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顾艳玲 《医药导报》2008,27(4):404-404
患者,女,53岁. 2007年7月7日,因咽痛、发热来我院就诊. 体检:体温38.7 ℃,咽充血,两侧呼吸音粗,腹平软,无压痛,心率78次•min-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1×109•L-1,N 0.71.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疑伴有细菌感染. 既往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 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 250 mL+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70401)0.9 g静脉滴注,qd. 当天输液后一切正常,于2007年7月8日再次来我院输液,输液13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大汗淋漓,烦躁头晕,口唇发麻,全身出现皮疹,伴骚痒. 呼吸率 20次•min-1,心率 95次•min-1,血压 50/37 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93%. 诊断为过敏性休克. 立即停止克林霉素输液,更换输液器,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 mg、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40 mg、多巴胺1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注射剂1 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维生素C 1.0 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等药静脉滴注. 30 min后,患者好转,血压逐渐回升至96/54 mmHg,休克症状缓解,继续留院观察.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7岁。于2008年9月23日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个月”入住我院普外科。精神尚可,食欲减退,睡眠一般。入院体检:体温36.4 ℃,心率68 次•min 1,呼吸20次•min 1,血压126/75 mmHg(1 mmHg=0.133 kPa),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家族史,未发现食物、药物过敏史。外院病理报告示食道鳞状细胞癌。入院诊断为食管占位待查。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及术前准备,于2008年10月2日上午10时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给予五水头孢唑啉钠注射液2 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bid,治疗8 d;谷氨酸钠诺氟沙星注射液0.2 g(100 mL)静脉滴注,bid,行抗感染治疗。并辅以复方氨基酸(15 HBC)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营养支持;泮托拉唑钠注射液80 mg+0.9%氯化钠溶液50mL静脉滴注,bid;乌司他丁注射剂10万[收稿日期]2009 03 17[作者简介]王辉(1972-),男,福建南平人,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U+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bid,行抑酸治疗;痰热清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qd,行化痰治疗。术后第3 天患者腹部、背部及右臀部大面积皮肤发红伴皮疹,瘙痒难忍,立即给予异丙嗪注射液25 mg肌内注射,皮疹消退。术后第4天,患者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0603)约80 mL时,四肢、躯干皮肤出现散在红斑,成团伴痒,瘙痒难忍,立即停用痰热清注射液,并给予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 g、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静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25 mg肌内注射,症状无改善。请皮肤科会诊,诊断为荨麻疹。判断由痰热清注射液所致。给予甲泼尼松龙2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维生素C注射液0.5 g+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西咪替丁注射液0.4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复方炉甘石洗剂60 mL涂患处。治疗3 d后,患者情况好转,皮疹消退。于2008年10月14日出院。  相似文献   

3.
齐同珍  潘莉 《医药导报》2010,29(2):264-264
1病例介绍患者1,男,26岁。因左眼前黑影遮挡5 d,于2009年2月1日入院。既往双眼高度近视、右眼白内障术后。入院体检:体温36.5 ℃,血压108/62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82次&;#8226;min 1,呼吸18次&;#8226;min 1。眼科检查,右眼:光感,左眼:15 cm;左眼底检查:黄斑区水肿,见扁平脱落,其下方网膜可见大片脱落。按左眼视网膜脱落给予治疗:5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维生素C 0.5 g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4.0 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持续2 d,第3天加用血栓通(主要成分:三七总苷,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81007)28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治疗期间穿刺顺利,无液体渗漏,第4天晚上患者穿刺部位上肢发生肿胀,手指端发绀,皮肤青紫,呈花斑样,静脉呈条索状,无弹性。