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盆腔脂肪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方法: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盆腔脂肪增多症1例,男,50岁.影像学主要表现为:IVU示双肾中度积水,典型倒梨形膀胱、后尿道延长;CT示双肾功能减退,双肾积液,左肾萎缩,盆腔内均匀低密度脂肪堆积.采用剖腹探查清除盆腔及输尿管周围脂肪组织、松解输尿管下段方法治疗.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盆腔脂肪增多症诊治特点.结果:术中可见盆腔脏器脂肪组织明显增多,膀胱、直肠及乙状结肠周围充满大量脂肪组织,与影像学表现一致.手术剔除盆腔及输尿管周围脂肪加输尿管松解术,剔除脂肪组织约200 g,术后病理报告为脂肪组织瘤样增生.术后1周出院.门诊随诊观察.结论:盆腔脂肪增多症临床罕见报道,X线、CT及MRI为此病的主要诊断线索及依据;对肾积水及肾功能受损患者可行定期留置、更换D-J管,盆腔脂肪清除及输尿管粘连松解或输尿管膀胱再植是切实的治疗方法,若症状无改善最终应行尿流改道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盆腔脂肪增多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报道我院2003年和2006年收治的2例盆腔脂肪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就其诊疗问题予以讨论.结果 1例因双肾重度积水行盆腔脂肪清除、输尿管黏连松解、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目前双肾恢复良好,肾功能正常.另1例于随访观察中.结论 盆腔脂肪增多症临床罕见,其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可帮助诊断;对严重肾积水患者行盆腔脂肪清除及输尿管粘连松解、输尿管膀胱再植是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盆腔脂肪增多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盆腔脂肪增多症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盆腔脂肪增多症诊治特点。结果术中可见盆腔脂肪组织明显增多,膀耽输尿管周围充满大量脂肪组织,与影像学表现一致。2例手术患者术后复查CTU示双肾、输尿管积水减轻。结论B超、X线、CT及MRI为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盆腔脂肪清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盆腔脂肪增多症误诊分析(附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盆腔脂肪增多症误诊原因,探讨盆腔脂肪增多症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盆腔脂肪增多症误诊、误治的临床资料.结果肛门指诊提示前列腺抬高;X线平片示盆部透亮度增加,静脉肾盂造影示输尿管扩张移位、肾盂积水;B超检查示盆腔内大量强回声光团,膀胱变形,肾盂、输尿管扩张;MRI检查示盆腔内大量短T1、短T2信号,膀胱变形并肾盂、输尿管扩张;CT检查示盆腔内大量低密度影并膀胱变形,输尿管及肾盂扩张.结论患者具有排尿困难症状,合并双肾积水时应考虑本病,并进行相应检查;肛门指诊、膀胱镜检查及经静脉尿路造影术(IVU)、MRI等影像学检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因无症状经影像检查诊断的盆腔脂肪增多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3例均行CT检查,手术病例行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查,2例行超声检查。影像示膀胱均受压变形,位置上移,冠状位呈倒置的泪滴形或梨形,矢状位呈香蕉形;双侧输尿管均受压向内移位,1例双侧输尿管扩张,双肾盂积水;直肠、乙状结肠均受压变细、变直。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便秘、恶心、呕吐并伴有发热等。  相似文献   

6.
张卫民  何廉波 《河北医学》2009,15(10):F0003-F0003
1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49岁,职员,体检发现双肾积水5个月余。5个月前于我院体检发现双肾积水,遂往北京友谊医院就诊,行CT检查示双侧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梗阻位于盆腔水平,膀胱壁不规则,并形成多发小憩室。肾图示双肾排泄延缓,左肾GFR为37,右肾GFR为35,双肾影增大,输尿管上段扩张,诊断为“盆腔周围脂肪增多症、双肾积水”,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3年前出现高血压,血压最高值达160/90mmHg,服用硝苯地平后血压维持在130/80mmHg左右,无家族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7.
典型病例,男,4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4年左右,伴有轻度泌尿系刺激征象。查体除体质肥胖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 ),红细胞满视野。B超提示:畸形膀胱。纤维结肠镜检查:直肠受压狭窄。X线检查:静脉肾盂造影:双侧肾盂肾盏积水,输尿管扩张,输尿管膀胱开口处狭窄,膀胱位置高呈葫芦状。手术所见:全盆腔被脂肪及纤维素充满,尤其包绕输尿管膀胱开口处。病理:盆腔组织为脂肪及增生纤维组织。术后诊断:盆腔脂肪过多症。讨论:盆腔脂肪过多症(Pelrielipomatos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累及输…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两种输尿管膀胱吻合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膀胱角输尿管吻合术(9例)和膀胱壁瓣输尿管吻合术(7例)治疗输尿管下段长段狭窄或缺损16例,13例为盆腔输尿管下段手术或妇产科手术后继发狭窄的切除后吻合,3例为下段输尿管病变切除后缺损修复。结果:所有患者均吻合成功,尿路梗阻消除,未发生新的再狭窄。结论:该两种术式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盆腔段输尿管长段缺损或狭窄,可修复膀胱输尿管缺损距离在3~10cm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 ,2 9岁。发现尿道口肿物 ,排尿不畅 3天。膀胱镜检 :膀胱右侧见一粘膜下肿物。X线检查 :行静脉尿路造影时 ,可见右输尿管中下段扩张积水 ,膀胱三角区右侧有一囊肿 ,囊肿周围有一圈细窄透亮带 (即囊肿的输尿管壁所形成 )同膀胱内腔相隔。因此在造影片上 ,囊肿与扩张之输尿管犹如一条伸入膀胱的眼镜蛇 ,蛇头即囊肿 ,故文献上把本症之表现称之为蛇头征。讨论 :本症又称为膀胱内输尿管、输尿管囊肿 ,系输尿管末端在膀胱内形成囊状膨出所致。本症病因不明 ,多数学者认为是输尿管口先天性狭窄梗阻造成膀胱内段扩张、膨出突入膀胱所致 ,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盆腔脂肪增多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报告 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经B超、CT、MRI等确诊后 ,行膀胱部分切除及双侧输尿管移植术 ,结果血尿消失 ,随访 2年症状无复发。结论 :该病是一种罕见疾病 ,其临床表现和放射学表现变化多端 ,CT扫描对于确定诊断很有价值 ,治疗主要针对并发症 ,定期随访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大鼠梗阻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组织结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梗阻性低顺应性膀胱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方法:光镜、电镜观察大鼠梗阻性低顺应性膀胱壁上两种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顺应性膀胱组肌层内平滑肌束间的胶原蛋白浸润明显增多,而弹性蛋白则有所减少。结论:膀胱流出道梗阻后,膀胱壁上两种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的沉积发生了变化,使膀胱纤维化,并最终可能对膀胱功能产生影响,使膀胱变为一种低容量,高压力的低顺应性膀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TURBN)治疗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PBNO)的疗效及病理结果分析.方法 22例PBNO患者术前进行体检、尿常规、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评分、尿动力学检查、超声检查和膀胱尿道镜检查.采用BlaivasGroutz计算图诊断膀胱出口梗阻,以Olympus标准电切镜行TURBN手术,术后留置尿管24~72 h.