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通过产后早期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和缓解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 将4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早期乳房按摩,对照组进行母乳喂养的常规宣教和指导,比较两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和乳房胀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开始泌乳时间比对照组要早,而且乳房胀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产后早期乳房按摩不仅促进乳汁早期分泌,还能缓解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产后乳房穴位按摩在减轻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产科分娩产妇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即热敷乳房)进行乳房护理;研究组在产后第2天即开始乳房穴位按摩,按摩手法及乳房护理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结果研究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小于对照组,乳汁分泌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进行乳房穴位按摩可减轻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不同时间乳房穴位按摩对乳汁分泌情况及乳房胀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分娩的初产妇84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产后2h开始进行乳房穴位按摩,B组产后12h进行乳房穴位按摩,对两组泌乳情况及乳房胀痛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A组首次泌乳时间、血清泌乳素水平、产后48h泌乳量与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A组乳房胀痛发生率为7.14%,明显较B组28.57%低(P0.05)。结论:产后2h进行乳房穴位按摩更利于乳汁分泌,也能减少乳房胀痛发生。  相似文献   

4.
闻爱群  王丽莉  万万 《现代保健》2012,(14):107-108
目的:观察产妇产后早期乳房按摩配合湿热敷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5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250例与观察组250例。对照组产后指导给予完全的母乳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产后4h指导并协助产妇进行乳房按摩配合湿热敷,每日5次左右,每次15-20min,连续3d,观察两组产妇开始产乳时间、一周后的乳汁分泌及充盈度。结果:观察组开始产乳时间早于对照组,一周后泌乳量也高于对照组,乳房严重肿胀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结论:产后早期乳房按摩配合湿热敷能促进乳汁分泌,降低乳房肿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穴位按摩在产后乳汁淤积治疗中的作用及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4月本院收入产后存在乳汁淤积产妇共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依据产科常规开展护理)和观察组(除对照组护理外加以穴位按摩)各46例,观察两组干预前和干预7 d后的乳房胀痛分级、泌乳量、补授乳量、母乳喂养及乳腺管畅通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乳房胀痛分级、泌乳量、补授乳量、母乳喂养及乳腺畅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7 d后,观察组的乳房胀痛分级、补授乳量均低于对照组,泌乳量、完全母乳喂养比例和乳腺畅通比例均高出对照组(P <0.05)。结论 对产后乳汁淤积产妇开展穴位按摩能促进其乳汁分泌,疏通其乳腺,缓解其乳房胀痛,提升母乳喂养率,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常规乳房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产妇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乳房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穴位按摩。记录两组产妇乳房硬度、疼痛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实验组乳房疼痛程度在产后第2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产后第3、4天较对照组轻(P0.05、P0.01);乳房硬度在第2天时实验组大于对照组,第4天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全部母乳喂养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常规乳房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可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胀痛,促进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疏通经络,穴位按摩促进母乳分泌的疗效,为临床开展此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剖宫产产妇120例,年龄20~34岁,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产后行疏通经络,穴位按摩辅助哺乳;另一组为对照组,按产后常规进行护理指导哺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住院期间乳汁分泌显效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P〈0.01);同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减轻产后乳房胀痛,发热及减小肿块的作用。结论依据子午流注理论按时进行产后早期疏通经络,穴位按摩可缩短泌乳的始动时间,促进乳汁的分泌,改善产后乳房不适,是一种简单、经济、且行之有效的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按摩乳房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60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乳房按摩,对照组按常规行母乳喂养指导,观察和测量两组乳房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①P0.01,②P0.05)。结论:早期乳房按摩可使剖宫产初产妇术后乳汁分泌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有利于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9.
陈惠琼 《医疗装备》2022,(18):156-158
目的 探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及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行剖宫产手术的97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乳房按摩,比较两组开始分泌乳汁时间、乳汁分泌量及乳房胀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开始分泌乳汁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5 d后,观察组乳汁分泌量优于对照组,乳房胀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乳房按摩可有效缩短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时间,促进乳汁分泌,并可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程度。  相似文献   

10.