给予硫酸镁粉湿热敷,红外线治疗仪电烤,抬高患肢。后因病情需要,先停用血栓通,5 d后再停用5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其他药物仍然使用,情况好转。患者2,男,21岁。因双眼视物模糊1周,于2009年3月5日入院。既往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入院体检:体温36 ℃,血压107/72 mmHg,心率89次&;#8226;min 1,呼吸22 次&;#8226;min 1。眼科检查:双结膜无充血,双角膜透明,无明显视物变形、复视、眼痛、眼胀、畏光、流泪。双眼底检查:视乳头颜色较红。按双眼球后视神经炎给予治疗:5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维生素C 0.5 g 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4.0 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第2天加用血栓通(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81007)35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第3天晚上患者双手肿胀,部分皮肤青紫,呈花斑样。给予硫酸镁粉湿热敷,红外线治疗仪电烤,抬高患肢,停用50%葡萄糖注射液,情况好转。患者3,男,46岁。因左眼视力急剧下降20余天,于2009年3月5日入院。既往双眼高度近视。入院体检:体温36.4 ℃,血压140/98 mmHg,心率88次&;#8226;min 1,呼吸22 次&;#8226;min 1。眼科检查:左眼颞上方视网膜脱落(呈球状脱落)。按左眼视网膜脱落给予治疗:5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维生素C 1.0 g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4.0 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持续3 d,第4天加用血塞通(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生产,批号:0805056)3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当晚注射部位肿胀,指端发绀,青紫,呈花斑样。给予硫酸镁粉湿热敷,红外线治疗仪电烤,抬高患肢;把血塞通改为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连用3 d后停用50%葡萄糖注射液,症状逐渐消退,情况好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肌间血管瘤的疗效。方法肌间血管瘤患者34例,给予平阳霉素8 mg+0.9%氯化钠注射液4~10 mL+2%利多卡因2~5 mL,配制成平阳霉素0.5~1 mg•mL-1、利多卡因0.5%~1%溶液,加入地塞米松0.5~1.0 mL局部注射,每个疗程平阳霉素总剂量不超过80 mg,间隔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 11例,显效17例,好转5例,无效1例。无局部破溃坏死、纤维瘢痕形成,无高热、过敏性休克,无肺纤维化、骨髓抑制,无误穿。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肌间血管瘤操作简便,副损伤小,经济,安全,可有效减少和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舒血宁注射液加重头孢曲松钠致凝血障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31a男性患者,因治疗病毒性脑炎继发的细菌感染,静脉输入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7d后,患者双前臂静脉输液处瘀斑扩大,查凝血象:PT15.2s,INR1.31,APTT16.9s,Fbg1.00g·L-1,TT22.8s。怀疑药源性凝血障碍,停用头孢曲松钠,肌内注射维生素K1每天10mg。为改善微循环,第2天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7d后患者凝血象PT34.1s,INR2.87,APTT超出检测范围,Fbg0.70g·L-1,TT22.9s,遂停用舒血宁注射液,4d后凝血象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奥硝唑致癔症发作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4岁. 怀孕50 d,于2010年6月23日上午10:30在我院妇科门诊做无痛人流后到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 输液前患者神志清楚,行动自如,未见异常. 医嘱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缩宫素20 U、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200 mL,11:30滴完缩宫素一组,无特殊不适,换上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2:05患者突然诉不适,当时已注射完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心慌、歇斯底里,诉四肢无力、不能站起,神志清楚,立即换上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给氧,遵医嘱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50 mg. 体温36.7 ℃,血压140/80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40次•min-1,心率95次•min-1. 追问病史,患者诉2002年某天与人争吵时出现过类似癔症样症状,考虑此次为癔症发作,询问家属,此次发作前无不良言语刺激. 约40 min后患者症状缓解,测血压100/60 mmHg,呼吸16次•min-1,心率80次•min-1,观察6 h后无不适离开医院.  相似文献   

7.
