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表面对小儿腹部手术拔管的安全影响。方法:选择60例5~12岁患儿的腹部手术,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麻醉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套囊表面,对照组插入同型号的气管导管,但不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观察两组插管和拔管时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浓度或分压(PETCO2)及拔管时间的变化,以及麻醉苏醒后患儿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情况,术后第2天随访声嘶和谵妄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4h的引流量。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作用消失后,实验组患儿能较好地耐受气管导管,生命体征平稳,而对照组耐受气管导管差。术后第2天随访,实验组嘶和谵妄发生率以及术后24h的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表面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麻醉能减轻气管导管在拔管时的应激反应,术后声嘶及谵妄发生率低,提高小儿腹部手术麻醉在拔管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清醒期对气管耐受的I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160例拟施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用石蜡油均匀地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治疗组患者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均匀地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比较两组患者术毕清醒期的呛咳、血压、心率、躁动、术后3d内咳嗽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出现呛咳、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躁动、术后3d内咳嗽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以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术毕清醒期患者不能耐受气管引起的呛咳、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躁动等应激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抑制脑动脉瘤夹闭术后气管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动脉瘤夹闭手术32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6例。L组于气管插管前涂布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气管导管前端,C组涂布等量凡士林。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术中补液总量。记录麻醉前(T1)、拔管前2 min(T2)、拔管时即刻(T3)、拔管后2 min(T4)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计算2组T3时点与T2时点的SBP、DBP、HR差值(△SBP、△DBP、△HR),并计算差值与T2时点相应数据的比值。结果 L组T3、T4时点SBP、DBP、HR显著低于C组(P<0.05)。L组△SBP、△DBP、△HR及差值与T2时点相应数据的比值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插管前气管导管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有效抑制术后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布气管导管对小儿咽部手术操作、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及小儿气管内插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扁桃体及腺样体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导管表面涂布组(A组)、气管导管表面涂抹石蜡油组(B组),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插管前、插管即刻、置入开口器、剥离扁桃体时、刮除腺样体时、术毕清醒拔管时血压、心率变化,围拔管躁动程度、术后耐管时间及拔管后咽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与拔管前比较,两组插管即刻HR、M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中操作各时点HR、MBP比较,A组变化明显低于B组(P〈0.05);(3)围拔管期组间HR、MBP比较,A组显著低于B组(P〈0.01);(4)耐管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P〈0.01),呛咳反射、拔管时躁动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A组较B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利多卡因乳膏涂布气管导管表面麻醉复合气管内全麻用于小儿咽部手术可有效抑制术中操作、围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降低术后咽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复合右美托咪定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ICU带管期间镇痛、镇静效果。方法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0例。观察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右美托咪定)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入ICU后泵注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石蜡油+咪达唑仑)以石蜡油涂抹,入ICU后泵注咪达唑仑。观察2组入ICU时(T0)、拔管后即刻(T1)、转出ICU时(T2)的心率、血压;记录停用镇静药至拔管时间,ICU带管及留住时间;记录拔管后鼻腔、咽喉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镇痛药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均能达到有效镇静深度。拔管即刻(T1)血压、心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ICU内拔管时间及带管时间,对照组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拔管后VAS评分及吗啡使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与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对术后ICU带管患者镇静、镇痛效果满意,可减少镇痛药用量,缩短拔管时间,值得在ICU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崔健  吴从友 《黑龙江医药》2014,(6):1362-1363
