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不稳定型心绞痛如治疗不及时 ,有可能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治疗 ,对其预后至关重要。我们采用普通肝素起效快、疗效确切之特点 ,使心绞痛缓解 ,稳定后改用不良反应少而安全的低分子肝素维持治疗的联合方法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44例 ,男 2 9例 ,女 1 5例 ;年龄 48~71岁。对照组 40例 ,男 2 3例 ,女 1 7例 ;年龄 50~ 74岁。两组年龄、性别、发病情况及心功能情况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 ,具有可比性1 2 病例选择 ①入院前 72h内有典型胸痛发作 ,其心电图较发…  相似文献   

3.
4.
近年的研究证明 ,应用抗凝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有效的 [1 - 3 ] ,肝素能明显改善 U AP患者的预后 ,是目前对 UAP患者标准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低分子肝素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 MWH )抗因子 Xa活性强 ,生物利用率高 ,对血小板的影响小 ,个体差异小 ,出血副作用少 ,半衰期较普通肝素延长 [4] ,不需要实验室监测给药 [5]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L MWH在 U AP的疗效是否优于普通肝素及阿司匹林。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为进入心脏病房的 U AP患者。入选标准 :1年龄≥ 35岁 ;2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6.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ioris ,UAP)是介于相对稳定型心绞痛 (stableanginapectioris ,SAP)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 ,由于其病情多变化 ,可逆转为SAP ,但亦可发展为AMI或猝死 ,因此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对象和方法1 1病例选择 :根据1994年南京召开的UAP诊断治疗研讨会诊断标准 [1] 选择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具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 ,经一般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一周结果不明显 ,其中男性31例 ,女性23例 ,年龄46~78岁 ,…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低分子肝素与阿魏酸钠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方法 选用本院治疗的120例病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以静脉滴注二硝酸异山梨酯为主。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续7d,阿魏酸钠0.3加入5%葡萄糖液中缓慢滴注,1日1次,连用14d为一疗程。两组对比了心绞痛控制,心绞痛缓解和消失时间及心电图变化及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心绞痛控制,心绞痛缓解和消失时间及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9.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冠心病中危险性仅次于心肌梗死 (MI)的又一大症候群。冠状动脉病理学研究发现 ,UAP是由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所致。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主张使用抗凝疗法来治疗UAP ,以防止和减少病变部位血栓形成。我院自1998年 1月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P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UAP病人 68例 ,其中初发型心绞痛 2 0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3 2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6例 ,混合型心绞痛 10例。…  相似文献   

10.
王静  王劲 《天津药学》2002,14(1):43-4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入选111例UAP患者,随机分成LMWH组和普通肝素组(UFH)。LMWH组皮下注射LMWH2500U,2次/d,连续5日,1次/d,2-3日;UFH组皮下注射UFH7500U,2次/d,连续5日,1次/d,2-3日。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副作用及实验室指标。 结果:LMWH组与UFH组同样有效控制UAP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LMWH组有效缓解症状的时间较UFH组短、副作用少,有显著生差异(P<0.01)。结论:应用LMWH治疗UAP有效、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1.
12.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51-152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索组和普通肝素组。观察两组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Pi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均明显改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低分子肝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肝素组。两组治疗前后Pit、APTT、PT、肝肾功能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13.
杨肖平  叶榕 《海峡药学》2001,13(4):79-8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4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情况,硝酸甘油曰耗量,心电图的变化及血液流变的改变,结果:如用低分子肝素的治疗组在减少硝酸甘油用量,缓解心绞痛发作及改善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另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之疗效。方法:将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加静点硝酸甘油,口服硝酸酯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9例,有效率96.8%;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0例,有效率74.2%。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李景艳 《黑龙江医药》2002,15(6):472-47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由于病情变化多,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能迅速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故是冠心病中危险性仅次于心肌梗死的症侯群之一,患病人数较多,故选择合适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文对比观察低分子肝素对uap的临床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UAP病人48例,均为住院病人,符合以下条件:短期内静息性心绞痛频繁发作,疼痛时问>15分钟或进行性加重;心肌酶学检测排除急性心肌梗塞;无外伤及出血性疾病入选前48小时至少有1次以上心电图缺血性ST段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an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需积极治疗 ,我们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P 38例 ,与对照组相比 ,疗效较好 ,且无明显副作用。1 资料与方法选择UAP的住院病人 6 4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8例 (男 2 6例 ,女 12例 ) ,平均年龄 6 1 6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2例 ,恶性劳力型心绞痛 16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7例 ,自发型心绞痛 3例 ;对照组 2 6例 (男 18例 ,女 8例 ) ,平均年龄 6 0 4岁…  相似文献   

18.
周榕  王健 《临床医药实践》2001,10(6):431-432
目的 :研究肝素注射液隔日一次静脉滴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VAP)的疗效及出血副作用。方法 :统计 36例 VAP住院患者 ,以肝素注射液隔日一次静脉滴注 ,连用 7次 ,观察疗效、血液流变学检测、出血副作用及全血凝固时间。结果 :疗效改善率 88.5 %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 (X± s)全血粘度 (高切 ) P<0 .0 5 ,全血粘度 (低切 ) P<0 .0 5 ,血浆比粘度 P<0 .0 1,36例在治疗期间未出现出血副作用 ,且全血凝固时间无超过正常值 2倍以上者。结论 :肝素注射液隔日一次静脉滴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显著 ,实验室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且出血副作用少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本组采用小剂量肝素钙治疗经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总有效率80%。对其中的亚型劳累型及自发型疗效分析,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小剂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能是抗凝,防止原来血栓增大和新的血栓再形成,保护冠状动脉内皮、抗自由基、抗血小板及降血脂等综合作用,增加冠脉血流量,啬心肌血氧供应,从而使心绞痛得以控制或缓解。本组除有少数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外无其它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属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重急症,我院对31例该病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总有效率96.8%,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1例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50~70岁,初发劳累性心绞痛10例(32.3%),恶化劳累性心绞痛8例(25.8%),自发劳累性心绞痛10例(32.3%),梗死后心绞痛3例(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