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设计必要性 1.1使命任务的要求 医疗救护艇是海上医疗救治的重要阶梯之一;医疗救护艇医疗队是一种机动卫勤力量。战时,医疗救护艇可对海上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将伤病员后送到卫生运输船、医院船或岸基医院;平时,可对从事海上训练、作业、值勤的舰船以及海岛部队进行巡回医疗或紧急医疗支援,完成危重伤病员的救护和后送任务。军队的使命任务对医疗救护艇医疗队的卫勤训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1问题 1.1捞救与救治工作的协调与衔接海上伤员的捞救工作由专职捞救人员或医疗救护艇艇员负责。医疗救护艇捞救工作主要靠救生浮具、救生爬网、救生小艇和救生吊篮等完成捞救作业。伤员到达伤员分类场后由医疗救护艇医疗队员负责检伤分类,进入医疗救治程序。捞救与救治工作分工、职责明确,便于捞救人员和医疗队员的职责培训及各自的海上作业。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捞救和救治工作是交叉进行的,因此,在捞救和救治工作中应注意两者的协调与衔接。  相似文献   

3.
李小玲  于学斌  常旺  梁艳宁 《人民军医》2014,(11):F0003-F0004
在全军组织的某次大型卫勤演练中,根据上级指示,解放军第313医院抽组救护艇医疗队,依托非救护艇平台执行海上医疗救护任务。他们坚持按纲施训,科学组训,有效提升实战化训练水平,圆满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4.
1 对接训练方式 目前,医疗救护艇列装数量有限,尚不能做到一队一艇,部分医疗救护艇医疗队与医疗救护艇靠泊点距离较远,医疗救护艇医疗队依托医疗救护艇实现不同海域、全天候条件下的医疗救治,需医疗救护艇医疗队跨区、医疗救护艇跨区及医疗救护艇医疗队登艇跨区3种方式来实现。医疗救护艇医疗队跨区对接训练是指医疗救护艇医疗队到靠泊在不同海区的医疗救护艇上进行对接训练;医疗救护艇跨区对接训练是指医疗救护艇跨区航行到医疗救护艇医疗队驻地,进行对接训练;而医疗救护艇医疗队登艇跨区对接训练则是指医疗救护艇医疗队就近登艇后再航行到其他海区进行对接训练。  相似文献   

5.
医疗救护艇伤员分类演练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强海上医疗救护保障能力,我们于2008-2010年进行了3次海上卫勤演练和2次陆上模拟演练。演练场设在某医疗救护艇和我院自行研制1∶1的陆地训练模型[1]上。医疗救护艇编配医护人员10名,其中外科医师3名、麻醉师1名、内科医师2名、护士4名。设分类组、抢救组、医护组及复温组[2],  相似文献   

6.
近日,北海舰队某水警区与解放军四○四医院、海军某预备役大队,在黄海某海域举行了一场近似实战的军民联合海上救护演练。他们针对作战舰艇机动速度快、海域转移频繁、恶劣海况天气条件下伤员换乘难等特点,专门将渔船改装成海上医疗救护艇,并从本级医院、预备役部队及驻军体系医院中抽调骨干力量组成海上医疗救护分队,采取岸上救护与伴随保障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解放军健康》2013,(3):F0002-F0002
2013年4月15日上午9时30分,青岛近海某海域上空,随着一阵阵轰鸣声,一架标有红十字的“直八”舰载医疗救护直升机低空飞行,将“伤员”从大海中救起,送到医院船上,这是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组织海军和济南军区卫生部门联合实施的“卫勤使命-2013”海上医疗救护演习过程中的一个场景。此次演习是我军运用医院船、救生艇、救护直升机等新型海上医疗救护平台,融人地方卫生动员力量,首次开展的军地联合海上医疗救护演习。  相似文献   

8.
1 模拟训练的目的 (1)作为对接训练的预备性训练:预备性训练可有效地完成对接训练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抽组、思想动员、体能训练、物资筹措、计划制定及海上环境模拟训练等,尤其是理论准备,可缩短对接训练时间,提高对接训练有效率。(2)作为对接训练的补充训练:依托医疗救护艇平台的对接训练,与完成近岸和海峡内海上伤员医疗救护任务有一定差距,对于医疗队员救治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医院平时医疗救治平台,进行有针对性的医疗救治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9.
陈庆莹  陈晨 《解放军健康》2009,(1):I0004-I0004
根据总部部署,去年10月,济南军区组织第401,404医院海上医疗队分别在某海域进行了海上医疗救护训练。这次训练以战时海上卫勤保障需求为牵引,以提升战时海上伤病员医疗救护能力为目的,内容丰富,贴近实战。  相似文献   

