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糖基化终末产物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方法 在含10 mmol/Lβ-甘油磷酸钠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50、100、200 mg/L和400 mg/L)的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孵育不同时间.采用磷酸苯二钠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甲-酚酞络合酮方法测定钙含量,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成骨细胞特异性核心结合因子、碱性磷酸酶以及骨桥蛋白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检测成骨细胞特异性核心结合因子及骨桥蛋白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基化终末产物随作用时间延长和浓度增加,细胞钙含量增加(P<0.05),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基因表达(P<0.05),促进成骨细胞特异性核心结合因子及骨桥蛋白基因及蛋白表达(P<0.01).结论 糖基化终末产物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相似文献   

2.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导致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影响因素。经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发现AGEs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病理生理学作用是其中关键之一。在此过程中,AGEs与存在于VSMC膜表面的受体(RAGE)结合,导致了一系列促炎症和促血栓形成反应。了解其中机制并发现拮抗抑制剂,有助于指导我们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本文就AGEs及RAGE对VSMC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影响,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引起的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变化,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及其机理。以期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cariporide对糖基化终末产物所致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体外制备的外源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和平滑肌细胞共孵育24h,加入不同浓度的cariporide(0.1、1.0和10μmol/L)处理。用噻唑蓝比色法所测得的细胞吸光度值及考马斯亮蓝法测得的细胞总蛋白含量来反映细胞增殖情况,利用2,7-二羧乙基-5,6羧基荧光素及钙荧光探针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细胞内的pH值及Ca2 浓度。结果糖基化终末产物(10mg/L)与平滑肌细胞共孵24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吸光度值(0.554±0.032比0.155±0.018)和细胞内总蛋白浓度均显著增加(193.3±10.7μmol/L比127.8±8.2μmol/L,P<0.01);cariporide0.1、1.0和10μmol/L使细胞吸光度值从0.554±0.032分别降至0.402±0.028、0.298±0.020、0.174±0.019;细胞内总蛋白浓度也从(193.3±10.7)μmol/L分别降至(180.9±9.8)μmol/L,(156.4±9.4)μmol/L,(130.6±8.8)μmol/L,同时cariporide也明显降低了糖基化终末产物处理后的平滑肌细胞内pH值及Ca2 水平。结论外源性糖基化终末产物能显著刺激平滑肌细胞的增殖;cariporide对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ariporide抑制细胞内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的pH值及Ca2 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糖基化终产物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基因的影响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然后用不同浓度葡萄糖 (0、5、2 0、5 0和 80mmol L)制备的糖基化终产物 BSA(2 0 0mg L)干预 2 4h和用葡萄糖浓度为 5 0mmol L孵育的糖基化终产物 BSA干预 0、12、2 4和 36h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 ,葡萄糖浓度 2 0mmol L、5 0mmol L和 80mmol L孵育的糖基化终产物都增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RNA的表达 ,其中 5 0mmol L组作用最明显 (P <0 .0 0 5 ) ,干预 12h、2 4h、36h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RNA表达均较未干预组明显增加 (P <0 .0 0 1)。结果提示 ,糖基化终产物促进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体外纯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caspase-3活性影响。方法体外建立RGCs纯化培养体系,分别在实验组及对照组中加入AGEs及其对照物。用Live/Dead Cell Viability Kit检测培养体系中RGCs时存活率,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数量,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caspase-3活性。观察AGEs作用下RGCs存活率、凋亡细胞数量变化,以及AGEs作用下0、8、16、24 h不同培养时间细胞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 AGEs作用24 h后的RGCs存活率为,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凋亡RGCs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AGEs作用下不同培养时间RGCs细胞caspase-3活性(单位为pmol/mg/protein/min)分别为0 h:0.97±0.03,8 h:4.12±0.87,16 h:8.65±1.87,24 h:12.31±2.23,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结论在AGEs作用下,体外纯化培养的RGCs发生凋亡,细胞caspase-3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吡哆胺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利用高脂饮食法诱导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新西兰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动脉硬化组、吡哆胺小剂量组和吡哆胺大剂量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食物;动脉硬化组给予高脂饮食;吡哆胺小剂量组给予高脂饮食+吡哆胺100 mg/(kg·d);吡哆胺大剂量组给予高脂饮食+吡哆胺150 mg/(kg·d),共观察12周。实验12周末监测所有兔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AGEs水平;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主动脉AGEs受体(RAGE)含量,并进行各组间的比较。