目的:观察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实施全麻手术的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与同期应用其他药物实施麻醉的34例患者作对比,观察患者在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实施全麻手术的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相对更加稳定,观察组患者苏醒延迟、咽痛呛咳、谵妄躁动、定向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涂抹气管导管全身麻醉,可维持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呛咳和躁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讨复方阿替卡因用于口腔种植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口腔种植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盐酸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予复方阿替卡因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两组患者麻醉即刻、术中及术后6 min血压、心率变化,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低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 min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麻醉即刻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6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阿替卡因用于口腔种植手术中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使用2.5%复方利多卡因软膏涂布气管导管行全麻,对患者拔管即刻及之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及对拔管后咽痛、声嘶、呛咳、低氧血症的预防性作用。方法将40例年龄20~55岁ASAⅠ~Ⅱ级行择期手术,无特殊心血管疾病,非甲状腺手术,非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人,其中乳腺手术6例,肝胆外科手术14例、妇科手术20例。在常规麻醉诱导维持基础上于治疗组患者所使用气管导管下2/5段进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布处理,对照组不进行任何特殊处理,对手术结束即刻(t1)、吸痰时(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min(t4)时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无创血氧饱和度进行记录。并记录患者拔管时呛咳状况及患者清醒后咽痛与否。结果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布气管导管组较对照组组呛阿咳反应减少,低氧血症和咽痛的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变化小。结果2.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布气管导管组较非涂布组呛咳、声嘶、咽痛、低氧血症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变化小。结论复方利多卡因软膏涂布导管在全麻手术后患者拔管即刻及之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范围缩小,拔管时患者基本状况更加平稳,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苏醒后舒适度增加,利于术后复苏室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00例行全麻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 A组在气管插管前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3g均匀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B组在气管插管前将等量白色医用凡士林均匀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分别于手术结束即刻(T1)、拔管前5 min (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 (T4)测量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B组SBP、DBP、MAP、HR于拔管前5 min (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 (T4)均较手术结束即刻(T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可以抑制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经鼻插管全身麻醉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石蜡油组(C组),分别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石蜡油涂布气管导管前2/3,麻醉诱导后行经鼻气管插管。记录2组患者诱导前(T0)、术毕时(T1)、拔管后即刻(T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拔管时屏气与呛咳发生情况;拔管后和术后1 d咽喉痛、鼻腔痛发生情况;于T0、T2、术后1 d(T3)抽血标本测定血糖及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1)血流动力学变化:与T0时比较,T2时2组SBP、DBP、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组间比较,L组变化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应激指标变化:与T0时比较,T2时2组血糖、皮质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组间比较,T2、T3时L组血糖低于C组( P <0.05),T2时L组皮质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L组拔管时呛咳、屏气发生率低于C组( P <0.05);L组拔管后、术后1 d鼻腔、咽喉疼痛发生率低于C组( P <0.05)。结论导管外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抑制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拔管期应激反应和术后鼻腔、咽喉痛。  相似文献   

11.
檀文好  莫伟波  黎必万  黄庆 《中国药房》2012,(44):4176-4178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预防全麻术后躁动和咽喉疼痛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例按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标准评为Ⅰ~Ⅱ级的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2组均以咪唑安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依托咪酯乳剂诱导,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A组气管插管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3g均匀涂抹于气管导管套囊及前端,麻醉后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5~2g均匀涂抹于导尿管外侧辅助导尿;B组常规气管插管及导尿。观察记录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躁动程度评级、身体舒适度评分、术后24h咽喉疼痛程度评级,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躁动程度评级和术后24h咽喉疼痛程度评级A组显著低于B组,身体舒适度评分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过敏反应和局麻药中毒发生。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全麻患者术后躁动和咽喉疼痛的发生,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气管导管前端涂抹利多卡因乳膏对患者全麻扁桃体剥离手术苏醒时呛咳、心血管反应等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全身麻醉下接受双侧扁桃体剥离手术的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将其随机分两组:对照组(n=50),常规诱导插管全麻;利多卡因乳膏组(n=50),在气管插管前将利多卡因乳膏均匀涂抹于气管导管前段8~10cm处,然后再常规诱导插管全麻。诱导插管全麻均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输注系统(北京思路高公司)效应浓度分别为瑞芬太尼1-4ng/ml、丙泊酚1-4μg/ml。手术结束时,记录并评估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苏醒期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恶心、视觉模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相比,对照组在苏醒时出现HR增快,MAP升高明显;利多卡因乳膏组HR增快不明显,MAP升高也不明显。对照组HR、MAP显著高于利多卡因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及拔除气管导管时,对照组20例患者出现中度或重度呛咳,而利多卡因乳膏组仅5例出现中度或重度呛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涂抹利多卡因乳膏于气管导管前端可减轻扁桃体剥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及呛咳。  相似文献   

13.
