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陈成伟 《肝脏》2007,12(1):2-2
肝豆状核变性(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912年最早报道本病,1993年WD基因克隆成功。WD基因编码铜转运P型-ATP酶(ATP7B),该基因发生突变,机体的铜排泄发生障碍,一旦铜在肝脏、脑、肾等器官大量蓄积,则引起肝脏、神经、肾脏、骨关节病等多个器官和系统病变。欧美国家WD发病率约为20~30/106,国内尚无可靠统计资料,估计不会比国外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对健康的需求增加,WD等少见病的就诊人数明显增多,WD的重要性日趋明显。我国1932年最早报道本病,近年来在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每年发表论文80篇左右。但勿…  相似文献   

2.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组织WD基因mRNA的表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杂交结合图象分析的半定量方法研究肝豆状核变性(WD)基因mRNA的表达特征,并对WD患者WD基因全部21个外显子进行DNA序列测定,探索WD的发病机制。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对象:WD患者4例,病例符合WD的临床诊断标准。(1)具有肝病史、肝病体征或锥体外系征;(2)血清铜蓝蛋白降低和肝铜升高;(3)角膜K-F环。行脾切除术时获取肝组织标本;对照组1例,男,32岁,来自肝脏外伤修补术的肝组织标本,经各项检查排除各种肝炎、肝硬化、肝肿瘤疾病。  相似文献   

3.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s病(WD),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自1993年WD基因被定位于常染色体13q~(14)以来,全世界已发现该基因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及5端侧翼区突变189种。2001年9月以来,我们在既往对WD患者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研究的基础上,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11个家系32名成员进行8、9号外显子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肝豆状核变性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disease,WD)由Wilson于1912年首次描述,表现为铜代谢障碍所致的以基底神经节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肝脏损害,同时有肾脏受损及角膜病变。不同地区及人群的患病率不一,估计世界人群患病率为0.3/10万至3/10万[1,2],好发于青少年。我国目前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WD致病基因已被克隆并定位于13q14.3,基因全长约80kb,含21个外显子和20个内含子,编码一种P型铜转运ATP酶(ATP7B),参与铜跨膜转运的代谢过程,故WD基因又称ATP7B基因[3]。WD基因突变呈现遗传异质性,至今已发现了200多种突变形式,…  相似文献   

5.
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豆状核变性(WD)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铜异常沉积而致多脏器损伤.WD致病基因主要在肝脏表达,提供患者正常的肝细胞(或组织)可以纠正其遗传缺陷,改善铜代谢.此文主要从肝移植和细胞移植角度回顾近年来WD治疗的新进展,为进一步治疗WD提出可能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的血清HA、LN、C-Ⅳ及PCⅢ水平与其临床表型和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对85例首次住院未经驱铜治疗的WD患者及30例健康者(对照组)分别使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HA、LN、C-Ⅳ、PCⅢ;并对WD患者采用Child-Pugh分级(A、B、C)、区分临床表型(脑型、脑-内脏型、肝型),以了解其与肝纤维化水平的关系.结果:WD患者的血清HA、LN、C-Ⅳ、PCⅢ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在肝型患者中最高,其次是脑-内脏型,而脑型升高最低;在Child-Pugh分级中以C级患者最高,B级次之,A级最轻.结论:WD患者均存在血清HA、LN、C-Ⅳ、PCⅢ水平不同程度的增高,其增高水平与临床表型、Child-Pugh分级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WD中铜与铜蓝蛋白结合受损,导致游离铜主要在肝脏、大脑和其他器官中沉积。WD的患病率为1/30 000。在临床上,大多数WD患者都是年轻人,其特征是锥体外系症状、肝硬化、角膜K-F环、血清低铜蓝蛋白水平(<50 mg/L)和24 h高尿铜排泄(>100 mg/L)。目前WD主要的治疗措施为药物治疗。在一些终末期肝病或急性肝衰竭的病例中,肝移植是提高生存率的一种选择。本综述结合国内外对WD发病机制、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及药物治疗进展的研究作出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单次尿铜比值诊断儿童肝豆状核变性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怡  王晓红  朱启镕  王建设 《肝脏》2007,12(5):374-376
目的探讨单次尿铜比值测定代替24h尿铜定量用于诊断肝豆状核变性(WD)的可行性。方法测定正常儿童24小时内多次尿标本的铜肌酐(Cu/Cr)、铜/锌(Cu/Zn)比值,了解其稳定性;收集15例肝病患儿(其中2例WD)的晨尿和24h尿,研究单次尿Cu/Cr、Cu/Zn值与24h尿铜相关性;测定9例初发WD患儿和22例其它肝病患儿的单次尿铜比值和24h尿铜,研究其诊断儿童肝病中的W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2例正常儿童24h内尿Cu/Cr值和Cu/Zn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5%、9.3%。单次尿Cu/Cr值和Cu/Zn值与24h尿铜的相关系数分别0.767和0.891(P<0.001)。24h尿铜定量诊断WD的敏感度55.5%、特异度77.3%;晨尿Cu/Zn值的敏感度77.8%、特异度86.4%。结论单次尿铜比值1d内波动小,尿Cu/Zn值与24h尿铜定量相关性好,诊断W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可望代替24h尿铜定量用于WD诊断。  相似文献   