结果 在22例患者中,4例为重度梗阻,10例为中度梗阻,8例为轻度梗阻.膀胱尿道镜检查可发现膀胱颈后唇抬高,膀胱壁小梁样增生.术后12个月复查,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均显著改善.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腺性膀胱炎、纤维组织增生和慢性炎症.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PBNO患者建议采用TURBN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Analysis on Pathogenesis of 50 Cases of Bladder Proliferative Lesions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VonBrunn’snests ,cystitiscystica ,cystitisglandularis ,andsquamousepitheliummetaplasiaaredifferentkindsofpathologicalmucousepithelialpro liferationoftheurinarybladder ,whichcanalsotakeplaceinanyplaceoftheurinarytract[1] Therewerealwaysmuchcontroversyontheprevalenceandclini calimplicationsofthem Manyresearchersbelievedthattheselesionsarenormalhistologicalvariantswhichwereconcernedwithchronicinflammationandverycommoninpeopleabove 2 0 years[2 ] Mostau thors ,however ,regardedallofthem ,oratle…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For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radical cystectomy i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now and urinary diversion is often necessary.The use of intestinal tissue for urinary diversion is frequ...  相似文献   

15.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可能存在的下尿路症状,结合尿动力学检查分析其原因。方法:采用丹迪尿流测定仪对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尿流率、充盈性膀胱侧压、压力—流率测定、尿道侧压及肌电图检查。结果:不稳定性膀胱9例(45%),低顺应性膀胱5例(25%),膀胱出口梗阻11例(55%),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7例(35%),其中不稳定膀胱合并膀胱出口梗阻6例,低顺应性膀胱合并膀胱出口梗阻4例,不稳定膀胱合并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2例。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下尿路症状与不稳定性膀胱、低顺应性膀胱、膀胱出口梗阻及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有关,了解这些相关因素对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对伴有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64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完善的尿动力学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逼尿肌反射亢进44例,采用治疗原发病、排尿功能锻炼、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有效者28例;6例合并膀胱出口梗阻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例术后呈明显尿失禁;10例无效者采用外部集尿器。逼尿肌功能受损及失代偿至急、慢性尿潴留20例,其中保留尿管患者14例。经口服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和/或非那雄胺逐渐恢复自行排尿或排尿症状明显改善者1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3例,膀胱造瘘术3例,4例采取清洁间歇性自家导尿术。结论结合尿动力学检查对帕金森病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临床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的诊疗资料,探究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分析尿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4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并进行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的女性患者,排除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共计纳入196例进行研究。分析这196例女性患者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及其对完整诊断和后续治疗的影响,确定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结果:根据患者主诉、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得出的临床诊断中,有11.73%的诊断结果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不相符。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10例患者改变了治疗方法,避免了不适当的手术方式带来的术后并发症,包括3例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患者,最终采取保守治疗;6例膀胱出口梗阻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3例采取膀胱颈切开加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2例采取膀胱颈切开术,1例采取膀胱颈切开加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另外1例尿动力检查结果提示膀胱功能未见异常的患者最后证实为间质性膀胱炎,行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结论: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与尿动力学检查相结合,才能对压力性尿失禁做出正确的诊断。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对于临床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具有重要诊疗意义。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可以对临床诊断进行修正,并有助于制定出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TUR 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颈内切开治疗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手术经验。方法女性膀胱颈纤维化致膀胱出口梗阻病例28例,患者年龄52~73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尿路症状。术前评估包括尿动力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最大尿流率为4.2~15.2 mL/ s,平均尿流率(7.5±3.1)mL/ s。所有病例均行经尿道膀胱颈内切开(截石位5~7点部位)。术后从尿动力学和临床症状两方面进行评价。结果26例患者拔管后下尿路症状明显改善,2例因长期尿潴留膀胱顺应性差延迟1个月拔管,拔管后排尿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尿流率检查:最大尿流率为13.6~24.8 mL/ s,平均尿流率(14.3±4.1)mL/ s(P 〈0.01),膀胱残余量为0~30 mL。未出现尿失禁及尿道阴道瘘,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1年。结论经尿道膀胱颈内切开能有效地治疗因女性膀胱出口梗阻引起的下尿路症状。术前应当明确诊断,膀胱镜检及尿动力学评估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