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双相显色体液培养瓶在细菌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双相显色体液培养瓶床边接种体液标本,同时用常规法接种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并对其阳性检出率、检出时间、检出的细菌种类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78份体液标本中,双相显色培养瓶分离出37株细菌,阳性率为13.3%,其中肠杆菌科14株(37.8%),葡萄球菌属7株(18.9%),肠、链球菌属6株(16.2%),真菌5株(13.5%);而常规培养方法分离出19株细菌,阳性率为6.8%。结论双相显色体液培养瓶检测患者体液标本比常规法好,能做到体液标本及时接种(床边接种),操作简便,菌落易于观察,阳性检出率高,结果准确,是诊断细菌感染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培养瓶法在无菌体液病原菌培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3年3~9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共321份无菌体液标本,通过双瓶血培养瓶法和直接接种法培养分离病原菌,通过与传统的直接接种法比较对其进行评价。结果321份标本中,通过血培养瓶法108份标本培养出细菌,阳性率为33.6%;直接接种法55份标本培养出细菌,阳性率为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血培养增菌后80%细菌在24~48 h内检出,而直接接种法90%细菌在24 h检出,检出时间直接接种法更具优势。两种方法检出细菌前3位均为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在血培养法中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法。血培养瓶法的敏感性为89.7%,阴性符合率为95.3%,直接接种法分别为43.2%和76.3%,而阳性符合率直接法略高于血培养瓶法。导致培养结果假阴性的细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和微球菌。结论血培养法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直接接种法,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与直接接种法同时培养可缩短检出时间并防止漏检,特别是对链球菌群、厌氧菌和真菌的检出具有显著优势,但需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污染环节。  相似文献   

3.
应用双相血培养瓶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长期慢性病人,血液及穿刺液培养较常见。在没有全自动血液培养仪的条件下,我院采用了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需氧双相血培养瓶结合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进行血液、穿刺液的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血液、穿刺液标本148份。(2)实验材料: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需氧双相血培养瓶。实验方法:(1)标本采集:无菌操作采取5ml的血液或穿刺液,床边接种。(2)培养:将瓶摇匀,置于35℃培养,将瓶倾斜使其的液体覆盖全部琼脂表面,然后仍将瓶口朝上,正放于恒温箱内置于35℃培养。结果:148份标本中,培养阳性结果37份,阳性率0.25(37/148)。讨论:穿刺液培养阳性率文献报道为17.0%,我院2003年~2005年底采用普通血培养瓶培养阳性率为14.8%,而应用双相琼脂培养瓶后,阳性检出率达25%。较以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有文献报道血培养阳性率为19.7%,我院血培养阳性率为17.3%。双相血培养瓶只需接种一次,在观察过程中,不需要开瓶,不需要转种,只需观察液相和固相两种培养基的性状及菌落来判断是否有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手工法双相血培养瓶和BacT/Alert-3D240全自动血培养仪的检出结果作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2013年使用手工双向血培养瓶的615份血标本与2014年使用全自动血培养仪的1 062份血标本进行细菌阳性检出率、检出时间及检出种类的比较。结果 615例双向血培养瓶阳性48例,阳性率为7.8%,污染率0.98%,48h内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87.5%,葡萄球菌属细菌检出率83.3%。