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肾强骨丸对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势(切除大鼠卵巢)+注 射氢化可的松+番泻叶灌胃+饮食失节+劳倦过度方法联合制备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 后给予温肾强骨丸连续灌胃8 周。给药期间,观察并记录大鼠一般情况及体质量、肛温的变化;检测大鼠脾、 肾、子宫等脏器指数;检测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检测血清中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TRAP)、大鼠尿Ⅰ型 胶原交联N 末端肽(U-NTX)、骨碱性磷酸酶(BALP)、雌二醇(E2)、尿型胶原交联C 末端肽(U-CTX)、骨钙蛋 白(BGP)等骨转化指标;观察并分析椎体HE 染色结果。结果温肾强骨丸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一般状态,增 加饮食量,升高体质量、肛温,明显缓解畏寒、便溏等脾肾阳虚症状;增加模型组大鼠股骨、脊柱骨密度 (P<0.05),增强股骨骨生物力学(P<0.05);增高血清BALP、E2 水平(P<0.05),降低血清BGP、TRAP、 U-NTX、U-CTX 水平(P<0.05);增加皮质骨面积百分比、骨小梁平均厚度、骨小梁面积、骨小梁体积(P< 0.05)。结论温肾强骨丸可明显改善大鼠脾肾阳虚症状,增加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升高血清BALP、E2 水平,降低血清BGP、TRAP、U-NTX、U-CTX 水平,增加皮质骨面积百分比、骨小梁平均厚度、骨小梁面 积、骨小梁体积,从而治疗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21,(10)
目的观察温肾强骨丸对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势(切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注射氢化可的松+番泻叶灌胃+饮食失节+劳倦过度法建立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温肾强骨丸干预8周,检测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等指标,观察并分析椎体HE染色结果。结果温肾强骨丸能增加大鼠股骨、脊柱骨密度(P0.05),增强骨生物力学(P0.05)。结论温肾强骨丸能增加脾肾阳虚证型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9,(8)
目的考察补肾强骨方联合依降钙素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肌内注射依降钙素,10 IU/次,2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强骨汤,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检测2组临床疗效、骨转化指标(BGP、CTX-1)、骨代谢指标(BALP、β-CTX、E_2、CT)、骨密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BGP、BALP、E_2、CT水平,Wards三角区、股骨颈、大粗隆骨密度显著升高(P<0.05),CTX-1、β-CTX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肾强骨方联合依降钙素对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骨代谢和骨转化指标,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苁蓉健肾丸配合阿仑磷酸钠治疗肾阳虚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肾阳虚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仑磷酸钠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苁蓉健肾丸治疗,2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及血钙、BGP和BALP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而血磷、尿钙/肌酐及TRA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苁蓉健肾丸联合阿仑磷酸钠治疗肾阳虚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能够有效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生化指标,疗效确切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和股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雌性3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高、中、低剂量槲皮素组(分别称L、M、H组);乙烯雌酚组(E组)。适应性喂养1周后,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双侧卵集切除术,术后1周给予药物干预。高、中、低剂量槲皮素组每日按照:200、100、50 mg/(kg·d)剂量,给予槲皮素混悬液灌胃;E组每日按照1.0 mg/(kg·周)剂量给予乙烯雌酚灌胃;SHAM、OVX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用药后第6、12周分2批各处死半数大鼠,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血清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及雌二醇(E2)的代谢情况。分离右侧股骨进行三点弯曲试验,检测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结果 1)各组血清BGP较OVX组均呈明显增加(P0.05),并且L、M、H组BGP增加趋势与给予槲皮素剂量呈正相关;与OVX组比较,用药12周较6周时,SHAM、L、M、H组BGP均明显增加(P0.05),E组无明显变化(P0.05);2)用药6、12周时,与OVX组内比较,除E组BGP明显增加外(P0.05),其余各组BALP较OVX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用药时间延长,BALP存在减少趋势,但统计学意义不明显;3)而E2的测定结果与BALP相似。只有E组无论是组内比较还是组间比较,较OVX组均明显减少(P0.05);4)各组大鼠右股骨三点弯曲测试结果差异性不显著。结论槲皮素可以显著影响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促进成骨,但对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肾强骨方治疗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OP)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 例肾阳虚型 OP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 例。对照组口服盐酸钙D3 片和阿法骨化醇胶囊,观察组在 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强骨方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骨吸 收指标[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 特殊序列(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 酶(TRAP)],骨形成指标[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 Wards 三角区、股骨颈、腰椎L1~4 骨密度水平。结果:治疗前,2 组腰膝酸软、腰脊疼痛、下肢痿弱、步履维 艰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CTX-Ⅰ、β-CTX、TRA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组CTX-Ⅰ、β-CTX、TRAP 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前,2 组PINP、BGP、BAL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PINP、BGP、BALP 水平 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Wards 三角区、股骨颈、腰椎L1~4 骨密度 T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部位骨密度T 值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5%,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 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4%、7.69%,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强骨方治 疗肾阳虚型OP 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地黄饮子水煎剂对去势大鼠骨强度和骨病理形态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去卵巢法制备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黄饮子水煎剂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戊酸雌二醇片),每组10只,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4周,股动脉采血处死大鼠。