结果实验12周末,(1)与对照组比较,动脉硬化组兔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HDL-C均明显增高(均P0.01),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动脉硬化组的血清AGEs水平[(419±29)mg/L)]、动脉RAGE吸光度(0.88±0.14)及斑块面积[(67.4±5.8)%]均较对照组[分别为(141±11)mg/L、(0.19±0.04)及0%]明显增高(均P0.01);(2)与动脉硬化组相比,吡哆胺小剂量组和吡哆胺大剂量组兔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HDL-C、血糖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吡哆胺小剂量组的血清AGEs水平[(278±22)mg/L]、动脉RAGE吸光度(0.43±0.06)及斑块面积[(43.2±2.4)%]和吡哆胺大剂量组的血清AGEs水平[(211±18)mg/L]、动脉RAGE吸光度(0.27±0.05)及斑块面积[(27.4±2.8)%]均较动脉硬化组明显减少(均P0.01);(3)吡哆胺大剂量组的血清AGEs水平、动脉RAGE吸光度及斑块面积较吡哆胺小剂量组低(均P0.01)。(4)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显微镜下见动脉硬化组动脉内膜增厚,形成明显的粥样斑块;有大量的泡沫细胞聚集及较多的炎性细胞。吡哆胺小剂量组和吡哆胺大剂量组较动脉硬化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吡哆胺能够抑制、减缓实验性高脂饮食兔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可抑制血清AGES的生成及动脉RAGE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年再狭窄率的影响。方法择期PCI治疗的患者依据AGEs水平的平均值分成低AGEs和高AGEs组,记录介入血管支数,支架数目、再狭窄发生率。结果两组基础状态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介入血管支数,支架数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PCI术后再狭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AGEs增加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的形成是糖尿病患者代谢记忆的一个关键因素。系列研究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AGE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区的炎症、氧化应激、凋亡、微钙化灶的形成,促使斑块由稳定向易损方向发展,最终趋于破裂、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文章从AGE的形成、来源、代谢、理化特性及其在炎症、脂质蓄积、凋亡、钙化中的作用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希冀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机制及治疗策略提供一些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钠氢交换蛋白1(NHE-1)是一种细胞膜蛋白,主要分布于人和哺乳动物的心肌细胞中,调控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目前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证实,NHE-1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尤其是心力衰竭、心肌肥厚、冠心病等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近十余年来,多项针对NHE-1抑制剂的临床研究结果差强人意,但我们应从中归纳总结、辩证分析,以期寻找到其真正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对大鼠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平滑肌细胞,以不同浓度(50、100、200和400mg/L)糖基化终产物作用于平滑肌细胞不同时间(0、4、8、16、24、48、72和96h),MTT法观察糖基化终产物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糖基化终产物作用8h均对平滑肌细胞增殖无影响,以后各时间点不同浓度的糖基化终产物均导致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基化终产物作用不同时间均可使平滑肌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水平升高,且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加(分别为0.85±0.05、0.97±0.05、1.08±0.12和1.41±0.05),与对照组(0.80±0.0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基化终产物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增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表达是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2.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黏附连接改变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和时间修饰的糖基化人血清白蛋白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黏附连接蛋白钙黏着蛋白的形态结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和时间修饰的糖基化人血清白蛋白处理,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钙黏着蛋白在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变化。分别用可溶性的修饰的糖基化人血清白蛋白受体的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或转染重组腺病毒突变体转染预处理后再观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对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修饰的糖基化人血清白蛋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引起内皮细胞黏附连接钙黏着蛋白形态结构的改变;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抑制剂(SB203580、PD98059、SP600125)和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均可减轻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钙黏蛋白的影响;转染显性失活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上游激酶MEK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上游激酶MKK6b及p38显性失活的p38α和p38β重组腺病毒突变体,均可减轻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钙黏蛋白形态结构的影响,而转染组成性激活的MEK1和MKK6b的重组腺病毒本身即可引起钙黏蛋白形态结构的变化。结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刺激可以引起钙黏蛋白分布和形态的变化,这一作用可能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SAPK)介导的,Rho激酶可能参与此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和氧化应激的机制。