例1,女,52岁,因恶心、呕吐1个月余,于2010年2月收入我科住院。结合患者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因患者进食差,给予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海南皇隆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支含硝酸硫胺3.1 mg,核黄素磷酸钠4.9 mg,烟酰胺40 mg,盐酸吡多辛4.9 mg,泛酸钠16.5 mg,维生素C钠113 mg,生物素60 μg,叶酸0.4 mg,维生素B125.0 μg,甘氨酸300 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 m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5 mg,规格同上,规格同上,批号:20090210)2支+0.9%氯化钠注射液150 mL静脉滴注,qd。患者静脉滴注2 min后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体检:体温36.6 ℃,心率92 次•min 1,呼吸20次•min 1,血压145/80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听诊未闻及啰音,急查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及输液器,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10 min后患者胸闷及呼吸困难症状缓解。 例2,女,44岁,因水肿、纳差半个月,于2010年7月收入我科住院,结合患者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给予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海南皇隆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90210,)2支+0.9%氯化钠注射液150 mL静脉滴注,qd。患者静脉滴注0.5 h后颜面及四肢出现风团样皮疹,同时四肢及躯干出现散在红色小丘疹,伴有明显的瘙痒感。体检:体温36.6 ℃,心率98 次•min 1,呼吸17次•min 1,血压115/70 mmHg。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及输液器,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 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并给予葡萄糖酸钙及维生素C抗变态反应,0.5 h后瘙痒缓解,2 h后风团逐渐消退。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6岁,于2010年5月23日17:45因摔伤致额部右颧弓处皮肤外伤4条,深达颅骨,额肌全层断开,面部青紫肿胀,右腰腹部、右下肢多处擦伤,右桡骨远端骨折,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就诊。入院后立即清创缝合,当日19:20术毕,术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磷霉素4.0 g静脉滴注。次日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磷霉素8.0 g静脉滴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商品名:内德滋,陕西金裕制药,奥硝唑0.5 g、氯化钠0.825 g,批号:0912291)100 mL静脉滴注。2010年5月24日13:00,患者输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约1 min时,突然出现心慌、胸闷、呼吸急促(30 次•min 1),心率102 次•min 1,四肢抽搐,立即给予吸氧(3 L•min 1),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当日13:05,给予地西泮注射液20 mg静脉注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快速静脉滴注。当日13:15继续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静脉注射。患者生命体征:呼吸19 次•min 1,心率80次•min 1,血压112/62 mmHg(1 mmHg=0.133 kPa)。2010年5月25日停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磷霉素8.0 g静脉滴注,患者未再诉不适。  相似文献   

9.
何江  陈红芳  王慧芬 《医药导报》2012,31(9):1137-1137
患者,男,50岁。因龋齿、牙周炎于2012年1月5日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浙江济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1110E22)100 mL,qd,静脉滴注。第2天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前来就诊。患者否认有泌尿系及血液系统病史,无外伤及药物过敏史。门诊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双肾区无叩痛,腹平软无压痛。急查泌尿系B超显示:无异常。尿常规:红细胞(+++)。停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改用复方氯己定含潄液15 mL,bid,漱口;盐酸莫西沙星片400 mg,qd,po。症状逐渐减轻,3 d后尿常规检查正常。7 d后复诊拔除龋齿,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正常。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厂家和批号同前)100 mL,qd,静脉滴注预防感染。输液结束后1 h,又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疑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所致。停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改用盐酸莫西沙星片400 mg,qd,po,预防感染,血尿症状逐渐减轻并消失。  相似文献   

10.
双氯芬酸钠栓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2岁,2007年6月3日因反复左侧腰腹部疼痛1周入院。入院诊断:左侧输尿管中段凝结物、双肾多发凝结物。入院时体温37 ℃、脉搏80次•min 1、呼吸19次•min 1、血压105/75 mmHg(1 mmHg=0.133 kPa)。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入院完善检查后给予扩管药物保守治疗,于2007年6月11日17:00给予右肾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当晚22:20出现左侧腰腹部绞痛,给予双氯芬酸钠栓(武汉鄂中药业生产,批号:070102)50 mg塞肛镇痛后疼痛逐渐缓解。患者于23:45开始出现皮肤搔痒,颜面部、双手、双前臂可见较多淡红色丘疹,以颜面部为明显。立即给予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 mg肌内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0%葡萄糖酸钙10 mL+维生素C3.0 g静脉输液等处理。症状无明显缓解,皮肤搔痒加重,患者感心前区不适,呼吸费力。体检:体温36.3 ℃、脉搏65次•min 1、呼吸24次•min 1、血压90/54 mmHg,全身可见散在淡红色丘疹,并逐渐增大联合成片,边界清,以颜面、颈部最为明显集中,双睑、口唇、舌头水肿明显。遂立即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盐酸肾上腺素0.5 mg缓慢静脉注射,并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静脉输液,同时给予多功能监护,吸氧3 L•min 1等处理。请皮肤科医生会诊,皮肤科会诊诊断为:药疹、过敏性休克。经以上处理1 h后患者呼吸费力明显好转,颜面部及全身淡红色丘疹迅速减轻,颜色变浅,血压上升为119/72 mmHg,颜面、双睑及口唇水肿减轻。颜面、颈部及全身丘疹于24 h后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11.
