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扫描诊断甲状腺肿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T扫描诊断甲状腺肿块王新明1王新怡2本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甲状腺肿块的CT表现和误诊病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CT在甲状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CT定位诊断准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结节性甲状腺肿88.9%,甲状腺瘤83.3...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甲状腺病变的螺旋CT表现.探讨CT在各种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3例甲状腺病变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平扫,24例行增强扫描。结果:所有病例均显示为低密度.甲状腺癌9例,占27.3%;甲状腺瘤12例,占36.4%;桥本氏甲状腺炎3例,占9.1%;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占15.2%;弥漫性甲状腺肿3例,占9.1%;甲状腺囊肿1例,占3%。CT对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符合率89%。良性肿瘤定性诊断符合率83%。结论:螺旋CT能更好的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为制定治疗方案或手术计划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分析51例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探讨CT对鉴别良、恶性病变有价值的征象。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实验室证实的51例各种甲状腺病变的CT诊断资料,5例平扫,46例平扫加增强CT扫描,采用薄层扫描,多窗宽、多窗位观察。结果:(1)局灶型:甲状腺瘤13例,甲状腺囊肿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甲状腺癌1例。(2)弥漫肿大型: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甲状腺癌11例,桥本氏病8例,Graves病2例。CT对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符合率达94.8%,对良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符合率达86%。结论:CT对甲状腺病变的良、恶性定性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并提出增强CT扫描与超声、ECT相结合对诊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腹膜后上区占位病变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排螺旋CT行腹膜后上区扫描病例26例,其中18例行增强扫描。不能确切定位的病例再采用冠状位、矢状位及曲面重建。结果腹膜后上区占位病变26例轴位CT像中,很难定位的有5例(19.5%),采用冠状位、矢状位等多层面重建后,定位准确率为100%。结论16排螺旋CT重建效果好,在腹膜后上区定位诊断优于其他CT。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甲状腺腺瘤的CT表现,评价CT扫描在诊断甲状腺腺瘤的作用及不足。方法:搜集本院经CT扫描并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腺瘤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甲状腺腺瘤在CT上具有一定的特征,39例典型病例能够正确诊断,3例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误诊为甲状腺腺癌。结论:CT扫描在诊断甲状腺腺瘤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对鉴别其它病变和帮助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亦有重要作用,甲状腺腺瘤的最终确诊要以穿刺细胞学活检及手术病理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疾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状腺疾病的超声声像图和CT表现,探讨各种甲状腺病变超声、CT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为临床筛查、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甲状腺肿瘤病例37例,对肿瘤的声像图和CT表现特点结合病理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结果:本组37例中良性32例,恶性5例。超声正确诊断34例,诊断符合率91.89%;误诊3例,1例甲状腺癌误诊为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分别误诊为甲状腺癌及腺瘤,占8.11%。CT正确诊断32例,诊断符合率86.49%;误诊4例,2例甲状腺癌及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均误诊为腺瘤,占10.81%。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漏诊,占2.7%。结论:超声和CT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鉴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疾病临床筛查中较CT敏感性高,更加方便易行,为甲状腺疾病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良性结节样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魏欣  刘继伟 《放射学实践》2001,16(3):199-201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结节样病变的CT表现,重点研究CT检查对良性病变定性诊断准确率和鉴别诊断。方法:总结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样病变。甲状腺腺瘤21例,结节性甲状腺腺肿15例,全部病例行CT平扫,21例做增强扫描。结果:甲状腺腺瘤CT诊断与病理符合准确率为95.2%(20/21);结节性甲状腺肿准确为73.3%(11/15)。单发类圆形均匀低密度结节是甲状腺腺瘤的特征性表现,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多发不规则形混杂密度病灶为特征。结论:CT在甲大辩论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个有较高准确性,但极少数鉴别仍有困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式动态增强CT扫描对胸部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 :搜集连续胸部改良式CT增强扫描的病例 12 5例。所有病例在正位定位像上可发现明显的病变。全胸增强扫描前均在病灶中心层面平扫 1~ 3层 ,增强螺旋扫描后再在病灶相应层面加做延迟 2~ 5min的扫描。分析胸部病变改良式动态增强的CT诊断结果 ,与病检结果进行对照 ,以及改良式动态增强CT扫描对胸部病变诊断的价值。结果 :CT诊断的 12 5例病例 ,除 4例肺癌无法获得病检外 ,116例诊断正确 ,另 5例误诊。误诊主要在于病变自身特殊的病理结构所致 ,而与使用的这种增强扫描方法关系不大。结论 :胸部改良式动态增强CT扫描对胸部病变的正确诊断有很大帮助 ,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眼眶内球外原发占位病变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72例经手术及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恶性占位病变分别是54例和18例,CT诊断符合率分别是72.9%和37.8%。结论:CT对眶内球外原发占位病变定位准确,诊断符合率高,是鉴别良恶性占位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高分辨力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有咯血病史,临床高度怀疑支气管扩张症病人65例,作胸片后进行螺旋CT常规扫描和高分辨力扫描。结果:螺旋盯高分辨力扫描病变检出率为100%,常规扫描病变检出率为70%,平片病变检出率仅为11%。结论:螺旋CT高分辨力扫描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CT,前者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畸胎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力华 《西南军医》2008,10(5):34-35
