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应用两套CR系统,提出了计算机X线摄影(CR)各环节必须遵循的操作规程,它是保证CR图像质量及CR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X线摄影(CR)概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a)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CR及传统X线摄影各500例,并对比分析膝关节摄影KV、mAs值,总结CR成像技术之特点。结果:CR系统可与已有的各种x线设备配套使用,实现传统X线摄影的数字化升级;500例CR与传统X线摄影图像质量比较,甲级片51.8%/39.6%,乙级片37.2%/46%,丙级片9.6%/12%。废片0.6%/2.4%:CR强大后处理技术,明显提高图像密度分辨力。CR曝光量略高于传统X线摄影。结论:CR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具备数字影像特点:CR图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X线片。随着影像板(IP)老化、X线曝光量增大等为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X线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2 0 0 2年 7月引进计算机X线摄影 (CR)设备已检查病人约 12 0 0 0人次 ,现就CR的特点与传统X线摄影在重检率 (重拍率 )、病人X线的曝光剂量、影像的诊断信息等方面进行比较。1 设备与方法1.1 设备与材料 传统X线摄影采用TOSHIBAKXO - 15R 6 4 0MAX线机 ,以AGFA医用X线感绿片为探测器 ,接受X线曝光后 ,经KODAKM 7BE自动洗片机冲洗而形成图像。CR采用AGFA数字化成像设备 ,以成像板 (im ageplate)为探测器 ,接受X线照射后 ,经过激光阅读器扫描 ,使模拟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馈入…  相似文献   

5.
文中介绍了 CR摄影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做法,目的是保证 CR摄影的图像质量,充分发挥计算机 X线摄影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X线摄影的影像质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影像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屏-片系统摄影方式.目前,CR摄影正在多数医院广泛应用,CR摄影的图像较普通X片摄影更清晰,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丰富的影像细节[1].CR摄影方式是X线摄影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如何更好的利用CR摄影技术,发挥CR摄影的优势来获得清晰的影像,是CR摄影的关键.本院2002年安装、使用了AGFA ADC COMPACT CR系统,我们结合2年多的使用经验,针对CR摄影中提高图像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做一介绍,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 (CR)在骨骼系统的应用。方法 抽取CR骨骼影像和普通骨骼片各 5 0 0 0例 ,对图片质量进行分析 ,分别统计甲乙丙级及废片率 ,同时对骨骼之间细微结构显示率进行评价。结果 ①CR甲级片率 78.2 % ,乙级片率 1 6 .8% ,丙级片率 5 .0 % ,废片率 0 %。②普通X线骨骼片甲级片率 41 .1 % ,乙级片率 44 .3 % ,丙级片率 1 3 .3 % ,废片率 1 .5 %。结论 CR影像诊断图质量好于普通X线、成像快捷、有利于放射诊断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X线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传统X线摄影已远不能适应临床的需求 ,计算机X线摄影 (Computedradiography ,CR)应运而生。本院 2 0 0 2年 8月引进美国柯达公司研制的 90 0型CR ,至 2 0 0 3年 3月 ,已完成 2 4 0 0 0例摄影。现对CR摄影的图像质量与传统X线片的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并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院 2 0 0 2年 8月~ 12月所摄CR片中按顺序抽取 10 0 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 6 79例 ,女 32 1例。年龄 5~ 85岁。胸片 5 6 4张 ,头颅四肢片 2 36张 ,其他及特殊造影片 2 0 0张。本院 2 0 0 1年 8月~ 12月所摄的传统X…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华 《西部医学》2009,21(1):110-111
目的通过对计算机X线摄影(CR)图像质量分析,发现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修正,提高影像质量。方法抽取我院进行质量控制前后计算机X线摄影(CR)图像各1000例,由3位高年资技师对影像进行分析,分别统计甲、乙、丙级片和废片率,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第1组甲片率77.3%、乙片率17%、丙片率5.7%、废片率0%;第二组甲片率92.1%、乙片率6.7%、丙片率1.2%、废片率0%。实行质量管理后甲片率上升了14.8%、乙片率下降了10.3%、丙片率下降4.5%;位置不正、摄影条件、异物、伪影、录入信息错误、后处理不当是乙、丙片产生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诊断设备、器材的各种性能和指标进行检测和维修,并对图像制作过程监测和加以校正,可以获得高质量图像以满足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此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不同显示格式及不同观察系统的计算机 X线照片对泌尿系结石观察者的检出情况。1 影像获取及显示采用 FCR- 90 0 0型获得直接数字投照 X线照片影像。