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输液,是儿科治疗最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由于小儿的好动性和不合作性,静脉穿刺后的头皮针固定,成为确保小儿静脉输液质量的重要问题。我们自2005年以来,对63例次小儿静脉输液采用了改良头皮针固定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及针头固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及针头固定方法。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及针头固定,比较一针穿刺成功率、固定时发生渗漏和输液途中发生渗漏的病例数。结果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固定时发生渗漏例数和输液途中发生渗漏例数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试验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及针头固定方法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门诊小儿头皮输液滴速的质量管理,以提高输液滴速的准确率。方法针对门诊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滴速缺陷的问题,对300例患儿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归纳、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与实施PDCA循环前进行比较。结果运用PDCA循环法后,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滴速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有效地降低了输液滴速的缺陷,显著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滴速的准确率,避免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头皮静脉是小儿输液时选择最多的穿刺部位。熟练地掌握头皮静脉穿刺的方法是治疗和急救复苏的基本操作技巧。其技术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因次,儿科护士必须练就一手过硬功夫。结合临床实践,就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及输液过程中的护理体会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5.
反向头皮静脉穿刺输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艳飞 《临床医学》2004,24(11):66-66,F003
目的:反向头皮静脉穿刺输液的可行性。方法:沿静脉离心方向进行穿刺输液。结果:不影响滴速。结论:反向头皮静脉穿刺,临床上可行小儿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6.
叶玉文 《护理研究》2007,21(2):344-345
静脉输液是患儿治疗和抢救给药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烧伤总面积超过10%的患儿,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治疗以防止休克发生,静脉输液通道就是烧伤患儿的生命线。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表易见,不易滑动,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既不影响患儿保暖,又不影响肢体括动,是小儿首选的静脉输液方法。临床护士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穿刺有3种常用手法,而《护理学基础》上并未对静脉穿刺具体手法作规定或比较。为此,2003年1月-2005年12月,对311例3岁以下烧伤患儿,采用3种手法行头皮静脉穿刺,探讨烧伤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最佳手法。  相似文献   

7.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4):318-318
答:静脉输液的途径包括周围静脉输液、颈外静脉输液、锁骨下静脉输液、静脉切开输液等,根据病人情况与需要选择。成人多用周围静脉输液,小儿多用头皮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216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216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108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实施常规管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108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护理,分析比较两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108例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9.2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28.70%),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存在显著区别(P0.05)。结论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显著降低患儿发生不良事件的机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在儿科临床治疗中是一项最常用、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为了提高头皮静脉输液质量,顺利完成治疗,下面浅谈头皮输液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小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头皮静脉输液在小儿静脉输液中比较常见.此操作需要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随着这方面护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前的准备,操作时的方法以及拔针、留置针的应用等方面有了较大进展.现就这些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