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略论朱肱对《伤寒论》的整理编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朱肱对《伤寒论》的整理编次李金田伤寒教研室朱肱,字翼中,自号无求子,别号大隐翁,宋·吴兴(今浙江嘉兴)人,徽宗朝授奉议郎医学博士,人称朱奉议,著有《伤寒百问》和《类证活人书》等书传世,是宋代诸多研究《伤寒论》医家中富有成就者之一。其著《类证活人书...  相似文献   

2.
<正>清代医家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第一。"朱肱,字翼中,号无求子,因曾官奉议郎,人称朱奉议。朱肱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著成《伤寒百问》,大观五年(公元  相似文献   

3.
《南阳活人书》是朱肱所著。朱肱,字翼中,号无求子,北宋吴兴人,授奉议郎及医学博士,人称朱奉议。朱氏治伤寒学,考古验今,潜心二十一年,几经充实,于公元1108年完成此书的撰写工作。《活人书》是整理研究仲景《伤寒论》较早的著作之一,他参合晋以下诸家之说,论述精详,在阐发仲  相似文献   

4.
方论始于宋     
关于方论清·罗美《古今名医方论》指出 :“有方即有柄 ,自仲景始也 ;有方更有论 ,自成无己始也。”故一般认为方论始于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115 6)。经笔者查考发现 ,记录方论内容早于《伤寒明理论》一书的医方书有 4种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110 0 )、朱肱《活人书》(1111)、寇宗《本草衍义》(1116)、许叔微《普济本事方》(1132 )。其中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中的方论 ,可称为方论之肇始。其书中方论的内容至少有两处 :一在半夏泻心汤下 ,一在生姜泻心汤下。半夏泻心汤 :“设下后津液入里 ,胃虚上逆 ,寒结在心下 ,故宜辛甘发散。半…  相似文献   

5.
在《伤寒论》研究专著中,存在着两大体系:一是朱肱的《类证活人书》;一是张志聪的《伤寒论集注》。  相似文献   

6.
韩祗和系北宗著名医家,精研伤寒学,撰有《伤寒微旨论》(以下简称《微旨》)两卷。该书大约成书于公元1089年(哲宗元佑元年),比庞安常《伤寒总病论》早十四年,比朱肱《类证活人书》早二十二年,是现存的第一部《伤寒论》发挥本参考书。书中立论超脱、言简意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中有关伏气温病的论述,是全书的核心内容。韩氏在书中倡导伏阳致温,从病因,辨证特点,治疗法则等方面对伏气温病系统地进行研究。本文仅就其主要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方论肇始于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115 6 )。然而考察现存医学文献发现 ,在成无己之前 ,已有四部医著载有方论。如北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110 0 )载有半夏泻心汤方、生姜泻心汤等方论 ;朱肱《活人书》(1111)载有桂枝加桂汤等方论 ;寇宗《本草衍义》(1116 )关于仲景医方中药物功效主治的分析 ;南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1132 )所载的真珠圆等方论。在成无己之后 ,南宋《太医局诸科程文》(12 79)“假令论方义”所载方论更多。方论产生于北宋 ,与当时理学的影响和太医局将其作为医学教育的一个部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而辨证论治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最基本原则,也是对疾病的一种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的辨证论治,其实包含了辨证和辨病,二者是有机整体,著名的《伤寒杂病论》 已经有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具体论述,朱肱在其 《活人书》 中更详细阐明了辨病与辨证的结合特点与方法,对指导中医临床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明代著名医家汪机有多部著作,传世甚广,但其所著的《伤寒选录》一书,仅见著录,未见流传.近年来,中国古籍孤本大全选编工作委员会在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下,为弘扬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抢救民族文化遗产,精选了一批学术价值高、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独特见解的孤本影印出版.1999年复制了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的明万历三年(1575年)敬贤堂刊本,汪机著《伤寒选录》八卷(陈桷编辑,程镐校正,汪邦聘重校),2002年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填补了这一缺憾.该书的出版,为全面了解汪机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相似文献   

