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液态甲醛致A549细胞氧化损伤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醛的氧化损伤效应。方法采用培养A549细胞株作为实验材料,以不同浓度的液态甲醛(0、50、100、200、400、800、1600μmol/L)对细胞染毒1h后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总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400μmol/L及以上浓度甲醛可明显降低V79细胞的总SOD活力和总NOS活力(P〈0.05),200μmol/L及以上浓度甲醛可明显使MDA含量升高(P〈0.05)。结论甲醛可以抑制A549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可使丙二醛含量增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甲醛致细胞氧化损伤的拮抗效应。方法 采用A549细胞株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设对照组、0.1 mmol/L甲醛染毒组,姜黄素组(0.1 mmol/L甲醛+2.5~20.0 mg/L姜黄素),检测A549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甲醛染毒组A549细胞SOD、NOS和GSH-Px活性分别为(21.79±1.13)、(1.88±0.16)与(27.83±0.2)U/mgprot,与对照组比较,SOD、NOS和GSH-Px活性明显下降(P<0.05),MDA含量[(3.87±0.153.87)nmol/mgprot]明显升高(P<0.05)。与甲醛染毒组比较,各姜黄素组GSH-Px活性上升、MDA含量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40 mg/L姜黄素组GSH-Px活性、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可提高A549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苯与甲醛致细胞氧化损伤的联合作用.方法 苯、甲醛染毒细胞24 h后,测其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各组甲醛的浓度分别为0、0、0、0.319 75、0.319 75、0.319 75、0.639 5、0.639 5、0.639 5 μg/ml,相应组别苯的浓度分别为0、0.392、0.784、0、0.392、0.784、0、0.392、0.784 mg/ml.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株(CHL)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苯、甲醛作用24h后.随浓度的增高,细胞GSH水平降低,MDA含量升高,SOD活力降低,且均呈剂量-反应关系(P<0.000 1);根据正交实验设计方差分析,两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苯与甲醛共同作用于CHL细胞.其所引起的CHL细胞氧化损伤作用的交互作用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薛爱龙  陆亮  薛贵娟  周建华 《职业与健康》2011,27(15):1703-1705
目的探讨甲醛(FA)的DNA损伤机制。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不同浓度FA对V79细胞(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的DNA损伤程度,以及剂量依赖关系。结果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FA(100~1 600μmol/L)彗星细胞拖尾率、尾长及头/尾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别是在1 600μmol/L时在图片中未见有彗星细胞出现,其显示的DNA损伤类型是DNA-蛋白质交联;但是FA的浓度与拖尾细胞率、尾长及头/尾比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结论该研究结果认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一定浓度的FA能够引起细胞DNA损伤,主要表现为DNA-蛋白质交联。  相似文献   

5.
甲醛致V79细胞DNA交联作用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甲醛对V79细胞DNA的交联作用,探讨甲醛的基因毒作用及可能的形成机制。方法中国仓鼠肺细胞(V79)分别暴露于浓度为75,150,300,600,1200μmol/L的甲醛溶液中1,2,4h,以紫外线照射作为标准断裂剂,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对不同浓度、不同暴露时间甲醛诱导的V79细胞DNA-交联作用进行体外实验。结果在本研究所用的剂量范围内,除75μmol/L组外,其它4个浓度组3个染毒时间点甲醛均可引起显著的V79细胞DNA的交联作用,彗星尾长和彗星细胞率显著低于紫外线照射的对照组(P<0.01),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加,交联作用加强,彗星尾长存在明显剂量效应关系(P<0.01)。且细胞暴露在甲醛中4,2h;150,300,600μmol/L浓度组彗星尾长和彗星细胞率显著低于暴露于1h的相应浓度组(P<0.01)。