1 062例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99例分离出细菌,其中有临床意义的病原菌86株,阳性率为8.2%;污染菌8株,污染率0.75%;假阳性5株,为0.47%;48h内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95.5%,葡萄球菌属细菌检出率87%,链球菌检出率42.9%。结论 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的阳性率稍高,并且检出时间短,细菌检出种类增多,提高了血培养送检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提高临床标本中血液培养的阳性率,研制系列血液增菌液。方法:配制不同成分的系列血液增菌液 ,对248份标本进行同步培养,与普通常规细菌培养方法对照。结果:共检出35份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4.11%。其中1号脑心浸液肉汤:共检出33株各类细菌,阳性检出率为13.0%;2号胰酶大豆肉汤:共检出26株各类细菌,阳性检出率为10.48%;3号对氨基苯甲酸肉汤(常规对照组):共检出18株各类细菌,阳性检出率为7.26%;4号葡萄糖肉汤:共检出29株各类细菌,阳性检出率为11.70%;5号L型肉汤:共检出14株各类细菌,占5.65%。结论:使用系列血液增菌液培养基,能提高阳性检出可靠性,缩短培养时间,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配套标准需氧(SA)瓶和中和抗生素需氧(FA)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系统配套标准需氧瓶和中和抗生素需氧瓶平行监测。在SA和FA培养瓶中同时加入一定量抗生素和菌液比较2种培养瓶对抗生素的吸附能力;标本培养周期为5d,不论系统显示阳性或阴性,均进行涂片检查和转种血琼脂、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观察2种瓶检出细菌时间、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结果96例平行接种标准需氧瓶和中和抗生素需氧瓶标本中,2种瓶最快阳性检出时间均为1.5h;SA培养瓶检出20例阳性,阳性率为20.8%,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98.7%,准确度为97.9%,假阳性率为5.0%,假阴性率为1.3%;接种FA培养瓶检出26例阳性,阳性率为27.1%。敏感性为96.0%,特异性为97.2%,准确度为96.9%,假阳性率为7.7%,假阴性率为1.4%。标准菌株在含4倍最低抑菌浓度抗生素的FA瓶中仍能生长,但在含同样抗生素的标准瓶中不生长。结论在Bact/Alert 3D仪各项技术指标及实验室环境符合要求的条件下,标准需氧瓶和中和抗生素需氧瓶均为较好的配套培养瓶;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使用中和抗生素需氧(FA)瓶比标准需氧(SA)瓶阳性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Bactec9120血培养系统检测细菌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actec9120血培养系统(9120系统)检测细菌的影响因素以提高细菌的检出率。方法将加入不同浓度标准菌株的培养瓶放置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后,移置仪器中,观察检出时间和检出率;在树脂培养瓶和标准培养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和菌液,比较两种培养瓶对抗生素的吸附能力。结果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的检出时间较金黄色葡萄球等3种细菌短。含102和106标准菌株的培养瓶置于23℃下2~24小时,不影响检出结果,但放置30℃16小时及24小时,大肠埃希菌ATCC25922(106cfu/ml)检出假阴性。标准菌株在含4倍最低抑菌浓度抗生素的树脂培养瓶中仍能生长,但在含同样抗生素的标准培养瓶中不生长。应用9120系统检测280瓶标本,分离出56株菌,其中24小时内检出的阳性率为70.5%,48小时内检出的阳性率为93.2%,假阳性率为0.36%,未发现假阴性。革兰阴性杆菌最快检出为1.2小时,革兰阳性球菌最快检出为2.3小时。结论细菌的种类、浓度、生长期等因素影响仪器检出时间;培养瓶的种类影响检出率;培养瓶进入仪器前不宜久置高室温中以免出现假阴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该监测仪检测545例血培养标本和200例其它体液标本,结果血液分离病原菌56株,60%(34)在48h内检出,94%(53)在4天内检出,平均2.30天,其它体液分离病原菌72株,61%(44)在24h,内检了,94%(68)在3天内检出,平均1.33天。提示该监测仪较常规培养快速,准确,尤其对革兰氏阳性杆菌,平均出时间在48h内。  相似文献   

9.