10.
先哲有言,张仲景《伤寒论》为千古用方之祖,且其阐明医理,尤为中国至精之本,业中医者,不可不读仲景书。如熟读仲景书,再遍读后贤诸书,临症方有把握。余读《陈瑞春论伤寒》后,深感此言不虚。《陈瑞春论伤寒》由论治伤寒之学、明伤寒之理、伤寒治法概要、《伤寒论》的方与药、国内运用《伤寒论》方药的概况及附论6部分组成囊括《伤寒论》的方方面面,取其精华,旁参互证,落实在临床上又左右逢源,是本启发后学、足裨实用的书。1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30年之后,登堂入室。《伤寒论》辞精义奥,并非易读之书,既不能浅尝辄止,亦…  相似文献   

11.
考证不同传本、传文中的仲景医方,进行比较、校勘、辨伪,并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方论》外仲景遗方进行辑佚,明确在不同传本、传文中仲景医方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2.
宋·唐慎微《证类本草》中收载的苏颂《本草图经》中,曾引录张仲景佚文48条,均系未经宋臣校定的佚文。分析可知苏颂所见张仲景医书至少有两类传本,一类兼含伤寒、杂病内容,很可能是古本《伤寒杂病论》或王洙发掘的《金匮玉函要略方》;另一类专论杂病,有可能是宋臣校正《金匮要略方》的基础。另据《本草图经》引文中的文字特点,以及该书转引其他来源仲景佚文中有今本《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未载内容,推测苏颂所参底本可能早于唐高宗李治之时,比宋臣校改的仲景医书底本更加古老。  相似文献   

13.
《伤寒钤法》是一部论述伤寒运气学说的元代著作,由程德斋继承马宗素《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医书的基础上编撰而成。《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著录的版本均源自《薛氏医案二十四种》一书,并非原著,原书已经散佚。除薛氏重编本,《伤寒钤法》还见于明周藩王朱橚《普济方》及同时代熊宗立《重编伤寒必用运气全书》。三者虽然大致相同,但文本内容及表述差异较大,对此进行考察,有助于展现钤法原貌,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日本内阁本与中国北图本互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北宋所刻《伤寒论》大字本、小字本的考证 ,确证杨守敬所谓“影抄北宋本”为其所伪造。日本崛川济安政本对中国影响深远 ,恽铁樵本系据崛川济安政本影印 ,而非据赵开美本影印。将日本内阁文库所藏宋本《伤寒论》与中国北京国家图书馆所藏宋本《伤寒论》进行穷尽性校读比勘 ,并对书首题记、书末《伤寒论·后序》等详加考查 ,首次发现同一宋本竟有如此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试论《伤寒论》三阴三阳时位辨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直至今日,"三阴三阳"的本质仍未被揭示出来.通过对<伤寒论>中的六时、六病、合病、并病及六病欲解时的探讨,以及三阴三阳的三部定位划分,提出<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一个"时序"概念,并与空间病位相关联,因而认为"六病"是张仲景对外感热病的一种时间分类方法,可揭示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时间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宋本伤寒论”原指北宋所刻大字本、小字本《伤寒论》。传至明代,仅有的一部小字本《伤寒论》被赵开美翻刻于《仲景全书》之后旋即亡佚,后世遂美称赵开美辑刻《仲景全书·伤寒论》为“宋本伤寒论”。本文所称“宋本伤寒论”指赵刻《仲景全书·伤寒论》,该书国内外仅存6部,笔者皆曾目睹手抚,并有较详笔记和照片。本文仅对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仲景全书·伤寒论》详加考证,以期对校勘研究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由于汉及汉代以前的医集存世甚少,因此对考证《伤寒杂病论》方药渊源及其同时代方药状况造成极大困难.对1972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进行了考证后认为,武威汉代医简被考古学家推测为东汉早期的医学著作,据此推论《武威汉代医简》将对探讨和研究在相距150年的东汉末年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方药渊源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8.
《武威汉代医简》是一部医方性质的著作,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早期医药水平的真实情况。医简中有许多治疗疑难病症的方药,如治疗麻风病、风湿病、久泄、久痢、久咳,这些疾病即使在今天仍然是疑难病。将医简方药与《伤寒杂病论》中的有关方药进行了比较,发现医简方在组方技巧和服用方法上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9.
现存《金匮要略》直接源自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16卷中杂病部分的可能性较小,实应成书于北宋时代。包括日本版在内,《金匮要略》现存版本均由元代之后至明代的五版本系统而派生,属大字本系统;新近发现仅藏于上海图书馆、与原体系不同的小字本吴迁抄本,是值得重视的版本。将邓珍本与吴迁本相比较,发现北宋政府并非单纯将大字本改为小字本再版,而是实施了第二次大规模校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