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正严重骨性反(牙合)的疗效,为临床矫正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 应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对32例(平均年龄11.8岁)替牙期儿童的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5~8个月(平均6.5个月)的牵引,所有患者矫治效果良好,SNA,ANB,~,IMPA,覆盖改善显著。结论 对于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采用夜间前方牵引配合白天Ⅲ类颌间牵引,实现了对上颌实施24小时持续前牵,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在我国儿童与青少年中的发病率约12.81 %.现临床上多使用上颌前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其效果明显,但对于上颌前牵引口内矫治器的选择、支抗的选择、腭中缝扩展的影响、矫治时机及矫治后的稳定性等颇有争议.现就上颌前牵引近几年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相当复杂,其中以上颌后缩引起的骨性Ⅲ类错(牙合)较为常见.临床上常采用颏兜、前牵引等来抑制下颌生长,促进上颌发育,但效果不肯定.本研究采用磁力矫治器来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 应用面框和改良颏兜前方牵引器对23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儿童进行早期治疗.结果 经过6~12个月的前方牵引以及二期固定矫治器的矫治,使前牙覆(牙合)覆盖以及侧貌得到显著的改善.结论 对轻中度的骨性Ⅲ类错(牙合)采取早期的前方牵引可促进上颌骨生长,前方牵引是Ⅲ类错(牙合)早期轿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上颌发育不足的Ⅲ类错(牙合)早期用上颌前牵引矫正 疗效明显。Ⅲ类错(牙合)上颌牙弓宽度不足,往往要进行扩弓治疗。本研究评价了用面框前牵引上颌同时慢速扩弓治疗Ⅲ类错(牙合)儿童的治疗反应及远期疗效。 作者对22名前牙反(牙合)伴上颌发育不足的儿童(9男13女)进行研究,平均年龄9岁10个月。治疗时间为9个月。并选出年龄、性别相当的22名发育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在以下三个时期拍摄头侧位X片:T_1(治疗开始前),T_2(面框前牵引治疗结束时);T_3(治疗结束后1年5个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扩弓加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对唇腭裂术后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替牙期唇腭裂术后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1例,随机分成2组,A组采用扩弓加前方牵引,B组采用扩弓加前牵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的方法进行矫治,治疗前后分别做头影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的矫治效果及疗程.结果 扩弓加前牵组与扩弓加前牵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组的疗程分别为(29.40±2.88)周和(21.00±2.14)周,前者显著长于后者(P<0.001).结论 扩弓加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是治疗唇腭裂术后Ⅲ类错牙合的有效方法,能够明显缩短该类患者的矫治时间.  相似文献   

7.
因上颌发育不全引起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上颌前牵引可以有效治疗该类错(牙合)畸形,本文介绍了现阶段临床上所使用的前牵引方式、矫治疗效、影响因素及矫治后的复发与保持.  相似文献   