吴晓燕  郑英  朱飞燕 《医药导报》2008,27(10):1277-1277
患者, 男, 50岁. 因乏力、纳差、尿黄、眼白发黄40余天, 发现抗AV IgM阳性20余天, 以“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 于2007年8月8日再次入院. 体检:呼吸20次•min-1, 脉搏68次•min-1血压105/64 mmHg(1 mmHg=0.133 kPa), 体温36.5 ℃, 无药物及食物致变态反应史. 巩膜、皮肤中度黄染, 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 腹部平, 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脏肋下未及, 肝区扣痛阴性. 入院当天给予患者硫普罗宁注射剂0.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 静脉滴注, qd, 60滴•min-1, 于10 min后出现骶尾部及胸骨处胀痛, 后转为针刺样疼痛, 无畏寒、发热等其他不适. 停止静脉滴注硫普罗宁, 疼痛症状很快消失. 再次给予硫普罗宁静脉滴注, 20滴•min-1, 5 min后出现搏动性头痛, 伴畏寒、恶心、咽痛及口干等不适, 体温36.8 ℃. 立即停用硫普罗宁, 并肌内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等相应对症处理. 但治疗后, 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 并出现寒战、发抖、呕吐, 呕吐物为清水样, 伴有腹痛, 为全腹持续性绞痛. 体检:体温37.8 ℃, 眼睑水肿、口唇发绀, 腹部平、尚软, 脐周有压痛, 无反跳痛. 予以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静脉推注及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静脉滴注后, 症状明显好转, 至2007年8月8日19:00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患者病情稳定. 患者无药物变态反应史, 且此次单一用药, 考虑为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含服硝苯地平致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患男,43岁,四肢进行性无力半年,智力减退1月余,医师以“四肢无力待查”收住院。患者于2009年6月23日入院,医生所开的静脉输液为:(1)50g·L^-1葡萄糖注射液500mL+100g·L^-1氯化钾注射液i0mL;(2)9g·L^-1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180mg;(3)9g·L^-1氯化钠注射液500mL+100g·L^-1氯化钾注射液15mL。无口服药。当日下午2:30开始静脉滴注9g·L^-1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090111B1)180mg,滴速50滴/min。2:40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恶心(未吐)、大汗淋漓、  相似文献   

13.
李雄 《医药导报》2010,29(9):1245-1245
患者,女,35岁。因患阴道炎,在我院门诊妇科就诊,医师为其开具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湖北广济药业股份公司生产,批号:090602122,规格:100 mL含氟康唑0.2 g、氯化钠0.9 g),静脉滴注,约3 h后,患者突发畏寒、寒战、高热、全身酸痛、乏力。当时测量体温达39.2 ℃,怀疑输液反应,给予异丙嗪针25 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针5 mg静脉滴注后仍无明好转,急查血常规,白细胞:1.5×109•L 1,中性粒细胞:0.2,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 kPa),经过对症给予抗感染以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 (瑞白) 治疗,5 d后,查血常规,白细胞:5×109•L 1,中性粒细胞:0.5;体温36.2 ℃,结果正常。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3岁,曾患盆腔炎,1周前无诱因下腹持续胀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秽臭等,于2007年12月19日在我院门诊就诊,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qd,甲硝唑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qd,甲硝唑泡腾片1片阴塞,qn. 用药1次后出现唇、手麻木,手脚无力,手痛,第2天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甲硝唑注射液各改为100 mL,静脉滴注,q12 h×2 d . 病情无明显好转,于2007年12月21日收入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 体检:体温37.8℃,脉搏78次.min-1,呼吸率18次.min-1,血压100/68 mmHg (1 mmHg=0.133 kPa). 身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表情焦虑,心肺听诊阴性,腹平软,下腹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征存在. 妇检:阴道内见较多分泌物,秽臭,宫颈I度糜烂,子宫前位,压痛,右附件压痛明显,左附件轻压痛. 相关检查:血尿常规、B超、白带常规、药敏实验+白带培养、宫颈分泌物查支原体、衣原体、革兰阴性菌.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肝炎、肺结核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无药物、食物致变态反应史,无输血史,无毒物接触史,无精神创伤史,无烟酒嗜好. 入院诊断: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阴道炎; 慢性宫颈炎. 药物治疗方案:2007年12月21日患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 g,静脉滴注,q12 h×2 d,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q12 h×2 d,12月22日患者自诉腹部皮肤瘙痒,可见散状红斑,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静脉滴注,40~50滴.min-1,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缓慢静脉推注后,自诉症状缓解. 12月23日 患者自诉腹部疼痛减轻,为持续性隐痛,腹平软,无反跳痛. 因疑使用头孢曲松钠致变态反应,改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2 h×4 d,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q12h×4 d . 2007年12月24日开始出现舌、唇麻木,口苦,纳差,手无力,并逐渐加重. 2007年12月27日体检:体温37.8 ℃,心肺听诊阴性,腹平软,下腹部无压痛、反跳痛; 妇检:阴道壁光滑,宫体及双侧附件无压痛. 2007年12月28日患者自诉停药后舌、唇麻木,口苦,纳差,手无力等症状逐渐减轻.  相似文献   

