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发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分析治疗效果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间剖宫产术后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热原因、治疗方法及结局。结果剖宫产患者共1196例,术后3 d后发热55例,占4.60%,发热原因:宫腔积液、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泌尿系感染、合并阑尾炎、合并乳腺炎、药物热、产褥感染等,诊断感染后针对发热原因,给予抗感染治疗,其中18例仅彩超提示宫腔积液,血象正常,无自觉症状,占发热32.73%,给予宫腔引流、冲洗、抗感染等治疗,感染均控制,所有感染者中1例出现晚期产后出血,1例出现产后出血并同时行子宫切除。1例切口二次缝合。结论剖宫产术后发热多为感染所致,其原因多种,其中宫腔内积血不能及时排出是重要且易被忽视原因,抗感染治疗,及时宫腔引流+宫腔局部冲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预防子宫切口感染及晚期产后出血,降低子宫切除几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罗江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135-1136
我们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难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1997年1月-12月份,共出生婴儿1066例,其中顺产744例,占69.8%,剖宫产322例。占30.2%。剖宫产术后有200例不能顺利地进行母乳喂养,占剖宫产的62%。通过一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加替沙星体外PAE期间E.coliATCC25922的形态学观察以及菌体大小、DNA含量变化的研究,探讨PAE形成机制.方法:于加替沙星体外PAE期间不同时间点吸取培养物,应用原子力光显微镜观察E.coliATCC25922的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与荧光探针碘化丙啶结合,检测其菌体大小、DNA含量变化.结果:原子力显微镜结果表明E.coliATCC25922在菌落计数法所测定的PAE之后仍有丝状体存在,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体外PAE期间E.coli ATCC25922菌体显著延长、DNA含量变化显著升高.结论:加替沙星体外PAE期间E. coli ATCC25922呈特征性的丝状体变化,而其菌体大小、DNA含量变化随之相应变化,提示丝状体形成与DNA含量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4.
厉美珍 《海峡药学》2008,20(11):99-100
目的 观察替硝唑用于剖宫产术中冲洗宫胫、腹腔及切口,预防术后发热及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112例,对照组106例,治疗组在剖宫产术中用替硝唑注射液冲洗宫腔、腹腔,膀胱反折及切口;对照组清理腹腔残血后即关腹.结果 替硝唑注射液冲洗腹腔减少术后发热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效果显著.结论 该方法 方便、安全、价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陈莉茗  颜莉 《淮海医药》2000,18(1):64-65
实行纯母乳喂养,是创建爱婴医院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与顺娩后产妇相比要困难得多,如何护理好这部分产妇.使她们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现就216例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体会简述如下。1心理护理剖宫产的产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恐惧、焦虑、紧张、烦躁、畏难等心理障碍因素。这些不良因素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腺的调节发生深刻的变化,而泌乳与心理应激相关早已被认识,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必然导致乳汁分泌减少,这不仅影响新生儿的健康,还严重障碍了母乳喂养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加替沙星体外PAE期间E.coliATCC25922的形态学观察以及菌体大小、DNA含量变化的研究,探讨PAE形成机制.方法于加替沙星体外PAE期间不同时间点吸取培养物,应用原子力光显微镜观察E.coliATCC25922的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与荧光探针碘化丙啶结合,检测其菌体大小、DNA含量变化.结果原子力显微镜结果表明E.coliATCC25922在菌落计数法所测定的PAE之后仍有丝状体存在,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体外PAE期间E.coli ATCC25922菌体显著延长、DNA含量变化显著升高.结论加替沙星体外PAE期间E. coli ATCC25922呈特征性的丝状体变化,而其菌体大小、DNA含量变化随之相应变化,提示丝状体形成与DNA含量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7.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佳的喂养方法 ,在营养、免疫、增加母子感情上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有多种 ,现对常见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1临床资料1 .1一般情况 :选择2002年6月~2002年12月 ,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术者829例。年龄24~41岁 ,初产妇821例 ,经产妇8例。孕37~42周 ,横切口801例 ,纵切口21例。1 .2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分析 :(1)剖宫产术产妇体位限制的影响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麻醉需去枕平卧6小时 ,产妇身上置有静脉输液、输血管及留置导尿管 ,砂袋置于腹部切口 ,体位及活动受限。首次协助母乳喂养时 ,74…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剖宫产术后不明原因发热的效果. 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剖宫产术后不明原因发热68例,应用具有益气养血、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的中药组方治疗并观察效果. 结果 治疗后68例体温均降至正常,皆在服药1 d后体温开始下降.服药2 d后降至正常36例,3 d后降至正常22例,4 d后降至正常10例.均未出现并发症,复查白细胞正常. 结论 益气养血、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的中药组方治疗产后不明原因发热疗效确切,利于全身功能恢复,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剖宫产术后不明原因发热的效果. 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剖宫产术后不明原因发热68例,应用具有益气养血、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的中药组方治疗并观察效果. 结果 治疗后68例体温均降至正常,皆在服药1 d后体温开始下降.服药2 d后降至正常36例,3 d后降至正常22例,4 d后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情况。方法将14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与对照组产妇比较乳汁分泌时间早,48 h及72 h泌乳量明显增多,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为85.71%,对照组的母乳喂养率为65.7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能提高母乳喂养率,有利于母婴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相关条件,总结剖宫产术阴道分娩的临床经验,提高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74例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年龄21~44岁,平均(29.5±4.1)岁;孕周32~41周,平均(39.0±1.7)周),另随机选取同期65例剖宫产术后剖宫产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年龄24~39岁,平均(30.5±4.2)岁;孕周37~41周,平均(38.3±0.9)周),判断两组的年龄、孕周、BMI、子宫下段疤痕厚度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差异,并分别对既往二次剖宫产术史的分娩结局和前次剖宫产术原因为产程停滞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年龄、子宫下段疤痕厚度、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MI较对照组BMI低(t=3.698,P0.05),观察组的孕周较对照组大(t=2.709,P0.05)。