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卫  邓俊  陆忠华  周颜  王娟华  姚悦萍  顾岚  周敏 《肝脏》2014,19(1):28-3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随访生存期,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6%、32.7%、22.7%,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相关因素包括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癌栓、肿瘤病灶类型、肿瘤累计直径、碘油沉积类型;多因素分析与预后相关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碘油沉积类型。结论 TACE术前相关因素的评估对预测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2月-2006年2月,我院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蔚  胡宗鉴  李传厅 《肝脏》2004,9(2):115-115
我院自1990年12月~2 0 0 3年5月对12 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择12 0例经B超、CT或肝细胞活检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男94例,女2 6例,年龄17~78岁,平均49.3岁。肝功能按Child Pugh分级,A级78例,B级2 4例,C级18例。HBsAg阳性97例,甲胎蛋白(AFP) >2 0 0 0 μg/L 14例,>40 0 μg/L 66例,持续低水平阳性2 1例,阴性19例。肿瘤为块状型65例,结节型3 7例,弥漫型18例,肿瘤为2 .5cm×3 .0cm~12 .5cm×16.8cm。合并门脉癌栓13例,均无远处器官转移。按1997年全国肝癌会议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HBsAg阳性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疗效和预后的价值。 方法 将62例HBsAg阳性的中、晚期HCC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α1b(IFN-α1b)联合TACE治疗组31例,TACE组31例,对两组病例HBV DNA阴转率、临床疗效及肝内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TACE IFN治疗组31例患者中,17例(54.8%)患者治疗结束后HBV DNA阴转,而TACE组31例患者中,没有HBV DNA阴转;患者随访2年,TACE IFN治疗组1、2年的肝内复发率分别为16.1%、29.0%,明显低于TACE组38.7%、61.3%,x2值分别为3.97、6.51,P值均<0.05。而TAGE IFN治疗组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9%、74.2%,明显高于TACE组61.3%、38.7%,x2值分别为3.97,7.94,P值均<0.05。 结论 在HBsAg阳性的HCC患者TACE后,联合应用IFN治疗,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减轻介入化疗后肝脏损害,降低肝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前后的肝动脉化疗栓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已取得显著的进展,肝癌切除术是根治性治疗的最有效手段,也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然而切除率低和复发率高仍是制约肝癌手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以外科治疗为中心与各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优化组合的综合治疗日益发展,成为进一步提高肝癌疗效的新途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在肝癌的综合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体肝脏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供,原发性肝癌的血供90%以上来自肝动脉。肝动脉阻断后,肝癌血流减少90%~92%,肿瘤发生严重缺血坏死而缩小,但正常肝组织血流量仅减少…  相似文献   

6.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大肝癌10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5例大肝癌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Hepatic arteial chemoembolization,HAE)治疗,化疗栓塞剂用阿霉素、5Fu加碘油。以寿命表法统计半年、1年、2年、3年生存率为52.4%,27.5%,14.7%,12.2%。其中以导管栓塞组65例和手术中栓塞组40例比较,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值得推荐作为首选的姑息性治疗肝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亚洲大多数肝癌病人有肝硬化及不同程度的脾亢。因脾力引起的白细包减少常影响化疗的进行和病人的预后。为了改善肝癌合并脾亢病人的预后,我们从1994年始,联合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病人,疗效令人满意。今报告如下。三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17~69岁,经超声、CT、核磁共振(MRI)、血管造影和化验等检查,均符合肝癌临床诊断标准,并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肝功分级为:ChildA级14例,B级12例,C级《例。所有病人均有门脉高压、脾肿大并伴有白细胞减少和血小…  相似文献   

8.
肝脏是恶性肿瘤最易发生转移的器官 ,尤其是对原发于消化道的肿瘤。我们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转移肿瘤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就影响预后的因素作一分析。一、资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 :转移性肝肿瘤患者 70例 ,其中 6例失去随访。6 4例中男性 44例 ,女性 2 0例。年龄 2 8~ 80岁 ,平均5 5 7岁。原发肿瘤手术切除者 35例 ,未行手术切除者 2 9例。有肝外转移者 37例。 4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其余经B超、CT、核磁共振、内窥镜或实验室检查确诊。 46例中腺癌39例 ,鳞癌 2例 ,透明细胞癌 1例 ,平滑肌肉瘤 3例 ,恶性黑色素瘤 1例。2 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疗效.方法 将86例肝癌术后的高危复发患者分为干预组(TACE治疗组)和对照组(未行TACE治疗组).术后高危复发的标准为:①单发病灶>5 cm;②病灶数≥2处;③术后病理检查有镜下癌栓.符合其中任意一条为术后高危复发患者.干预组术后1~2月行TACE治疗.结果 ...  相似文献   