10.
陈伯华  王敏 《人民军医》2012,(3):216-217
海上医疗后送是在海上对伤病员实施救护、治疗和后送的卫勤保障活动,包括将伤病员由海上后送至岛岸,或由水际滩头后送至医院船等大型卫生船舶。海上医疗后送信息,是在海上对伤员实施救护、治疗和后送等一系列卫勤保障活动中的各种"描述",并且是  相似文献   

11.
为使水上飞机能够执行和胜任海上救护任务,通过海上救护演练,初步摸索了海上救护的特点、方法与经验。在此基础上,1998年9月23日我们首次进行了空中医疗救护演练,情况如下:1 训练的展开1.1 动员、协调与研究阶段 1998年初,卫生队选调业务精、体质强、水性好、无晕机晕船的  相似文献   

12.
卫工剪影     
《解放军健康》2010,(6):24-24
前期,正在执行“和谐使命-2010”任务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与中国海军第六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海域举行了代号为“蓝海天使-2010”医疗协同救护演练。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在远海组织非战争军事行动医疗救护协同演练。这次演练,完善了海军远航舰艇编队医疗救护体系,探索了海军远海卫勤保障体系的新机制、新模式和新理论,不仅填补了海上单舰艇救护所、编队救护所和医院船海上三级医疗救护体系协同展开的空白,而且还通过首次与国内医学机构开展远程卫勤咨询,探索了与海外岸基医疗机构协同合作机制,带动了医院船医疗救护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3.
医院船作为一个海上流动医院,在使用和管理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战时,参与海上医疗救护的医院船应当在有关国际法的框架内,在规定的时间、允许的海域实施对伤病员的医疗救护,否则,医院船将不受法律保护,甚至可能会遭到敌方的袭击或误击。目前,医院船的使用和管理主要受《日内瓦公约》和《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这两个公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执行航天员海上救援任务的民用救捞船上加改装医疗救护模块的技术与方法.方法 根据任务的需要,对2型6艘民用救捞船船型,采用3种不同的加改装设计方案.依据快速救护性、布局合理性和经济实用性3个主要性能指标,对3种方案作出评估.结果 实践证明,3种加改装方案都明显提高救捞船的海上医疗救护能力,其中方案2最佳.结论 根据载人航天任务海上应急医疗救护的需要,经加改装实践和海上3次载人航天任务的检验,此加改装技术与方法科学合理,能满足性能要求,对完成航天员海上救援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卫生运输船伤员分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运输船接收的伤员多为大批量,不同于医院船、救护艇零散收集,由于卫生运输船配置的医护人员比较少,每名医护人员需要身兼数职,因此要求将接收的伤员快速安置,转入后送途中医疗处置.笔者利用卫生运输船医疗队在海上训练,有针对性地对卫生运输船的伤员分类方法进行探讨,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海上立体救护条件下的麻醉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海上立体救护条件下的麻醉特点(一)全方位的麻醉工作保障海上立体救护就是将海、陆、空战伤救治手段和技术融为一体,对海上战区的伤员实施航空、水面、岛礁以及陆地等合成医疗救护,实现“早期救治,快速后送”的救护原则,达到快救、快治、快送的目的。这就对海上立体救护条件下的麻醉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海上麻醉工作不仅要完成医院般水面救护住务,还要担负航空医疗后送中的麻醉工作,及危重伤员的监护和给O2、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心脏按压等急救工作,同时还要担负岛礁,滩头、码头的卫勤工援任务。(二)高节奏运行的…  相似文献   

17.
866医院船是我军新近装备的海上医院,是平战时完成海上医疗救护的主要场所,其医疗救护运行模式还在探索中.实践说明,合理编配医院船各专业人员,对延长设备寿命、提高医院船卫勤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驻船医务人员的编配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海军北海舰队某水警区组织"海上医疗救护队"队员,乘坐由民用船只改装成的医疗救护船,开赴黄海某陌生海域,在5级风浪中,进行了海上搜寻救捞伤员、用换乘舱海上换乘重伤员、海上对重伤员进行手术救治等战时海上救护课题演练,获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9.
海上作战过程中的气候多变,条件恶劣,加之战斗激烈,所以舰艇上的情况非常复杂,这给海上医疗救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保障医疗装备在海上复杂情况下的正常使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陈伯华  王敏 《人民军医》2012,(4):304-306
(接上期)2海上医疗后送信息的特点海上医疗后送信息围绕海上伤员的救护、治疗和后送而产生及流动。这些信息除了具有信息的无限开发性、时间有效性、存贮共享性、加工传递性基本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