结论甲醛是一种DNA交联剂,具有诱导V79细胞DNA交联的作用,并有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大鼠脑细胞经不同浓度液态甲醛体外染毒后所致的DNA损伤。方法Wistar大鼠脑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液态甲醛(0.005,0.025,0.125和0.625mmol·L-1)中,染毒1h,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又称彗星实验)检测脑细胞的DNA损伤。结果浓度为0.005和0.025mmol·L-1的甲醛,可造成脑细胞DNA的严重断裂,而0.125和0.625mmol·L-1的甲醛则引起显著的交联作用。结论液态甲醛可造成脑组织DNA的断裂和交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醛诱导DNA-蛋白质交联作用及其修复效应。方法采用培养V79细胞株作为实验材料,以不同浓度的液态甲醛(0、50、100、200、400、800、1 600μmol/L)对细胞染毒1 h后检测DPC率,并根据实验结果选取200μmol/L对培养细胞株进行修复实验(修复0、6、12、18、24 h)。采用KCl-SDS沉淀法检测DPC率。结果较高浓度的液态甲醛(≥200μmol/L)可以产生明显的DPC效应(P<0.05);由200μmol/L浓度的液态甲醛诱导V79细胞产生明显的DPC(P<0.05),经过修复可以恢复到空白对照水平(P>0.05)。结论较高浓度的甲醛可以明显诱导DPC形成,甲醛所致的DNA-蛋白质交联可以得到修复。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甲醛吸入染毒大鼠致多组织细胞DNA损伤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们通过建立大鼠吸入染毒模型,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究甲醛所致组织细胞DNA损伤情况。1 材料和仪器:正常熔点、低熔点琼脂糖、肌氨酸钠、TritonX 10 0、碘化丙啶(PI)、蛋白酶K(PK)和8-羟基喹啉等均为sigma公司产品;大鼠淋巴细胞分离液购自天津血液病研究所。DYY Ⅲ 6B型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甲醛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常规培养内皮细胞,实验设正常对照组、甲醛损伤组(0.1 mmol/L)、茶多酚组(2.5、5、10、20 mg/L)。其中茶多酚先与细胞预孵12 h后加入甲醛,置CO2培养箱培养4 h,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和细胞中谷胱甘肽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结果2.5、5、10、20 mg/L茶多酚组LDH、MDA含量分别为2 021.02、1 878.17、1 748.56、1 625.72 U/L和3.50、3.30、2.99、2.68 nmol/mL,均分别低于甲醛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D与GSH活力分别为24.16、24.67、25.56、26.02 U/mL和0.334、0.364、0.445、0.449μmol/mg prot均高于甲醛损伤组(P<0.01);茶多酚各组NF-κB活力与甲醛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结论茶多酚可提高内皮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减轻甲醛所致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
甲醛吸入致小鼠脑和肾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小鼠吸入气态甲醒后,甲醒对小鼠的脑、肾组织蛋白造成氧化损伤和脂质的过氧化及其发生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的气态甲醛对小鼠进行连续动态染毒处理72h,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小鼠脑、肾组织蛋白质的羰基古量,以判断蛋白质的氧化损伤程度;用MDA(丙二醛)试剂盒测定组织中MDA含量,来判断脂质的过氧化程度。结果只有吸入3.0mg/m^3的气态甲醛时,才会对脑、肾组织中的蛋白质造成明显的氧化损伤,而在0.5mg/m^3时,脑组织中脂质的过氧化比肾组织中显著。结论0.5mg/m^3的气态甲醛不造成蛋白质氧化损伤,而对脑组织中脂质的过氧化作用却很显著,可见0.5mg/m^3甲醛对生物体存在着直接的神经毒性;3.0mg/m^3的气态甲醛对脑、肾组织中的蛋白质和脂质会造成明显的氧化损伤,且肾组织比脑组织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磷酸化的H2AX(即γH2AX)能否灵敏、快速、简便的检测甲醛致DNA损伤。方法用甲醛处理中国仓鼠肺细胞株(V79)肺细胞,应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γH2AX焦点的形成,并通过单细胞凝胶实验验证DNA损伤程度。结果20μmol/L甲醛处理V79细胞10 min即可诱导γH2AX焦点形成增加,但2 h时才出现彗尾增长。1μmol/L甲醛处理细胞8 h时,γH2AX平均焦点数及焦点细胞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此浓度在所有时间段都不能导致彗尾增长。结论γH2AX可在早期监测甲醛对DNA的损伤,并能检测到低浓度的甲醛致DNA损伤,因此,其敏感性优于单细胞凝胶实验。  相似文献   

12.
