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重组生长激素(rhGH)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已行门奇静脉断流和脾切除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n=24)及对照组(n=24),两组术后除常规治疗外,于术后第2天每天分别皮下注射rhGH和生理盐水2ml,连续注射7d。分别于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8天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血清IgG、IgM、IgA、TNF-α和IIL-2。结果治疗组术后第8天CD4T淋巴细胞、NK细胞和IL-2水平较术前显著增高,血清IgG、IgM和IgA无变化。结论rhGH可提高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术后早期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对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实验兔16只,随机分为PMMA骨水泥组(实验组)、非骨水泥组(对照组),建立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前2d、术后6h、24h、3d、7d、14d、28d采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表达水平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MMA骨水泥促使兔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高表达,增加THA术后DVT形成的风险;必需时应做好围手术期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浙江省舟山医院收治的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8例)和未并发MODS(20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对两组患者血小板进行常规检测并比较,检测两组患者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前后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42a、CD61、CD62p)的阳性表达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MODS组与非MODS组ADP诱导前比较,血小板的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9,P>0.05),但平均体积偏大(t=6.417,P<0.01),血小板分布宽度大(t =9.664,P<0.01);MODS组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FI较非MODS组患者显著增高(CD41a:t=14.486和49.419,P<0.01;CD42a:t =41.693和58.160,P<0.01;CD61:t=15.452和19.251,P<0.01;CD62p:t 18.230和24.258,P<0.05);经ADP诱导活化处理后MODS组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FI未出现明显变化(CD41a:t=1.364和1.237,P>0.05;CD42a:t=1.247和1.448,P>0.05; CD61:t=1.258和1.354,P> 0.05;CD62p:t=1.213和1.147,P>0.05),而非MODS组患者经ADP诱导活化处理后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FI均明显升高(CD41a:t=15.891和18.417,P<0.01;CD42a:t=54.367和14.217,P<0.01;CD61:t=16.257和21.348,P<0.01;CD62p:t =58.268和18.145,P<0.01).结论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并发MODS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和MFI较轻症患者高,而且持续活化表达能力极低,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检测可以作为判断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氯诺昔康混合芬太尼对冠心病病人腹部手术后心律失常和血小板功能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冠心病病人80例,AsAⅡ或Ⅲ级,年龄51~66岁,随机分为2组, 每组40例。A组术中及术后用芬太尼镇痛,B组术中及术后用氯诺昔康混合芬太尼镇痛,两组术后均给药2 d。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相同。分别于术后4、12、24、48 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术前1 d~术后8 d连续监测心电图V1、V5和Ⅱ导联、血压及心率变化。分别于术前1 d、术后6 h、术后1、2、7、8 d测定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酶时间(PTT)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 D41/CD61、CD62P、CD63表达。结果两组术后4、12、24、4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术日~术后2 d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发生频率升高,B组术后7-8 d房性早搏发生频率降低(P<0.05或0.01),其余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术后7~8 d房性早搏发生频率低于A组(P<0.05或0.01)。与术前1 d比较,A组术后6 h ~术后8 d、B组术后6 h~术后7 d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及CD63表达均升高,A组术后6 h~术后7 d、B组术后6 h~术后2 d血小板膜CD62p表达升高,B组术后8 d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表达降低(P <0.05或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Ibα(GPIbα)、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溶酶体膜蛋白(CD63)的表达及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分析其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接受MHD的慢性肾衰竭患者49例和体检中心健康人群3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HD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CD62P和CD63的表达。采用电阻法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相较于健康对照组,MHD患者组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62P表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CD63的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H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CD63表达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差异明显。结论MHD患者血小板GPIbα表达下降,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紊乱激活血小板,而血小板CD63表达升高,血小板进一步活化导致患者高凝状态加剧,可能增加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等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数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统计分析153例肝硬化伴脾大脾亢患者脾切除术前后(肝硬化组)血小板(PLT)计数和肝功能,观察血小板变化趋势,比较脾切除术前后血小板变化和肝功能变化的关系,同时与脾外伤组对比。结果:肝硬化组术后多数血小板升高,部分不升高,甚至降低,并与肝功能相关。肝硬化组较外伤组手术前后血小板变化不明显。结论: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数民的原因除与脾肿大等有关外,还可能与肝脏功能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SPD)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4-02—2017-01间在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实施SPD治疗的6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血液标本,对手术前及术后2周患者的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检测。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的PLT均较术前明显升高,肝功能B级及C级患者的PT、APTT及FIB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级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D不但能够降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大出血的风险,解决脾亢所致的血小板减少,而且能改善凝血功能,特别是对于肝功能Child-Pugh B级及C级的患者,最好选择断流术。  相似文献   

8.
肝胆管结石患者血小板活化及抑肽酶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3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外周静脉血抗a 颗粒膜蛋白 14 0 (CD6 2P)、抗溶酶体膜蛋白GP5 3(CD6 3)变化 ,以了解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状态并对部分患者用抑肽酶治疗 ,观察其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对象与方法1.实验对象与分组 :实验对象为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2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 38例 ,诊断按《肝胆管结石表 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小板、CD6 2P和CD6 3的变化组别例数 血小板 (10 9/L)术前术后CD62P (% )术前术后CD63 (% )术前术后对照组 1987± 1977± 111.4± 0 .5 2 .0± 0 .5 4.0± 1.3 5 .6…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对血小板表面CD62P、CD63和CD41/CD61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异丙酚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30例,异丙酚组(n=20),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测定诱导前、诱导后5min、应用5-8mg.kg^-1.h^-1异丙酚30min、停用异丙酚1h时血小板表面CD41/CD61、CD62P、CD63的表达量;同时,动态观察血小板数、出血时间、ACT。异氟醚组(n=10)为对照组。结果异丙酚组应用异丙酚后血小板膜上的CD62P和CD63的表达量明显下降,而CD41/CD61、血小板数目、出血时间、ACT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异丙酚可抑制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表达,抑制血小板的活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11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无肝性脑病发生。术后腹腔出血7例(占6.3%),再手术止血5例,2例保守治疗出血停止。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占2.7%),经抗凝溶栓治疗后血栓溶解吸收。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围手术期处理主要措施是术前肝功能评估、术前术后肝功的改善和维护;纠正和处理凝血功能障碍、重度血小板减少;术后门静脉血栓的有效防治在于方法早期诊断以及抗凝处理;合并胆囊结石肝功能Child-Pugh A级,可行断流术加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