10.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经肝动脉造影(DSA)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再行TACE。对患者术前、术后临床表现、肝功能、AFP进行比较,随访生存时间。结果TACE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AFP下降者127例,恢复正常者61例,无变化28例。1年生存期79.4%、2年51.8%、3年41.3%、4年以上21.2%。结论TACE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可重复进行,可明显提高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07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4例行TACE治疗的中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检验;各影响因素行单因素Cox分析,再用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40个月,患者0.5、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6%、74.2%、15.5%、4.1%,中位生存时间为482 d。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大小、有无门静脉癌栓、肿瘤临床分期是HCC患者TACE预后的影响因素(P值均0.001);进一步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临床分期、术前血清AFP水平、门静脉癌栓是HCC患者TAC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值分别为7.428、7.699、15.235、5.803,P值均0.05)。结论肿瘤大小、肿瘤临床分期、术前血清AFP水平、有无门静脉癌栓是HCC患者TAC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临床判断预后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单药化疗栓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经导管动脉单药栓塞治疗65岁以上老年人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并与化疗药物常规用法治疗的患者(对照组)比较,探讨适合老年人肝癌经动脉内化疗栓塞方案。方法治疗组4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用表柔比星40mg与碘化油配制成碘油化疗药物乳化剂,经导管向肝癌供血动脉注入,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该动脉;对照组4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给予常规用法化疗药物,丝裂霉素12mg,5氟尿嘧啶10g分别加入60ml生理盐水中经导管向肝癌供血动脉灌注后,再用治疗组方法予以化疗栓塞。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分别为727%和738%(P>005)。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3%、591%和364%,对照组分别为786%、643%和357%(P>005)。治疗组肝、胃肠、血液系统毒性分级标准均较对照组低。结论老年人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中,单药化疗栓塞毒性小,并可取得与常规用量化疗药物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152例行TACE治疗的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TACE术后肝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栓塞后综合征等发生情况,分析生存期资料与影响预后的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0(95%可信区间:4.4~5.6)个月,6、12、18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7%、18%和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类型、肝两叶累及、远处转移和Child-Pugh分级是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TACE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χ2值分别为5.108、11.542、6.036、12.319、22.574,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类型、远处转移和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值分别为11.243、5.021、7.651、25.876,P值均0.05);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发生肝衰竭的唯一影响因素是Child-Pugh分级(P=0.015)。结论在肝功能良好的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TACE是安全有效的。肿瘤大小、肿瘤类型、远处转移、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患者生存的最主要因素,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患者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结合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 DCRT)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  1 998年 5月至 1 999年 1 2月 ,81例不能手术切除的HCC患者 ,采用非随机分组方法 ,综合治疗组 4 1例采用TACE结合大分割 3 DCRT ,对照组 4 0例单独行TACE治疗 ,观察近期疗效 ,生存分析用Kaplan Meier法 ,两组生存率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 ,综合治疗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缓解率分别为 85 .4 %和 6 5 .0 % (P <0 .0 5 )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90 .2 %、75 .6 %、4 4 .6 %和 89.7%、5 8.7%、2 4 .0 % ,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4 39)。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36和 2 7个月。综合治疗组中 ,Child分级、临床分期及肿瘤直径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P <0 .0 5 )。结论 综合治疗组较对照组有较好的疗效。综合治疗组中Child分级、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HCC)病情进展迅速,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较晚期或合并肝硬化,失去了外科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介入治疗成为肝癌目前非外科手术治疗的丰要手段.目前介入治疗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n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由于TACE后仪有部分肿瘤组织完全坏死而不能一次性杀火肿瘤细胞,肿瘤易复发,故通常需要多次重复治疗.