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Zheng SX  Xu JS  Pan XH  Hu XL 《针刺研究》2012,37(1):53-58
目的:比较常态下胃经与其两侧旁开的非经对照点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有无差异以及电针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对21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观察。先将418-1型测试探头固定在所要测试部位,然后将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胃经的上巨虚、梁丘、阴市、伏兔4个穴位和阴市与伏兔中点的非穴位点及其左右旁开1cm对照点插至1cm深度,导入光纤,尽量减少直射光的干扰,分别检测常态下及电针足三里时经脉线与非经脉线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情况。结果:①上巨虚、梁丘、阴市、伏兔4个穴位和阴市-伏兔中点的非穴位点的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都高于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P<0.01);②与电针前比,电针后胃经线下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针前略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电针刺激可以使胃经循行线下的微循环更加均匀、顺畅。结论:沿胃经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电针刺激可以使胃经循行线下的微循环更加均匀、顺畅,证实深部组织中的血流是形成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主要热源,也可能是经脉参与人体机能调节活动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常态下督脉线下不同深度组织氧分压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变化,探讨与督脉路线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沿督脉循行线取中枢、至阳、命门、第四胸椎棘突下、第十二胸椎棘突下5个测试点,测试深度分别为皮下1、1.5、2cm,在测试点左右两侧旁开1.5-2cm处各取1个非经对照点。连续观察电针前、电针腰阳关穴时及电针后的组织氧分压变化情况。结果:正常生理状态下,沿督脉线循行部位不同深度的组织氧分压均显著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其中在皮下1.5cm深度,有极显著差异(P<0.01)。电针督脉腰阳关穴时,督脉线上皮下1cm与1.5cm深度的组织氧分压显著降低;电针后,组织氧分压于1cm、1.5cm深度极显著降低(P<0.01),于2cm深度显著降低(P<0.05)。而两侧旁开非经对照部位的组织氧分压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常态下督脉循行线下不同深度组织中的能量代谢较其两侧非经对照部位旺盛,电针可以使沿经组织的能量代谢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常态下督脉经线上与其两侧旁开的非经对照点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有无差异。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对53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观察。测试皮肤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时,将型号为412的测试探头直接固定于被测试部位的皮肤,保持无压力接触;测试深部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时,将型号为418-1的测试探头固定在测试部位,将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插至所要测试的深度,导入光纤,同时尽量减少直射光的干扰。结果:(1)督脉线上的命门、脊中、至阳、身柱4个穴位和第12胸椎水平1个非穴位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要比其两侧旁开1 cm的非经对照部位高(P<0.01)。(2)督脉线上的命门、脊中、至阳、身柱4个穴位和第12胸椎水平1个非穴位的深部1、1.5、2 cm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要比其左右两侧旁开1 cm非经对照部位高(P<0.05)。(3)对督脉命门穴的观察发现,在深度达2.5 cm处,经穴与非经对照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沿督脉循行线的皮肤和深部组织中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深度在皮表至皮下2 cm之间。说明皮肤表面的微循环血流是形成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的直接热源,而深部组织中的血流则是形成IRRTM的主要热源。  相似文献   

4.
针刺时督脉线下深部组织中氧分压变化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健康人督脉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变化,探讨与督脉路线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沿督脉循行线取5个测试点,测试深度为皮下1.5cm,其中3个为经上穴位(中枢、至阳、命门),2个为经上非穴位点(第4胸椎棘突下、第12胸椎棘突下);在测试点左右两侧旁开1.5~2cm处各取1个非经对照点,从而形成5个横向测试水平。观察电针前、电针腰阳关穴时及电针后各测试点的氧分压变化情况,连续记录60min。结果:电针前,沿督脉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的氧分压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腰阳关穴时,督脉线上测试点的氧分压与电针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电针后的氧分压与电针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两侧非经对照点的氧分压电针前、电针时及电针后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前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能量代谢较其两侧非经对照部位旺盛,电针可以使沿经组织的能量代谢进一步增强,提示经脉可能是与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和传递相关的某种通道。  相似文献   

5.
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方法 :利用改进型的氧传感针 ,对 2 8名志愿者沿督脉线及其两侧旁开约 2 .5cm的非经对照点共五个水平组织中的氧分压进行了检测 ;并在自然状态下对志愿者背部进行了红外摄像观察。结果 :沿督脉红外辐射轨迹的部位 ,其深部组织的氧分压也较其两侧的非经对照点高 (P <0 .0 5)。结论 :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能量代谢旺盛 ,可能是产生沿该经脉的红外辐射轨迹的一个重要原因。提示经脉可能是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和传递相关的某种通道。  相似文献   

