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广西甜茶原植物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广西各地俗称甜茶的植物进行鉴定,分属来自7科8属9种植物。它们分别是瑶山甜茶(甜茶)、百色甜茶(多穗柯)、龙州甜茶(华腺萼木)、桂平甜茶(黄杞)、金草、牛白藤、显齿蛇葡萄、子楝树、甜叶菊。  相似文献   

2.
黄杞茎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际婵  韦松  兰树彬  许学健 《中草药》2006,37(12):1788,1856-1789
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为胡桃科黄杞属植物,以叶或茎皮入药。该属植物我国有8种,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资源十分丰富[1]。茎皮用于湿热黄疸,呕吐、泄泻。叶用于暑热口渴、食滞[2]。叶在广西民间还作为甜茶使用,可预防高血压,并有降血脂作用。从同属植物分离出黄酮化合物、三萜酸等,未见有黄杞茎皮的化学研究报道。笔者对黄杞茎皮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是正十八碳酸(stear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3-表-白桦酸(3-epi-betulinic,)、狗脊蕨酸(woodwardic acid,)、阿福豆苷(afzelin…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血栓药材有效部位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脑偏瘫、血小板聚集、纤溶法、玻璃毛细管法、高脂血症模型等实验方法,测定药物对小鼠脑血栓的保护率,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纤溶率、凝血时间及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甜茶藤、榕树须、黄杞叶、首乌藤等有效部位抗血栓效果较好;榕树须、黄杞叶和甜茶藤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全部水洗脱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均具有一定的纤溶作用;榕树须、山楂叶、黄杞叶、甜茶藤等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并能明显降低TC和TG水平.揭示榕树须、山楂叶、黄杞叶、甜茶藤等具有较好的抗离血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和降脂作用.结论:为进一步分离有效成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广西甜菜原植物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家福  黄燮才 《中药材》1996,19(1):16-17
本文对广西各地俗称甜菜的植物进行鉴定,分属来自7科8属9种植物,它们分别是瑶山甜花(甜菜)、百色甜菜(多穗河)龙州甜菜(华腺萼木)、桂平甜菜(黄杞)金草,牛白藤,显齿蛇葡萄,子楝树,甜叶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抗血栓药材有效部位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脑偏瘫、血小板聚集、玻璃毛细管法、高脂血症模型等试验方法,测定药物对小鼠脑血栓的保护率,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凝血时间及血脂水平影响。结果:山楂叶、黄杞叶、甜茶藤、榕树须等洗脱部位能提高小鼠脑血栓的恢复率,具有一定的抗脑血栓作用;黄皮叶、榕树须、黄杞叶、甜茶藤等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具有一定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榕树须、黄皮叶、甜茶藤、首乌藤、黄杞叶等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榕树须、黄杞叶、甜藤茶、山楂叶等能明显降低TC、TG的含量,具有降血脂作用。结论:各种洗脱部位的复筛结果为开发利用抗血栓药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抗血栓药材水提物的筛选研究(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抗血栓药材提取物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脑偏瘫、血小板聚集、毛细玻璃管法、高脂血症模型、急性血瘀证模型等试验方法,测定药物对小鼠脑血栓的保护率,血小板聚集的电阻率、凝血时间、血脂水平及对血液粘度的影响。结果:首乌藤、柿子叶、粗壮女贞、黄皮叶、桂莪术、黄杞叶、榕树须对小鼠脑血栓模型有一定保护作用;柿子叶、黄皮叶、首乌藤、榕树须、甜茶藤等对血小板聚集有一定抑制作用;柿子叶、黄皮叶、首乌藤、黄杞叶、甜茶藤、榕树须等具有抗凝作用;柿子叶、黄皮叶、黄杞叶、榕树须、甜茶藤等具有降低血脂作用;柿子叶、桂莪术、榕树须等可改善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初筛结果为开发利用抗血栓药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西瑶山甜茶药材的显微结构特征.[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广西瑶山甜茶的根、茎、叶进行处理后,运用显微摄影技术进行显微鉴别研究.[结果]广西瑶山甜茶显微特征:根木栓层颇厚,皮层较窄,韧皮部可见草酸钙簇晶,形成层明显,木质部较宽;茎皮层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内皮层明显,维管束断续成环,形成层明显,髓部宽广;叶...  相似文献   

