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概述 1.1西医认识功能性烧心足指在无病理性胃食管返流或病理基础的食管运动或结构异常的情况下,反复发作的胸骨后烧灼感。功能性烧心病人在症状发作时可伴酸返流,但24h食管pH值监测食管酸暴露时间正常,功能性烧心可伴嗳气、反胃、腹胀、上腹不适及早饱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规范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建立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辨证规范提供临床依据。初步总结出中医证型的主症、次症标准和CHB患者的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系统规范化采集CHB患者中医四诊、人口学、实验室指标、生存质量量表等信息,并进行kappa一致性比较,建立SPSS数据库。中医四诊资料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和中医专家判断证名来确立证型名称和证型组成的主症、次症。结果:共得到CHB 5个证型,包括肝郁脾虚(1型,19%)、脾肾阳虚(2型,9%)、肝肾不足(3型,23%)、气滞血瘀(4型,14%)、肝胆湿热(5型,35%)。研究有关实验室指标与证型的关系,发现:ALT、AST在虚实夹杂证(1型)和虚证(2、3型)间,虚证和虚证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毒载量在各证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e抗原阳性率以5型最高,提示该型病变活动加强。CD4+水平以1型最低,与其他各型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CD8+水平以3型为最高,除外5型,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生存质量与证型的关系,发现:无论是量表SF-36还是CLDQ,其各维度上5个证型间的得分均呈现实证(4、5型)虚实夹杂证虚证,提示:随着证型的虚实转化,患者的健康状况会出现某一特定趋势的变化。结论:CHB可按照规范的主症、次症标准分为5种中医证型,各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及生存质量积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不孕的核心原因,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是当前妇科门诊经常出现的一种疑难病.全部患有不孕症的患者中,大概有30%至58%的患者出现了子宫内膜异位的症状.在这部分患者中不孕症状的出现率达到了30%至50%,而出现自然流产的比率则达到了40%,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子宫内膜异位对于育龄患者生活质量与健...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中医证治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中医药治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针对大肠癌中医诊疗方法的研究日益深入,总结目前大肠癌中医证治的研无主要包括大肠癌证候研究、大肠癌中医治疗两个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目前的研究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如重复性的疗效观察较多,临床观察与机制探讨相结合的研究较少,且没有统一的证治规律等.综合分析当前研究成果和趋势,笔者认为大肠癌中医证候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是目前大肠癌中医临床研究者必须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先造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1994,(3)
萎缩性胃炎中医证治体会马先造关键词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阴虚胃热为了探索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治规律,笔者从1986~1992年系统观察了50例萎缩性胃炎(均作纤维胃镜检查)的中医治疗情况。初步体会: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肝胃不和、阴虚胃热。治疗当以和胃调肝、... 相似文献
6.
7.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20)
高血压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且高血压的防治已不仅强调控制血压,更应重点关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预防和逆转靶器官损害。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中医证候呈现相应的演变规律。现基于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将高血压合并心、脑、肾重要靶器官损害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概况进行系统回顾与展望,以期为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病人的中医辨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4)
目的探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9例进行调查表调查,主要包括中医病名、证候类型及常见影响证候的因素,数据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常见的与高血压病相关的病名有眩晕、头痛、心悸及胸痹,5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眩晕,发生率为81.1%;中医证候类型以阴阳两虚、肝阳上亢等为主,主要影响因素是阴虚和内风;合并症会影响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结论高血压在中医中以眩晕为名较多,证候以阴阳两虚型、肝阳上亢居多。 相似文献
9.
魏喜保慢性胃炎证治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喜保教授为湖北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师带徒导师 ,从医30余载 ,擅长治疗脾胃病 ,尤其对胃肠疾病的研究造诣颇深。笔者有幸作为其学术经验继承人 ,跟师学技三载 ,收益匪浅。本文根据跟师心得总结魏喜保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慢性胃炎无论是高胃酸分泌的糜烂性胃炎 ,或是低胃酸分泌的萎缩性胃炎 ,即使在急性、慢性阶段 ,均表现以胃脘疼痛为主证的临床表现 ,在治疗上常采用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之玄胡索、徐长卿、五灵脂为基本方 ,并根据病情转归遵循三原则。1 虚证唯求通补 ,实痛妥施开郁因脾宜升则健 ,…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肝病中医证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日永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10(2):112-115
慢性肝病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我国发病率高,以年轻患者为甚,是引起肝硬化以及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医学方法对该病进行了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其治疗效果并不满意。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在慢性肝病的治疗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以中医学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治疗该病取得了独特的疗效。本文对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的经验进行初步总结,阐述中医学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类,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944例高血压病病人与中医证候相关变量原始数据基础上,检查录入结果一致性后,导入SPSS 20.0统计软件并运用聚类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收集的944例高血压病病人症状进行频率描述,剔除频率百分比≤2.0%症状后,将剩余58个临床症状作为变量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得出聚类为7类时症状分布最明显,原始证型分类为痰湿壅盛、脾运失健、心肾失养,占21.2%;阴阳两虚、气血不足,占17.5%;气虚血瘀,占15.6%;肝火亢盛、心肾不足,占14.5%;中气不足、生化失源、水湿不化,占13.8%;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心肾不交,占8.9%;肾阳不足、心脾两虚,占8.6%。经过聚类分析总结后,按其所占比例排序,最终分类为7类: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气虚血瘀型、肝火亢盛型、中气不足型、阴虚阳亢型、肾阳不足型。结论痰湿壅盛型在调查病人中所占比例最高,肾阳不足型所占比例最少,与病例收集所在区域地域气候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2.