9.
15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累及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1],其发病隐匿,临床早期缺乏特征性指标,误诊率高。收集1998—2004年15例WD患者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认识。1.一般资料:15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12~  相似文献   

10.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伴随原发性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WD基因被精确地定位于13q14.3,编码的蛋白质产物是一种铜转运P型ATP酶(WD蛋白),它含有21个外显子,编码1411个氨基酸[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比较肝豆状核变性(W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儿童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特征。方法 2018年12月~2022年2月我院诊治的WD患儿37例、NAFLD患儿20例和AIH患儿17例,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肝活检,行常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WD组肝纤维化和铜染色阳性占比分别为78.4%和29.7%,显著高于NAFLD组的10.0%和0.0%(P<0.05),而巨泡状脂肪变性和小脂滴比例分别为62.2%和75.7%,显著低于NAFLD组的95.0%和95.0%(P<0.05);WD组肝组织肝细胞核空泡样变比例为59.5%,显著高于AIH组的17.6%(P<0.05),而门脉炎症、界面性肝炎、小叶内炎症、浆细胞浸润(>30%)和肝细胞玫瑰花样结构比例分别为78.4%、10.8%、64.9%、5.4%和24.3%,显著低于AIH组的100.0%、88.2%、82.4%、64.7%和7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微结构方面,WD组线粒体多形性、嵴尖端扩张、膜复制和基质密度增高比例分别为81.1...  相似文献   

12.
肝豆状核变性(WD)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其患病率为3/10万人,基因携带者占1/90。随着对本病认识的加深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本病的治疗水平也在不断地进展,2008年美国肝病协会及中华医学会陆续推出了本病治疗的新指南并推广用于临床。本文通过对目前WD治疗研究进行综述,力求总结目前WD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3.
尿铜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尿铜增加并非WD所特有。不同尿铜水平对于WD诊断的意义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又称Wilson病(WD),主要表现为肝损害和锥体外系病变的慢性铜中毒症状。但由于铜在体内各器官的蓄积程度不同以及病人对铜中毒的耐受性存在着个体差异,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如果接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尤其在基层医院。本文对我院1989~2003年诊治的WD病人进行详细分析,以提高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陈大为  张敏 《传染病信息》2019,32(2):158-161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由ATP7B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中国WD的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WD会导致患者体内铜过度储积,主要影响肝脏和大脑的基底神经节,也会影响其他器官系统。其诊断主要通过血液、尿液、肝脏病理和基因检查等明确。基因检测还可以用来筛选患者的家庭成员。WD是少数可用药物治疗的遗传病之一,方法包括使用铜螯合剂(青霉胺、曲恩汀、二巯基丙醇、二巯丁二酸和四硫代钼酸铵等)和减少胃肠道吸收铜的药物(锌剂)。目前大多数治疗方法都是根据国外专家的经验和证据制定的,有必要研究和开发适合中国WD患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目前研究表明其铜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胆汁排铜减少和铜蓝蛋白合成障碍。前者与大分子量铜结合蛋白缺乏或金属巯基蛋白异常有关,后者由铜蓝蛋白的基因转录水平降低等原因所致。WD致病基因造成上  相似文献   

17.
朱启镕 《肝脏》1998,3(1):51-52
肝豆状核变性病是85年前(1912年)英国神经学家Wilson发现,后又称Wilson病(WD)。发病率约1/5000至1/30000,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定位于13号染色体g14.3。1993年以来国外学者作WD的基因克隆.报告从人脑cDNA(DNA的互补链)筛检出WD基因阳性克隆(PWD)从人肝cDNA筛检出WD基因克隆(YZ)及从酵母菌人工染色体的WD基因候选医查出WD基因克隆(WCL),以上三种克隆比较以WCL基因序列较完全。  相似文献   

18.
肝豆状核变性(W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系统多脏器及体内复杂的铜稳态调节系统,其中肝脏是铜离子最常沉积的器官,肝损伤也是WD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因此寻找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在WD研究中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目前国际上常用的WD动物模型进行综述,系统地归纳了不同模型的背景,肝脏、神经等系统表现以及模型应用,并对不同动物模型的特点进行了比较,为各类WD动物模型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铜代谢障碍引起的肝与神经系统疾病。现将6例WD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女,8岁,反复乏力、尿黄2年,全身黄染4d于1995年10月27日入院。患儿于1993年春出现症状,查肝功能ALT  相似文献   

20.
肝豆状核变性(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名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若早期诊断治疗,可较好地控制病情发展.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及回顾分析方法,总结分析2005年9月至2010年8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69例HL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征,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合理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