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2.
甲胎蛋白与肝癌的生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肝癌(PHC)为“癌中之王”,治疗上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复发与转移更是目前面临的挑战.自从60年代证实甲胎蛋白(AFP)为癌胚蛋白以后,经过近30年的临床验证,表明AFP为早期诊断PHC的最有价值的生化标志.不仅如此,AFP及其mRNA还有可能用于PHC复发与转移的监测.AFP在肝癌生物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其转录调节序列能指导治疗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以及基于其对肝癌生长的调节作用可望成为肝癌生物治疗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总结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阴性76例,甲胎蛋白阳性281例及误诊为肝癌25例的不同特点,着重讨论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问题。结果表明:甲胎蛋白阴性与阳性的原发性肝癌,除了甲胎蛋白外,其它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仍以上腹胀痛,肝肿块为主要临床症状,有肝炎病史较多,r-GT异常率较高,B超及CT有较高的诊断率。对于有肝炎病史,r-GT异常者,定期B超检查能早期发现肝癌。对于甲胎蛋白阴性的肝内肿块,诊断要慎重,往往难与肝内良性肿瘤,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5.
马新源 《中国肿瘤》2005,14(5):300-301
成本核算是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有效经济管理的重要方法.嘉善县大肠癌高发现场建立至今已近二十年.为了解维持肿瘤高发现场日常工作所需的经费,本文就机构、人员和日常办公所需的直接成本以及为了开展经常性的肿瘤监测而建立的三级防癌网所需的间接成本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选择肝占位性病变中的恶性病变至良性病变部分病例,进行AFP与C_4的测定,同时还测定健康献血员AFP与C_4的含量,认为有研究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甲胎蛋白异质体的亲和吸附法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41例肝癌,58例慢性肝病患者采用固相比的扁豆凝集素(LCA)和刀豆凝集素A(ConA)吸附血清中相应的AFP异质体,然后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未被凝集素结合的AFP,并与未吸附样品的总AFP值比较,能在50分钟内得出结果,灵敏度为0.9μg/L,CV可达8.3%,与亲和电泳免疫印迹法比较结果高度相关(r=0.895);亲和吸附法测珲AFP异质体是一种适合临床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Fer)、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健康对照组84名、原发性肝癌组92例、良性肝病组45例均同时检测血清Fer、AFP、AFP-L3.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Fer检测结果为(819.4±616.8)μg/L,AFP为(556.9±451.5)μg/L,AFP-L3为(109.0±62.5) μg/L,良性肝病组Fer检测结果为(229.3±155.5) μg/L,AFP为(6.0±4.2) μg/L,AFP-L3为(26.0±49.4) μg/L,健康对照组Fer检测结果为(125.6±110.5)μg/L,AFP为(2.8±0.8) μg/L,AFP-L3为(7.0± 1.8)μg/L,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原发性肝癌组单独检测血清Fer的敏感度为85.9%,AFP的敏感度为71.0%,AFP-L3的敏感度为83.7%,联合检测Fer和AFP或AFP-L3可使检测敏感度提高到90.2%和95.7%,三者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8.9%.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Fer、AFP、AFP-L3三项指标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徐清华  叶迅  孟夏 《中国肿瘤》2013,22(2):90-93
对大肠癌的筛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目前临床常规诊断方法包括粪便隐血检测、粪便DNA突变检测、结肠镜检查和乙状结肠镜检查.其中,粪便隐血检测联合结肠镜检查方案被广泛应用于自然人群的筛查,尽管经济有效,但这一联合方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大规模人群筛查的要求.外周血基因表达谱检测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大肠癌检测技术,具有微创、灵敏度高、人群依从性好等优点.文章介绍了外周血mRNA作为大肠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在大肠癌筛查中的进一步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刘国伟  孔祥毓 《中国肿瘤》2009,9(4):290-293
大肠癌是一种患病率和发病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对大肠癌进行筛查可进行早期诊断,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该文就大肠癌的早期筛查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晓光  王贵齐 《中国肿瘤》2005,14(12):802-805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存无症状人群中开展结直肠癌的筛查能够发现早期结直肠癌和一些癌前病变,积极治疗和干预后能够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直肠癌常用的筛查手段包括大便潜血试验、乙状结肠镜检查、全结肠镜检查和钡灌肠检查等.最近又出现了仿真结肠镜和粪便DNA检测等新的筛查方法,该文对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摘 要:衰弱作为近年来老年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被认为是导致老年肿瘤患者健康状况存在异质性的重要原因,成为老年肿瘤患者治疗前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衰弱筛查工具是一种简短的评估,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识别需要进一步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的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个体生存率,并指导临床干预措施。全文就衰弱筛查工具在老年肿瘤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评估该人群的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曹毛毛  陈万青 《中国肿瘤》2020,29(12):925-932
摘 要:[目的] 分析2012—2017年重庆市城市女性乳腺癌筛查结果,为开展乳腺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宣传动员40~69岁城市女性自愿参加乳腺癌危险因素调查和风险评估,通过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筛选出乳腺癌高危人群,对40~44岁高危人群采用彩色超声检查,45岁及以上或超声检查阳性者采用彩色超声检查结合X线摄片检查,分析城市女性乳腺癌的高危率、筛查率和检出率。[结果] 5年间共116 028人完成乳腺癌危险因素调查和高危人群评估,17 542人被评估为乳腺癌高危人群(高危率为15.12%),8538例接受临床筛查(筛查率为48.67%),检出可疑阳性1479例(检出率为17.32%),阳性269例(检出率为3.15%)。高危率在45~49岁组最高(20.11%),筛查率在55~59岁组最高(53.35%),可疑阳性检出率在45~49岁年龄组最高(24.57%),阳性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6—2017年度最高(4.29%)。[结论] 通过乳腺癌风险评估系统确定乳腺癌高危人群,分年龄段采用超声结合X线检查对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是提高乳腺癌检出率和筛查成本效益的重要途径,为我国乳腺癌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经验。  相似文献   

16.
杨观瑞 《中国肿瘤》2010,19(1):18-23
概述食管癌筛查方案、内镜辅以碘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和外科手术、内镜黏膜切除术、激光治疗、光动力学治疗及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张瑞  雷林  彭绩 《中国肿瘤》2020,29(6):411-418
摘 要: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发病率排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死亡率排第2位,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胃癌起病隐匿,早期病变仅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就诊时多为晚期,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30%。早期胃癌患者经过治疗可使5年生存率达90%以上,因此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是改善胃癌预后的重要途径。胃癌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血清学及内镜检查等,本文对胃癌筛查方法和筛查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的二级预防,近年已被公认是恶性肿瘤中最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群防措施,西方发达国家在乳腺癌筛查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经验,并有效降低了死亡率,但中国乳腺癌筛查工作起步较晚,筛查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文章回顾了国内外乳腺癌筛查的历史经验与进展动态,并综合评价各种检查方法,探讨在中国实施大规模人群乳腺癌筛查的现实问题及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肺癌筛查早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清华 《中国肿瘤》2009,18(9):705-712
近20年,我国肺癌防治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的治愈率仍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早期肺癌和/或癌前病变的筛查工作还很落后。近年来,随着肺癌病因学,分子遗传学研究工作的进展,以及低剂量多重螺旋CT、荧光纤维支气管镜和液基细胞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肺癌筛查方法和技术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20.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筛查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若齐  乔友林 《中国肿瘤》2003,12(9):519-522
胃癌、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筛查是早诊早治的关键,该文复习了近年来国内外几种常用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隐血珠检测、X线检查、内镜下碘染色以及活检病理学检查等,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