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玲玲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13(3):231-232,243
目的:探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行急救护理,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可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俊英 《现代医院》2005,5(1):44-45
目的 探讨提高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率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 5 0例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例。结果与结论 提出建立妇科急救制度、培养护理急救专科护士、制定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护理流程图 ,加强术后护理等措施是提高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产后出血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妇产科重症急救护中心的300例产后出血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前准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24h床上活动率和治疗措施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护理文书书写、重点环节管理、病房管理和急救药品器械管理等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产后出血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积极预防并发症,改善其生存质量,且医护间配合良好,患者和医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疾病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宫外孕手术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术后仅有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5.4%,高于对照组的79.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使下肢活动能力的恢复速度加快,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医治的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患者98例,患者均实施急救护理,总结急救护理效果。结果经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98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且均痊愈出院,经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护理满意度为98.98%(97/98),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15±1.25)d。结论在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急救护理可挽救其生命,应做好静脉通路快速建立、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高流量吸氧、保暖护理、心理护理和与手术相关护理,以保证急救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采取综合的抢救与护理措施的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采取常规的抢救与护理措施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抢救与护理,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同时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所有死亡患者均为失血过多,并发DIC、ARDS。结论对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有效的抢救与护理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采取综合的抢救与护理措施的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采取常规的抢救与护理措施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抢救与护理,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同时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所有死亡患者均为失血过多,并发DIC、ARDS.结论 对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有效的抢救与护理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丘露娟 《中国保健》2006,14(16):119-119
目的探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27例患者入院后给予积极、及时急救治疗,包括开放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吸氧等有效措施,同时做好术前、术后及有效心理护理.结果27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护理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紧急救治;熟练操作技能,开放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是治疗休克的关键;完善各项准备,及早手术止血是消除休克的重要保证;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析休克指数(BI)评估急救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1年11月-2023年10月急诊严重创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组间性别、年龄、失血量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BI评估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急诊护理指标、BI、血气指标、并发症、抢救与预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I评估急救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分诊、抢救、休克纠正、苏醒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BI、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BI、PaCO2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PaO2指标升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I评估急救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高,致残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短...  相似文献   

10.
陈志翠 《中国校医》2014,28(9):703-704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36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等,提高急诊救护质量。结果通过对36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措施的应用,抢救成功30例,4例无呼吸自动出院,2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救治和护理中,医护人员齐心协力,争分夺秒,分清抢救主次,及时、有效地实施急救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及其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愈率,更好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2年10月在本院进行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治疗的患者5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急救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并行剖腹探查术治疗。观察急救和剖腹探查术后患者病因、腹腔出血、输血等的情况,以及患者护理后的情况。结果:通过对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抢救和护理措施之后,进行剖腹探查术,确诊所有患者均为异位妊娠,其中输卵管破裂占65.3%,流产占22.6%,卵巢妊娠破裂占9.4%,宫角妊娠破裂占3.7%;所有患者均出现腹腔内出血情况,其中出血量在1000~1500ml的占33.9%,1500~2000ml的占52.8%,2000~2500ml的占13.2%。同时进行自体血回输的患者占47.1%,输全血的患者为占30.1%,输红细胞占22.6%。结论:对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性的抢救及护理,可以为患者赢得最佳的治疗时间,同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了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护理措施及临床观察结果的分析.方法:对30例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在腹痛、阴道出血、生命体征的变化、意识的改变等方面进行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抢救措施.结果:3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无一例死亡,平安出院.结论:及时发现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早期症状,采取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是取得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应该采取的正确护理方法做以探讨和分析,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主要对医院接收的85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静脉留置的方式对休克继续拧调整,然后准备手术工作,以及手术之后的相关护理措施,避免感染,强化安全性保障。结果通过采用早期识别的正确救治方法和护理措施,保障了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对术后也进行相应的护理,确保患者手术治疗的有翅胜和痊愈的安全性。83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经治疗后全部痊愈。结论治疗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措施及护理措施对于救治患者非常有效,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薛龙凤 《现代养生》2014,(14):216-216
目的:分析研究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抢救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收治的5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骰子法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给与供养、止血等抢救,其中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对照组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抢救和护理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处理。结果:经抢救和临床护理后,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治疗组患者平均止血、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患者康复时间与临床护理质量以及医务人员间配合度密切相关,整理护理是根据患者实际制定的一套严禁、优质的临床护理方案,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实施,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宫外孕失血性休克临床急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急救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治愈率达到100%,术后恢复佳.结论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起病急骤,病情险恶,一经确诊应迅速进入流程操作,进行手术,抢救生命.  相似文献   

17.
李菁 《中国校医》2016,30(1):66-67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治疗与护理方法。结果 23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除1例因伤情过重到达医院时已死亡,其余22例均成功抢救后转住院治疗,康复出院。结论将抗休克治疗护理措施及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放在首位,根据对生命的危险程度来决定各损伤器官的处理顺序,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外孕患者发生腹痛、失血性休克的诊疗和护理流程,指导临床宫外孕患者的急救,为临床成功抢救患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 0 1 1年6月-2 0 1 5年2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9 5例,其中住院观察5例,药物保守治疗3 4例,手术治疗5 6例,其中出现失血性休克的4例,对以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对9 5例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平安度过了围手术期,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治愈率达到1 0 0%。结论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和急救操作演练,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制定严密的宫外孕诊疗和护理流程,使护理人员在接诊患者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诊疗,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方法,并结合科学护理方案。方法随机抽选68例确诊为宫外孕的患者(2012年6月-2013年12月),均同时伴有失血性休克,均进行输血抢救,纠正休克体征,并配合精心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救治结果。结果患者平均失血量为(1680±254)ml,其中37例(54.4%,37/68)患者采用自体血回输方式输血,其余采用全血输血方式。输血量分别为(1550±220)ml和(1060±210)ml;患者均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手术后未出现明显异常,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7.6±1.6)d。结论及时输血抢救是确保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必要措施,同时配合护理工作,可进一步提升抢救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随机原则相关要求从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急诊治疗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各40例,比较不同护理措施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分别为38(95.00%)和22(55.00%),观察组更占优势(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急诊护理、护理安全、护理质量三方面评分更高(P0.05)。结论: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接受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还能改善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