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称量体重,比色分析法检测血清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BGP)含量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 ACP)含量,双能X射线吸收测量仪平台上测定右股骨部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用AG-IX生物力学万能实验机检测股骨最大载荷,定位-伸长位移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股骨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D,Ca,P,BGP,最大载荷,定伸长-位移均显著降低(P0.05),而模型组大鼠体重和tr ACP的含量及地黄饮子水煎剂各干预组大鼠体重则显著增加(P0.05),同时模型组骨小梁结构不完整、丢失、断裂严重。与模型组相比,地黄饮子水煎剂各干预组大鼠BMD,BGP,Ca,最大载荷,定伸长-位移均显著升高(P0.05),其高、中剂量组大鼠P含量显著升高,而其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和tr ACP的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并且地黄饮子水煎剂高剂量组骨小梁排列规则,数目增多、增宽。结论:地黄饮子能够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对绝经后骨代谢异常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界  胡运光  张达惠 《针刺研究》2008,33(4):235-239
目的:研究针刺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雌二醇的影响,探讨运用针刺方法对骨质疏松症模型进行干预治疗的机制。方法:采用6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己烯雌酚对照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切除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2月后开始治疗,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用生理盐水灌胃,己烯雌酚组以己烯雌酚生理盐水混悬液(2.25μg/ml)灌胃,均以1ml/100g的标准灌服,每日1次,连续灌服2月;针刺组针刺双侧"大杼"肾俞"脾俞"穴,每日1次,每次持续30min,每隔10min轻捻转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用常规生化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骨钙素(BGP)、雌二醇(E2)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子宫湿重、E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ALP、BGP、TRA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及己烯雌酚组能明显抑制子宫萎缩(P<0.01),血清E2显著增高(P<0.01),ALP、BGP及TRAP水平显著降低(P<0.01),体重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与假手术组比较,ALP、BGP及TRA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体重增长水平相当(P>0.05)。结论:针刺能明显阻止去卵巢大鼠体重的增加,提高血清E2水平,显著控制ALP、BGP与TRAP的增高,可能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鹏  罗伟 《山东中医杂志》2020,(3):265-267,276
目的: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中医证型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及特点。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并进行了骨标志物检查的154例OP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型,分为气滞血瘀组、脾气虚弱组、肝肾阴虚组、肾阳虚衰组和肾精不足组。观察各组病例骨代谢标志物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I)、总I型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血清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结果:CTX-I指标气滞血瘀组和肾阳虚衰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INP指标气滞血瘀组和肝肾阴虚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GP水平各证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LP指标气滞血瘀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气虚弱组和肾精不足组在各指标中均为低水平。结论:OP气滞血瘀组有较高骨代谢水平,多为高转换状态,其次为肾阳虚衰和肝肾阴虚组,肾精不足和脾气虚弱组骨代谢水平较低,多为低转换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左归丸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骨代谢和Wnt/β-链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左归丸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戊酸雌二醇片0.05 mg·kg-1·d-1),左归丸低、中、高剂量组(5.5,11,22 g·kg-1·d-1)。从造模成功后(第13周)开始,每日灌胃(ig)1次,共持续12周。给药结束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股骨组织结构变化;双能X射线仪检测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BMD)和骨矿质(BMC);MTS Acumen3型生物力学测试系统检测各组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中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等骨代谢标志物含量及雌二醇(E2)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胫骨组织中Wnt2,β-catenin,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水平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D,BMC,最大载荷和刚度显著降低(P<0.01),血清E2和PINP含量显著降低(P<0.01),BALP,BGP,TRAP含量显著升高(P<0.01),骨组织中Wnt2,p-GSK-3βSer9,LRP5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股骨骨小梁稀疏变细,数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雌二醇组和左归丸各组BMD,BMC,最大载荷和刚度明显升高(P<0.05,P<0.01),血清E2和PINP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BALP,BGP,TRAP含量显著降低(P<0.01),骨组织中Wnt2,p-GSK-3βSer9,LRP5,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股骨骨小梁较模型组变粗,数量增加,结构基本清晰。