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管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标志物(tumor m arker,TM)主要是指癌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或是宿主对体内新生物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通过测定其存在或含量可辅助诊断肿瘤、分析病程、指导治疗、监测复发或转移、判断预后,这类TM称为“体液TM”。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分子水平发现,基因结构或功能的改变以及具有一定生物学功能的基因产物的非正常表达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由于这些物质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如激素受体、生长因子受体、白血病表型、分子基因等,故把这类物质称为“细胞TM”。由于肿瘤发生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肿瘤标志物,英文为Tumor Marker,缩写为TM,是指由肿瘤细胞产生,可以进入体液,能够反映肿瘤细胞特点的物质,就是一些生物分子。严格上说,这些生物分子应该只存在于肿瘤细胞或组织,而不存在于正常的细胞或组织中。由于它们的存在,我们通过某种技术或方法检测到它们,就说明极有可能患上了肿瘤;在某个器官发现了这种标志物,就提示这个器官患上了某种肿瘤。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概念肿瘤标志物(Tumormakers)是指一类由恶性肿瘤细胞合成、分泌并释放入血液和/或体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资料表明,肿瘤标志物是细胞癌变过程中某些阶段中所再现的特征分子组分。是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被激活的基因组产物。肿瘤细胞的标志物区别正常组织成份之处在于它只表达数量和表达时间、空间上有一定差异而且。肿瘤标志物表达的顺序具有一定模式。肿瘤从癌前状态发展到早期肿瘤,最后到晚期肿瘤及有转移出现时都伴有不同性质的标志物出现。自60年代发现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以来,有许多人类恶性肿瘤的标记用来发现并鉴别…  相似文献   

4.
肿瘤标志物是标示肿瘤存在的一些生化物质,从临床角度出发,主要是指那些在血浆或体液中可以检测到的有关物质。肿瘤标志物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由肿瘤组织产生,肿瘤与宿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两类。现有的肿瘤标志物主要应用在以下方面:辅助临床诊断,观察治疗的反应;在病情随访中尽早发现肿瘤复发、转移以及预后判断等。  相似文献   

5.
梁雪 《实用肿瘤杂志》2011,26(4):422-426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明显上升。由于其起病隐匿,早期诊断率较低,临床治疗效果差,是目前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标志物是存在于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一类物质,对肿瘤患者的筛选、诊断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监测都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临床所用的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缺乏敏感性并缺少特异性,因此寻找有价值的胰腺癌的早期标志物已成为临床上的一个难题。本文对在临床诊断中胰腺癌血清和胰液肿瘤标志物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新兴的研究方向如糖生物学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NY-ESO-1是癌-睾丸抗原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但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目前已经发现了20多个抗原表位,并在多种肿瘤患者体内检测到自发性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NY-ESO-1的表达及体内自发性免疫应答被证实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关联。NY-ESO-1被认为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抗原,以NY-ESO-1抗原为靶点的肿瘤治疗性疫苗、TCR基因修饰的T细胞、CAR修饰的T细胞等临床研究相继开展,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蒋晓睿 《四川肿瘤防治》2007,20(1):53-56,75
细胞因子是生理条件下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近年来,研究特异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但抗肿瘤因子大多侧重于大分子的免疫调节物质,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因子除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直接作用外,主要还参与免疫调节,调动机体的免疫机制杀伤肿瘤细胞;这些生物因子杀伤肿瘤细胞的选择性较差,整体治疗时,对机体正常细胞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低分子天然抑瘤物(LMW.NTS)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组织和体液中,它们可能是细胞内特定合成的或生化代谢的中间产物,能以单聚体或多聚体方式存在,分子量小于10.0KD,能选择性地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对机体正常细胞一般无毒副作用。现将近年来对不同组织中的低分子肿瘤抑制物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方面的研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或直接释放细胞组成成份,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为肿瘤标志物。基于这类标志物具有生化免疫特性,故可利用该特性而应用于肿瘤诊断。然而要确立任何一种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肿瘤标记物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标记物是1978年由Herberman在美国召开的人类肿瘤免疫诊断会议上提出的。次年在英国第七届肿瘤发生生物学和医学会上被大家确认 ,并应用于临床。肿瘤标记物的发现 ,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反映病程、指导治疗、评估疗效、监测复发或转移以及提示预后等方面 ,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指标和希望。特别是多种指标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的筛查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肿瘤标志物及类型肿瘤标志物(Tumormarker,TM)系仅存在于肿瘤组织和细胞的特种物质 ,其性质与正常组织和细胞所表达的物质和抗原有…  相似文献   

10.
宋伟祥 《抗癌》2016,(1):36-37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产生和释放的一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类、糖类和酶类。它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组织、血液、体液以及排泄物中,可采用生化、免疫学以及基因组学等方法对其测定。在临床中,主要通过化验血液、尿液、胸腹水或肿瘤组织查出。比较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CA153、CA199、CA724、CA211、CA50、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  相似文献   