8.
黄杞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黄杞叶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杞叶中的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黄杞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55个组分,鉴定了其中33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5.0%,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hexadecanoic acid,44.73%)、叶绿醇(phytol,14.71%)、十八碳-9,12,15-三烯醛(9,12,15-octadecatriena,12.24%)等。结论:分析结果可为黄杞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为提高黄杞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西甜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剑霞  吕华冲 《中药材》2007,30(7):800-802
目的:研究广西甜茶(Rubus suavissimus S.Lee)叶中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对广西甜茶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IR、MS、NMR等光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西甜茶叶中分离得到2个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类化合物,经鉴定化合物Ⅰ为对映-13-羟基-贝壳杉-16-烯-19-羧酸(ent-13-hydrox-y-kauran-16-en-19-oic acid),化合物Ⅱ为对映-贝壳杉-16-烯-19-酸-13-O-β-D-葡萄糖苷(ent-kauran-16-en-19-oic-13-O-β-D-glucoside)。结论: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厚朴伪品—黄杞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彤东 《中药材》1990,13(8):15-17
本文报道了厚朴伪品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树皮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层析、紫外吸收等.并与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1s.和凹叶厚朴M.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进行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11.
广西瑶山甜茶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胜高  刘君玲  刘莉丽  刘凡凡  辛宁 《中药材》2008,31(11):1734-1737
目的:控制广西瑶山甜茶的质量。方法:对广西瑶山甜茶进行性状观察、显微与理化鉴定、TLC鉴别、水分等的检查和浸出物测定,并用HPLC法对其所含主要甜味成分甜茶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实验测定得到广西瑶山甜茶质量控制的各项指标。结论:该实验方法可行,重复性良好,能有效地控制广西瑶山甜茶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广西甜茶二萜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广西甜茶Rubus suavissimusS.Lee叶中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对广西甜茶水提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IR,MS,NMR等光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出其结构。结果从广西甜茶叶中分离得到4个对映-贝壳杉型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nt-16β,17-dihydroxy—kauran-3-one(Ⅰ),ent-16β,17-dihydroxy—kauran-19-oicacid(Ⅱ),ent—kauran-16β,17-diol-3-one-17—O-β—D—glucoside(Ⅲ),rubusoside(Ⅳ)。结论化合物Ⅰ,Ⅱ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3.
黄杞茶(胡桃科,Engelhardtia chrysolepis)在中国称为甜茶,实验研究认为黄杞茶对小鼠多脏器致癌有抑制作用。黄杞茶中存在高含量的二氢黄酮醇糖甙、落新妇甙,认为除抑制致癌作用外,还具有多种活性。本次对肝癌的预防效果进行了探讨。 在抗促癌初级筛选的EBV-EA表达试验中,黄杞茶提取液有强的抑制作用,认为与含有黄酮醇类有关。体内试验,首先进行了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广西甜茶总黄酮(RSTF)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广西甜茶总黄酮经60%的乙醇提取,聚酰胺柱分离后,用化学反应、薄层层析法及高效液相法进行鉴定;采用MTT法对肿瘤株S180(小鼠移植性肉瘤细胞)、H22(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L1210(小鼠白血病细胞)进行RSTF体外抗肿瘤作用筛选。结果:广西甜茶总黄酮在体外对肿瘤株S180,H22,L1210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H22抑制作用最强(IC5046.31μg·mL-1);对S180抑制作用次之(IC5071.48μg·mL-1),对L1210抑制作用最弱(IC50163.59μg·mL-1)。结论:广西甜茶总黄酮在体外可抑制S180,H22和L1210肿瘤株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广西甜茶的野生资源地理分布特点、生长特性和种群特征,为广西甜茶的种质资源保存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走访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甜茶的野生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生长特性和种群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1)广西甜茶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金秀、永福、象州、岑溪等县(市),位于北纬22°43'23.3″~24°40'13.1″,东经109°51'43.3″~112°01'26.5″的区域内。垂直分布高度在170~1 000 m之间,以海拔500~1 000 m之间的范围较为常见。(2)广西甜茶适应性强,对温度、土壤及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宽。(3)不同自然分布区广西甜茶在叶片性状指标、植株大小及生物量的分配方面差异较大。其中金秀县产的广西甜茶在基茎粗度、鲜叶产量及叶片大小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其他分布区。(4)广西甜茶群落植物的科、属组成分散,与种的数目相比,科、属数目相对较多,但优势科的组成较为突出。群落植物含种数最多的是菊科Compositae,其次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茜草科Rubiaceae、蔷薇科Rosaceae和禾本科Gramineae。结论:本研究摸清了广西甜茶的野...  相似文献   

16.
甜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茶应用研究黄汉强甜茶RubussuavissimusS,Lee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一个新种,为多年生灌木。由于其叶片味甜,故命名甜茶。主产广西,故为广西特产植物。有关甜茶临床应用尚少有报道,因此,本文就甜茶有关应用研究交流介绍如下:甜茶叶在广西民间...  相似文献   

17.
黄杞叶的抗过敏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杞(Engelhardtia chrysolepis)产于中国南部,黄杞叶一直被用作保健茶饮用。过去曾报告黄杞叶提取物及其成分具有清除活性氧、抗炎、抑制透明质酸酶、抗氧化及抗促癌作用。本次通过Ⅰ型及Ⅳ型变态反应模型探讨了黄杞叶对特应性皮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毛叶黄杞总黄酮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睿  郑作文  韦松 《中成药》2007,29(7):1068-1069
毛叶黄杞(Engelhardtia ColobrookianaLindl.ex Wall)是胡桃科黄杞属植物,分布于我国云南一带[1]。其叶民间常外用治疗脚癣;根和茎皮用作治疗痢疾、腹泻、脱肛、外伤出血。尚未见有关该植物药理学方面的任何报道。其所属黄杞属是胡桃科(Juglandaceae)中的一属,共有15种,我国约有8种。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资源十分丰富[1]。有文献报道[2-3],从黄杞属黄杞(Engelhardtia chrysolepis)叶提取得到黄杞总黄酮,具有一定的降血糖的作用。因此,以此为依据对其同属不同种植物毛叶黄杞进行药理作用筛选,观察其是否有降血糖的药理作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测定黄杞叶不同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 方法: 分别以芦丁、没食子酸和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杞叶95% 乙醇提取物及水提物中总黄酮、总多酚以及总皂苷的含量。 结果: 黄杞叶95% 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48.01%、总多酚含量为34.01%、总皂苷含量为20.91%;黄杞叶水提物中总黄酮含量为42.04%、总多酚含量为33.25%、总皂苷含量为17.84%。 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重复性好,可用于黄杞中三大类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广西甜茶提取物药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动物实验研究了广西甜茶的药理作用,结果发现:广西甜茶提取物对小鼠浓氨水实验性咳嗽有止咳作用;能明显增加小鼠吸道酚红排出量;抑制小鼠二甲苯所致耳肿;可减少醋酸所致扭体次数和抑制自发活动;广西甜茶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其最大耐受量为199.8g生药/kg。提示广西甜茶具止咳祛痰、抗炎、止痛和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