潘小路 《医疗装备》2023,(23):139-141
目的 探讨在初产妇产后恢复中采取乳房按摩仪联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68名初产妇,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乳房按摩仪干预,两组均持续观察至出院,对比两组乳房胀痛程度、产后恢复情况、泌乳情况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催乳素水平、产后72 h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胀痛程度、乳房硬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泌乳情况优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房按摩仪联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初产妇产后乳汁淤积情况,缓解乳房胀痛,加速乳汁分泌,可促进其产后康复,进而提升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乳房按摩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泌乳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院剖宫产产妇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仅给予常规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6h进行乳房按摩护理,每天3次,连续4天,对两组产妇的泌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开始泌乳时间显著提前,泌乳量明显增加,乳房舒适度显著提高和产后乳汁淤积例数明显减少,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乳房按摩不仅可以提前泌乳的开始时间,增加泌乳量,还可降低乳房胀痛和产后乳汁淤积的发生率,提高乳房的舒适度,可以有效提高纯母乳的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后乳汁淤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乳汁淤积产妇84例,随机将产妇分为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科学的乳房按摩护理.护理干预后,对两组产妇的乳房胀痛及母乳喂养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护理组产妇乳房胀痛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汁淤积产妇实施乳房按摩护理可有效缓解其乳房肿胀,提高其母乳喂养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与探究中药配合乳房按摩联合疗法在产后乳房产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选择2014年6月~2017年2月预期期间我院妇产科探视足月分娩产后的90例初产产妇,参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母乳喂养指导模式,治疗组在常规母乳喂养指导的基础上外加中药配合乳房按摩疗法,对两组患者前3d内泌乳量、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产妇7d内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产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与对照组64.4%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乳房按摩疗法在初产妇早期哺乳期的应用,在促进乳汁分泌,降低产后乳房胀痛感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显著的,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小燕 《医疗装备》2023,(19):151-152+156
目的 分析产后康复仪联合乳房按摩对产妇乳房胀痛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医院收治的68例乳房胀痛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与乳房按摩干预,比较两组产后乳房胀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泌乳功能(产后泌乳开始时间、产后24、48 h泌乳量评分)及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产后乳房胀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时,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时,观察组产后泌乳开始时间早于对照组,产后24、48 h泌乳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乳房按摩干预可有效缓解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程度,增强泌乳功能,提高纯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包卫红 《工企医刊》2014,27(5):1036-103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产后乳房胀痛的应用,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同期收治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60例,指导正确舒适的哺乳姿势,保证婴儿有效吸吮.循证组60例,在传统方法上,采用热敷、按摩乳房,使母乳早分泌.观察乳房红、肿、热、痛,乳头出血、皲裂情况,是否纯母乳喂养.结果循证组无1例发生乳房胀痛,均纯母乳喂养.传统组45例发生乳房胀痛,2例纯母乳喂养,58例混合喂养.结论采用热敷、按摩乳房,可预防乳房胀痛(俗称涨奶),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6.
李艳虹 《医疗装备》2022,(18):186-187
目的 探讨电动吸乳器联合乳房按摩护理在乳汁淤积症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井冈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乳汁淤积症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乳房按摩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动吸乳器进行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7 d,比较两组泌乳始动时间、乳房胀痛程度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胀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动吸乳器联合乳房按摩护理在乳汁淤积症产妇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减轻乳房胀痛程度,改善母乳喂养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按摩治疗乳汁淤积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发生乳汁淤积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热敷乳房加中医穴位按摩乳房,对照组采用热敷加吸奶器吸奶。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敷乳房加中医穴位按摩乳房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对母乳喂养、泌乳量和乳房问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计划在该院分娩的临产妇1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产后2 h给予乳房按摩,对照组产后12 h给予乳房按摩,比较不同时间按摩对产妇母乳喂养、泌乳量及乳房问题的影响,寻求最佳按摩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1周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乳房胀痛评分、焦虑评分(HAMA)、抑郁评分(HAMD)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乳房硬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乳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肿胀、乳房胀痛、泌乳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2 h较产后12 h进行乳房按摩更能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泌乳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对初产妇施行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妇8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为所有产妇提供助产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产妇认知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以及产后乳房充盈时间均较对照组产妇短,产后24 h母乳喂养次数明显较对照组产妇多,比较两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产后乳房充盈时间以及产后24 h母乳喂养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48 h内无乳汁分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汁分泌充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乳汁分泌不足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初产妇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够促进母乳分泌,增加泌乳量,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泌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乳房护理,比较两组产后的泌乳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泌乳使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4h和48h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3d乳房胀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产后入乳房护理可有效地促进产妇乳汁的分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并可预防和减少乳房胀痛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