15.
张瑜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292-293
目的对比观察苦参素家胸腺肽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苦参素注射液0.6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注射滴注,同时加用胸腺肽20mg肌内注射。对照组聚肌胞4mL肌内注射。其他保不但减轻肝内炎症,改善肝细胞功能,肝药物应用相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苦参素加胸腺肽治疗乙型肝炎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1岁. 2009年5月14日体检时CT检查诊断为肝脏多发海绵状血管瘤,共有5个病灶,最大病灶6.2 cm×4.9 cm,病灶靠近肝脏表面,无明显腹部不适,于2009年11月11日收治入院. 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 ℃,脉搏74次&#8226;min-1,呼吸20次&#8226;min-1,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2009年11月13日上午8:00行肝海绵状血管瘤动脉栓塞术,栓塞术后患者轻度腹胀不适,无其他不适;术后先后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甲硫氨酸维B16 mL,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哈特曼)500 mL +维生素C 2 g+维生素B6100 mg, 约当日12:00静脉滴注硫普罗宁注射液 (河南新宜制药厂,批号:090612 2) 0.2 g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5 min后出现大汗、神情淡漠、大小便失禁、寒战,遂立即停止输液,心率160~170次&#8226;min-1,血压70/40 mmHg,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行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肌内注射异丙嗪50 g,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g. 经处理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寒战消失,血压恢复至(110~120)/(70~90) mmHg,心率恢复至约120次&#8226;min-1,体温上升至38.1~38.8 ℃,继续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体温降至36.5~37.0 ℃,经过12 h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两种注射方法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引起静脉炎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两种注射方法使用前列地尔(凯时)注射液引起静脉炎的状况。方法观察比较50例经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mL+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支2mL后,20例经静脉输液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支2mL后发生静脉炎状况。结果 50例患者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注射液后均未发生静脉炎,20例经静脉输液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支2mL后,3例发生静脉炎。结论以静脉注射方式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可以减少静脉炎发生,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逄瑞莲  连方方  姜静 《医药导报》2006,25(4):322-322
患者,男,50岁。因上腹痛1个月,畏寒,发热20 d入院。体检:体温36.5 ℃,脉搏76次·min-1,呼吸率19次·min-1,血压140/8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营养欠佳,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肝区叩痛阳性。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68 U·L-1,碱性磷酸酶(ALP)84 U·L-1。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3.42 U·mL-1、癌胚抗原(CEA)21.69 μg·mL-1。肝脏彩超:肝实性占位中心少量液化。心电图未见异常。入院诊断:肝胆管癌。入院首次给予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酚磺乙胺2.0 mg+维生素K1 (山东益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0509)20 mg,静脉滴注,约1 min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憋气,一过性意识丧失,双眼上视,小便失禁。立即停药,按压人中穴后患者意识恢复,自诉头痛头晕,胸部、背部痒感。体检:可见多处荨麻疹。即给予吸氧3 L·min-1;0.9 %氯化钠注射液20 mL+二羟丙茶碱0.25 g,iv;地塞米松(氟美松)10 mg,iv;异丙嗪25 mg,im。约5 min后上述症状改善。第2次又遵医嘱给予0.9 %氯化钠注射液20 mL+维生素K1 40 mg,iv,约1 min患者又出现胸闷、憋气,血压测不到。立即停药,给予0.9 %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多巴胺100 mg,静脉滴注,20滴·min-1,其余处理同上。5 min 后自诉胸闷憋气减轻,测血压130/80 mmHg。患者两次用药后出现的症状相似,故可断定是维生素K1所致。  相似文献   

19.