方法酶消化法获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氧自由基的荧光信号强度。结果晚期糖基化终产物(10-4~10-1g/L)和同型半胱氨酸(1.35×10-3~1.35g/L)组呈浓度依赖性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晚期糖基化终产物(10-4g/L)和同型半胱氨酸(1.35×10-3g/L)联合作用能进一步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1.09±0.18),与单独晚期糖基化终产物(0.14±0.07)和同型半胱氨酸组(0.18±0.06)相比其表达分别增加了7.78倍和6.05倍(P0.01);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特异性抑制剂二亚苯基碘能显著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诱导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0.20±0.09比1.19±0.23,P0.0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组和同型半胱氨酸组均能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氧自由基的荧光信号强度,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作用时,细胞内氧自由基的荧光信号强度水平进一步升高,且二亚苯基碘能明显抑制上述效应。结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同型半胱氨酸能增加细胞内氧自由基的荧光信号水平,使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上调,且两者存在协同效应;氧自由基水平的增加是导致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升高的重要因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可能是通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心肌重塑是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可见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心肌病、心力衰竭等,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和维持的病理基础。研究发现有多重因素参与心肌重塑的发生发展,同时这些因素相互促进,共同维持心肌重塑的发展。Notch信号通路由一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细胞膜配体、受体及下游分子组成。细胞间受体配体作用可激活Notch信号转导过程,从而直接调节基因转录,使细胞基因表达受相邻细胞调控。Notch信号在细胞分化、胚胎发育、组织自我更新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Matrigel建立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体外培养体系,研究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诱导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影响,从而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在糖尿病微血管病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制备糖基化白蛋白.在Matrigel上建立血管形成的体外培养体系,实验分浓度效应组和时间效应组,并进行CD3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采用光镜下计数管腔数及计算机图像分析对结果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经分离培养的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在Matrigel上培养形成管腔样结构.糖基化白蛋白(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于培养的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后,可见管腔形成数目增加,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P<0.01).结论 糖基化终末产物可以促进Matrigel体外诱导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机制。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形态观察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基因表达进行分析;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产生量,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活性氧荧光强度。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培养的细胞呈卵圆形或多角形,典型的铺路石样排列,经CD31、CD34染色,细胞浆内有棕黄色颗粒沉着(CD31、CD34阳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晚期糖基化终产物(10-4~10-1g/L)呈浓度依赖性增强人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10-4g/L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组人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水平开始显著增高(0.26±0.02比0.17±0.04;0.22±0.02比0.08±0.01,P<0.01);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组相比,阿托伐他汀(0.1、1、10μ...  相似文献   

17.
背景:结肠动力障碍是糖尿病(DM)的常见并发症。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DM患者体内显著升高,然而其在DM结肠动力障碍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AGEs和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在DM结肠动力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DM组和正常对照组,以链脲菌素腹腔注射建立DM模型,8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取远端结肠组织。检测离体结肠肌条肌张力;以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肠组织p-MLC表达;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p-MLC、总肌球蛋白轻链(t-MLC)表达。分离培养结肠平滑肌细胞(SMCs),以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AGEs作用于SMCs,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MCs的p-MLC、t-MLC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结肠平滑肌张力显著减弱[(0.89±0.09)g对(1.98±0.12)g,P0.05],DM组大鼠结肠组织pMLC/t-MLC/β-actin水平显著降低(0.98±0.10对1.61±0.12,P0.05)。SMCs经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AGEs干预后,p-MLC/t-MLC/β-actin水平显著降低。结论:DM结肠动力障碍可能由AGEs抑制SMCs中MLC磷酸化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