Vitek—AMS仪对1504株临床分离菌种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临床细菌菌种的分布,本文用Vitek-AMS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504株进行了菌种的鉴定.材料和方法一、标本及处理临床送检的细菌和真菌培养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处理,其中痰液和咽拭子接种血平板、麦康凯及沙氏平板,大便接种SS和中国蓝平板.二、菌种鉴定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及生理特征选择相应的鉴定卡,用Vitek-AMS进行菌种鉴定,少数不能鉴定的菌株,按文献方法检索菌种[1]。结果一、1504株细菌鉴定结果分离的1504细菌分属36个菌属98个菌种(表1).菌种的分离标本以痰液为主(36.7%),其次为尿液(19.6%)、…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15所医院2012年从临床分离自脑脊液及其他无菌体液(胸水、腹水、胆汁等)的细菌构成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国内主要地区(13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CLSI 2012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3945株非重复的细菌中,革兰阴性菌2214株,占56.1%,革兰阳性菌1731株,占43.9%。无菌体液中最常见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无菌体液标本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CNS(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61.3%和77.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无菌体液中发现1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和1株对利奈唑胺耐药的粪肠球菌,还发现6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无菌体液标本中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8.1%和24.4%。无菌体液标本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4.5%、5.5%和1.4%。结论应防范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和分析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血及体液标本血培养分离各种细菌的分布趋势,评价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结果中的菌群类型和假阳性/假阴性情况。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血培养仪和细菌鉴定仪对2011年1至5月收集的2 044份血及体液标本进行培养和鉴定,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不同标本的细菌阳性检出率不同,穿刺液标本的细菌阳性检出率最高(38.10%),其次为血液标本(30.74%)。共分离出231株细菌,总阳性检出率为11.30%,均为单一菌种。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多(41.13%),其次为真菌(18.18%),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少(0.87%)。结论了解血及体液标本培养的菌群类型和分布情况,对致病菌和污染菌进行综合鉴别和分析,将有助于指导或帮助临床用药,预防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陈恒  江立千  万芳  崔敏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8):2370-2371,2373
目的该地区围产期妇女B群链球菌(GBS)感染情况及相关研究。方法围产期妇女和非妊娠妇女各500例,同时从阴道和直肠部位采样,用直接接种在血液培养基和经选择性肉汤培养基增菌后的方法进行GBS培养;凝集法做血清分型;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GBS感染潜在性影响因素(流产史、宫内节育器、妇科炎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GBS共分离137株,其中围产期妇女72株(14.4%),非妊娠妇女65株(13.0%)。必须经由肉汤增菌后方可分离出GBS的有59株(5.9%),未发现仅从直接接种在血液培养基才分离出GBS的情形。阴道和直肠部位同时检出GBS的有46株(4.6%),仅阴道部位检出GBS的有71株(7.1%),仅直肠部位检出的有20株(2.0%)。GBS血清学分型主要为Ⅴ(38,27.7%)、Ⅲ(32,23.4%)、Ⅰa(22,16.1%)。药敏试验中,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5.8%、9.5%。在GBS感染潜在性影响因素中,妇科炎症患者与无妇科炎症者GBS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地区围产期妇女与非妊娠妇女GBS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培养方法可有效提高GBS筛检的阳性率;临床应重视GBS培养及药敏试验;菌株分型以Ⅴ、Ⅲ、Ⅰa为多见;妇科炎症与GBS感染关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和分析儿童医院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为防控医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96例医院内感染儿童患者送检的上呼吸道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培养,并用 K-B 法测定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396例上呼吸道标本中,有225例共分离出微生物234株,阳性分离率为56.8%(225/396);分离出的234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的构成比为72.6%(170/234),其中以克雷伯菌属的检出率最高,为49.4%(84/170)。革兰阳性菌的构成比为23.5%(55/234),以葡萄球菌属的检出率较高,为58.2%(32/55)。234株病原菌对9种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敏感率较高的是亚胺培南,其次是氨基糖苷类。结论对儿童患者有感染症侯的有必要留取上呼吸道标本做细菌学检查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本院医生、护士及护理员的手及鼻咽前庭进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情况的分析,比较两种检验方法MRSA的检出效果。方法将医护人员的678例手标本及179例鼻咽前庭标本分别用两种检验方法进行MRSA鉴定,一种将标本用血平板分离培养初筛后,再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同时用头孢西丁(30μg/片)和苯唑西林(1μg/片)纸片扩散法按2010年美国CLSI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鉴定MRSA,此传统检测方法为本实验的参考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另一种将标本直接接种于MRSA选择性显色培养基上,根据判定说明书观察在培养基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情况鉴定MRSA,此为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两种方法MRSA检出效果的比较。结果传统检测方法检出手标本有5株MRSA,44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鼻咽前庭拭子标本有3株MRSA,22株MSSA;快速检测方法检出手标本有6株MRSA,43株MSSA,鼻咽前庭拭子标本有3株MRSA,22株MSSA。