用1 4英寸× 1 7英寸 (36 cm× 43 cm) ST- V成像板 (富士 ,2 0 2μm/像素 ) ,1 760 bit× 2 1 4 0 bit× 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50例病人用CR和普通X线分别摄影,对所用条件和所得照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R的曝射剂量比传统X线检查的剂量可以降低1/3-1/2,且CR照片质量较传统X线检查的照片质量有很大的提高.结论CR质量较传统X线摄影质量高,剂量低,CR取代传统X线摄影将是影像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X线成像在X线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X线成像(CR)把传统X线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在提高影像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患者和放射人员的辐射剂量.我院2005年7月引进CR系统,经过近26个月使用,总曝光达120 000余次.对第1批成像板(IP)更换前各部位的摄影进行图像质量分析,对保证CR图像质量及临床价值取得了一些经验,并抽取2007年3月3 400张胶片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X线摄影(CR)是通过IP板(存储荧光体)替代传统胶片增感屏来照相,再将存储于IP板上的X线信号用激光扫描转换成电信号,经过计算机工作站处理信号获取数字化检查影像,然后通过网络将数字化影像传送到激光相机,记录于胶片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时振杰 《中原医刊》2011,(8):99-100
目的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CR)与普通X线摄影(CF)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3例胸部外伤患者的胸部CR片与CF片进行分析,比较二者在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等胸外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CR片发现单纯肋骨骨折27例,骨折并发气胸4例,骨折并发血气胸5例;普通X线平片发现单纯肋骨骨折18例,骨折并发气胸3例,骨折并发血气胸3例:结论在胸部外伤检查中CR系统比普通X线摄影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传统的放射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将普通X线摄影的模拟图像转化为被量化处理的数字图像,比普通X线摄影曝光宽容度大,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动态范围广,信息量多,使传统X线摄影技术及图像质量发生质的飞跃.本文旨在探讨CR临床应用体会及其影像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魏杰  于连水 《中原医刊》2005,32(14):56-57
目的探讨CR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体会。方法于2004年4月在原有X线设备基础上配套启用CR-900系统及图像处理系统以来进行CR检查8000例,并与同期普通X线照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现传统X线摄影的数字化升级,甲级片率80%以上,废片率为零,收到良好应用效果。结论引进CR系统,投资较小,在不淘汰原有X线设备的情况下实现了普通X线摄影的数字化升级,具有广泛而普遍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为将来RIS系统、HIS系统及PACS系统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部计算机 X线摄影质量控制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胸部影像质量.方法:选择质量控制前后胸部 CR照片各 100例,评价胸部七个部位的显示情况.结果:经统计学χ 2 检验 , 质量控制前后胸部 CR照片两者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 2=7.44, P<0.01),质量控制后胸部 CR照片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对胸部计算机 X线摄影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胸部 CR影像质量明显提高.摄影技术是胸部 X线成像的关键,可以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胸部影像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8.
由于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飞速发展致使X线摄影影像系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被广泛应用. 计算机X线摄影采用数字技术,动态范围广,有很宽的曝光宽容度,由于数字和电子控制使得最终影像与放射剂量分离,摄影条件容易掌握 . 有人以为计算机X线摄影的摄影条件的选择不再重要了.本文对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的摄影条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X线摄影 (Computedradiography ,CR)自1982年日本富氏胶片公司首先开发应用以来 ,由于它比传统X线摄影降低了X线对人体的照射 ,减少了X线对人体的伤害 ,图像质量卓越 ,诊断信息丰富 ,因而逐渐被临床接受[1] 。CT、MR、核医学等近代医学影像技术早已数字化了[2 ] ,超声诊断设备也有许多实现了数字化 ,由于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其多样化 ,在医院占影像 70 %~ 80 %的传统X线平片不再象以往受到重视[3] ,而CR可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用FCR系统一年来 ,照片图像质量和显示能力显著提高 ,扩大了诊断范围…  相似文献   

20.
<正>1981年成像板(imaging plate,IP)研制成功,使得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的开发成为现实。1990年物理学家认识到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将是X线数字成像的一个突破性技术。1997年以来,在北美放射年会上先后出现了直接转换式平板探测器和间接转换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