结论:左归丸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雌激素水平,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调Wnt2和LRP5蛋白表达,抑制GSK-3β的活性,减少β-catenin的降解,协调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动态耦联平衡,纠正骨代谢紊乱,从而改善骨组织形态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地仲强骨胶囊治疗肾虚兼气血不足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探讨其对骨代谢、骨转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肾虚兼气血不足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阿仑膦酸钠片,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地仲强骨胶囊,治疗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骨转化指标、疗效、目测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指数,健康状态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腰椎L2-4,股骨颈(Neck),三角(Ward)三处骨密度指标均明显增加(P0.05),骨代谢指标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雌二醇(estradiol,E2)和降钙素(calcitonin,CT)均明显提高(P0.05),骨转化指标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上升,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typeⅠcollagen Ctelopeptide,CTX-1)下降(P0.05),VAS疼痛指数下降、健康状态也很大改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可以明显增加腰椎L2-4骨密度,提高BALP,CT,E2指标水平,促使骨转化指标BGP水平上升,CTX-1水平下降,减少VAS疼痛指数,这些指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临床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结论:地仲强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明显,能有效增加患者的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及骨转换状态,其机制与该复方多成分、多靶向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而降低骨转化和抑制骨吸收起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192-2194
目的:采用切除双侧卵巢复制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观察补肾复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骨生物力学、骨微结构、骨钙素(BGP)和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CP)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3组。切除双侧卵巢复制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3个月后取材。三点弯曲实验获得骨生物力学相关数据;Micro CT测量获得骨矿物密度和骨小梁结构相关参数;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BGP及TRACP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最大应力、弹断裂吸收能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骨矿物密度(BMD)、骨体积/总体积(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小梁分离度(Tb.Sp)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血清BGP及TRACP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最大应力和断裂吸收能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BMD、BV/TV、Tb.Th、Tb.N无明显差异,但均有增长的趋势,Tb.Sp有降低的趋势;中药组的血清BGP及TRACP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复方可能通过降低OP模型大鼠血清TRACP、BGP含量,提高骨生物力学性能和改善骨结构退行性改变,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理想的大鼠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造模方法,为温肾壮骨,通络止痛方药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 采用联合法制备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后,选取大鼠尿 D-木糖排泄率、血清骨形成与骨吸收标志物、骨密度与骨生物力学、脏器指数、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指标将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组的所有研究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且造模大鼠表现与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相符。结论 该造模方法能成功制备出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模型,且该造模方法更接近人类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骨松强骨方治疗肾阳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阳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50例给予骨松强骨方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痛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统计2组总体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脆性骨折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骨痛评分、中医临床症候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实验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治疗后β-CTX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T值和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松强骨方可有效改善肾阳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患者疼痛、平衡能力及中医临床症状,防止骨密度下降,抑制骨吸收,降低脆性骨折发生率,且长期服用安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观察填精补肾中药骨健颗粒剂对去势大鼠骨结构及骨代谢因素的影响。通过切除大鼠卵巢造成骨质疏松模型 ,观察骨健颗粒剂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 (BMD)、骨钙、骨磷含量及骨代谢因素 (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 )的影响 ,并与金匮肾气丸、尼尔雌醇组做阳性对照。指出 :骨健颗粒剂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 ,其骨密度、骨钙、骨磷含量均高于模型组 (P<0 .0 1、P <0 .0 1、P<0 .0 1)与尼尔雌醇组作用相当 ,与金匮肾气丸比较作用优之 (P <0 .0 1)。治疗组小、中、大剂量组均能明显提高碱性磷酸酶水平 (P <0 .0 1)。认为 :骨健颗粒剂能提高骨钙、骨磷含量 ,提高骨密度 ,并具有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巴戟天丸治疗老年性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门诊收集61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配并去除脱落病例后,观察组32例,对照组29例,2组均给予碳酸钙D3片,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金匮肾气丸,观察组给予巴戟天丸方剂,2组均治疗12周。