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肺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肺癌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有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晚期患者各项指标与早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癌患者存在明显高凝状态,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对肺癌的诊断、治疗观察、转移复发、预后监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316例脑血管病病人,分脑缺血、脑出血两组,另以80名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对各组再以男女分为亚组,分别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脑缺血组中男女两组,全血黏度(低切变率、高切变率)、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比容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男女两组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脑出血组中男女两组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低切变率、高切变率、红细胞比容和对照组相近.结论脑血管病病人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变化,对疾病的诊断、防治、估计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元堂  张健 《山东医药》2002,42(11):34-34
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影响机体组织器官正常血流灌注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我们观察了 30 0例吸烟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旨在对某些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观察组为 30 0例健康查体正常者 ,男 2 74例 ,女 2 6例 ,年龄 35~ 6 5岁 ,平均 4 9岁 ;吸烟史 1~ 5年 196例 ,6年以上 10 4例 ;每天吸烟 10~ 2 0支 185例 ,2 1支以上115例。对照组为 10 0例不吸烟的健康人 ,年龄、性别与观察组有可比性。两组均排除可引起血液流变学异常的疾病。测定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 ,包括全血高切粘度、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老年肺癌患者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对67例老年肺癌患者及50例健康老年人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计数及血液流变学主要参数有明显升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血液存在高凝、高黏状态,对老年肺癌患者的早期发现及肿瘤转移的早期综合诊断和监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光美 《山东医药》2004,44(24):49-49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是引起孕产妇、胎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对70例PIH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观察.以探讨本病的病理变化,并为PIH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维吾尔族子痫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 维吾尔族晚期妊娠妇女89例,其中正常妊娠孕妇36例(对照组),轻度子痫前期28例(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2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均在采血前1d低脂饮食,早晨空腹取肘前静脉血6.0mL,用肝素(20 IU/mL)抗凝,充分混匀.用温氏法测血沉与红细胞压积;采用全自动血流变仪检测血黏度及血浆黏度,4h内测定完毕.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与D-二聚体.结果 对照组全血低切黏度(11.37±1.76) mPa·s、血浆黏度(1.36±1.11)mPa·s、血沉方程K值77.75±19.31、血清D-二聚体水平(0.32 ±0.22) μg/L、纤维蛋白原(3.61±0.55) g/L、抗凝血酶Ⅲ(93.45±13.04) g/L,轻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为(13.42±1.54) mPa·s、(1.37±0.17) mPa·s、82.83±24.00、(0.752±0.48) μg/L、(4.31±0.84) g/L、(84.25±15.29) g/L,重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为(15.62±2.06)mPa·s、(1.42±0.16)mPa·s、86.91±23.17、(1.46±0.61)μg/L、(4.47±0.82) g/L、(80.89±12.56) g/L.对照组与轻度子痫前期轻度组上述指标相比,除血沉方程K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相比P均<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与轻度子痫前期组相比P均<0.05,血沉方程K值和血清纤维蛋白原相比P均>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水平逐渐增高,AT-Ⅲ逐渐下降.其程度与病情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 8 9例≥ 6 0岁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观察 ,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观察对象  2 0 0 2年 1月~ 2 0 0 2年 9月在我科住院检查的老年患者共 89例 ,均为男性 ,年龄 6 8~ 87岁 ,平均 (76 1±7 2 )岁 ,分为血脂正常对照组 (A组 )、高胆固醇血症组 (B组 )、高甘油三酯 (TG)血症组 (C组 )、混合型高脂血症组 (D组 ) ,其中A组 2 5例 ,年龄 6 8~ 85岁 ,平均(75 4± 6 5 )岁 ;B组 2 1例 ,年龄 6 9~ 86岁 ,平均 (76 8± 7 5 )岁 ;C组 2 3例 ,年龄6 8~ 85岁 ,平均 (75 4± 6 5 )岁 ;D组 2 0例 ,年龄 6 9…  相似文献   

8.
肺结核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肺结核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分析李志铜,吴世善,王云峰,阎锋为了解肺结核患者不同病期及治疗前后的微循环状态和变化,我们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分组:肺结核组:①进展期31例,男性16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2.6±19.9岁,菌阳25例,...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讨FD的发病机制,并为其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方法测定60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糖尿病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长期监测血流变学指标变化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烧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铁道战备舟桥处职工医院(251100)张学林我们观察了260例烧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临床资料:本组烧伤104例,烫伤156例。男168例,女92例;年龄8~58岁。烧伤面积18%~26%58例...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患者“天保宁”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用“天保宁”(银杏叶制剂)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和4s^-1、10s^-1、20s^-1、40s^-1、100s^-1、200s^-1;切变率时全血表观粘度值;其结果表明,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的红细胞压积血浆纤雏蛋白原、血浆粘度和不同切变率时的全血表观粘度值均显著降低(P&;lt;0.001),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均显著升高(P&;lt;0.001);提示“天保宁”异有哪显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特性的作用,有益于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11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方法检测性肿瘤患者与正常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不同类型肿瘤患者大多缺乏特异性表现。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分析其变化有助于病情判断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将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天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高压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仅有部分血液流变学有改善,但不如高压氧组明显。结论高压氧可以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各个指标,可利用血液流变学作为高压氧治疗的疗效依据。  相似文献   

15.
姜鸾  宋红芳 《临床内科杂志》2009,26(11):791-792
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流动与变形规律的部分称为血液流变学,目前血液流变学在恶性肿瘤检测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一般认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液高粘、高凝、血细胞高聚状态,血液流变学异常可能会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研究恶性肿瘤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可为当前防治恶性肿瘤提供一条新途径。我们对不同恶性肿瘤中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 5 0例偏头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 ,探讨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在偏头痛中的临床意义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偏头痛组 :5 0例偏头痛患者均为 1998年 3~ 12月我院门诊患者 ,男2 6例 ,年龄 45~ 73岁 ,平均 (6 2 2 2±8 6 4)岁 ;女 2 4例 ,年龄 45~ 70岁 ,平均(5 8 94± 9 2 2 )岁。患者偏头痛反复发作 ,病史 1月~ 30年。患者均经询问病史、体检及一般实验室检查 ,排除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 ,且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 ,均有 1支或多支脑动脉血流速度增快 ,具有典型脑动脉痉挛频谱表现 ,…  相似文献   

17.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36例老年恶性肿瘤病人(转移组52例,未转移组84例)和50例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有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明显高凝状态,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以作为了解老年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其与病情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22例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为耳聋组,同期在本院体检且年龄匹配的11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等),以及耳聋组不同听力曲线类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突发性耳聋患者好转组与恶化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恶化50例,病情好转72例。耳聋组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耳聋组不同听力曲线类型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化组患者吸烟、饮酒、重度听力受损、听力曲线类型为全聋型以及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好转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饮酒、重度听力受损、全聋型、高血压、高血脂...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健  方萍 《实用老年医学》1998,12(5):217-218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76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测定全血粘度(BV)、血浆粘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P(a)]、载脂蛋白(Apo)A1  相似文献   

20.
PKRP患者围术期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77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90例行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前列腺电切术(PKRP),B组87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分别在术前1 d(T1)及术后1(T2)、3(T3)7、d(T4)抽静脉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A组仅红细胞比容术后较术前降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P〈0.01);B组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术后较术前增高(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P〈0.01),与A组相比,P均〈0.05。认为PKRP患者围术期血流变学指标变化不大,该手术特别适合高危BPH患者,是治疗BPH的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