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本文通过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的调查,以期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月至10月在我科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57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入选患者年龄(56±22)岁,病程(13±10)年。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调查。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经专科医生确诊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T2DM)、高尿酸血症(HUA)发病率明显升高,T2DM患者存在明显的代谢异常,除糖、脂代谢还有尿酸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MS)关系密切。本文通过T2DM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探讨HUA对T2DM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影响以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门诊和住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旨在观察对2型糖尿病(T2DM)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能否诱导出一个长的"蜜月期",从而使患者的自然病程向后倒退到几年前的"糖调节异常"阶段,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全部观察对象选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院内科门诊的42例初诊T2DM,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且空腹血糖(FBG)>13.9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施行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7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并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为(7.22±1.01)mmol/L,与对照组患者的(10.48±1.54)mmol/L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43%)与对照组患者(68.57%)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29%)与对照组患者(71.43%)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miR-23a、miR-30a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T2DM合并O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确诊的T2DM 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OP 70例作为OP组,未合并OP 65例作为无OP组,另选取同期入院治疗且未合并T2DM的...  相似文献   

6.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是 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并发症和合并症 ,有资料证明[1] 胰岛素抵抗 (IR)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普遍认为肥胖者存在IR[2 ] ,故我们选择非肥胖的 2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 ,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将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胰岛素抵抗组和胰岛素敏感组 ,比较两组的血脂水平 ,进一步分析它们与Homa IR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取 1997年 12月至 1999年 7月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研究组 :根据 1997年ADA标准[3] 确诊的 2型糖尿病病人 178例 ,年龄 61 2 4± 9 89岁 ,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7.
瑞格列奈是甲基甲胺苯甲酸家族的第一个新型口服抗糖尿病药 ,是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通过与胰岛B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口服后 ,可被迅速吸收 ,对胰岛素分泌的促进作用较快 ,1h达高峰 ,但持续时间短 ,其半衰期约 1h。可在 2型糖尿病患者中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有效的控制餐后高血糖。瑞格列奈在肝脏代谢成非活性物质 ,主要通过胆汁排泄。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根据WHO(1999)标准诊断的 2 0 0 1年 10月~2 0 0 2年 12月我科住院及门诊 2型糖尿病患者 6 9人 ,其中男性 36人 ,女性 33人 ,年龄在 35~ …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2型糖尿病及脂肪肝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但文献[1]报道的2型糖尿病伴脂肪肝的比例颇有出入。胰岛素抵抗在脂肪肝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将脂肪肝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一个临床特征。脂肪肝可致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已引起临床关注。本研究对89例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脂肪肝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指标进行分析,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与脂肪肝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2003年2月至10月89例内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3月至2005年5月6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罗格列酮组(B组)。对照组采用原来降糖药治疗,不加用罗格列酮。B组在原来降糖药的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mg口服,每天一次,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脂蛋白(TC,TG,HDL-C,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4周后,两治疗组血脂水平TC,TG,LDL-C和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HDL-C水平升高,且变化程度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减少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可以使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并研究血清蛋白质脂蛋白(a)和凝血纤溶指标在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诊断当中应用的价值,以便于为临床治疗和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病患者,本研究选择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4例体检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于本研究两组对象的血清蛋白质脂蛋白(a)水平和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作出比较。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蛋白质脂蛋白(a)水平进行比较,观察组的血清蛋白质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纤溶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凝血纤溶蛋白原等相关的凝血纤溶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血清蛋白质脂蛋白(a)以及凝血纤溶等指标的水平可以在对2型糖尿病肾脏病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取得典型的应用价值,对于临床检测可以提供良好的指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用药。方法48例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生存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以及社会关系评分分别为(69.86±2.10)、(73.60±1.68)、(69.30±9.12)、(73.65±13.8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60±2.13)、(53.10±1.05)、(60.80±8.98)、(59.69±12.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5.83%、83.33%、7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54.17%、45.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其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0月在本院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胰岛功能及炎症因子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胰岛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抑制炎症因子,保护胰岛细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应用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组的31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5年2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并选取同一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3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研究对象检验后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上,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在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率上,研究组(83.87%)明显高于对照组(0),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应用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存在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格列美脲 (Glimepiride)是一种长效的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它能刺激胰岛素分泌 ,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其主要特点为起效快 ,作用强 ,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有效作用时间长 ,每天仅服用1次[1]。本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2TDM )患者给予格列美脲片治疗 ,观察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 lc)、血脂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 1对象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 ,为我院2000年2月—2000年6月门诊患者 ,男47例 ,女63例 ,年龄39~68岁 ,平均 (53 13±8 81)岁 ,体重指数 (25 09±2 47)kg/m2,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 ,单使用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艾塞那肽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缓解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10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程、体重指数、空腹餐后C肽、血脂、原有治疗方案一一配对分成艾塞那肽组(n=31)与对照组(n=26)。共治疗3个月,每月随访1次,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胰岛素,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行72h动态血糖监测、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艾塞那肽治疗3个月,16.13%(n=5)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艾塞那肽治疗3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下降,高血糖及低血糖所占时间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治疗可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缓解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选择符合此次研究且同意参与此次研究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硬币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以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各46例。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NIHSS评分进行对比,提示观察组更佳(P <0.0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率也提示观察组更高(P <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率,应用价值显著,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陈姝  刘福生 《云南医药》2011,(3):301-303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自2008年6月~2009年10月,我们对18例经临床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进行了二维超声(2D)及彩色多普超声(CDFI)检查,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咪哒普利联合应用时,对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入选对象来自2003年4月至2005年4月住院和门诊的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180例,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高血压协会(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和1996年WHO糖尿  相似文献   

19.
计振民 《江苏医药》2001,27(8):625-625
老年人所患糖尿病几乎都是 2型糖尿病 ,以往常规治疗先饮食控制及加体育锻炼 ,不能很好控制血糖者给以口服降糖药 ,或予以胰岛素治疗。本研究对非胰岛素治疗的 2型糖尿病患者用一种新的饮食控制及加体育锻炼的方案进行治疗 ,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对照及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998年 5月~ 1999年 5月选择非胰岛素治疗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 5 0例 ,其中男 35例 ,女性 15例 ;年龄从 60~ 84岁 ,平均年龄 71 2 8岁 ;病程 1~ 2 2年 ,平均 8 9年。新方案治疗前、后均对其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剂量进行比较和空腹血糖(FB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确诊为T2DM的老年患者76例,进行骨密度(BMD)测定,依据T值水平将T2DM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T值≥-1.0, 26例)、骨量减少组(-2.50.05);四组年龄、病程、BMI、HbA1c、TG、Scr、25(O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