慢性甲醛吸入对小鼠肝脏的氧化性损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甲醛中毒的肝脏损害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昆明小鼠 40只 ,随机分为 4组 :甲醛低剂量组 (2 .5m g/m3 )、中剂量组 (5mg/ m3 )、高剂量组 (10 mg/ m3 )、阴性对照组 ,每组 10只。除阴性对照组外 ,其余 3个剂量组每日吸入甲醛 1次 ,每次 4h,连续 16周。测定小鼠血浆、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及小鼠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性。结果 :3个剂量组血浆和肝脏 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SOD活力均低于对照组 (P<0 .0 5) ;中、高剂量组肝 GSH-Px活力低于低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 (P<0 .0 5)。结论 :慢性甲醛吸入可能引起小鼠肝组织发生脂质过氧化 ,脂质过氧化可能是甲醛致肝脏损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氢醌致V79细胞DNA损伤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苯的主要代谢产物氢醌(HQ)对V79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分别用0.15,0.30,0.60,1.20,2.40mmol/L的HQ染毒V79细胞2h,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检测DNA损伤情况。结果在本研究所用剂量范围内,HQ可引起V79细胞DNA的明显损伤,低剂量组(0.15mmol/L)彗星细胞率为69%,彗星尾长(42.20±3.18)μm,高剂量组(2.40mmol/L)彗星细胞率为91%,彗星尾长(49.05±4.31)μm,但无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HQ可致V79细胞DNA损伤,产生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甲醛致肥大细胞DNA损伤与诱发哮喘作用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甲醛致P815细胞DNA的断裂作用和致DNA-蛋白质的交联作用(DNA-protein cross-links,DPC)。方法以P815细胞为材料,温箱孵育染毒1h后,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和KCl-SDS沉淀法检测液态甲醛染毒后细胞中DNA的断裂效应及DNA-蛋白质交联物的含量。结果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的结果显示甲醛在低浓度(5μM,25μM)时可以引起DNA链的断裂(P<0.001),在较高浓度(125μM,625μM)时可以引起明显的交联作用(P<0.01),而KCl-SDS沉淀法的结果则表明,低浓度的液态甲醛(5μM,25μM)不能引起DNA-蛋白质的交联(P>0.05),较高浓度(125μM,625μM)可以引起明显的DNA-蛋白质的交联作用(125μM,P<0.01;625μM,P<0.01)。结论高浓度甲醛可以导致肥大细胞DPC,也可诱导哮喘;肥大细胞的DPC是否与诱导哮喘作用有关,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ECV304细胞氧化损伤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键  薛安娜 《卫生研究》2003,32(1):20-21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诱导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 4细胞氧化损伤的机制。用含不同剂量Hcy(0 0 5— 2 0 0mmol L)的培养基培养细胞 1 2小时以后 ,以分光光度比色法分别测定细胞内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改变。以荧光显色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产生的改变。结果表明小剂量 (0 0 5~ 0 1 0mmol L)Hcy可明显的促进氧化损伤 ,促使细胞内MDA含量增加和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 ,并显著降低细胞内除过氧化氢酶以外的其它抗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的活性。结论认为Hcy可能通过诱导细胞氧化损伤而损害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苯酚(PH)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细胞)的细胞毒性以及DNA损伤.方法 采用甲基四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25、50、100、200、400 mg/L)苯酚在不同时间染毒(12、24、48h)后对V79细胞的毒性;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不同浓度(5、10、20、40、80 mg/...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毒死蜱对肺组织的氧化损伤和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包括1个阴性对照组(花生油)、3个毒死蜱(低、中、高剂量)染毒组(3、6和12 mg/kg)和1个高剂量毒死蜱(12 mg/kg)+维生素E(100mg/kg)组,连续灌胃7 d,测定肺组织匀浆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肺组织细胞DNA-蛋白质交联(DPC)系数;并观察病理损伤。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ROS含量、DPC系数升高,GSH含量降低(P0.05,P0.01)。病理学观察可见中、高剂量组肺泡隔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内有红细胞聚集。与高剂量组相比较,高剂量毒死蜱+VE组肺组织的ROS含量和DPC系数均有下降,GSH含量上升(P0.05)。结论较高剂量(6、12 mg/kg)的毒死蜱能造成小鼠肺组织的氧化损伤和病理损伤,且可以被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所拮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醛对大鼠肝、肾、肺组织细胞DNA损伤作用。方法将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用蒸馏水及不同剂量(10、20、30、40mg/kg)的甲醛溶液和环磷酰胺经腹腔染毒阴性对照组、染毒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第2天处理动物后,取肝、肾、肺组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观察其细胞DNA损伤水平。结果甲醛对大鼠的肝、肾、肺组织细胞DNA具有损伤作用,染毒剂量和损伤呈现一定的剂量一反应关系。随着甲醛染毒浓度的升高,肾、肺、肝细胞拖尾率增加,头尾比降低。结论甲醛可引起大鼠的肝、肾、肺组织细胞DNA损伤,从而进一步证实甲醛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9.
气态甲醛致小鼠脑细胞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经不同浓度气态甲醛暴露后所致小鼠脑细胞的遗传损伤。方法用不同剂量气态甲醛(0.5,1.0和3.0mg/m^3)对小鼠进行连续动态染毒处理72h,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又称彗星实验)检测脑细胞的DNA损伤。结果吸人浓度为0.5和1.0mg/m^3的甲醛后,可造成脑细胞DNA的严重断裂,而3.0mg/m^3的甲醛则引起显著的交联作用。结论气态甲醛可造成脑细胞DNA的断裂和交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经不同浓度甲醛暴露后导致金鱼脑细胞的遗传损伤。方法用不同剂量甲醛(10,100和1000μmol·L^-1)对金鱼脑细胞进行体内染毒处理3天,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实验)检测脑细胞的DNA损伤。结果吸人浓度为10,100和1000μmol·L^-1的甲醛后,可造成脑细胞DNA断裂。结论甲醛可造成脑细胞DNA的断裂,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DNA断裂程度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