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岐黄"考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以是黄帝、岐伯问答的体裁写成,因而后世即以“岐黄”代称《黄帝内经》。由于《黄帝内经》为中医学奠基之作,至宋代,岐伯与黄帝首次被窦材《扁鹊心书》合称为“岐黄”,并被奉为医学正率之祖,被请进庙堂供奉起来,并开始注入新的含义,不仅仅是岐伯、黄帝二人的简称,而是由此引申为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当然更多的是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同时,由“岐黄”组合的新词,也各有自己相应的意义。“岐黄之术”、“岐黄之道”,分别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又“岐黄家”指中医生、中医学家,“岐黄书”指中医书,“岐黄业”指中医行业,等等,由此可见,“岐黄”一词中就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岐伯、孙思邈、洪山真人等药王在河南省新密市的活动及药王信仰的形成与发展.方法:从田野医学考察入手,结合历史文献对他们的活动及影响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河南新密市是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自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开始,就形成了以中华医祖岐伯为主体的药王信仰,并延续至今,成为岐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杨建敏 《中医学报》2011,26(3):291-294
目的:探讨岐伯、孙思邈、洪山真人等药王在河南省新密市的活动及药王信仰的形成与发展.方法:从田野医学考察入手,结合历史文献对他们的活动及影响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河南新密市是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自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开始,就形成了以中华医祖岐伯为主体的药王信仰,并延续至今,成为岐黄文化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4.
中医的医术往往又称为“岐黄之术”,黄指的是轩辕黄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予以阐明,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并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渊源、最权威的中  相似文献   

5.
宋书云 《中医学报》2011,26(5):552-553
目的:探讨岐黄文化的发源地不应在目前已知的岐伯故里,而应在黄帝与岐伯活动频繁的地区--河南新密市.方法:根据国内三处岐伯故里的原野调查,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新密丰富的考古成果及遗迹遗址进行分析.结果:依据考证,佐证岐黄之术的产生与河南新密的关系.结论:由岐伯开创的中医学的基础--岐黄之术,与河南新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岐黄是中医药学的简称,岐黄文化即中医药文化.对岐伯生平里籍及其对生命科学的贡献的梳理,是清理中医药文化源头的关键.因为史料缺乏,对于歧伯的研究难以深入展开,有必要从文化角度切人,开展田野调查.根据历代记载和河南新密发掘出土的文化遗址的两重证据探索岐伯生平片段,认为新密是岐黄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此,把握文化概念以解读...  相似文献   

7.
目的:论岐黄文化的根源与根本.方法:查考历史文献,论述新密隶属于古郑国,依据新密有关伏羲、岐伯、黄帝的遗迹进 行考证和梳理.结果:通过考证研究,认为岐黄文化发端于中原,岐黄文化的酝酿和萌生在中原腹地的新密.结论:结合中原文化的特点,深入探讨岐黄文化的根本特质在于中和.作为中医的根本宗旨是源于中原大地上形成的中和理念.  相似文献   

8.
考古研究表明,位于河南省新密市曲粱乡大樊庄的古城寨是一处龙山文化城址,这与文献记载的黄帝轩辕丘相符。从时间上看,黄帝时代相当于龙山文化的早中期之际,古城寨的龙山文化古城正处于这一时期。在轩辕丘周围,还存留有大量的岐黄遗迹,如具茨山、岐伯山、西太山、风后岭等与上古医家岐伯、鬼臾区、雷公等相关,可以称之为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一部重要典籍,这部著作的写作体例是以黄帝与他的臣子问对的形式阐述医理的,在所有的臣子中岐伯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所以后世往往用岐黄作为中医的代名词.在<黄帝内经>中还有一位人物叫作雷公,但与岐伯的地位大有不同,岐伯是一位博学的智者,黄帝却成为谦恭的学生;而雷公就不同了,他是黄帝的学生,经典的十二经脉循行就是雷公请教黄帝时由黄帝叙述的.  相似文献   