准确评价手术疗效并早期诊断肿瘤复发对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对目前磁共振成像(MRI)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的疗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材料和方法对19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进行了肝动脉化学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ACE灌注化疗药物丝裂霉素C20mg,5-氟尿嘧啶l000~l500mg,顺铂60—80mg,栓塞剂为40%碘化油,治疗1~3次;三维适形放疗应用Topslane计划系统,6MV—X直线加速器实施治疗,4~8个适形固定野,计划靶体积13.3~907cm^3,总剂量30~48Gy,每次4~7Gy,连续照射6~10次。结果近期有效率(CR+PR)74%.1、2年生存率分别为79%和42%,治疗前后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肝动脉化学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疗能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但不增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肝颗粒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HBV DNA阳性原发性肝癌(HCC)的效果及其预后。方法:HBV DNA〉10^3IU/ml的HCC患者126例,均予核苷类似物药抗病毒治疗,并随机分为TACE联合健肝颗粒的治疗组(62例)和TACE治疗的对照组(64例),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HBVDNA定量、实体瘤体积变化和两年生存率。结果:治疗两年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且治疗组患者两年生存率比对照组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体瘤缩小和HBVDNA定量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肝颗粒联合TACE治疗可改善HCC患者的肝功能,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巨块型肝癌伴后腹膜侵犯病变的滋养动脉血供来源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特点,探索完全性阻塞肿瘤血液供应的方法.方法 对75例巨块型肝癌伴后腹膜侵犯病变的患者通过肝动脉途径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并行完全性化学治疗栓塞术,对其病变区的碘油沉积与CT或MRI的结果显示不符合者,找寻其潜在的肿瘤滋养动脉并行超选择性插管化学治疗栓塞术,术后行CT或MRI检查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75例巨块型肝癌后腹膜侵犯病变患者首次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术前发现14例分支供血,经1~4次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治疗后发现61例分支供血.后腹膜病变大部分或全部由肝外侧支动脉滋养的患者分别为24例、51例.后腹膜病变滋养动脉为右侧膈下动脉后支48例,为右侧肾上腺动脉25例,为右侧第1腰动脉2例.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插管成功75例.栓塞术后3~6个月CT复查,病变区碘油完全充填72例、大部分充填3例,病变明显缩小、缩小、变化不明显分别为55例、15例、5例.术后6、12、24、36个月生存人数分别为68、61、37、30例.结论 超选择性插管行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肿瘤滋养动脉完全性充填栓塞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肝动脉灌注羟基喜树碱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和灌注化疗药物羟基喜树碱、5FU、丝裂霉素(MMC)、顺铂治疗(TACE)进展期肝癌(HCC)21例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应用TACE治疗21例中晚期HCC患者,其中Ⅱ期15例,Ⅲ期6例.结果接受TACE患者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9%,平均生存期91mo,半年和一年生存率分别为715%和424%.Ⅱ期患者获得的平均生存期、半年和一年生存率分别为105mo,867%,60%;明显优于Ⅲ期患者的53mo,367%,0%(P<001).多次治疗的平均生存期为112mo,明显优于单次治疗的68mo(P<001).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下降和肝功能异常.结论羟基喜树碱经肝动脉灌注联合栓塞是治疗进展期HCC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Cytokin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angiogenesis, inflammation, and cell growth.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ytokine change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patients receiving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Methods

Forty-one TACE-näive HCC patients receiving 73 sessions of TACE and 30 healthy controls were studied. Serum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interleukin-6 (IL-6), interleukin-8 (IL-8),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angiogeni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 before and at 1, 3, 5, 7, and 14 days after TACE as well as clinical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Baseline serum levels of VEGF, bFGF, IL-6, IL-8, and TNF-α in HCC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whereas EGF and TGF-β1 levels were lower compared to those in healthy controls (p < 0.05 for all). Serum IL-6 increased rapidly and peaked on day 1 after TACE administration, whereas VEGF increased more slowly and peaked on day 14 after TACE administration. Patients with post-TACE fever had higher serum IL-6 levels on days 1, 3, and 5 (p < 0.005 for all). Patients with pre-TACE serum VEGF < 200 pg/ml had a longer survival than those with pre-TACE serum VEGF levels ≥ 200 pg/ml (22.2 months vs. 11.6 months, p = 0.014). Cox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baseline serum VEGF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survival for HCC patients receiving TACE.

Conclusions

TAC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modulation of serum angiogenic, inflammatory, and cell growth cytokines in HCC patients. Serum IL-6 correlates with post-TACE fever, and baseline serum VEGF independently predicts patient surviv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