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检测及意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赛斐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392-2393
目的:探讨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2月~2010年9月由迪安检验中心对天台县妇幼保健所提供的218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分型检测,分析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分布情况,利于指导临床工作。结果:218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经HPV基因型分型检测发现HPV阳性82例,占37.61%,HPV阴性136例,占6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HPV阳性中慢性宫颈炎9例,宫颈癌前病变42例(其中CINⅠ10例、CINⅡ7例、CINⅢ25例),宫颈癌31例。在82例HPV阳性检测标本中发生HPV16亚型感染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HPV31和HPV52。在82例HVP检测阳性患者中发生单一感染72例,占87.80%,多重感染10例,占12.20%。结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分析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分布情况对于预防和治疗HPV感染的人群,以及对宫颈病变患者治疗中的随访及预后进行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 (CA125)、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Ag)在宫颈病变不同程度检测及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为宫颈癌诊断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在建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450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癌患者42例为宫颈癌组,其他宫颈病变患者408例(宫颈熬赘生物16例、宫颈良性肿瘤19例、宫颈炎373例)为宫颈癌前病变组,以同期健康检查者100例作为对照为健康组。比较3组患者HPV分型检测及CA125、CEA和SCC-Ag指标阳性检出率,并比较不同程度癌前病变HPV亚型及CA125、CEA和SCC-Ag指标阳性检出率。结果 23种HPV分型中HPV16、HPV18、HPV31、HPV58为阳性,其中HPV16、HPV18阳性率宫颈癌组显著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癌前病变组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HPV31、HPV58阳性率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HPV16、HPV18检出率较高的亚型随着癌前病变程度加深其阳性检出率显著增高(P0. 05)。宫颈癌组SCC-Ag、CA125和CEA含量显著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及健康组,宫颈癌前病变组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宫颈癌组患者CA125、CEA和SCC-A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HPV感染亚型检测及CA125、CEA和SCC-Ag血清指标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不仅有助于宫颈癌诊断,还有助于癌前病变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台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486例30岁以上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因出现宫颈不适及症状就诊,按照2013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关于《异常宫颈癌筛查结果和宫颈癌前病变的处理》建议的程序对486例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所有患者均根据细胞学、组织学、多点活检等检测结果诊断,按照确诊结果将患者分为宫颈炎组(215例)、宫颈癌前病变组(158例)、宫颈癌组(113例),所有患者均行HPV检测并按照ACOG规则进行治疗和随访。比较3组患者就诊时HPV检出阳性情况、高危型HPV检出情况,完成治疗疗程后HPV检出阳性情况、高危HPV检出情况并比较。结果 3组患者入组前年龄、产次、性生活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组患者阴道不规则流血、白带带血率明显高于宫颈炎和宫颈癌前病变组患者,宫颈炎组患者小腹胀痛率明显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和宫颈癌组患者,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3组患者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危型HPV阳性率比较,宫颈癌组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炎组最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危型HPV的构成比较,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完成治疗周期后,HPV阳性率和高危的HPV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宫颈炎组和宫颈癌前病变组HPV阳性率明显低于宫颈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炎组的HPV检出率和高危HPV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宫颈癌前病变组和宫颈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在30岁以上女性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预后中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宏伟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210-3211
目的:探讨HPV检测在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对98例宫颈病变患者首先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TCT),细胞学诊断异常者再进行阴道镜检和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98例宫颈疾病检测者的HPV阳性率为86.73%,不同年龄段间HPV感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级、CINⅡ~Ⅲ级、宫颈癌的HPV阳性率逐渐升高,宫颈癌组HPV阳性率明显高于CINⅠ级组(P<0.05)。85例HPV阳性患者经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后,转阴率分别为88.23%和77.94%。结论:HPV感染与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关系密切,对合并HPV早期感染的宫颈疾病给予及时的治疗,对宫颈癌预防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PV分型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诊断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本院40例宫颈癌患者纳入宫颈癌组,4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纳入宫颈癌前病变组,40例体检健康女性纳入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对象HPV亚型阳性结果以及肿瘤标志物Scc、CA125水平、Ki67阳性表达率。