8.
按照临床矫治骨型Ⅲ类错(牙合)前牵引上颌的方法,用激光全息干涉计量术测定了恒牙列早期尸体颅骨上颁复合体受不同大小、不同矢状方向前牵引力后的微小三维位移场。其结果表明,颅面骨受力后的初期位移与矫治力大小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明显的直线回归关系;沿(牙合)平面与正中矢状面成不同夹角前牵引时。以与矢状面平行的前牵引方向为佳,为临床前牵引矫治Ⅲ类错(牙合)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前后颞下颌关节形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骨性和功能性Ⅲ类错(牙合)在正畸前、后颞下颌关节形态变化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矫正薛氏位X线片在正畸前后对Ⅲ类骨性错(牙合)正畸前19例和正畸后11例、功能性错(牙合)正畸前20例和正畸后18例的双侧颞下颌关节的髁突居关节窝中的位置(前移、居中、后移),从上述两类错(牙合)患者中各选5例做双侧颞下颌关节矢状位核磁共振扫描,观察正畸前、后关节盘的位置及形态变化.结果正畸前Ⅲ类功能性和骨性错(牙合)髁突居关节窝前位;正畸后Ⅲ类功能性错(牙合)髁突居关节窝中位,Ⅲ类骨性错(牙合)髁突仍居关节窝前位.正畸前、后功能性Ⅲ类错(牙合)关节盘位置及形态均基本正常;Ⅲ类骨性错(牙合)正畸后有少部分患者髁突明显前移,关节盘形态异常.结论正畸前后功能性Ⅲ类错(牙合)颞下颌关节结构基本正常,与TMD关系不密切;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后关节结构表现出异常,提示与TMD有关,对于已过生长期的Ⅲ类骨性错(牙合)不能单纯考虑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在乳牙期的应用以及治疗前后的牙颌结构变化。方法选择乳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8名,男5名,女3名,年龄范围4.5-5.5岁,平均年龄5.2岁,患者前牙反(牙合),上颌相对于下颌后缩,乳磨牙末端呈现近中阶梯,不存在明显的功能性下颌移位。应用前方牵引矫治前牙反(牙合),进行正畸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对乳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前方牵引治疗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下颌骨轻度向下向后旋转、面形改善。SNA显著增大,平均增大2.0度。ANB角增大3.0度。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 初步结果表明前方牵引治疗乳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十分有效,有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调整。长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牙合)垫式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在恒牙早期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18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用(牙合)垫式快速扩弓器加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患者许多标志点在水平方向上都有明显变化,上颌骨明显前...  相似文献   

12.
前方牵引对于乳牙期骨性Ⅲ类错he牙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在乳牙期的应用以及治疗前后的牙颌结构变化.方法选择乳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8名,男5名,女3名,年龄范围4.5-5.5岁,平均年龄5.2岁,患者前牙反(牙合),上颌相对于下颌后缩,乳磨牙末端呈现近中阶梯,不存在明显的功能性下颌移位.应用前方牵引矫治前牙反(牙合),进行正畸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对乳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前方牵引治疗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下颌骨轻度向下向后旋转、面形改善.SNA显著增大,平均增大2.0度.ANB角增大3.0度.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初步结果表明前方牵引治疗乳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十分有效,有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调整.长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对无上颌后缩的下颌前突畸形,临床上常用颏兜矫治。但有研究报道,对于严重的骨性Ⅲ类错(牙合),颏兜疗效难以保持。本研究旨在评价长期使用颏兜矫治对长面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效果。 选取处于青春前期和青春期伴后牙反(牙合)的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日本女性患者36例,以枕牵引颏兜矫治器  相似文献   

