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魂"话"魄"     
“魂”与“魄”虽皆可用以表示精神、神志等,但就本义而言,有“阴”与“阳”之分。中医学中与之相关的许多名词术语及理念,既发端于先民对“魂”、“魄”不同初始义的认识,又促进了其词义的外延。  相似文献   

2.
释"营"与"荣"     
对中医的“营”、“荣”二字,从词义引申与语言文化角度进行阐释.说明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并探讨所涉及的医理。  相似文献   

3.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于言。”上面是孟子的喟叹,不论是观象、观变、观物、观生或观心.中国人的思维绕不开拥有超拔的儒家精神,今中见古,吉中示令。  相似文献   

4.
《临证指南医案》详载“久病入络”的各种症候,却不见其病机阐释,本文拟通过河间“玄府学说”对“玄府”的认识,从玄府的特性,玄府在气血津液升降出入中的功用,玄府闭密的各种临床表现,浅述玄府闭密与阴络病变之间的联系,从而解释“久病入络”病机。  相似文献   

5.
中医说的“证”是针对一系列有关的证征——即所谓证候或症候群来说的。“证”的产生是反映病情的客观表现,通过证候的观察,可以了解到疾病的病因、病机,从而给临床治疗提供了立法处方的依据,因此“证”的掌握在临床上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的脾与血有关密切的关系。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又主中焦之气,化生营气,营气是血中之气。《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指出了脾与生血有关。生血的原料来自饮食中的精微部分,这主要靠脾对食物的消化和精微物质的吸收与运送.脾气健旺与否和血的旺盛与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戴阳"辨析     
在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专业术语的规范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目前中医界对戴阳的认识,尚无确切的定义。如《中华医学大辞典》认为戴阳是“阳气上越而面赤也。《中医大辞典》则认为戴阳有两个含义:“戴阳,证名。指以面颧色淡红如妆,游移不定为特征,下真寒而上假热的危重病证。多因下元虚衰,真阳浮越所致……参之阴盛格阳条。亦可由阳气怫郁在表所致”。七版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则把戴阳等同于阴盛格阳,虚阳浮越,并把戴阳当作一个具体的证候:“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是因久病肾阳虚衰,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所致,属病重”。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饮食与人的健康、生命的关系尽人皆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不仅只是为了充饥,同时还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9.
"白芍"与"赤芍"的分化与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芍”和“赤芍”现在分别应用于临床,但在《伤寒论》及中国早年传统方剂中只有“芍药”之称,如何正确理解和利用这些传统方,多年来已备受关注。该文通过对芍药属野生种分布、栽培历史、“芍药”炮制方法发展等方面的考察,认为历史之“芍药”与现在的“白芍”同源,“赤芍”只是前者加工与炮制方法发展中的衍生应用之一。  相似文献   

10.
旴江名医众多,著述浩繁,研究江西“旴江医学”的源流特色、医家及学术特点等相关论述,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三体"战略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健康观念“前移”、防治重心“下移”的方针,凸显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优势和方法优势。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今天,实施中医“治未病”的“主体、实体、整体”战略,有利于发挥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完善中医“治未病”体系。  相似文献   

12.
张继伟 《河南中医》2006,26(4):12-13
阴、阳在《内经》中出现频率极高,除了作为阴气、阳气出现,为经脉和穴位命名外,还有其他含义。笔者试将《素问》中阴、阳加以梳理归纳,概括了其各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李杲"阴火"浅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李杲提出“阴火”之后,后世医者各抒己见。笔者认为阴火指的是心火,其产生的机理为脾胃虚弱,元气不足,脾胃之气下流,无力升浮,不能挟肾水上承于心,心火无制,独亢于上。  相似文献   

14.
从"一证多方"探讨"同证异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方证对应”、“方证相关”、“一证一方”、“一证多方”的角度,对“异病同证”、“同证同治”、“同证异治”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一证一方”、“一方一法”属“同证同治”,是最经典、最精确的辨证论治方法;“一证多方”,方变法变,是总的大法不变,而在此之下的具体细法发生变异,属“同证异治”,是辨证论治的变法或灵活运用,是对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肺主治节"管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健 《吉林中医药》2006,26(12):8-8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是用国家行政政权分配来比喻脏腑的生理功能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认为肺与心同居膈上,心为“君主之官”,肺位高近君,犹如“宰辅”,故称之为“相傅之官”,功“主治节”。治节者,治理调节也。指各脏腑之所以依照一定规律活动,全依赖于肺的治理与调:常。正如《血证论》中谓:“肺之令主行制节,以其居高,清肃下行,天道下际光明,故五脏六腑皆润利而气不亢,莫不受其制节也”。肺如何“治节”,历来说法颇多。  相似文献   

16.
风景秀丽的树林,流水潺潺的山间小溪;或者『那波浪翻滚的江河湖海,声势浩大的瀑布,都会使人感到空气格外清新,倍觉舒适。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这些地方空气离子化程度高,负离子数量多。空气里的负离子又叫负氧离子、阴离子。它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人们把它誉为“空气维生素”。  相似文献   

17.
在职场打拼了好些个年头,现在已是36岁的王虎终于同意了妻子的要求,要一个他们爱情的结晶。但是无论怎样努力,就是不见老婆有动静。老婆到医院查了好几次,都说没问题。既然老婆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公司业务忙,我每天加班,忙到不可开交。一天照镜子,发现居然长出了两根白头发!正在沮丧之际,接到婆婆的电话,她似乎听出了我的不开心,笑着说:“回家来,晚上我给你做汤!”  相似文献   

19.
五输穴起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向心排列,用自然界流水作比喻,描述经气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过程,与十二经脉气血流动方向明显不符。但二者并无矛盾,因为二者所讲的并非同一物质的流动,且位于不同的层面之中。五输穴的排列顺序正是体现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0.
哪些食物能够担当清洁工的角色,帮我们扫除体内垃圾呢?水果“清洁工”樱桃:樱桃是目前被公认的能够为人体去除毒素及不清体液的水果,它同时对。肾脏的排毒具有相当功效,而且还有通便的功用。葡萄:尤其是深紫色葡萄具有排毒作用,而且能帮助清除肝、肠、胃、肾内的“垃圾”。苹果:苹果内含半乳醣荃酸,对排毒挺有帮助的,其果胶还能避免食物在肠内腐化。草莓:草莓也是一种可以排毒的水果,且热量不高,能清洁肠胃道和照顾肝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