结果宫颈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HPV16、HPV18阳性例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宫颈癌组HPV16、HPV18阳性例数显著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受试者HPV31、HPV58阳性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Scc、CA125、Ki67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宫颈癌组Scc、CA125、Ki67水平显著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3组受试者Scc、CA125、Ki67联合检测阳性率较各单项检测阳性率显著提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分型、Scc、CA125、Ki67联合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更明确的检测结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州市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基因分型特点及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HPV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和病理活检检测的女性816例,根据病理学诊断将受试者分为宫颈癌组(n=48)、癌前病变组(n=213)、宫颈炎症组(n=421)、正常宫颈组(n=134),分析各组HPV感染的基因分型特点及其与宫颈癌的关系。结果 816例受检女性共有337例HPV阳性,479例HPV阴性,阳性率为41.30%;共检测出506个HPV基因型,其中高危型HPV 245例,占48.42%,低危型HPV 261例,占51.58%,高危型常见基因型主要为HPV16,占13.44%;正常宫颈组、宫颈炎症组、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HPV阳性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高危型HPV阳性率高于正常宫颈组、宫颈炎症组,且宫颈癌组高于癌前病变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V、高危型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广州市女性高危型HPV感染常见基因型为HPV16、52、58、53、18、33、31,HPV感染、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呈正相关。临床上应根据HPV基因分型特点开展防治工作,减少广州市女性宫颈癌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杨洁  钟燕波  崔敏 《中国妇幼保健》2023,(12):2150-2153
目的检测子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及病毒载量情况,分析患者与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276例宫颈炎阴道镜组织活检及各种原因子宫切除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确诊后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43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宫颈癌前病变组)119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114例。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HPV-DNA含量。用DML2000系统检测信号,并计算相对光单位(RLU)与标准阳性对照(PC)比值,检测病毒载量,分为0~9.9、10.0~99.9、100.0-999.9和>1000。分析HPV分型(高危型、次高危型、低危型)以及HPV病毒载量与患者之间关系。结果宫颈癌患者中HPV阳性率达100%,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HPV阳性率达86.55%,对照组HPV阳性率达34.21%。与宫颈癌组相比,宫颈癌前病变组、对照组HPV阳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癌前病变组相比,对照组HPV阳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宫颈癌组、宫颈癌前病变组相比,对照组HPV分型高危型HPV比例降低,低危型HPV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癌组相比,宫颈癌前病变组、对照组病毒载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癌前病变组相比,对照组病毒载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癌组相比,宫颈癌前病变组病毒载量0~9.9、10.0~99.9比例升高、病毒载量100.0~999.9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癌组相比,对照组病毒载量0~9.9比例升高、病毒载量100.0~999.9、>1000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癌前病变组相比,对照组病毒载量0~9.9比例升高、病毒载量10.0~99.9、100.0~999.9、>1000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中HPV均呈阳性表达,且病毒载量高表达;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HPV部分呈阳性表达,病毒载量表达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本院近期内收治的716例妇科宫颈疾病患者采用杂交捕获法进行HPV检测。结果 716例妇科宫颈疾病患者中,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Ⅰ级、宫颈癌前病变Ⅱ~Ⅲ级和宫颈癌患者HPV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4.82%、59.77%、88.48%、100%;HPV检出含量(pg/ml)分别为(34.12±11.85)、(154.78±44.63)、(394.22±64.37)、(678.82±122.02)。不同类型病例的HPV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732,P<0.01);不同病例类型与HPV检出阳性率存在线性变化趋势(χ2=156.253,P<0.01);HPV阳性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HPV含量的高低与宫颈癌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结论 HPV感染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宫颈上皮内肿瘤(CIN)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分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6年8月医院妇科收治的行子宫切除术、宫颈锥切术或行宫颈活检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宫颈炎患者35例,CINⅠ期患者45例,CINⅡ期患者21例,CINⅢ期患者19例,早期宫颈癌患者32例;观察所有患者病理组织中HPV检测结果,PCNA以及Ki-67表达情况,分析比较。结果慢性宫颈炎患者PCNA阳性率17.14%,CINⅠ期患者PCNA阳性率62.22%,CINⅡ期、CINⅢ期以及早期宫颈癌患者阳性率均为100.00%,与慢性宫颈炎患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宫颈炎患者中Ki-67阳性率只有4.57%,CINⅠ期患者阳性率57.78%,CINⅡ期、CINⅢ期以及早期宫颈癌患者Ki-67阳性率均较高,与慢性宫颈炎患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共检出91例HPV阳性患者,PCNA在HPV阳性患者中表达强度明显高于HPV阴性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HPV阳性患者中表达强度明显高于HPV阴性患者,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宫颈炎患者中HPV阳性率为8.57%,CINⅠ期患者HPV阳性率为64.44%,CINⅡ期患者HPV阳性率为76.19%,早期宫颈癌患者HPV阳性率为84.38%,CIN患者和早期宫颈癌患者HPV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和不同CIN分期患者宫颈病变组织中PCNA和Ki-67水平各不相同,均随病情进展严重而阳性表达率升高;同时HPV病毒阳性患者病变组织中PCNA和Ki-67水平均存在过表达情况,临床上可对HPV、PCNA以及Ki-67等多种指标进行联合检测,有利于早期宫颈癌、CIN等宫颈病变疾病诊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宫颈癌患者60例作为宫颈癌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198例作为癌前病变组,选择同期宫颈正常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HPV分型。结果共160例患者高危型HPV阳性,其中112例患者为高危型HPV单一感染,48例患者为高危型HPV多重感染,多重感染患者中37例为二重感染,9例为三重感染,2例为四重感染。高危型HPV亚型主要为HPV16、HPV18和HPV33,构成比分别为45.7%、21.7%和12.2%。