既往二次剖宫产术史的剖宫产率高于阴道分娩率(χ2=4.865,P0.05)。前次剖宫产术原因为产程停滞的剖宫产率高于阴道分娩率(χ2=5.8965,P0.05)。结论:符合试产条件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是可行的,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做好手术准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剖官产率的逐年上升,进入21世纪有剖宫产史的孕妇也Et益增多,其再次妊娠分娩问题及并发症也成为产科医师面临的常见问题。剖官产术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再次妊娠分娩问题及相应并发症在产科界一直存有争议。争论的焦点是有剖宫产史孕妇经阴道分娩是否会发生子宫破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体外抗生素后效应期E.E.coli ATCC25922菌体大小及DNA含量变化,以期为探讨PAE形成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于加替沙星及环丙沙星体外PAE期间不同时间点吸取培养物,以荧光探针碘化丙啶进行固定染色,经流式细胞仪检测E.coli ATCC25922菌体大小及DNA含量变化.结果: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PAE期间E.coli ATCC25922菌体显著增大,胞内DNA含量明显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当加替沙星与蛋白合成抑制剂氯霉素及RNA合成抑制剂利福平联用时,这一变化被抑制.结论:应用流式细胞仪辅以荧光探针碘化丙啶可检测加替沙星及环丙沙星PAE期间细菌菌体大小和DNA含量变化,该方法快捷、简便、直观.  相似文献   

14.
母乳是婴儿最合理、最营养的食品,但近年来,随着剖官产手术日益增多,母乳喂养问题常困扰着母亲。产妇常因腹部切口疼痛,含接姿势不正确,怀疑自己喂哺婴儿的能力,而停止母乳喂养,这对母亲及婴儿均可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及时给予产妇母乳喂养的知识及方法指导。现将我科近年来采用环抱式坐位哺乳用于剖宫产术后的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体外抗生素后效应(PAE)期间E.coliATCC25922的形态学观察以及膜电位、膜通透性变化的研究,以期为探讨PAE形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不同时间点吸取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抗PAE期间的大肠埃希菌培养液,用荧光探针碘化丙啶和DiBAC4(3)进行染色,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coliATCC25922的形态学变化,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膜电位、膜通透性变化。结果:荧光显微镜结果表明:菌落计数法所测定的PAE之后仍有丝状体存在,但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PAE期间E.coliATCC25922膜电位及膜通透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PAE期间E.coli菌体显著延长,呈丝状体,而其膜电位及膜通透性比较则无显著性变化,提示丝状体形成与细胞膜变化不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体外PAE期间E.coliATCC25922的形态学观察以及膜电位、膜通透性变化的研究,以期为探讨PAE形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于不同时间点吸取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抗生素后效应期间的大肠埃希菌培养液,用荧光探针碘化丙啶和DiBAC4(3)进行染色,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coliATCC25922的形态学变化,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膜电位、膜通透性变化.结果:荧光显微镜结果表明菌落计数法所测定的PAE之后仍有丝状体存在,但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PAE期间E.coli ATCC25922膜电位及膜通透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改变.结论: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PAE期间E.coli 菌体显著延长,呈丝状体,而其膜电位及膜通透性则无显著性变化,提示丝状体形成与细胞膜变化不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体外PAE期间E.coliATCC25922的形态学观察以及膜电位、膜通透性变化的研究,以期为探讨PAE形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于不同时间点吸取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抗生素后效应期间的大肠埃希菌培养液,用荧光探针碘化丙啶和DiBAC4(3)进行染色,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coliATCC25922的形态学变化,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膜电位、膜通透性变化.结果荧光显微镜结果表明菌落计数法所测定的PAE之后仍有丝状体存在,但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PAE期间E.coli ATCC25922膜电位及膜通透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改变.结论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PAE期间E.coli 菌体显著延长,呈丝状体,而其膜电位及膜通透性则无显著性变化,提示丝状体形成与细胞膜变化不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前胎儿监测手段的完善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医疗道德问题等各种因素影响,近年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剖宫产导致的各种并发症也随之增多。术后持续发热是较严重的症状之一。笔者2001~2009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持续发热患者17例,现将治疗方法及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根据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我院的8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产妇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产妇分成AB两组,均有43例,A组为剖宫产组,B组为阴道分娩组,对两组的出血量、产褥感染率、住院时间、疼痛情况、婴儿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的产妇出血量比A组小,产褥感染率比A组低,住院时间比A组短,产后1天和3天疼痛情况优于A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婴儿5分钟Apgar评分和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性(x2=0.021,0.1101, 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采取阴道分娩对产妇的不良影响小于剖宫产手术,两者的新生儿受到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阿同古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1):2277-2277
巴州博湖县医院妇产科2002年1月-2003年10月施行剖宫产术208例,术后体温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现将体温变化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