11.
焦宪法  秦建领  王锋  王宁  王国斌 《癌症》2002,21(11):1261-1262
端粒酶是目前发现的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肿瘤端粒酶平均阳性率为80%左右,而在正常组织中几乎检测不到端粒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抗原是一种广泛表达于上皮系统恶性肿瘤的糖蛋白,可脱落于体液中,而在正常上皮系统组织中无表达,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肺癌痰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肺癌痰液中端粒酶和T-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组织自体荧光诊断肿瘤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荧光物质又称生荧团,广泛存在于人的组织或体液中,如色氨酸,酪氨酸及含有这些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体内的许多酶和辅酶,嘌呤,嘧啶,卟啉等代谢产物均为产生自发荧光的物质基础。由于肿瘤的发生及代谢多方面的特殊性,导致某些物质的变化,从而产生荧光波谱的特殊变化,主要表现为荧光强度和波形有改变,因此利用肿瘤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的改变可与正常组织作出区别,这一方面在血清,胃液等体液方面的应用也已有报道。利用自体荧光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系统(C-12),检测了35例卵巢癌、38例宫颈癌和26例绒癌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以肿瘤标志物含量的变化来评估治疗措施。结果治疗1个月后多数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含量降至正常范围,但仍有40.1%的卵巢癌、34.2%的宫颈癌、23.1%的绒癌患者治疗后呈阳性,说明部分患者临床疗效不明显,建议改善治疗措施。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妇科恶性肿瘤卵巢癌、宫颈癌、绒癌具有高度敏感性,监测治疗前后患者体内的肿瘤标志物含量,对指导临床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淋巴管内皮细胞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巴系统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引流组织间隙的体液,免疫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功能的发挥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同时在炎症及肿瘤过程中,淋巴管生成参与了组织的修复及肿瘤的转移.研究淋巴管内皮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首先要求能够可靠的鉴定淋巴管内皮细胞,因此淋巴管内皮的标志物的研究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5.
史炯 《肿瘤研究与临床》2010,22(12):859-861
 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体内的小RNA,其片段 19~22 bp,可以调节基因转录后表达。通常认为,miRNA常表现为抑制靶基因表达,在肿瘤发生过程中,通过调节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表达影响肿瘤生物学行为。根据其促癌或抑癌作用miRNA也可分为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肝癌是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相同分期患者可有截然不同的预后,miRNA在肝癌预后的预测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组织或外周血中miRNA作为肝癌诊断、治疗及预后预测的特异性标志物得到不断重视, 文章对miRNA在肝癌侵袭转移及预后预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 RASSF1A)是新近发现的一个位于人染色体3p21.3上的抑癌基因。RASSF1表达的缺失是人类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个分子事件,目前至少有37种肿瘤存在该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RASSF1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在许多肿瘤组织和肿瘤患者体液中检测到,而在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罕见,提示它具有肿瘤标志物的特征;RASSF1与其他一些基因组合的甲基化分析有助于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肾癌、肺癌等的早期诊断。其次,RASSF1甲基化可作为恶变危险因素的监测,良性增生性病变RASSF1A甲基化的出现往往提示恶变的危险性增高。第三,应用于预后判断,因为某些恶性肿瘤RASSF1A甲基化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联。第四,RASSF1A甲基化提供了顺铂和三苯氧胺治疗是否耐药的一个标志,并可在癌症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给予监控。总之,RASSF1A甲基化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在肿瘤的诊断及其他众多领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RASSF1A基因甲基化作为肿瘤生物学标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是新近发现的一个位于人染色体3p21.3上的抑癌基因。RASSF1表达的缺失是人类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个分子事件,目前至少有37种肿瘤存在该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RASSF1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在许多肿瘤组织和肿瘤患者体液中检测到,而在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罕见,提示它具有肿瘤标志物的特征;RASSF1与其他一些基因组合的甲基化分析有助于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肾癌、肺癌等的早期诊断。其次,RASSF1甲基化可作为恶变危险因素的监测,良性增生性病变RASSF1A甲基化的出现往往提示恶变的危险性增高。第三,应用于预后判断,因为某些恶性肿瘤RASSF1A甲基化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联。第四,RASSF1A甲基化提供了顺铂和三苯氧胺治疗是否耐药的一个标志,并可在癌症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给予监控。总之,RASSF1A甲基化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在肿瘤的诊断及其他众多领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乳腺病变、正常乳腺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探讨其人微言轻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a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来检测36例乳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12例良性乳腺病变,6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36例乳腺癌组织中,有33例端粒酶表达阳性,其阳性率为91.7%,而且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构状态,临床分期有相关性,36例癌旁组织中,有2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6%。12例良性乳腺病变中,仅有1例端粒酶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3%。6例正常乳腺组织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结论:乳腺癌组织中普遍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端粒酶有可能成为诊断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良性乳腺病变、正常乳腺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 ,探讨其作为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elomera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 ,TRAP)来检测 36例乳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 ,12例良性乳腺病变 ,6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36例乳腺癌组织中 ,有 33例端粒酶表达阳性 ,其阳性率为 91 7% ,而且与肿瘤的大小 ,淋巴结的状态 ,临床分期有相关性。 36例癌旁组织中 ,有 2例端粒酶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5 6 %。 12例良性乳腺病变中 ,仅有 1例端粒酶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8 3%。 6例正常乳腺组织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普遍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 ,端粒酶有可能成为诊断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端粒酶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TRAP方法检测了3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其33例癌旁组织、4例肝转移癌及其4例癌旁组织、6例肝良性肿瘤和6例正常肝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3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有30例端粒酶表达阳性,其阳性率为90.9%。33例癌旁组织中,有9例端粒酶表达阳性,其阳性率为27.3%。4例肝转移癌端粒酶活性均阳性,4例癌旁组织中,2例端粒酶表达阳性。6例肝良性肿瘤中,仅1例端粒酶表达阳性。6例正常肝组织端粒酶表达均阴性。肝癌组织端粒酶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肝癌组织中普遍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而良性和正常肝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较少表达。端粒酶有可能成为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