14.
上颌前方牵引治疗青少年骨性反He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铭 《口腔医学》2005,25(2):75-77
目的分析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青春快速生长期减速阶段的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患者,在治疗前及使用上颌前方牵引器械解除反牙合后,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投影测量分析.结果覆盖增加(3.90±0.40)mm(P<0.001),A点矢状方向增加(1.80±0.37)mm(P<0.05),B点矢状方向减少(0.60±0.19)mm(P<0.05),Wits增加(3.10±0.57)mm(P<0.05),ANB增加(3.00±0.57)°(P<0.05),其中41%为骨性改变,59%为牙性代偿.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对于错过青春快速生长期,由上颌骨发育不足造成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上颌前方牵引治疗青少年骨性反牙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青春快速生长期减速阶段的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患者,在治疗前及使用上颌前方牵引器械解除反牙合后,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投影测量分析.结果覆盖增加(3.90±0.40)mm(P<0.001),A点矢状方向增加(1.80±0.37)mm(P<0.05),B点矢状方向减少(0.60±0.19)mm(P<0.05),Wits增加(3.10±0.57)mm(P<0.05),ANB增加(3.00±0.57)°(P<0.05),其中41%为骨性改变,59%为牙性代偿.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对于错过青春快速生长期,由上颌骨发育不足造成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性和功能性Ⅲ类错牙合在正畸前、后颞下颌关节形态变化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MD)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矫正薛氏位X线片在正畸前后对Ⅲ类骨性错牙合正畸前 19例和正畸后 11例、功能性错牙合正畸前 2 0例和正畸后 18例的双侧颞下颌关节的髁突居关节窝中的位置 (前移、居中、后移 ) ,从上述两类错牙合患者中各选 5例做双侧颞下颌关节矢状位核磁共振扫描 ,观察正畸前、后关节盘的位置及形态变化。结果 正畸前Ⅲ类功能性和骨性错牙合髁突居关节窝前位 ;正畸后Ⅲ类功能性错牙合髁突居关节窝中位 ,Ⅲ类骨性错牙合髁突仍居关节窝前位。正畸前、后功能性Ⅲ类错牙合关节盘位置及形态均基本正常 ;Ⅲ类骨性错牙合正畸后有少部分患者髁突明显前移 ,关节盘形态异常。结论 正畸前后功能性Ⅲ类错牙合颞下颌关节结构基本正常 ,与TMD关系不密切 ;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后关节结构表现出异常 ,提示与TMD有关 ,对于已过生长期的Ⅲ类骨性错牙合不能单纯考虑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颏兜Ⅲ类牵引与功能矫治器Activator矫治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采用颏兜口外牵引联合功能性矫治器矫治38例前牙反(牙合)病例.结果有效地抑制了下颌骨的前伸及发育、上颌骨与牙弓的发育均有改善、磨牙(牙合)关系基本达到安氏Ⅰ类关系.凹面型得到改善.结论颏兜与Activator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地纠正早期牙列反(牙合),疗效显著,稳定.但下颌牙列舌倾及高角患者不宜使用Activator.  相似文献   

18.
<正> 有关反矫治的报道已见不少,特别是用垫活动矫治器。安氏Ⅲ类错是指近中错,即下牙弓及下颌体处于近中位置;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近中关系,前牙反(牙合),下牙弓、下颌或颏部前突,上颌正常或上颌发育不足。根据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症状与机制,可以选用前方牵引,矫形面具或者颌间牵引等方法进行矫治。根据我院正畸诊室550名顺序病员的错(牙合)分类中,安氏Ⅲ类错(牙合)者占10.9%。经笔者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Ⅲ类错(牙合)牙性、功能性和轻度骨性下颌偏斜的正畸矫治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Ⅲ类错(牙合)牙性、功能性和轻度骨性下颌偏斜患者共35例,男性14例,女性21例,年龄7~22岁(平均16.5岁).牙性偏斜主要通过扩大上颌牙弓,促使下颌自动复位;功能性下颌偏斜应用双颌式功能矫正器或不对称性前方牵引和Ⅲ类颌间牵引进行治疗;轻度骨性下颌偏斜行拔牙正畸掩饰性治疗.结果 通过正畸临床矫治,22例Ⅲ类错(牙合)牙性和功能性下颌偏斜患者的颜面外形和咬合均达到满意的疗效.13例Ⅲ类错(牙合)骨性下颌偏斜患者,拔牙掩饰性正畸矫治仅可改善颜面美观.结论 Ⅲ类错(牙合)牙性和功能性下颌偏斜是正畸治疗的适应证;而对于Ⅲ类错(牙合)轻度骨性下颌偏斜的患者,单纯正畸治疗仅可减轻牙(牙合)畸形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第三磨牙与错牙畸形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第三磨牙与错(牙合)畸形的关系。方法:对620名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的全颌曲面断层片进行研究。结果:第三磨牙缺失率为14.84%;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第三磨牙缺失率明显大于安氏Ⅱ类和安氏Ⅰ类(X~2=16.34,P<0.01);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上颌第三磨牙的发育率为71.75%,明显高于其缺失率和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上颌第三磨牙的发育率(X~2=9.78,P<0.01);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下颌第三磨牙发育率为74.12%,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上颌第三磨牙的发育率相近。结论:第三磨牙是导致错(牙合)畸形的病因之一,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前应常规拍摄全颌曲面断层X线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