6.
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温度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方法:利用针型温度传感针,对32名志愿者沿督脉线及其两侧旁开约2cm的非经对照点共5个水平的皮肤及深部组织的温度进行了检测,并在自然状态下对志愿者背部进行了红外摄像观察。结果:沿督脉红外辐射轨迹的部位,其皮肤及深部组织的温度较其两侧的非经对照点高(P<0·05)。结论:沿督脉循行线皮肤及深部组织的温度都较高,说明该部位的能量代谢可能较为旺盛,这可能是产生沿督脉红外辐射轨迹的一个重要原因。提示经脉可能是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和传递相关的某种通道。  相似文献   

7.
针刺时大肠经线下深部组织中氧分压与温度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常态下大肠经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与温度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变化,探讨与大肠经线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沿大肠经循行线上取6个测试点并分为3组,并在各测试点内外1.5cm~2cm处各取1个非经对照点。测试深度为皮下1.5cm。连续同步记录氧分压与温度60min,观察其在电针前、电针合谷穴时及电针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情况下沿大肠经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氧分压与温度均显著高于两侧非经对照点。电针合谷穴时,大肠经线上测试点氧分压显著降低;温度降低(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电针后,氧分压非常显著降低;温度显著降低。而两侧非经对照点无显著的变化。结论:常态下大肠经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能量代谢及温度都较其两侧非经对照部位旺盛,电针可以使沿经组织的氧利用率提高,能量代谢进一步增强,提示经脉可能是物质、能量与信息转换和传递通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了解经脉线下深部组织温度的分布是否具有共同的规律,为探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组织温度测试仪”,对25名健康受试者心包经前臂段经线上郄门穴、郄门穴上2寸、郄门穴上4寸三点及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部位皮下1cm处深部组织温度进行检测,并进一步观察激光照射内关穴对它的影响。结果:心包经前臂段经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温度多数高于两侧旁开非经对照部位,但也有低于两侧旁开非经对照部位者,有循经的表现;激光照射内关穴时经脉线上的温度上升较非经线快,停止照射后还可持续一段时间。结论:经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温度与两侧旁开的非经对照部位显著不同,有循经分布的特点;激光照射穴位,温度反应有沿经传导的趋势,说明经脉组织可能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本实验结果为阐明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提供一方面的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   

9.
心包经前臂段经脉线下深部组织温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经脉线下深部组织温度的分布是否具有共同的规律,为探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组织温度测试仪",对25名健康受试者心包经前臂段经线上郄门穴、郄门穴上2寸、郄门穴上4寸三点及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部位皮下1cm处深部组织温度进行检测,并进一步观察激光照射内关穴对它的影响。结果:心包经前臂段经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温度多数高于两侧旁开非经对照部位,但也有低于两侧旁开非经对照部位者,有循经的表现;激光照射内关穴时经脉线上的温度上升较非经线快,停止照射后还可持续一段时间。结论:经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温度与两侧旁开的非经对照部位显著不同,有循经分布的特点;激光照射穴位,温度反应有沿经传导的趋势,说明经脉组织可能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本实验结果为阐明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提供一方面的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与手阳明大肠经线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31名健康志愿者,沿手阳明大肠经脉循行线上取5个测试点,测试深度为皮下1.5cm,其中3个为穴位(臂臑、手五里、手三里),2个为经上非穴位点(曲池-臂臑中点、曲池-阳溪中点);同时在各测试点内外1.5~2cm处各取1个非经对照点,形成5个横向测试水平。观察电针前、电针合谷穴时及电针后各测试点氧分压的变化情况,连续记录60min。结果:正常情况下沿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氧分压非常显著地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P0.01)。电针合谷穴时,手阳明大肠经线上测试点氧分压降低,与电针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后手阳明大肠经上氧分压与电针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而两侧非经对照部位,电针时、电针后各测试点的氧分压与电针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常态下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能量代谢较其两侧非经对照部位旺盛,电针可以使沿经组织的氧利用率提高,能量代谢进一步增强。提示经脉可能是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和传递相关的某种通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健康人体本态下背部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及艾灸命门后对其影响,为经络(穴)的特异性及灸法的作用原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19例健康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激光散斑血流视频监测系统监测安静状态下艾灸命门30 min、灸后30 min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探寻督脉皮肤微循环灌注量特征。结果:安静状态下健康人体督脉皮肤血流微循环灌注量高于膀胱经第一侧线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P<0.05);艾灸命门可使健康人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升高。结论:督脉与膀胱经穴位微循环灌注量存在差异;艾灸命门后,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可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余洁 《中医药学刊》2014,(10):2558-2560
目的:探讨针灸辅助全凭静脉麻醉对冠心病行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冠心病行腹部手术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针灸组(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全凭静脉麻醉;针灸组患者则在行常规全凭静脉麻醉前给予针刺穴位30 min,并持续辅助全身麻醉至手术结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心电图ST段改变、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等。结果:针灸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和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后30 min、60 minHR和MA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60 min和手术完成后30 minST段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但针灸组患者手术完成后30 minST段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完成后Cor、NE、E及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针灸组患者麻醉前和手术完成后Cor、NE及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患者手术完成后cTnI较麻醉前显著提高,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辅助全凭静脉麻醉可有效降低冠心病行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3.
任旭  周国平  唐曦  刘小卫 《新中医》2011,(6):104-106
目的:观察整体经络针刺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整体经络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2疗程评价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的体重、体重指数、脂肪百分率的变化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脂肪百分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后2组比较,体重、体重指数、脂肪百分率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近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6.7%,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整体经络针刺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操作简单易行,疗效明显,患者依从性好,有其合理性、科学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刺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刺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为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方案选择患者。针刺人中穴(治疗组120例)、针刺委中穴(对照组120例),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总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明显,取穴人中疗效优于委中。  相似文献   