目的探讨肾上腺畸胎瘤的CT表现。方法收集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肾上腺畸胎瘤的CT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右侧发病,最大直径5.5cm-11.6cm,肿瘤分别表现为以水样密度、脂肪密度或实性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块,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包膜及分隔有强化,病灶内脂肪及水样密度成分无强化。结论肾上腺畸胎瘤虽然罕见,但其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应准确定位并耐心分析其CT表现,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 筛选临床及影像学材料较完整的50例,均经螺旋CT平扫,螺距为1,扫描完毕后即作5mm或2mm的薄层重建。其中1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9例作了造影增强扫描及5,10、15、20min延迟扫描。良性梗阻33例中,4例作了增强扫描。结果 螺旋CT能对各种良、恶性梗阻性黄疸作出定位及定性诊断,效果满意。17例恶性梗阻患,只1例误诊,准确率94.2%。33例良性梗阻中,无1例误诊。采用增强扫描,特别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是必要的补充。结论 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是目前最好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CT诊断(附4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CT对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与活检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的CT表现,其中胸内甲状腺肿13例,恶性淋巴瘤10例.神经源肿瘤8例.胸腺瘤6例,生殖细胞瘤2例,心包囊肿1例。结果:40例纵隔肿瘤CT定位正确39例.定性正确34倒,CT检查对纵隔肿癌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X线检查。结论:CT检查对纵隔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竹值.多数肿瘤结合临床和CT扫描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肺损伤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对56例肺损伤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后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表现为肺水肿,17例肺血肿,19例肺大泡.26例肺不张,5例支气管断裂。结论:通过对肺损伤的螺旋CT扫描,能够对肺损伤进行定性、定位分析,尤其是诊断肺不张,支气管损伤等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是肺损伤明确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女性盆腔疾病的CT表现,探讨CT检查对女性盆腔疾病的诊断价值和检查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CT检查阳性发现的女性盆腔病例。结果:139例病例中,卵巢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子宫肌瘤和盆腔炎症最为多见,CT诊断符合率高。少数卵巢癌鉴别诊断较困难,宫颈癌早期及子宫内腹癌漏诊和误诊较多。结论:CT作为女性盆腔疾病影像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已经很普遍,但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难题,充分认识女性盆腔正常解剖和生理变化规律,合理做好扫描前准备工作,密切联系临床病史,适当安排定期复查,是提高CT诊断价值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眼眶的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10例行CT动态增强扫描:12例行MRI平扫,8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CT增强后21例显示不同程度的片状强化,10例CT动态增强扫描,8例(80%)显示“渐进性强化”征象。8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7例(87.5%)显示“渐进性强化”征象。结论:CT和MRI能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作出准确诊断,其“渐进性强化”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直接冠状面扫描在直肠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3例直肠病变的病例行横断面加直接冠状面扫描。在直接冠状面扫描时,应尽量提高KV及mA,并对所获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本组13例,直肠癌11例,腺病及炎性改变各1例。总的诊断符合率为84.6%,其中按照Duke改良法分期,Ⅰ期诊断符合率为50%,Ⅱ期为67%,Ⅲ期及Ⅳ期为100%。CT显示直肠病灶的关键在于充分扩张的肠腔和肠腔内外良好对比。CT直接冠状面扫描可以准确显示病灶范围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并可以直接测量肿块距肛缘的距离,浆膜层和肠周脂肪受侵犯时表现为索条状或片状致密影,其中肠壁外结节影为浆膜层受累的可靠征象。结论:CT直接冠状面扫描结合横断面扫描对直肠癌诊断和术前分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和结合文献分析利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周围性肺癌病例36例,就其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参数和肺癌的CT影像学表现加以讨论。结果:本组36例,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参数采用120KV,20mA-60mA,5mm或10mm准值,螺距1-1.5,一次屏气完成扫描。肺癌的CT影像学表现为肺内结节影或块影36例,占100%;空泡征或支气管空气征3例.占8.3%;毛刺征24例,占67%;分叶征30例,占83%;胸膜凹陷征5例,占13.8%;血管集柬征2例,占5.5%;钙化1例,占2.7%;空洞6例,占16.7%。本组36例,其中10例进行了增强扫描,占27.8%。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内结节影的检出率有较高的敏感度,为了降低病人的放射剂量和对肺癌进行CT影像学诊断,应尽量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剂量高分辨率CT扫描对乳突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低利量50mA扫描30例,其基准线为上颌窦后壁平行线做周围螺旋扫描,与用100mA常规扫描的30例进行比较,对图像质量及对诊断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低剂量组30例中良好片25张,占83.3%,一般片5张,占16.7%,差片0,与常规组基本一致。结论:低利量高分辨率CT扫描完全能满足临床对乳突病变的诊断要求。该扫描方法降低病人单次检查的接受辐射剂量,能延长球管的寿命,从而降低医疗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空洞的CT影像学特征,讨论其鉴别诊断和误诊原因,以期提高对肺部空洞病变的诊断水平。资料和方法:21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空洞,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9岁。有7例术前误诊为肺结核空洞。全部病例均作了胸部X线平片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CT表现着重分析空洞的大小、部位、形态、边缘轮廓、空洞壁的厚度、密度及空洞周围肺组织改变。结果:21例均为单发结节空洞;空洞平均直径为34.5mm:以类圆形为主,占71%(15/21);空洞外形以浅分叶为主占69%(14/21);51%(11/21)是薄壁空洞;79%(17/2)的空洞内外壁均不光整。空洞壁CT增强明显。空洞周围卫里灶不明显。结论:肺癌空洞表现为内外壁不光整的厚薄不均的空洞,鉴别的要点为空洞周围卫星灶程度、空洞外缘分叶的深浅及空洞壁CT强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