宫颈癌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93.3%,宫颈癌前病变组高危型HPV阳性率为48.0%,对照组高危型HPV阳性率为15.0%,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高危型HPV感染率高于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癌前病变组高危型HPV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单一感染率和多重感染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单一感染率和多重感染率高于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癌前病变组单一感染率和多重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单一感染率和多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组单一感染率高于多重感染率(P0.05),宫颈癌组单一感染率高于多重感染率(P0.05)。各组患者HPV16和HPV18亚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和HPV16和HPV18的检出率高于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癌前病变组HPV16和HPV18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各组患者HPV33亚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HPV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率明显升高,主要感染亚型为HPV16和HPV18亚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疾病的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为宫颈癌早期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4328例宫颈疾病病人病理特点、HPV检测、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炎性病变占88%,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占7%,宫颈浸润癌占0.3%。HPV感染阳性865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变HPV感染率为65%,宫颈浸润癌HPV感染率为84%。宫颈良性病变中HPV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患者(P<0.01)。HPV感染的高峰年龄为18~28岁,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高峰年龄为30~48岁。高危HPV持续感染、多性伴、性传播疾病者是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对宫颈炎伴有HPV阳性患者进行积极的跟踪、必要时做病理检查,使宫颈癌在癌前病变阶段得到早期预防和诊治。30~48岁是城市医院宫颈疾病诊治、宫颈癌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244例患者,将其按宫颈细胞等改变分为癌前病变组189例及宫颈癌组5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7名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采用宫颈刮片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法进行遴选筛查,采用达安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16种高危型HPV及3种低危型HPV,对各组受试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 HPV阳性率癌前病变组为60.32%、宫颈癌组为85.45%、对照组为15.46%,3组受试者的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6例HPV感染患者中,检测为高危型HPV16型的患者有82例,占46.59%。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在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中占比较大,与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并以HPV16型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阴道分泌物和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衣原体(CT)和滴虫的检测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长江航运总医院诊治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102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阴道分泌物和宫颈脱落细胞,检测并对比分析其HPV、CT、滴虫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HPV、CT和滴虫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INⅢ级患者的HPV阳性率显著高于CINⅠ和CIN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T、滴虫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CT和滴虫等造成的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密切相关,其中HPV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重要因素,临床上需要重视易感人群HPV、CT和滴虫的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及病毒载量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相关性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10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263例,其中慢性宫颈炎患者45例、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Ⅰ期患者62例、CINⅡ患者89例、CINⅢ患者67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术检测HPV-DNA高危型分型及病毒载量,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3例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中感染高危型HPV患者185例,阳性率为70.34%,其中最常见的高危型亚型以HPV16、HPV18为主,分别占30.81%、21.62%;CINⅠ、CINⅡ、CINⅢ患者HPV高危型阳性率及病毒载量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INⅠ、CINⅡ、CINⅢ患者HPV高危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病毒载量随着宫颈癌癌前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发生与高危型HPV及病毒载量密切相关,病毒载量随着宫颈癌癌前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宫颈病变越重感染率越高,宫颈癌癌前病变发生高度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故高危型HPV及病毒载量为宫颈癌癌前病变影响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大港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妇科就诊的500例宫颈病变筛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和荧光PCR法检测HPV-DNA(16/18型)的表达水平,阳性者提取宫颈组织的病理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依据其病变情况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根据TBS分级系统进行判定,500例患者标本检测结果 TCT阳性253例,阳性率为50.60%,感染HPV16/18型305例,阳性率为61.00%;TCT和HPV-DNA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50.60%、6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P<0.05),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TCT、HP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74.63%、89.97%,HPV-DNA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CT(χ~2=13.27,P<0.05);与正常或炎性改变组相比,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组HPV检测阳性率得到明显增高(F=7.82,P<0.05),CINⅢ与宫颈癌组HPV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HPV16/18型DNA感染率逐步递增;宫颈组织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后,发生宫颈癌的指数较高(OR=46.34、25.43),发生CINⅢ的指数也较高(OR=15.98、21.17)。