15.
项排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项排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采用项排针治疗,取风池穴,颈47夹脊穴(47夹脊穴(4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及其外侧旁开1寸。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取风池穴和颈4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及其外侧旁开1寸。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取风池穴和颈47夹脊穴,1个疗程后观察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为89.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排针加强了颈部的针刺刺激量和效果,对颈部经脉气血的调节、颈部筋肉血运的改善,起着良好的治疗作用,从而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缓解肌肉痉挛,达到解除疼痛、通经活络、畅通气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刺从脾胃论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从脾胃论治神经根型颈椎病(兼有脾虚证候者)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传承和验证经典理论。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兼有脾虚证候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取穴从脾胃论治;对照组采用常规循经取穴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5次、治疗10次后采用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和疼痛、麻木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和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木分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痊愈率和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和对照组都可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兼脾虚的症状,但从脾胃论治的取穴方法优于常规循经取穴法,能较快缓解患者的疼痛、麻木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与胃电节律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观察对象为120例胃食管反流病合格受试者。治疗组60例患者行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电图的分析,评价背俞指针疗法对胃电节律的影响;同时检测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任督二脉穴位皮温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主频率、主导功率均较治疗前增高显著(P〈0.01),有统计学差异;节律紊乱系数均较前下降显著(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第7天、第14天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均较治疗前上升明显(P〈0.05);而对照组则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第14天与第7天相比任脉穴位皮温下降明显(P〈0.05)。结论背俞指针疗法能提高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可增强胃主频率、主导功率,减少胃电的紊乱系数;这一作用考虑与背俞指针治疗改善任督二脉交会,改善脾胃、肝胆枢机,补元气、泻阴火促进胃动力进而改善胃电生理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放血、耳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理。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放血、耳针治疗,体穴取L3~L5夹脊为主;放血穴位取L3~L5棘突下、委中或阳陵泉、阿是穴;耳穴取耳尖、内分泌、肾上腺、腰椎等。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与治疗组中针刺疗法相同。连续治疗2个疗程进行疗效对比,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为8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放血、耳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外周阻断"的观点,为阐明经络现象的机理和经络的实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对59例患者在针刺昆仑穴的同时按实验要求依次压迫承扶、肾俞、膈俞,以压迫3穴旁开1cm处作为对照组,采用TCD观察压迫前后及解除压迫后对椎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的影响.结果:针刺同时压迫穴位可明显阻断针效,而压迫对照组则不能阻断针效,均P<0.01.结论:压迫膀胱经不同段的穴位均可阻断针刺的效应,这种阻断效应只有施加在经线上才能表现出来.提示针刺过程中外周可能确实存在某种"循经行进的实质性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