而CD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Ⅱ、Ⅲ期PLC患者sIL-2R水平显著高于Ⅰ期患者(P<0.01)。sIL-2R水平≥1000u/ml、500~1000u/ml、<500u/ml者6个月内的死亡率分别为80.0%、29.4%、0%。肝癌切除术后2周sIL-2R水平较术前低(P<0.05),免疫治疗后4周sIL-2R水平亦较治疗前低(P<0.05)。细胞免疫水平都有所改善。提示测定外周血sIL-2R水平可作为PLC的免疫状态、病情严重程度、疗效观察及预后估计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