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临床疗效、骨密度、骨代谢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脾肾阳虚各证候积分及总评分均显著下降(P 0. 01),但观察组在腰背疼痛、畏寒肢冷及总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 0. 01,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 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 52%(P 0. 05); 2组治疗后腰椎L1-4、股骨颈骨密度、骨钙素(BGP)、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无统计学差异(P 0. 05);观察组血清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较治疗前下降(P 0. 05);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巴戟天丸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症状,可降低骨吸收标志物S-CTX,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肾通络止痛颗粒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探究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将9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温肾通络止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4,8,16 g.kg-1)及尼尔雌醇组(1 mg.kg-1)共6组,采用卵巢切除的方法制成骨质疏松动物模型,ig给药3个月后进行骨密度(BMD)、降钙素(CT)、骨钙素(BGP)及雌二醇(E2)等骨代谢指标的检测。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温肾通络止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BMD分别是(0.231 8±0.003 6),(0.198 8±0.003 9),(0.219 9±0.002 4),(0.201 1±0.000 9),(0.202 3±0.002 7),(0.220 2±0.002 1)g.cm-2;CT含量分别为(74.61±10.54),(48.33±13.72),(71.72±14.83),(56.76±12.58),(68.39±13.74),(75.29±15.63)ng.L-1;E2含量分别为(88.61±17.54),(28.45±11.39),(71.71±8.69),(68.11±12.63),(70.93±10.42),(75.21±9.37)ng.L-1。模型组及各治疗组BGP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温肾通络止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股骨BMD,CT,E2含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以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P<0.01)。结论:温肾通络止痛颗粒能够明显提高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值,改善其骨代谢状况,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鹿茸复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摘除雌性Wistar大鼠卵巢构建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雌激素组(E2组),模型组(OVX组)和鹿茸复方组(F组);另取8只手术但不去势的大鼠为假手术组(Sham组);共4组(n=8)。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连续给药12周,处死。然后称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子宫质量和股骨质量;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骨形成蛋白(BGP)、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的含量;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钙(Ca)和血清磷(P)的含量;取左侧股骨灰化,称质量,计算灰分;EDTA法检测骨钙含量,钒钼酸铵法检测骨磷的含量;对右侧股骨进行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和结构,计算切片内骨小梁面积比值。结果:与Sham组比较,OVX组大鼠的子宫质量、脏器比值、血清CT和Ca含量、骨钙和骨磷含量、骨小梁面积比均明显降低;血清ALP、BGP、PTH、P含量和大鼠体质量增值率均显著升高。与OVX组比较,E2组大鼠血清BGP、PTH、P含量均明显降低,子宫质量和脏器比值、骨钙和骨磷含量、骨小梁面积比值均显著升高;F组大鼠的血清ALP、BGP、PTH、P含量和大鼠体质量增值率均明显降低,血清CT、子宫质量和脏器比值、股骨质量均有显著升高。与E2组比较,F组大鼠的股骨质量和血清CT均明显升高;血清ALP、BGP、PTH、P含量、子宫质量、脏器比值、大鼠体质量增值率、骨小梁面积比值显著降低。结论:以鹿茸为君药的复方可以有效通过调节大鼠体内激素分泌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代谢异常,抑制去卵巢大鼠骨钙和骨磷矿物质含量的流失,逆转骨组织病理状态,对骨质疏松症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杜仲、续断不同配比组成的杜仲丸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通过切除3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将7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雌激素组(E_2组),杜仲、续断不同比例杜仲丸组,杜仲与续断生药比分别为2∶1,1∶1,1∶2,1∶0,0∶1。造模时仅切除部分卵巢周围脂肪组织的大鼠为假手术组,分别ig给予相应药物或蒸馏水。治疗干预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骨密度(BMD),骨微结构参数,大鼠血清雌激素雌二醇(E_2),骨形成蛋白-2(BMP-2),大鼠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子宫系数,右股骨系数,BMD,骨体积分数(BV/TV)及血清E_2含量均显著下降,而血清BMP-2,CTX-Ⅰ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E_2组和1∶1组的子宫系数,E_2组,2∶:1组,1∶1组,1∶2组,1∶0组的右股骨系数,BMD,E_2组,2∶1组和1∶1组BV/TV均显著升高;2∶1组,1∶1组,1∶0组的血清BMP-2含量,E_2组,2∶1组,1∶1组,1∶2组,1∶0组的血清CTX-I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杜仲、续断不同配比组成的杜仲丸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均具有治疗作用,但是治疗作用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杨淮叶  狄丹华 《四川中医》2020,38(9):165-167
目的:观察更年骨坚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肝肾阴虚型)对患者血清瘦蛋白(Leptin)、骨钙素(BGP)、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9年2月本院的PMO(肝肾阴虚型)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鲑降钙素治疗,研究组给予更年骨坚方联合鲑降钙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MD)、骨碱性磷酸酶(BALP)、BGP、Leptin、E2水平,以及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及BMD、E2、Lept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AS评分及BGP、B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更年骨坚方能提高治疗PMO(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促进骨生长、增加骨强度,改善雌激素水平及疼痛症状,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