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3月~2022年3月到本院急诊科就诊的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3月开始本院使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其中,前一年时间段的180例患者为对照组,后一年时间段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情况。结果: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对自身护理服务更加满意,质量评分更高。结论:将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运用在急诊科护理工作当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让患者对自身所接受的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与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急诊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入院就诊的患者122例,单双号方式对其实施分组,常规组、管理组各分入患者,每组各61例。常规组实施传统急诊分诊管理模式,管理组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各项数据指标进行采集评分,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管理组患者在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后,患者急诊分诊质量、管理时效性、护理满意度、意外事件处理等四项数据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评分,统计学差异明显(P 0.05)。风险事件发生几率汇总,管理组发生几率较低(P 0.05)。结论:急诊实施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及开展,可以有效增强急诊分诊护理的时效性,提高应急事件处理效率有着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智能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科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河南省某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8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同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7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分诊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智能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抢救有效率、入院至完成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急诊停留时间、预后良好率、残疾率、死亡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有效率为97.25%(177/182),高于对照组的91.01%(162/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至完成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为76.92%(140/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85%(119/1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残疾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秩序、就诊顺序、服务质量及就诊时间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智能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急诊科心血管疾病患者抢救有效率,缩短诊疗时间,改善预后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3例急性心肌梗死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选取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记录两组患者急救各时间窗(分诊评估、心电图检查、急诊停留、总急救)用时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各时间窗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抢救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9%(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减少急救各时间窗用时,降低临床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急诊科护理中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收治的急诊科患者中选取20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将不同管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管理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此评价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安全性,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明显较少,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以此作为护理管理质量的评价标准,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以此作为护理管理价值的评价标准,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证实,在急诊科护理中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能对患者护理质量进行改善,并且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还能对护理安全性进行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管理在急诊科患者抢救临床效果和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020年5月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6~12月实施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管理的45例急诊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行急诊科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施以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急诊科的各项情况,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急诊科滞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7%(P<0.05)。结论:对急诊科患者采用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各个科室的衔接和整合,缩短患者分诊时间和等待时间,可提高急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及病患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诊分诊在急诊科安全管理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7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急诊分诊在急诊科安全管理中的影响因素。结果:分诊错误组中不同疾病相同症状、沟通障碍、护理人员知识匮乏、急诊工作量大所占比重高于分诊正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相同症状、沟通障碍、护理人员知识匮乏与急诊工作量大是影响急诊科安全管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诊科应加强急诊分诊的安全管理,在明确其影响因素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此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诊分诊流程再造结合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腹痛患者诊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急诊科接收的50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分诊流程,观察组采用急诊分诊流程再造结合预见性护理模式.两组的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相似文献   

9.
谢晓红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1615-1616
目的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各环节用时、总用时及护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基础检查,采血、静脉通道,用药用时及总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患者急诊各环节用时及抢救总用时,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柔化管理模式用于急诊护理管理效果.方法:某院急诊科自2015年1月起实施柔化管理模式,以实施前后各1年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及临床满意度等.结果: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差错发生率和临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化管理模式用于急诊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几率,并有助于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在抢救急诊患者时优化相关护理流程对工作效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被我院急诊科接收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流程,对观察组实施经优化过的护理流程,最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水平。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用到的分诊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急救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抢救成功例数所占比例为8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7.00%;在相关疾病类型了解程度、获取分诊经验、掌握处理操作过程、记录项目内容等方面,观察组出现不足之处的概率为16.5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5.6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水平可达到96.00%,与对照组的70.00%相比,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急诊科接收抢救的患者来说,在经过优化过的急诊护理流程后可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其所需的治疗时间被有效缩短的同时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对于急诊科室的医护人员来说,帮助其护理水平的提高的同促进了良好医患水平的构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评价分级分区分诊在急诊分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环湖医院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急诊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100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后100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分级分区分诊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分诊准确率进行详细的记录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为99.0%,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为90.0%,护理满意度为83.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分诊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分区分诊模式具有提高分诊准确率、提升护理满意度的重要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10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作为研究对象(属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50例/组.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缺陷发生概率以及抢救物品完好率.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对比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令人满意(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诊护理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后对患者随机平均分组,采用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耗费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是提升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急诊时间的有效途径,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析急诊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于改善急诊效果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价值.方法:选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诊的78例急诊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将两组急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分诊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静脉通路开放时间和确诊专职转...  相似文献   

16.
《rrjk》2017,(14)
目的:探讨和分析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急诊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全面流程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就诊登记时间明显的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P0.05,差异明显。结论:采用全面流程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提高急诊科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对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7—12月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668例纳入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1—5月实施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的患者668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分诊准确率、分诊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预检分诊准确率为97.90%,高于对照组的8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诊时间、候诊时间、挂号时间、就诊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3.56%,高于对照组的8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预检、分诊护理实行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干预,提高了分诊准确率,缩短了候诊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本院急诊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常规行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及护理,观察组则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并观察两组急诊救治时间.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为89.19%(33/37),对照组为86.67%(26/37),组间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并提高了急诊救治效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心的实施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1月在我院急诊门诊接受治疗的急诊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画着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8%,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5%,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