胃轻瘫综合征中医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1 西医认识 胃轻瘫综合征(简称胃轻瘫,Gastroparesis)是一组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以往曾称胃麻痹,胃无力,胃潴留等。本病可无症状,临床上也可表现为恶心、呕吐、早饱、餐后上腹饱胀、体重减轻等,而无胃肠器质性病变。分为特发性(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病因不明,通常为FD的一种类型,有人主张不要把胃轻瘫作为FD的同义词,只有明显胃排空延缓时,方可诊断为胃轻瘫。继发性胃轻瘫常见于糖尿病、胃手术后、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等。有些药物如乙醇(高浓度)、抗酸剂、阿托品、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降钙素、钙通道阻滞剂、右芬氟拉明、苯海拉明、胰高血糖素、左旋多巴、锂、奥美拉唑、恩丹西酮、鸦片制剂、酚噻嗪、黄体酮、普鲁本辛、硫糖铝、烟草、三环类抗抑郁药、四氢大麻酚等可延迟胃排空。 相似文献
13.
吴克山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9,(Z1)
1 发病多先累脾后及肝 《金匮要略黄疸篇》:“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由于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脾主中焦,是运化水湿的脏器,性喜燥恶湿。湿热或湿邪外袭,脾土主湿,同气相得,为客脾胃。由于饮食不节,饮酒过度,湿邪外受及内伤往往由脾胃而涉及肝胆。 若素体胃肠热盛或阴虚火旺,湿从阳化或湿郁而化热则形成湿热薰蒸的局面;若由于劳倦内伤脾胃致中阳不振,寒湿内生或湿从寒化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正气不足,湿邪蕴结中焦或再感受外邪,病情再进一步发展,脾胃升降失去常度:脾气不升,则肝气郁结不能疏泄;胃气不降则胆汁输 相似文献
14.
15.
浅析心衰中医证治的心功能检测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830000)关继华,郝桂芳应用心功能检测来研究心衰证型的容观变化和评价疗效是中医量化研究的重要方法,但其法迥异,指标混乱,本文就近十多年来国内期刊报告中心衰证治的心功能检测进行浅析。1非创伤性心功...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7)
目的观察高血压中医证候辨证规律,为高血压证候规范化研究及建立客观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 000例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表,运用系统聚类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医四诊,归纳证型,提炼辨证依据。结果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为痰湿壅盛、肝阳上亢、瘀血阻络、气血亏虚四个证型。痰湿壅盛辨证要点为胸闷、头身困重、脘腹胀闷、便溏、舌淡胖有齿印、苔白腻、脉弦或滑;肝阳上亢辨证要点为视物旋转、头重脚轻、口干或口苦、腰膝酸软、舌红、苔黄、脉细数;瘀血阻络辨证要点为胸痛、舌紫黯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涩;气血亏虚辨证要点为面色萎黄、乏力、心悸、舌淡、脉沉细。结论高血压辨证以痰湿壅盛、肝阳上亢、瘀血阻络、气血亏虚多见,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符合临床实际,辨证简单、易于掌握,为下一步多中心临床前瞻性证候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近30年来,中医药在防治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在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恢复肝脏功能、抗肝纤维化、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经历了从实验研究到临床应用不断互动的研究过程,对CHB的中医证治规律进行了探讨。1始从解毒入手CHB的发病特点与清代吴又可提出的"杂气"致病相似,吴氏在《温疫论》中指出,杂气是天地间别有的一种异气("异气"亦称为"毒气")。乙型肝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符合"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疫毒之说。其潜伏性传染方式又与温病"伏邪"发病特点相似,临床沿用茵陈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病因、病机、治疗大法及规律的探讨 ,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内外合邪 ,以先天不足为本 ;基本病机为肾阴亏虚 ,瘀毒互结 ;提出“补肾化毒”的治疗大法 ,并认为 :辨治本病应牢牢抓住肾阴虚 ,处处不忘顾护这个“本” ,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化裁 ,有守有变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中医血瘀证治源流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对血瘀证的认识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为众多医家所重视,所涉内容十分翔实,经过不同历史时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已形成了理、法、方、药俱备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血瘀证治源流的追溯和当代发展现状的探究,为当今对血瘀证实质及活血化瘀治法的临床、教学、科研提供较为全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病人大多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1-2])。目前西医治疗焦虑、抑郁的药物多达几十种,这些药物虽然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成瘾性及禁忌证等。分析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状态的病因,使这类病人摆脱焦虑抑郁的困扰成为治疗的关键。笔者总结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状态中医证治经验,现报道如下。1肝气郁结火扰心神病人,女,72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5年,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