结论采用MRSA选择性显色培养基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比较,手标本检出MRSA的总符合率为95.9%,鼻咽前庭标本检出MRSA的总符合率为100%,两种检测方法对于MRSA及MSSA检出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于其操作简便,特异性高,适合于在各级临床实验室广泛推广用于鉴定MRSA。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患者血标本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阳性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 5.4软件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5356例血培养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356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587株,阳性率10.96%.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33株(39.69%);革兰阴性杆菌201株(34.24%);真菌111株(18.91%);革兰阳性杆菌42株(7.16%).前10位分离菌种共389株,占总分离菌株66.2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0株)居分离菌株首位,其后依次为白色念珠菌(6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6株)、大肠埃希菌(47株)、粪肠球菌(23株)、鲍曼不动杆菌(22株)、乙酸钙不动杆菌(17株)、土生拉乌尔菌(16株)、热带念珠菌(14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3株).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均为0%.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低,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耐药,耐药率在12.5%~87.23%之间.白色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等耐药率较低(1.64%~13.33%),未检出对伏立康唑耐药株.结论 血培养中革兰阳性球菌是最常见分离细菌,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分离率在增加.大部分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提示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方法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并结合K B药敏实验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标准进行结果判读。结果住院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标本1 990份共分离病原菌181株,检出阳性率9.1%(181/1 990)。细菌检出率95.0%(172/181),真菌检出率5.0%(9/181),其中肺炎链球菌19.3%(35/181),表皮葡萄球菌18.8%(34/181),大肠埃希菌17.1%(31/181)。3种主要细菌的分离率较高,主要集中分布在1岁以内患儿。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1.9%(13/31)和50.0%(3/6)。主要的革兰阴性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厄它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细菌。结论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进行培养和药敏实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对降低细菌的耐药和提高药物的敏感性,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潘爱珍  柳正卫  张艳  朱丽萍  李媛 《疾病监测》2011,26(11):911-913
目的 应用手工荧光判读仪对MGIT液体培养基进行快速检测分枝杆菌的效果评价.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1年4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临床诊断为结核病的患者临床标本230份,其中涂片法抗酸染色阳性标本57份,阴性标本173份.分别对同份标本做L-J固体和MGIT液体培养法分离培养效果比较,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  相似文献   

18.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色培养基临床应用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头孢西丁纸片法、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色筛选平板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RSA,评估MRSA产色筛选平板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收集仁济医院2008年8月至9月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68株,分别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MRSA产色筛选平板法和PCR检测MRSA,以PCR检测femA基因和mecA基因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SA产色筛选平板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除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外,对其他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明显高于MRSA。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头孢西丁纸片法筛选出50株MRSA,产色平板法筛选出51株MRSA,PCR检测到51株mecA基因阳性,MRSA产色筛选平板结果和mecA基因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MRSA产色筛选平板可用于临床快速检测MRSA。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引起真菌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北京友谊医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无菌留取清洁中段尿行普通细菌培养或真菌培养,定量接种10μL进行培养,≥104 cfu/mL判断为真菌性尿路感染;阳性标本纯菌落接种至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进行菌种鉴定,同时ATB‐FUNGUS 3试剂进行药敏测定。结果引起真菌性尿路感染的507株均为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为主要病原菌,占52.7%,其次为光滑念珠菌(29.6%)、热带念珠菌(10.8%)、其他念珠菌(6.9%)。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敏感,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最高,均在90%以上,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耐药百分比较高。结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加强病原学监测,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抗真菌治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