卢欢  陈小琳 《海峡药学》2013,(11):135-137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胶浆涂抹气管导管表面应用于气管插管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全身麻醉的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1岁,体重38—79kg,ASAI-Ⅱ级,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明视经口气管插管。L组插管前在气管导管前1/4均匀涂抹利多卡因肢浆,C组导管表面不涂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插管、拔管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拔管过程有无呛咳、屏气反应及拔管后合并的咽痛、咽部不适感的发生情况。结果C组插管后3minSBP、DBP、HR明显增高,与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呛咳、屏气、咽痛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拔管后咽部异物感发生率高于c组但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可抑制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减轻气管导管拔除时的呛咳与屏气。咽痛等不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表面麻醉对短小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影响。方法 40例短小腹腔镜手术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观察组)在常规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的基础上使用气管导管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布进行气管表面麻醉处理,B组(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期间生命征的变化,并比较两组麻醉用药、麻醉恢复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可得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心电图(ECG)及不同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深度监护(CS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烦躁、呛咳、屏气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知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表面麻醉可为短小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提供良好麻醉效果,不仅使麻醉用药减少,且增加了麻醉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腭咽成形术带管期间应激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经鼻气管插管腭咽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和石蜡油+咪达唑仑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布气管导管前2/3,入ICU后以右美托咪定维持微量泵泵注;对照组以石蜡油涂布气管导管前2/3,入ICU后以咪达唑仑维持泵注.于诱导前5 min(T0)、拔管后5 min(T1)、术后1 d(T2)及术后3 d(T3)抽血标本测定血糖及血浆皮质醇浓度、T淋巴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水平,计算CD4+/CD8+值.结果 细胞免疫指标与T0比较,2组患者CD3+、CD4+、CD4+/CD8+在T1、T2下降,观察组CD3+、CD4+在T1~T3,CD4+/CD8+在T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K细胞在T1、T2升高,观察组在T1、T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指标与T0比较,2组血糖、皮质醇在T1、T2升高,观察组血糖在T1~T3,皮质醇在T1、T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与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应用于UPPP患者术后ICU带管期间镇静、镇痛,可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改善细胞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减轻全麻手术留置导尿患者刺激症状(CRBD)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ASAI~II全麻手术需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80)全麻诱导后使用石蜡油行常规导管,观察组(n=80)全麻诱导后使用2%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行导尿术;观察记录插管成功率、尿道刺激程度。结果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63例(占78.75%),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78例(占97.50%),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期CRBD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全麻手术留置导尿管患者中,能够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降低麻醉苏醒期的尿道刺激症状,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拔除气管导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Ⅱ或Ⅲ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0 mg·kg-1),对照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0 mg·kg-1).所有患者连续监测心电图(EC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计算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结果 对照组拔除气管导管时SBP、DBP、HR和RPP均较给药前有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与拔除气管导管前比较,观察组患者HR和RPP拔除气管导管时至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均显著下降(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HR和RPP于拔除气管导管时至拔除气管导管后1,5,10 min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且SBP、DBP于拔除气管导管时至拔除气管导管后1 min显著升高(P<0.01).结论 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可有效抑制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拔除气管导管期间不良心血管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雷米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观察组)和雷米芬太尼组(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应用七氟醚低流量紧闭循环吸入维持麻醉,对照组以雷米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气腹前、气腹后,气管拔管前、气管拔管后的血压和心率;观察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中疼痛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两组均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的不良反应,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收缩压在气腹前及气腹后5、10min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1),但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的心率在气腹前及气腹后5、10min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七氟醚和雷米芬太尼均适用于腹腔镜手术,但七氟醚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更安全,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快通道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减轻舌癌患者全麻鼻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应用。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拟施鼻插管全麻择期手术患者,按气管插管导管前端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液体石蜡油组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分别记录诱导前(T0)、意识消失(T1)、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3min(T3)时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液体石蜡油组在T2及T3时间点SBP、DBP、及HR较T0及T1时间点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在T2及T3时间点上述指标较T0及T1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液体石蜡油组T3时间点SBP、DBP、及HR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有效抑制舌癌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维护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恩纳气管内麻醉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及术后长期保留气管导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神经外科后颅凹手术患者 (ASAI~II级 ) ,随机分为恩纳组和非恩纳组各30例。2组均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诱导及维持麻醉 ,监测围术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SpO2)、4个成串刺激比值 (T4/T1)、边缘频率 (SEF)、双频谱指数 (BIS)等指标及体征的变化 ,记录手术前、后气管黏膜的形态学改变、气管导管并发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恩纳组气管导管耐受优于非恩纳组 ,包括血压、心率波动和肢动、皱眉、吞咽及呛咳反应频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2组气管导管总留置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但恩纳组导管清醒留置时间及NICU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非恩纳组 ,而镇静剂用量则显著低于后者 (P<0.01)。结论 :恩纳气管内麻醉用于神经外科围术期保留气管导管的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