10.
杨赦 《中医学报》2011,26(11):1304-1305
目的:探讨岐黄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方法:对搜集的岐黄文化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结果:岐黄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基石,中医药文化继承者在研究岐黄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现在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的发展是对岐黄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结论:促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建立中医文化学科,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建设等是推进中医药文化的...  相似文献   

11.
从"医诗"看明季文人对医德医术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与医关系紧密,文人与士大夫中不乏懂医或与医界人士有交游者。他们以诗文会友,留下不少和医有关的诗作,这是我们研究当时的医德、医术、医风的宝贵资料,此处不妨称之为“医诗”。将明人诗文集里的“医诗”加以整理研究,可以看出:明季文人心中理想的医生是“儒医”,医生的理想品质是淡泊名利、不俗不媚、仁慈善良而有济世之心。良医要潜心业务、留心病理与药理中的“玄机”。黄帝、岐伯、扁鹊被尊为医家的先师和圣人,世代为医者受推崇,他们重视方剂,尤重“秘方”、“禁方”、“海上方”等。许多“医诗”中提到炼丹,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医学与道教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作为古代医家,“岐伯”始见于《黄帝内经》,正史则始于司马迁《史记》。据《通志》及《路史》所载,岐伯很可能是三皇时期,一位精于医药及养生之术的部落首领。古岐伯国在陕西岐山下,岐伯氏族一直居住在岐下周原。黄帝西游时,又引岐伯归于河南新密。据《素问·移精变气论》和《路史》所载,岐伯师从于上古名医僦贷季。据王勃《典黄帝八十一难经》序,可知《难经》系岐伯传于后世。除《难经》外,有关岐伯的医论还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黄帝泰素》、《黄帝岐伯按摩经》、《岐伯针经》、《岐伯精藏论》、《黄帝众难经》等。  相似文献   

13.
龚廷贤医学思想的形成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认为"仁"即"王道",主张"王道"行医,精勤不倦,博施济众;推崇"王道"医方,如六味地黄丸、八味丸、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等,避免使用猛烈峻攻之药;采用诸家"王道",反对攻邪治法,注重固护元气。  相似文献   

14.
伏羲氏和五帝时的炎帝、黄帝、祝融,以及西周时的郐国、密国和春秋早期的郑国,均曾在河南省新密市立国建都,留下了大量的上古医药文化史迹,通过这些史迹,可以推断新密是中华医药诞生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应当充分开发和利用新密的岐黄文化资源,为新密经济、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金琦  杨必安 《中医学报》2022,37(2):254-258
《伤寒杂病论》最早提出血室的概念,但关于其具体的解剖位置,历代医家观点不一。血室之争,根源在于中医重用而轻体、体用不平衡。血室以气血汇聚之处的功能命名,从字形字义也难以揣测其形状与解剖位置。从《伤寒论》第97条、第143条以及第145条可以推测,血室可以理解为肝的别称。妇人经期,"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此又名"热入血室",期门刺之或小柴胡汤主之,邪随经水而去。重用轻体是中医独有的思维,现代中医应将明体与达用并重。中医重用的思维方式,只有落到体的实处,才能更好地发扬经典中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医师"走穴"的伦理法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医师"走穴"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较复杂的现实原因.一方面,它满足了患者的需要,增加了医师的收入;另一方面,它又带来了一些法律负效应,如引发医疗事故和知识产权纠纷,偷税漏税等.所以,从伦理和法律的角度解决医师"走穴"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与现实状况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医师单一地点执业却又允许兼职,出现医疗事故处理难等.为此,作者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实行兼职医师准入制,制定邀请医疗机构的标准,启动执业医师终生禁业机制,增加医师职业责任感,建立全国性执业医师基本信息数据库,调整患者的权利与义务等.  相似文献   

17.
对《眼科要旨》的学术特色进行探讨,认为本书作为眼科专著,眼论、病症、方药详而齐备,学术观点鲜明,如谨守气血根本、突出气血辨证、重视五轮学说、主张用药平和等,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