结论宫颈组织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密切相关,其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起到重要的作用,可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疾病发病情况及特点,为宫颈癌早期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516例患者包括(接触性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慢性宫颈炎,排液,体检)同时进行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液基制片技术TCT)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HPV检测方法为HC-2,本文只检测高危型16和18型)和阴道镜三项检查。结果宫颈良性病变占76.06%,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C IN22.58%,宫颈癌1.36%宫颈炎良性瘤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阳性率为26.36%,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HPV阳性率高达88%~90%。结论积极谨慎对待宫颈炎性病变。TCT、HPV检测,阴道镜三项同时检查,该方案所选筛查技术先进,漏诊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宫颈癌患者生殖道细菌感染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宫颈癌和生殖道细菌感染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宫颈癌患者108例作为宫颈癌组,慢性宫颈炎患者108例作为宫颈炎组,对两组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HPV感染情况。结果 108例宫颈癌患者检出细菌60例,检出率为55.6%,10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中检出细菌53例,检出率为49.1%;宫颈癌组和宫颈炎组患者生殖道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组和宫颈炎组患者生殖道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例宫颈癌患者中生殖道HPV感染65例,感染率60.2%,10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生殖道HPV感染44例,感染率40.7%;宫颈癌组患者生殖道HPV阳性率高于宫颈炎组(P<0.05);宫颈癌患者中HPV阳性组和HPV阴性组生殖道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组和宫颈炎组HPV阳性患者中生殖道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殖道HPV感染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生殖道细菌感染可能和宫颈癌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液基薄层扫描(TCT)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预测价值,以期提高女性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提高预后水平。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且行阴道镜活检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行TCT检查、HPV基因分型检查及阴道镜活检。以阴道镜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HPV高危基因、TCT检查及HPV高危基因联合TCT在预测女性宫颈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探讨HPV联合TCT在预测女性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50例受检者共检出HPV阳性40例,HPV阳性率80. 00%,高危HPV 32例占80. 00%。经TCT检查,正常6例,宫颈炎18例,ASCUS9例、LSIL9例、HSIL6例,鳞状细胞癌1例,腺癌1例。阴道镜病理活检结果显示:宫颈正常4例,宫颈炎症17例,宫颈癌或癌前病变2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0例、Ⅱ级9例及Ⅲ级7例,宫颈癌3例。HPV筛查结果以高危型HPV阳性为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阳性标准。特异度和准确度:HPV筛查结果以高危型HPV阳性为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阳性标准。特异度和准确度:HPV预测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 76%、52. 38%、70. 00%,TCT预测分别为:72. 41%、76. 19%、74. 00%,HPV联合TCT分别为:86. 20%、61. 90%、76. 00%。采用并联的方式判断TCT+HPV预测结果。HPV联合TCT对预测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单一TCT和HPV预测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结论 TCT联合高危HPV预测宫颈癌前病变级宫颈癌,具有无创、特异度及准确度高的优点,用于临床大规模筛查宫颈病变,可降低行阴道镜活检甚至手术探查的概率,降低患者医疗负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7,(7):967-968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及HPV DNA载量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的237例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检测其HPV DNA载量,并对高危型HPV阳性者行HPV L1蛋白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HPV L1蛋白阳性率为21.52%(51例),正常/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患者的HPV L1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率为74.26%(176例),正常/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患者的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 DNA载量低度组、中度组、高度组的HPV L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9.22%、51.95%、77.08%,高度组的HPV L1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L1蛋白与HPV DNA载量对评估宫颈病变有一定作用,对其进行监测能够为宫颈病变预测、治疗及预后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miR-34a、miR-145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表达率,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疑似宫颈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癌患者4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Ⅱ~Ⅲ级48例,宫颈炎患者26例。利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对HPV-DNA进行分型检测,利用HPV E6/E7mRNA检测试剂盒检测组织细胞中HPV E6/E7mRNA表达情况,利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宫颈组织中miR-34a、miR-145水平。结果 宫颈癌组患者宫颈组织中miR-34a、miR-145表达水平低于宫颈炎组、CINⅡ~Ⅲ组患者,CINⅡ~Ⅲ组患者宫颈组织中miR-34a、miR-145表达水平低于宫颈炎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患者肿瘤组织中HPV-DNA阳性表达率、HPV E6/E7 mRNA高载量率显著高于宫颈炎组、CINⅡ~Ⅲ组患者,CINⅡ~Ⅲ组患者组织中HPVDNA阳性表达率、HPV E6/E7 mRNA高载量率显著高于宫颈炎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34a、miR-145表达与HPV感染、HPV E6/E7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34a、miR-145低表达,与HPV感染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