右旋糖酐40致过敏性休克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翼 《医药导报》2010,29(5):690-690
患者1,男,40岁。2008年9月18日因车祸致左下肢胫、腓骨骨折入院,既往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入院后出现左下肢血栓性静脉炎、高血粘度,给予右旋糖酐40(重庆天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30 g,批号:070302)500 mL静脉滴注,30滴&#8226;min 1,当滴入60 mL时,患者突然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皮肤潮湿、冷汗、口唇及指端发绀,心率150 次&#8226;min 1,血压70/50 mmHg(1 mmHg=0.133 kPa),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静脉滴注右旋糖酐40,给氧,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150 mL+地塞米松10 mg+多巴胺100 mg静脉滴注,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30 min后血压为110/70 mmHg,患者转危为安。患者2,女,45岁。因头晕3 a,再发伴恶心、呕吐, 于2009年5月10日来我院就诊。体检:体温36.5 ℃,心率78 次&#8226;min 1,血压120/70 mmHg,诊断为美尼尔综合征,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给予右旋糖酐40(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规格:30 g,批号:080516109)500 mL,静脉滴注,当滴注30 mL时 ,患者诉腹痛,继之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四肢厥冷,脉搏微弱,测血压为零,神志不清。疑为右旋糖酐40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10 mg+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肾上腺素1 mg静脉注射,症状无缓解,再次给予肾上腺素1 mg静脉注射,迅速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多巴胺40 mg+阿拉明40 mg静脉滴注,开放两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呋塞米50 mL静脉滴注,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抢救30 min后患者神志逐渐转清,呼吸、心跳、血压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1岁.因头部外伤,于2006年6月7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主诉既往无特殊病史和药物致变态反应史.体检:体温36.5 ℃,心率85次·min-1,血压105/75 mmHg(1 mmHg=0.133 kPa).诊断:头部外伤.行清创缝合处理,肌内注射精致破伤风抗毒素1 500 U(皮试阴性),同时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bid.患者在我院急诊科注射室观察治疗至第3 天,于第5次静脉滴注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约90 mL时,突感心悸、气促、全身寒战、脸色苍白、呈嗜睡状态.体检:体温 40.9 ℃,心率152次·min-1,血压120/80 mmHg.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其余无异常.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分别静脉推注以下药物:地塞米松20 mg、地西泮10 mg+50%葡萄糖注射液10 mL,去乙酰毛花苷0.2 mg+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异丙嗪50 mg,氯丙嗪25 mg.1 h后体检:体温40.5 ℃,心率141次·min-1,血压110/80 mmHg.给予乙醇擦浴,再次静脉推注去乙酰毛花苷0.2 mg+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肌内注射复方氨基比林4 mL,冰敷.2.5 h后症状缓解,体检:体温36.9 ℃,心率90次·min-1,血压105/80 mmHg.本例患者既往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也未同时应用其他可引起变态反应的药物,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考虑为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钠注射液所致的迟发性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